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獄
清朝滿族統(tǒng)治者入主中原后
清代的文字獄從康熙初年就拉開了帷幕
。康熙二年(公元1663),還在四大臣輔政時期就發(fā)生了清代文字獄史上的一樁大案一—莊廷隴《明史》案。莊廷隴本是浙江湖州富豪莊允誠之子,明末入選國子監(jiān),但后來因病雙目失明。莊廷隴有感于左丘明失明后寫《國語》的事跡,也想創(chuàng)作一部傳世之作。他用1000兩白銀買到朱國楨撰寫的《明史》稿本,又出資延臣請到一批江浙名士補寫了崇禎朝和南明的史事,成書后名為《明史》。書中奉南明的弘光、隆武、永歷政權為正朔;不尊清朝祖先,稱努爾哈赤為建州都督,直呼其名;不使用清朝年號,而用明朝年號;對降清的明朝將領稱為“叛”…….字里行間流露哀悼故國之情。康熙二年
,因貪污被貶的原浙江糧道李廷樞知道后,將此事告乍訴他的親家也因貪污被革職的吳之榮,二人貪婪無度,想借此訛詐莊家,于是向朝廷告發(fā)此事,而成大獄。此時,莊廷隴已死,但他的尸體還遭屠戮,其父被捕,病死于刑部大獄。此案株連甚眾康熙親政后
戴名世
,安徽桐城人,清初著名學者,曾任翰林院編修。但他對清廷官修《明史》不滿,想自己編寫一部。后來,他的弟子龍云鄂和族人方正玉把他的文章、書信結集刊行,取名《南山集》。書中記錄了南明抗清的史事,采用南明的帝號,觸犯了清廷的忌諱。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
,都察院御史趙申喬參劾《南山集》倒置是非。又因為《南山集》一案被牽連進當時的諸皇子的儲位之爭,審理此案的過程中還引起兩江總督噶禮和江蘇巡撫張鵬翻之間的相互攻擊,種種因素使得案情撲朔迷離。經(jīng)過長達半年之久的審理,刑部最后的判決十分嚴厲,要判處戴名世凌遲處死等。康熙對此案很慎重,最終戴名世被判處斬,其余受株連的人都得以從寬處理。雍正朝的文字獄是最為嚴厲的
此后,又有汪景祺案和查嗣庭案
呂留良,浙江石門人
曾靜是一名落第的書生
雍正六年(公元1728),曾靜得知川陜總督岳鐘琪遭到清廷的猜忌
,他又誤以為岳鐘琪是抗金名將岳飛的后人岳鐘琪無奈密報雍正,雍正則回復說讓他設法誘使張熙招供
對呂氏一脈則嚴厲懲處:呂留良和其子葆中
雍正皇帝在處理曾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560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下一篇:
,為什么會被囚禁" rel="prev">
朱文正是朱元璋親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