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雍正,歷史對其評價褒貶不一,不過更多的還是在其即位的問題上,早有傳言說雍正即位名不正言不順,是篡奪了十四阿哥的皇位。但是雍正即位后的兢兢業(yè)業(yè),努力充實大清國庫,整頓康熙遺留下的歷史問題,這才有了之后的康乾盛世,可以說雍正居功至偉。而在用人方面,特別是帶兵打仗上,雍正的眼光也不差,那么在雍正時期,他手下的幾大猛將,除了年羹堯外,還有誰呢?
先說年羹堯,他在康熙在位的時候就以武功聞名,曾經(jīng)擊敗了準噶爾部的叛亂,在西陲一帶,敵人聞風喪膽,滿朝的官員都知道其神勇無比。到了雍正即位的時候,年羹堯更上一層,被雍正視為左膀右臂,屢次調(diào)兵遣將,鎮(zhèn)壓各地叛亂,保衛(wèi)大清疆土,可謂是風云一時。不過年羹堯憑著雍正的寵信,做事漸漸就超出了本分,這當然也就引起雍正的不滿,所以最后被雍正削了官位,并且連下了92條大罪,賜死了年羹堯。
再說岳鐘琪,岳鐘琪出身名門,岳飛二十一世孫,自小就對排兵布陣感興趣,也是在康熙年間,岳鐘琪跟隨十四阿哥一起平定叛亂,從而一舉成名。在年羹堯死后,岳鐘琪接替了年羹堯的川陜總督的位置,手握重兵。但是由于在與準噶爾的多次作戰(zhàn)中,連連失利,所以就被有心人彈劾,于是雍正便把岳鐘琪關(guān)了起來。一直到了乾隆的時候,岳鐘琪才被放了出來,之后還以60多歲的高齡幫乾隆平定了大小金川叛亂。
還有就是鄂爾泰,在任云貴總督期間,一些少數(shù)民族由于思想落后,仍有不少部落實行著土司制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雍正就派鄂爾泰帶兵前去鎮(zhèn)壓,但是鄂爾泰覺得鎮(zhèn)壓只是表面的現(xiàn)象,要想真正解決這一隱患,必須改革土司制度。但是各地的土司都很兇悍,見到鄂爾泰帶兵前來,都率眾抵抗,不過很快就被鄂爾泰擊敗了。鄂爾泰的這個“改土歸流”制度,在其強力的武力鎮(zhèn)壓下,在很多地方都得到了實施,穩(wěn)定了大清數(shù)方土地。
最后一位就是博爾濟吉特·策棱,他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在康熙三十一年的時候,跟隨祖父一起投靠了清朝,在后來與準噶爾部的幾次大戰(zhàn)中,每次都沖鋒陷陣,多次擊敗了準噶爾部,而準噶爾部從康熙年間就一直不安分,一直到了乾隆年間,跨越了三位皇帝,在這六十多年里,策梭也一直跟準噶爾部交戰(zhàn)著,正是因為有了策梭的勇猛,準噶爾部才一直沒有成功。
尤其是在雍正九年的時候,準噶爾部打的清軍毫無還手之力,傷亡慘重,雍正在聽說后,大為震怒,于是偏派了策梭前去鎮(zhèn)壓,策梭以伏兵之計斬了準噶爾部的大將,準噶爾部頓時亂作一團。到了雍正十年,策梭再一次征戰(zhàn)準噶爾,又斬了一萬多人,其神勇簡直無人能擋,雍正大為高興之下也重重獎勵了策梭一番。
正是因為有了這幾位猛將的鎮(zhèn)守,才保的西北一片平安,各地的叛亂也不成氣候,雍正才能不遺余力的去執(zhí)行自己的改革之策,并且大力改革財政,雖然有的人結(jié)局并不好,但這并不影響其卓越的軍功,以及曾經(jīng)為大清朝守疆擴土的戰(zhàn)績。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56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歷史上的程咬金是什么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