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袁紹,大家都會想到什么呢
說起袁紹,大家都比較了解他。身世顯赫,四世三公之后,門生故吏遍地。又再后來成為東漢末年時期實力最為龐大的軍閥,手下有冀、青、并、幽四州百姓的支持,還有像田豐、沮授等謀士,還有譽為“河北四庭柱”的幾位大將,卻為何在官渡中敗于當時只有一州之力的曹操呢?
袁紹失敗的原因有很多種。首先,袁紹太輕敵了,身為四世三公之后,出身顯赫的他一直都看不起身為宦官之后的曹操。而且當時袁紹的實力比曹操的大太多,擁有這么大實力的袁紹怎么會把弱小的曹操看在眼里。這也造就了袁紹輕敵的原因。
其次,袁紹剛心自用,聽信讒言。在袁紹早期征戰(zhàn)的時候,他還能虛心聽取手下的意見,到后來,打下的地盤越來越大,實力也隨之變大,他逐漸變得自負起來。面對直言進諫的田豐、沮授,他將其囚禁起來,關入大獄。而又聽信讒言,將河北四庭柱之二的張郃、高覽逼去曹操那里。在官渡大戰(zhàn)之時,他又因小失大,因為許攸的小過錯而重罰許攸,導致許攸前往投奔曹操,泄露了軍機。
第三,袁紹優(yōu)柔寡斷。我們都知道,身為一軍統(tǒng)帥時要有自己的思想,而袁紹在手下謀士意見不合時就開始優(yōu)柔寡斷起來,連伐曹這件事也是幾經(jīng)思量后才下的決定。
第四,軟實力問題。在官渡之戰(zhàn)開戰(zhàn)時,袁紹將田豐、沮授囚禁,就在身邊留下審配、逢紀等只會內(nèi)斗的人,唯一有實力幫他的許攸,也被他逼到去投奔曹操了。而軍中將領中顏良文丑慘死,張郃高覽被逼投奔曹操,除此之外無一人可用。而曹操手下有荀彧郭嘉等奇才,還有張遼夏侯惇等猛將,對比一下袁紹就相形見絀了。
第五,繼承人問題。在古代,立長不立幼一直都是傳統(tǒng),而袁紹卻不喜歡大兒子袁譚,只中意小兒子袁尚。這也導致了袁紹的軍事集團看似一片團結(jié),實則四分五裂。爭權奪利,結(jié)黨營私,一邊進攻著曹操,一邊對自己人下黑手。
第六,對人態(tài)度問題。袁紹用人而疑人,比如田豐、沮授、許攸,一點也不信任他們。而曹操卻對剛投奔來的張U高覽不疑有詐,真誠待之,許攸來投靠他,他也非常信任許攸的話,當即下令去偷襲袁紹屯糧的烏巢。袁紹因為自己的各種問題,最終在官渡之戰(zhàn)慘敗,如果他能清楚認識自己的問題并加以改正的話,可能官渡之戰(zhàn)的歷史就要改寫了。
如今我們用現(xiàn)代人的思想去思考古人的行為,其實對于古代的人來說是很不公平的,因為他們以前根本就不可能想到這么多的事情,而且現(xiàn)在觀眾想到:如果說以前的領軍人物有一點點思想的轉(zhuǎn)變,那么可能現(xiàn)在的歷史就不太一樣,甚至是即將改變歷史的結(jié)局。但是這是不太現(xiàn)實的,因為已經(jīng)是過去的事情,而且那個時候的人們根本不可能像現(xiàn)在的人一樣有著這么發(fā)達的思想,也希望大家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行安裝到古人的身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5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