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國滅亡后,江人被楚國強遷于楚國內地的江亭,今湖北江陵南的江北,成為楚的臣民。在戰(zhàn)國時江人后裔江乙出任郢大夫,郢,為春秋后期楚平王所建的都城,即在今湖北江陵。這支成為楚人的江姓后來向南方移民,繁衍發(fā)展,最終在廣西形成了江姓人里的一個重要聚集中心。一部分江人北逃入陳國,今河南準陽地區(qū),后由淮陽為中心向四方散遷,其中一支向東北方遷移到齊魯大地。秦漢時期,江人主要活動于河南、山東、湖北地區(qū),后來向西、北、南發(fā)展,河北、山西、安徽等地也有了江姓的足跡。兩晉南北朝時,北方戰(zhàn)火紛飛,政權頻繁更迭,中原地區(qū)百姓大批向東南方遷移,江姓也隨這股南移之風向江東移民,定居于會稽,即今浙江的紹興。這一時期是江姓歷史上發(fā)展的重要轉折點,最終發(fā)展形成了今天典型的南方大姓。唐宋之際,隨中原居民的多次南下移民,江姓進入了贛、浙、閩廣大地區(qū),明朝時進入臺灣。
當代江姓的人口已330余萬,為全國第79位姓氏,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26%。從明朝至今600年中江姓人口由40萬增到330多萬,增長了9倍多,江姓人口的增長速度低于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江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形的態(tài)勢。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廣西、廣東、江西、安徽四省區(qū),大約占江姓總人口的49%,其次分布于福建、臺灣、江蘇、浙江、湖南、湖北,這六省又集中了33%。廣西為當代江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江姓總人口的23%。全國形成了以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qū)多江姓,以北磣淫縫懿分布局面。在近600年期間,江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很大的區(qū)別,國東南部向華中、華北有一定的回遷,但向西南和南部地區(qū)的移動十分強勁。江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江姓是兩廣地區(qū)為較常見的。
在桂粵、贛閩臺、皖浙南部、湖南南段、湖北東端、貴州南部、云南東部,江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57%以上,在中心地區(qū)的比例可高達2.2%以上,以上覆蓋面積約占了國土面積的12.3%,居住了大約55.3%的江姓人群。在浙江北部、江蘇南部、安徽中部、上海、湖南大部、湖北南部、四川東南、重慶大部、云南中部、貴州北部,江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38%一o.57%之間,以上覆蓋面積約占了國土面積的7.4%,居住了大約25%的江姓人群。2012年江氏人口統計:3563395.94 人,每1000人中大約有江姓人口: 3.56 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56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江國的遺址在哪里是現在的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