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王趕走一個人才,多年以后,這人就讓他嘗到了后悔的滋味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guān)系,小編告訴你。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世子嬴駟繼位,后人稱之為秦惠文王,也叫秦惠王。
此時,大秦經(jīng)過商鞅近二十年的變法,國力空前強盛,所以,秦惠文王繼位伊始,便有楚、韓、趙、蜀等多國來賀,儼然恢復了秦厲共公時期萬邦來朝的局面。
于此而言,商鞅對秦是居功至偉的,可秦惠文王呢,繼位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認定商鞅造反,將他車裂,并夷三族。
商鞅死后,秦國的江山又該由誰打理呢?
好在蒼天待秦不薄,很快,又有一位經(jīng)天緯地之才,帶著一套很成熟的發(fā)展藍圖,跋山涉水的為秦國效力來了。
這人是誰?
他不是別人,就是以后佩六國相印的蘇秦。
歷史上總有一些人,能憑借一人之力將天下玩弄于股掌之上,蘇秦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蘇秦是東周洛陽人,早年到齊國求學,拜在鬼谷子先生門下,專修縱橫術(shù),學會一身驚天動地的本事。
雖然以后主張合縱,一生為抗秦服務(wù),可起初,他的確是心向秦國,認為秦國才能施展他的抱負。
于是呢,秦惠文王繼位之初,他便變賣家產(chǎn),西向入秦,在秦惠文王面前合盤端出自己的富國強兵之策。
人家已經(jīng)信心百倍地準備為秦國服務(wù)了。
可秦惠文王呢?
以所謂“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的理由拒絕,并遺憾的表示:
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愿以異日。
咱們以后再說吧。
很委婉的下達了逐客令,要趕走蘇秦,可蘇秦呢,還是對大秦不死心,在大秦盤桓月余,又連續(xù)上了十多份奏章,反復陳述自己的富國強兵之策,秦惠文王卻還是不愿采納他的意見,
秦惠文王如此冷遇,蘇秦便淪落到:
黑貂之襲弊,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
窮的日子都過不下去,萬般無奈,才灰溜溜的回去了。
秦惠文王繼位伊始,就這樣把蘇秦趕走了,蘇秦連上十份奏章,他都不愿意采納人家的意見,是蘇秦提出的建議非常迂腐嗎?
不是,也許,這十多份奏章秦惠文王看都懶得看,他之所以趕走蘇秦,原因其實很簡單,簡單的都讓人有些可笑,原因居然就是:
秦惠文王非常討厭商鞅,出于恨屋及烏的緣故,他討厭一切外國來的游說之士。
當年秦穆公首創(chuàng)客卿制度,就是為了吸納外國人才的,秦孝公也因為外國人才
戰(zhàn)國七雄中,就數(shù)秦國盛。楚、齊、魏、趙、燕、韓六國諸侯聯(lián)合起來,用“合縱”的辦法結(jié)成南北聯(lián)盟來抵抗秦國呢,還是聯(lián)合西邊的秦國,用“連橫”的辦法結(jié)成東西聯(lián)盟來保存自己呢?在這種形勢下,出現(xiàn)了一批縱橫家。他們的代表人物一個是洛陽人蘇秦,他主張合縱;另一個是魏國人張儀,他主張連橫。他們倆是同學。
蘇秦在洛陽時想去見周天子,只恨沒有人向周天子推薦。他知道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就是秦惠文王。他跑到秦國去勸秦惠文王用連橫的辦法,把六國一個一個地消滅。不想他等了一年多,盤纏花光了,衣服破了,秦惠文王也沒有用他。他只好回老家去研究兵法,再作打算。他非常用功,念書十分刻苦。有時候念書念累了,眼皮粘到一塊兒怎么也睜不開。他氣急了,罵自己沒出息,拿起錐子在大腿上刺了一下,刺得血都流出來了。這一下子,精神可來了,他接著又念下去。民間還傳說,蘇秦有時候太累了,就撲在案頭上打瞌睡。為了不讓自己打瞌睡,他就拿根繩子一頭吊在房梁上,一頭吊住自己的頭發(fā),如果他腦袋一往案頭上撲,那根繩子就把他揪住。這么腦袋一頓,頭發(fā)一揪,就把他揪醒了。他這么懸梁刺股,苦苦地熬了一年多工夫,讀熟了姜太公的兵法,記熟了各國的地形、政治情況和軍事力量,還研究了諸侯的心理。
一年多以后,蘇秦到燕國見燕文公,對他說:“燕國沒受到秦國的侵略,是因為西邊有趙國擋住秦國。可是趙國要來打燕國,早上發(fā)兵,下午就能到。您不跟近鄰的趙國交好,反倒把土地送給挺遠的秦國,這種做法很不好。要是主公用我的計策,先跟鄰近的趙國訂立盟約,然后再去聯(lián)絡(luò)中原諸侯一同抵抗秦國,燕國才能安穩(wěn)?!?br> 燕文公很贊成蘇秦的辦法,就給他準備了禮物和車馬,請他去和趙國聯(lián)絡(luò)。
蘇秦到了趙國,對趙肅侯說:“如今秦國最注目的就是趙國。秦國不敢發(fā)兵來侵犯,是因為西南邊有韓國和魏國擋住秦國,要是秦國去打韓國和魏國,韓國、魏國投降了,趙國可就保不住了。趙、韓、魏、燕、齊、楚的土地比秦國大五倍,軍隊比秦國多十倍。要是六國聯(lián)合起來一同抵抗秦國,還怕打不過它嗎?為什么一個個都送自己的土地去奉承秦國呢?六國不聯(lián)合起來,單獨地向秦國割地求和,決不是辦法。要知道六國的土地有限,秦國的貪心不足。要是您約會諸侯,結(jié)為兄弟,訂立盟約,不論秦國侵犯哪一國,其余五國一同去幫它。這樣,秦國還敢欺負聯(lián)合起來的六國嗎?”
趙肅侯聽了,就拜蘇秦為相國,叫他去約會各國諸侯。正在這時,趙國的邊界上來了報告,說秦國把魏國打敗了,魏王割讓十座城給秦國求和。趙肅侯擔心秦國馬上要來打趙國,讓蘇秦想個法子。
怎樣才能叫秦國不打趙國呢?蘇秦想利用他的同學張儀到秦國去說服秦王連橫。張儀是個窮困潦倒的政客。他是魏國人,可是魏惠王不用他,他只得到楚國去碰運氣。楚威王見也不肯見他,他就投在令尹昭陽門下做門客。昭陽懷疑他偷了家里藏著的和氏璧,把他打得半死,他就又回魏國。他媳婦勸他不要再想升官發(fā)財,他說:“只要我的舌頭還在,就不怕沒有官做!”現(xiàn)在,蘇秦暗中派賈舍人,將他先接到趙國。
蘇秦先是不見張儀,見了又十分冷淡,還羞辱他,暗中卻叫先前接他來趙國的那個門客賈舍人,把張儀送到了秦國,當上了秦惠文王的客卿。張儀對秦惠文王說:“要是咱們發(fā)兵去打趙國,那么韓、魏、楚、齊、燕一同出兵幫它,咱們該對付哪個好呢?越逼得緊,人家越怕,越害怕就越需要聯(lián)合起來共同抵抗。還不如去聯(lián)絡(luò)六國中的幾個諸侯,把多數(shù)拉過來再打少數(shù)。”秦惠文王依了張儀,暫時就不向趙國進攻了。
趙肅侯知道秦國不來打趙國了,就派蘇秦去約會各國諸侯。蘇秦說服了各國諸侯聯(lián)合起來抗秦,趙國又封蘇秦為武安君。趙肅侯打發(fā)使者去約會齊、楚、魏、韓、燕五國的諸侯到趙國的洹(huán)水(今河南北境安陽河)會面,公元前333年,楚、齊、魏三個封王的諸侯和趙、燕、韓三個封侯的諸侯,一概稱王,結(jié)為兄弟,告拜天地,訂了盟約。六國封蘇秦為“縱約長”,交給他六國的相印,讓他專門管六國聯(lián)合抗秦的事。
作者:風林秀 (蘇秦) 提起蘇秦,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是鬼谷子門人。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蘇秦也不例外。即使有鬼谷子這樣的名師指導,但真正的成功還是要靠自己。 (一)志得意滿的蘇秦連續(xù)遭遇事業(yè)與家庭的雙重人生打擊 對于蘇秦來說,他的成功充滿了曲折和艱辛。 蘇秦是雒陽(洛陽)人。同許多普通人一樣,蘇家也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家庭。家里哥四個(一說五個,他排行最小,所以名季子,本文采用通常說法),長兄早亡,因此他成了家里的老大,下面還有兩個弟弟蘇代和蘇厲。 蘇秦師從鬼谷子,畢業(yè)后,他和張儀一起下山。 張儀去魏國找工作了。蘇秦準備先回家看看,因為他家里還有一個老母。 同許多剛畢業(yè)大學生一樣,家里人都給蘇秦出主意。無非就是耕種工商之事。可蘇秦與張儀在鬼谷子處學的是「 ”縱橫術(shù)”,說白了,就是靠耍嘴皮子吃飯的。 蘇秦不想種田和經(jīng)商,因為這樣他的「 ”游說”專業(yè)就荒廢了。蘇秦跟母親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母親和妻子都提醒他,你想靠耍嘴皮子過一輩子,這生計沒有著落,將來一定是窮困潦倒,到時候后悔可就來不及了。 (蘇秦,張儀) 母親和妻子的話當然說服不了蘇秦。他一心想靠游說晉升仕途。全家人沒有辦法,就覺得讓他先去試著游說一下周王。主要是他們家在洛陽,游說周王不必遠行,無需準備太多的川資路費。 蘇秦本意并不想去周朝做官??扇缃窦依锶瞬恢С?,他自己又沒有錢,也只好先去周朝試試了。 果然,他在周朝碰了一鼻子灰回來。于是下定決心去周游列國。他變賣了自己的家產(chǎn),其實也沒有多少錢。給自己買了一件貂皮大衣,就踏上了周游列國的征程。 蘇秦很有心,一路走過去,他把自己所見所聞包括山川河流、風土人情以及天下形勢利害都詳細記載下來。這叫做閑時備忙時用。 各國轉(zhuǎn)悠了一遭,結(jié)果一個用他的諸侯國都沒有。正在這個時候,他聽說秦國的商鞅死了,于是準備到秦國去碰碰運氣。 秦國執(zhí)政的是惠文王,也就是《羋月傳》里羋八子侍奉的那位大王。 蘇秦如愿以償見到了惠文王。 惠文王問他:你有什么可以指點寡人的? 蘇秦展開三寸不爛之舌,對惠文王開始了游說。 聽完蘇秦的話,惠文王沉默半晌,最后給了蘇秦八個字:羽毛未豐,不能高飛?;菸耐醯倪@句話表面說的是自己,意思是秦國目前勢力還不夠強大,所以現(xiàn)在還不能展鴻鵠之志。 惠文王的話里其實還有另一層意思。那就是說蘇秦有些志大才疏,紙上談兵。 雖然后來蘇秦又嘗試了多方努力,惠文王終于還是棄之不用。 這是蘇秦下山以來遭遇的第一次大的打擊。 求職無門,盤纏用盡,貂皮大衣也破了,蘇秦只好灰頭土臉回家。 見到蘇秦這幅落魄相,母親劈頭蓋臉一頓責罵,妻子正在織布,也拒絕相見。蘇秦無奈,只好去他嫂子家里討碗飯吃。結(jié)果嫂子說家里無柴,也不肯給他做飯。 面對此情此景,蘇秦嘆道:母親生氣,妻子不理,嫂子不待見,這些都是我錯啊。 別小視蘇秦的這番感慨,這正是他重新審視自己的開始。 以前蘇秦總覺得自己經(jīng)綸滿腹,躊躇滿志,缺乏內(nèi)視。如今,他的這番自省就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一個全新的蘇秦就要蛻變出世了。 (二)懸梁刺股,一切從頭再來 家人的冷嘲熱諷和質(zhì)疑不解,沒有讓蘇秦垂頭喪氣。他翻看自己的書箱,找到了一本書《太公陰符》。從此是閉門苦讀,晝夜不息。困了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這就是《三字經(jīng)》中「 ”錐刺股”的由來。 一年之后,蘇秦對天下大事已經(jīng)了然于胸。他把蘇代蘇厲兩個弟弟找來,然后給他們講解《陰符》,并且告訴他們,如今哥哥我的學業(yè)已成,功名富貴是我寄存在天下的東西,現(xiàn)在我就去把他們拿回來。我功成之后,再舉薦你們倆?,F(xiàn)在二位弟弟先資助點路費吧。 兩個弟弟也不是普通人,聽了蘇秦的《陰符》講解頓時有所領(lǐng)悟。二人出資,幫助蘇秦再次去周游列國。 蘇秦為什么如此有把握呢?原來,他通過學習《陰符》,想出了一個六國合縱拒秦的策略。 蘇秦第一個來到趙國。在他眼里,別看眼下趙國在六國中并不是最強的,但卻是最有潛力的。 可是到趙國的求職之路依然不順利。趙國的相國奉陽君趙成是一個固步自封的人。 趙成對蘇秦的游說不感興趣。蘇秦一點也不著急,我一朵鮮花,還愁找不到牛糞嗎? 他又去了燕國。雖然也費了些周折,但最終,燕文公接納了蘇秦「 ”合縱拒秦”的建議。 燕文公成了蘇秦合縱計劃的第一個突破口。他告訴燕文公,眼下我們第一個要結(jié)盟的就是趙國。 說起來,人不走運的時候,處處都是障礙;時來運轉(zhuǎn)之后,所有障礙就都成為成功路上的磨煉了。因為就在這個時候,奉陽君趙成死了。 蘇秦再次來到趙國,見到了趙侯。二人相見恨晚。蘇秦把合縱計劃跟趙侯詳細講了一遍,說得趙侯如撥云見日,對蘇秦大加贊賞。他說,我趙國愿意出面組織合縱,你蘇秦就是合縱長。又贈給蘇秦相印一枚,大宅一所,車駕百輛,黃金千鎰,其他珠寶若干。然后告訴蘇秦,事不宜遲,蘇相國馬上就開始聯(lián)絡(luò)其他幾國吧。 正當蘇秦準備從趙國動身的時候,邊關(guān)傳來了一個壞消息。秦國打敗了魏國,下一步正準備進攻趙國呢。趙侯一聽,就對蘇秦說,你先別走了,先看看眼前的事情怎么過關(guān)吧。 對于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蘇秦開始一愣。但馬上鎮(zhèn)定下來。他要運用自己的縱橫術(shù),先幫助趙國退掉強敵。 這時候,蘇秦想起了他的師兄弟張儀。 張儀的求職路也是一波三折。開始時候到魏國求職,不受重用。他就去了楚國。本來楚國已經(jīng)接納了他,可卻因為和氏璧失竊案再次讓張儀卷鋪蓋回家了。 (張儀) 在一次宴會上,楚王給眾大臣傳閱和氏璧。突然烏云大作,大雨傾盆,就這么一走神的功夫,和氏璧不見了。有人就說,這里就張儀是個窮光蛋,這小子平時就品行不好,肯定是他偷的。張儀被抓起來,一頓暴打,好懸沒打死。最后被革職回家了。 正所謂,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蘇秦在趙國受到重用的消息不脛而走。張儀準備來投奔蘇秦。恰好這時,蘇秦派了一個門人賈舍人來到魏國找他。不過,蘇秦給張儀設(shè)了一個局。 賈舍人以偶遇的方式見到張儀。他并沒有提自己跟蘇秦認識。 倆人聊天,提起蘇秦之事。賈舍人就說,既然你跟蘇秦是同學,那就去找他吧。 誰知道,到了趙國,張儀受到了蘇秦的百般羞辱。盤纏也花完了,張儀非常憤怒。他發(fā)誓一定要報復蘇秦。可是眼前,怎么回國都是難事,因為沒錢呢。 關(guān)鍵時刻,賈舍人又來了。他不但資助張儀盤纏,還親自送張儀去秦國。 張儀如愿以償?shù)玫搅饲鼗菸耐醯闹赜???吹阶约捍蠊Ω娉?,賈舍人來跟張儀告別,也說出了真相。原來,這一切其實都是蘇秦提前安排好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張儀得到秦惠文王的信任而設(shè)計的。張儀這才明白,原來自己始終都在蘇秦的掌控之中。最后賈舍人告訴張儀,你只需要阻止秦國攻打趙國就可以了。 果然,在張儀的勸說了,秦國停止了進攻趙國的計劃。至此,蘇秦才放心的去聯(lián)絡(luò)其他五國了。 簡段截說,蘇秦一口氣去了韓國、魏國、齊國、楚國,加上之前的燕趙,一共得到了六國相印。 游說合縱任務(wù)完成,蘇秦北上回趙國找趙侯復命。途中,路過洛陽,他決定回家看看家里人。 (三)富而不驕,貴而不忘本 蘇秦這次回家,是真正的榮歸故里。周王也派人迎接,清掃街道。蘇秦的老母也拄著拐杖站在路邊。他的兩個弟弟,寡嫂,妻子都跪在路邊,不敢抬頭正視他。 據(jù)《史記·蘇秦列傳》記載,蘇秦笑謂其嫂曰:「 ”何前倨而后恭也?”嫂以面掩地而謝曰:「 ”見季子位高金多也?!碧K秦喟然嘆曰:「 ”此一人之身,富貴則親戚畏懼之,貧賤則輕易之,況眾人乎!”于是散千金以賜宗族朋友。 關(guān)于這段歷史,有人對蘇秦頗有微詞。覺得他有點小人得志之張狂。事實上卻非如此。 蘇秦富貴還鄉(xiāng),他善待了鄉(xiāng)里鄉(xiāng)親。他把自己一家子都接回了故里,建起一座大宅,讓全族居住,又出千金供養(yǎng)他們。之后,又讓蘇代蘇厲研讀《太公陰符》,以備將來晉身之本。 這里重點說一下他的寡嫂。當初,蘇秦想吃一頓飯,寡嫂并沒有給他做。那么蘇秦心里是什么滋味呢?要是普通人,必定懷恨在心。事實上,蘇秦并沒有嫉恨他的寡嫂,此次回家,問她為何前倨后恭,也是笑問。頗有一笑泯恩仇之意。在蘇秦的眼中,嫂子還是嫂子。當初她如果給你做飯,是她的恩情;不給你做,也是她的本分。因為她并不虧欠你什么。 蘇秦這個人,其實是「 ”窮則獨善自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典范。當初窮困,他沒有能力照顧家里,也沒有能力幫助寡嫂。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讓兩個弟弟也攻讀《太公陰符》。那么如今功成名就,他有了能力了,首先蓋了一所大宅子,不但全家,甚至族里親戚都搬來一起住。 對于兩個弟弟,他并沒有急于給他們安排什么官職,而是讓他們繼續(xù)攻讀《太公陰符》,這就是「 ”授之以漁而不授之以魚”的道理。當初他第一次游說各國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自己的學問底子還不夠厚實,可自己卻以為可以出道了,所以遭到失敗,這就是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道德經(jīng)》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有了自知之明,才能更加具有知人之智。正是因為蘇秦的指引,他的兩個弟弟日后也成為了重要謀臣。特別是蘇代,也成為了著名的縱橫家,有「 ”蘇代為燕說齊”的故事傳世。 蘇秦推動了六國合縱,奈何六國心思各異,導致合縱失敗。合縱失敗了,趙國害怕秦國報復,于是就找了個理由讓蘇秦去燕國了。 正所謂,太高人欲妒。有人嫉妒蘇秦的才能,在燕王面前詆毀他。燕王找來蘇秦,說你為什么對我不忠誠?蘇秦說:臣聞忠信者,所以自為也;進取者,所以為人也。意思是,忠信之人一切為了自己,進取之人才是為了別人。 燕王說,你這是為自己開脫的借口。 蘇秦就又為燕王說了一個小故事。一個妻子與人私通,打算用毒酒毒死丈夫。小妾知道了,可她又不敢直接說。于是就假裝摔倒打翻了毒酒。丈夫很生氣,懲罰了小妾。這名小妾雖然受到了委屈,但畢竟保住了丈夫的性命。蘇秦說,大王,我的的罪名就跟這個小妾的遭遇是一樣的。 蘇秦一生做事,從不會刻意去沽潔自己的名譽。他幫助過張儀,幫助過兩個弟弟,善待家人和鄉(xiāng)里,但卻從來不會去讓別人對自己感恩戴德?!妒酚洝芬懔袀鳌分校瑯芬銓懡o燕惠王的書信中有這樣一段話,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去國,不潔其名。這段話用在蘇秦身上同樣合適。朋友之間,即使絕交了,你也不會從我口中聽到對你的惡言惡語;君臣之間,即使分手了,我也不會為了我的名聲而去損害你的名聲。 【作者簡介】風林秀,一個崇尚自由的寫手。著有長篇小說《雙蓮記》、《愛情迷失的季節(jié)》,短篇小說《陽光女孩》《火狐貍》入選《就這么嫁給了他》合集出版等。 我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zhuǎn)發(fā)和評論。 推薦: 袁崇煥干了這些事,倘若你是崇禎皇帝,你會殺他嗎? 秦國滅趙國的當天,為何隆重地封趙國的相國郭開為上卿?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北大對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黃埔,孰更勝一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50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秦孝公,變法改革,收復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