很多人都不了解劉邦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楚漢相爭八年之久,壯者死于鋒鏑戰(zhàn)火,老弱死于流離顛沛。大小城邑十室九空。商賈巨富自筑堡壘,以避寇盜。強壯者落草為寇,老弱者餓死道旁,真是滿目瘡痍。
公元前201年五月,劉邦在洛陽南宮,大宴群臣。
劉邦先對功臣道:“諸君隨我攻秦滅楚,勞苦數(shù)年,助成帝業(yè)。今日宴會,君臣同樂,各皆盡量一醉?!?/p>
將士奉命,歡呼痛飲。
劉邦飲至半酣,對眾將說道:即使黃河細如衣帶,泰山平如磨刀石,你們的封國山河永固,子孫后代滄海桑田永不變?!?/p>
當時天下一分為十,除劉邦外還有八個諸侯王,即楚王韓信、韓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長沙王吳芮、趙王張耳、燕王臧荼、閩越王無諸,此外南粵的趙陀也稱霸一方。此時的情形,好比幾十年前,戰(zhàn)國七雄再加宋國、越國、中山國。
公元前201年六月,燕王臧荼起兵,向西攻入代郡。臧荼本來是項羽封的燕王,后來在韓信大兵壓境的形勢下改換門庭。劉邦立即起兵平叛,兩個月后平定燕國。
臧荼之子臧衍逃入匈奴,臧荼的孫女有女兒王娡、王兒姁,后改嫁田氏,生二子田蚡、田勝。王娡與王兒姁一起嫁給漢景帝劉啟,王娡生漢武帝。
公元前201年十二月,劉邦與諸侯會于陳城,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楚王韓信都來了,而韓信帶了鐘離昧之首級獻給劉邦。鐘離昧是項羽的大將,與韓信關系密切,項羽兵敗后逃到楚國韓信處。
這次陳城會盟,劉邦就是沖著楚王韓信來的,韓信出賣兄弟完全是徒勞。劉邦把韓信捉回洛陽,貶為淮陰侯。
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韓信當擒。
劉邦賬下有兩個韓信,其中一個是兵法大師韓信,先封齊王后改封楚王。另一個韓信,是戰(zhàn)國七雄之一韓國的宗室,是韓襄王之孫,按輩分是韓王安(戰(zhàn)國最后一個韓王)的叔叔,史稱韓王信。
垓下之戰(zhàn)這一年,劉邦封韓王信在韓國舊地潁川郡,定都陽翟,這里是戰(zhàn)國時韓國舊都,韓國定都新鄭前,曾定都陽翟。
公元前201年,楚王韓信貶為淮陰侯這一年,韓王信剛獲封一年,劉邦把韓王信封地遷至太原郡,包括上黨郡部分區(qū)域,定都晉陽。太原郡可是趙國舊地,晉陽也是趙國的舊都,韓王信在這里沒有群眾基礎,顯然劉邦有意為之。
同時劉邦封二哥宜信侯劉喜為代王,領云中、雁門、代郡的五十三個縣。韓王信的位置很尷尬,南北夾在劉邦與劉喜之間。
此時代王所轄三個郡,幾乎都遭到匈奴侵擾。韓王信主動請纓,將都城北移到代國雁門郡馬邑(今天山西朔州),進入大同盆地,意思是替代王擋匈奴的箭,幫天子守國門抵御匈奴。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既然天子不能定都北方邊郡,那臣子代辦,劉邦沒有理由不同意。
很快匈奴南下,包圍馬邑。韓王信的根基在陽翟、新鄭一帶韓國舊地,在封到晉陽前恐怕都沒想過有機會遇到匈奴。
韓王信一面派人去長安求救兵,一面遣使到冒頓軍中求和。
冒頓單于給韓王信開的條件很實際,只要韓王信名義上投降,仍然可統(tǒng)率本部軍隊,匈奴不打韓王信,也不搶韓王信的地盤,只打朝廷的軍隊, 只在朝廷的地盤上搶掠。
韓王信也是聰明人,他投降匈奴,或許是能保命或延續(xù)生命的最佳方式。一年前燕王臧荼被迫起兵,只三個月就兵敗被殺,獨子臧衍北逃匈奴。劉邦的頭號戰(zhàn)將韓信先封齊王后改封楚王,幾個月前降為淮陰侯囚禁起來,生死未卜。劉邦要鏟除異姓諸侯王,這不是秘密,但劉邦動作這么迅疾,逼得諸侯王人人自危。
韓王信投降匈奴后,爆發(fā)了著名的白登之圍,即匈奴四十萬鐵騎,把劉邦圍在平城(大同)以北的白登山,當然這是后話。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49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