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鼠疫
,又稱明末華北鼠疫、京師大瘟疫明代中期以后中國進入了一個空前少雨的年代
,出現(xiàn)全國性的大旱災。萬歷、崇禎年間,旱災變得越來越頻繁,大旱之年的比率也在增加。波及華北數省的大鼠疫首先在山西爆發(fā)。明末大鼠疫開始于崇禎六年(1633年)
,地點是山西。崇禎十四年傳到河北,并隨著李自成和清朝的軍隊傳到更多的地區(qū)。崇禎十四年(1641年),鼠疫傳到北京,造成北京人口的大批死亡。明末鼠疫這場大鼠疫是的“街坊間小兒為之絕影,有棺
、無棺上海交通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曹樹基根據華北地區(qū)明朝末年地方志以及一些明代人的記錄
異常寒冷的氣候頻繁引發(fā)水災
背景
生態(tài)破壞
歷史記載
氣候異常
同時
1618年
崇禎10年-14年
常年干旱食物減少,老鼠們身體虛弱
很快成群結隊的帶菌老鼠由于高熱導致身體炎熱難忍,它們到處尋找水源拼命的喝水
崇禎14年夏天,中國內地突然出現(xiàn)大群大群的老鼠互相咬著對方的尾巴成群結隊渡過江河險阻
50%的崇禎年份都是大旱
同時饑荒中慌不擇食的人們開始偷吃老鼠藏在洞里的食物
山東青州
,濟南,德州,泰安相繼發(fā)生大疫。安徽大疫,青蠅大如棗,鳳陽府,安慶府流民因素
氣候變化還會導致瘟疫的流行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是崇禎皇帝
,雖然崇禎皇帝勵精圖治,比較勤奮,但是在他掌握朝政的十八年的時間里,先后經歷了旱災,洪澇等天災,忍無可忍的百姓,在李自成的帶領下,推翻了明王朝的統(tǒng)治,,崇禎帝最終在煤山之上,自縊身亡,一代帝王,這么死,確實有些凄慘。在各種自然災害當中,崇禎帝繼位之初的鼠疫非?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這次鼠疫還要從萬歷年間說起
其次
,明朝中后期,為了擴展耕地,很多的人北遷到原本屬于游牧民族的草原上開墾土地,頻繁交流,導致外來物種入侵,為日后的疫埋下伏筆。
后來
,鼠疫爆發(fā),是因為旱災肆虐,老鼠為了找食物四處流竄,很大部分涌向人類的聚集地。再加上鼠疫桿菌通過老鼠身上的跳蚤轉移到了人類體內,然后因旱災而被迫流亡的人們,更是四處奔波,鼠疫傳播更廣了。明末的災難
,讓老鼠沒有吃的,所以身體虛弱,鼠疫桿菌趁虛而入,攜帶病菌大量逃竄,更有甚者,饑不擇食的人將感染后的老鼠吃下去,讓鼠疫的傳播速度增大。
根據不完全統(tǒng)計
,死于明末鼠疫的人,有幾千萬人口,不得不說在醫(yī)療條件落后的古代
一
明朝本來就發(fā)生了幾次天災
二、人口劇減
鼠疫的大爆發(fā)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
鼠疫是一種傳染性
世界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爆發(fā)鼠疫是在公元5世紀
在傳播的高峰期,每天死亡人數5000-10000人
這場疫情在地中海地區(qū)漫延了兩個世紀之久
第二次,發(fā)生在1348-1351年的歐洲
14世紀
中世紀的歐洲一直籠罩在黑死病的陰影之下,每隔幾年就會爆發(fā)一次鼠疫
黑死病為什么能在歐洲肆虐幾個世紀之久,造成的死亡人數越過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人口總和
1644年,京城的皇宮城墻上
14世紀40年代的惡劣氣候影響了整個北半球
,當時的蒙古部落出現(xiàn)了不安定因素,于是他們向中國進發(fā),將擴大的鼠疫的傳播,當時鼠疫死亡人都埋葬在中國西部,而這就成了中國爆發(fā)大規(guī)模鼠疫的源頭明朝嘉靖年間開始
崇禎六年
左懋第督催漕運
崇禎14年
,鼠疫傳到北京,北京每天死亡越過萬人,總體死亡人數越過20萬。夏燮《明通鑒》記載:"京師大疫
,死者無算。"染病死亡之多,無法計數。《崇禎實錄》又記載:"京師大疫,死亡日以萬計
1644年闖王李自成打到京城的時候
,全城的人早已在病毒折磨之下,身體虛弱,毫無抵抗能力,明知道守望不住,于是城門各守城官兵紛紛打開城門,李自成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就如此輕易的進入了北京城,而更讓他自己都不敢相信,這夢里繁華的京城現(xiàn)在如同鬼域。明朝時
,人們還不知道什么叫細菌,盡管細菌的歷史遠比人類長許多,只知道?東死鼠、西死鼠,人見死鼠如見虎?。當時的人們并不知道傳播,只知道和老鼠有關,所以被稱為?鼠疫?。直接20世紀初
引起黑死病的是腺鼠疫,通過跳蚤傳播
在中國北方流行的是肺鼠疫
而在當時
,人們哪里有口罩呢?直到2001年
,才做到全城帶口罩,這一次傳染的病毒SARS。1644年
,明朝就在這肉眼看不見的病毒中,走向了滅亡。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56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