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有六名猛將,你都知道是誰嗎?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統(tǒng)一了六國,但這并非只是秦始皇一個人的功勞,如果不是秦國連出了幾代賢明國君,實力積攢到了一定程度,秦始皇是不可能憑借一朝力量就滅六國統(tǒng)一天下的。說起秦始皇之外的秦國國君,最有名的應當就是這位秦昭襄王,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這位秦昭襄王的六名得力猛將,可以說,他們都是秦國統(tǒng)一六國的大功臣。你都知道是誰嗎?
第一位:魏冉
魏冉,亦作魏厓、魏焻,因食邑在穰,號曰穰侯。戰(zhàn)國時秦國大臣。宣太后異父同母的長弟,秦昭襄王之舅。從惠王時起,就任職用事。秦武王23歲因舉鼎而死,沒有兒子,各兄弟爭位。魏冉實力較大,擁立了秦昭王,亦幫秦昭王清除了爭位的對手。
之后魏冉憑著他與昭王的特殊關系在秦國獨攬大權,一生四任秦相,黨羽眾多,深受宣太后寵信。
曾保舉白起為將,東向攻城略地,擊敗“三晉”和強楚,戰(zhàn)績卓著,威震諸侯,“苞河山,圍大梁,使諸侯斂手而事秦”。
公元前288年10月,秦昭王派穰侯魏冉去齊國,約齊湣王與秦昭王同時稱帝,秦為西帝,齊為東帝,準備聯(lián)合五國攻趙,并三分趙國。但秦國這一連橫策略沒有成功,被蘇秦的合縱破壞。
公元前284年,秦、韓、趙、魏、燕五國,合縱破齊,他假秦國的武力專注于攻齊,奪取陶邑(今山東定陶西南),為己加封,擴大自己的勢力。由于他權勢赫赫,導致人心不附,對秦王政權構成了嚴重威脅。
公元前266年,被秦王罷免,遷到關外封邑,由范雎代相,最后“身折勢奪而以憂死”卒于陶邑,葬于此地。
第二位:白起
白起(?-公元前257年),《戰(zhàn)國策》作公孫起,戰(zhàn)國時期秦國郿縣(今陜西省眉縣常興鎮(zhèn)白家村)人,
出自羋姓。楚國白公勝后裔,唐代許多白氏墓志銘詳言,其祖先是楚平王孫白公勝?!缎绿茣紫嗍老当怼匪d白乙丙之說已考證為以誤而錯。中國戰(zhàn)國時代軍事家、秦國名將,兵家代表人物。
白起善于用兵,與來自楚國的秦宣太后異父同母的長弟-穰侯魏冉的關系很好。白起在秦昭王時征戰(zhàn)六國,為秦國統(tǒng)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曾在伊闋之戰(zhàn)大破魏韓聯(lián)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zhàn)重創(chuàng)趙國主力,功勛赫赫。白起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攻城70余座,殲滅近百萬敵軍,被封為武安君。
白起是繼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后又一個杰出的軍事家、統(tǒng)帥,《千字文》將他與廉頗、李牧、王翦并稱為戰(zhàn)國四大名將,位列戰(zhàn)國四大名將之首。
第三位:范雎
范雎(?-前255年),字叔,魏國人,著名政治家、軍事謀略家,秦國宰相,因封地在應城,所以又稱為“應侯”。
范雎本是魏國中大夫須賈門客,因被懷疑通齊賣魏,差點被魏國相國魏齊鞭笞致死,后在鄭安平的幫助下,易名張祿,潛隨秦國使者王稽入秦。
范雎見秦昭王之后,提出了遠交近攻的策略,抨擊穰侯魏冉越過韓國和魏國而進攻齊國的做法。他主張將韓、魏作為秦國兼并的主要目標,同時應該與齊國等保持良好關系。范遂被拜為客卿,之后,他又提醒昭王,秦國的王權太弱,需要加強王權。秦昭王遂于前266年廢太后,并將國內四大貴族趕出函谷關外,拜范雎為相。
范雎為人恩怨分明,掌權后先羞辱魏使須賈,之后又迫使魏齊自盡。又舉薦鄭安平出任秦國大將,王稽出任河東守。
前262年,長平之戰(zhàn)爆發(fā),兩軍對壘三年后,范雎以反間計使趙國啟用無實戰(zhàn)能力的趙括代廉頗為將,使得白起大破趙軍。長平戰(zhàn)后,范雎妒忌白起的軍功,借秦昭王之命迫使白起自殺。
此后秦軍遭諸侯援軍所破,鄭安平降趙。前255年,王稽也因通敵之罪被誅。范雎因此失去秦昭王的寵信,不得不推舉蔡澤代替自己的位置,辭歸封地,不久病死。
因為在昭王時期,秦國是處于多戰(zhàn)爭時期,范雎雖然是宰相,但是他的軍事謀略,對于秦國來說,是貢獻很大的,所以占據一位也是可以的。
第四位:樗里疾(又名贏疾)
樗里疾(?-前300年),又稱樗里子、嚴君疾,是戰(zhàn)國中期秦國宗室、將領,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異母弟,其母為韓國人,因足智多謀,綽號“智囊”,被后世堪輿家尊之為“樗里先師”。曾輔佐秦惠王、秦武王、秦昭王等秦國君主。
樗里子名叫疾,因居樗里(一說楮里,今陜西渭南)而稱“樗里子”。其后他任庶長(大良造的幕僚輔官),被稱為庶長疾,后來他被封于蜀郡嚴道縣(今四川省滎經縣嚴道鎮(zhèn)),號嚴君,人稱嚴君疾。后人以采邑為姓,故此也被視為嚴姓其中一個根源。
樗里疾擅長外交、軍事。秦武王驅逐張儀,魏章后,任命戰(zhàn)功卓著的叔父樗里子為右丞相,精通韜略的甘茂為左丞相,二人相得益彰,并且進行一連串戰(zhàn)爭,擴張秦國版圖,為后來秦國統(tǒng)一中國打下穩(wěn)固根基。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說:“秦所以東攘雄諸侯,樗里、甘茂之策。”秦昭王元年,樗里子仍任為丞相。
第五位:司馬錯
司馬錯,生卒年不詳,秦國少梁(今陜西韓城南)人,史學家司馬遷八世祖,戰(zhàn)國時期秦國著名將領,歷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
司馬錯學屬縱橫家。曾跟張儀有過爭論,主張得蜀即得楚。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司馬錯率軍滅亡蜀國。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司馬錯率領隴西軍南下東攻楚國,迫使楚國獻出漢水以北和上庸(今湖北西北部)之地。其后事跡不詳。
第六位:王龁
王龁(?-公元前244年),亦作王齮,號信梁,戰(zhàn)國末期秦國將領,王龁經歷三代秦王,為秦國宿將。
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zhàn)中,白起為上將軍,王龁為副將,大敗趙國。公元前259年,奪取趙國的武安和皮牢。公元前258年,代替王陵統(tǒng)軍圍攻趙都邯鄲,但未能攻克,楚、魏聯(lián)軍大敗秦軍。
公元前257年,王龁繼續(xù)攻打邯鄲,但依舊未能攻克。恰逢各國援軍向王龁進攻,在邯鄲城下大敗秦軍,王龁撤圍逃奔秦軍增援部隊所在的汾城附近。不久王龁進攻汾城,隨即攻克魏國的寧新中。公元前247年,王龁攻克上黨各城,秦國將其設為太原郡。公元前244年,王龁去世。
可以說,這六個人中的每一位,對于秦始皇一統(tǒng)六國都是不可缺少的人物,你都知道誰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49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皇帝看到大臣受傷,下旨把二十碗酒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