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歷史上真的濟公詩文與宋四家媲美,而且還是趙光義的親戚

      眾妙之門 2023-07-05 09:35:30

      歷史上真的濟公詩文與宋四家媲美
      ,而且還是趙光義的親戚

      上世紀80年代

      ,一部電視劇《濟公》紅遍中國大江南北
      。著名表演藝術(shù)家游本昌將濟公的形象演繹得淋漓盡致
      ,一個放蕩不羈
      、懲惡揚善
      、扶危濟困的鮮活形象深入人心,大街小巷都回蕩著“鞋兒破,帽兒破
      ,身上的袈裟破”的歌聲

      (濟公劇照)

      那么

      ,歷史上是否真的有濟公這個人呢?真實的濟公又是怎樣的呢?

      歷史上確有濟公其人

      ,不過和影視劇里所刻畫的形象,還是有很大區(qū)別的

      一、出生官宦之后

      ,從小家境殷實

      濟公原名李修緣,1148年出生于浙江臺州

      ,是一位名副其實的仕宦之后
      。其高祖李遵勖,是趙光義的駙馬
      ,曾擔(dān)任威名赫赫的鎮(zhèn)國軍節(jié)度使

      李修緣的父親名叫李茂春,早年為天臺縣官吏

      。一生嫉惡如仇
      ,樂善好施,是天臺縣有名的“李善人”
      。后來看不慣官吏的貪污腐敗
      ,憤而辭官回家,專心修佛

      盡管李茂春潛心禮佛

      ,但直到40歲時仍然無后,夫妻倆便經(jīng)常到附近的國清寺拜佛求子
      。傳說一日
      ,李修緣的母親夢見太陽光射進自己的腹內(nèi),后來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了
      。到李修緣出生的那一天
      ,國清寺里的降龍羅漢突然倒塌。于是
      ,世人都傳說李修緣是降龍羅漢轉(zhuǎn)世

      因為李氏家族是皇親國戚,所以家境殷實

      。李府修建得氣勢宏偉
      ,規(guī)模龐大,是當(dāng)時最豪華的三進九明堂建筑,在臺州絕無僅有
      。而且
      ,整個天臺縣的田糧稅賦都要交給李家,所以
      ,李家是當(dāng)?shù)赜忻耐濉?/p>

      (趙光義劇照)

      、與佛有緣,出家為僧

      李家世代信佛

      ,由于受家族的熏陶,李修緣從小就與佛有緣
      ,他的這個俗家姓名
      ,還是國清寺住持為他取的。在父母雙亡后
      ,18歲的李修緣隨即進入了國清寺出家為僧
      。為他剃度的,正是國清寺住持慧遠
      ,為他取法號“道濟”

      出家后的道濟依然放蕩不羈,舉止癲狂

      。他不喜歡參禪打坐
      ,拜佛念經(jīng),整日里嘻嘻哈哈
      ,徜徉于山水之間
      ,游走于市井之內(nèi)。最讓人大跌眼鏡的是
      ,道濟居然不尊佛教規(guī)矩
      ,喝酒吃肉,大快朵頤
      ,還美其名曰:“他人修口不修心
      ,唯我修心不修口?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同門師兄弟實在看不下去了

      ,就將道濟的出格行為,告到了慧遠主持處
      。但慧遠慧眼識人
      ,憐惜道濟的佛性,預(yù)見到道濟日后的佛學(xué)修為必定很高
      ,于是只說了一句話“佛門廣大
      ,豈不容一顛僧”,便拂袖而去。

      從此

      ,道濟又得了一個”濟顛和尚”的名號

      三、外表貌似瘋癲

      ,實則宅心仁厚

      道濟不但不守佛門清規(guī),到處游樂

      ,經(jīng)常與人下棋飲酒
      ,好斗蟋蟀,而且常年衣衫不整
      ,居無定所

      他生性狂疏,詼諧幽默

      ,無拘無束,來去自如
      。經(jīng)常拿著度牒四處云游
      ,到各地寺廟掛單。但其癲狂的行為
      ,總是不受僧眾歡迎
      。往往居留數(shù)日后,便被寺廟主持禮貌地請走
      。道濟只好又揣著度牒
      ,前往下一家寺院。

      道濟醫(yī)術(shù)高明

      ,每到一處
      ,他都會利用自己的醫(yī)術(shù),為當(dāng)?shù)匕傩罩尾⌒嗅t(yī)
      ,解除病痛
      。而且所用之草藥,都是他親自上山采來
      ,且分文不取
      ,只是化緣吃食,酒肉不拒
      。很多疑難雜癥在他的手上
      ,往往藥到病除,起死回生

      他的高超醫(yī)術(shù)和仁者醫(yī)德

      ,在僧侶和百姓中廣為流傳。一些富庶名門和官宦之家都慕名相邀,但道濟都一一拒絕
      ,他不愿和官家打交道

      后來,他所在的寺廟凈慈寺被大火燒毀

      ,道濟異常心痛
      ,于是自己撰寫了化緣疏,到處募化
      。由于其顯赫的家世和超高的人氣
      ,使得他在很短的時間里,就募得了足夠的資金
      ,重新修繕了凈慈寺
      ,恢復(fù)了寺院往昔的恢弘氣勢。也讓一干僧眾有了落腳之處

      道濟還經(jīng)常懲奸除惡

      ,打抱不平。喜歡為百姓調(diào)解矛盾
      ,遇到生活困頓的窮苦百姓
      ,道濟還會將辛苦募集到的散碎銀子送給他們,幫助其渡過難關(guān)

      (南懷瑾舊照)

      、佛學(xué)深厚,擅詩善文

      道濟是得道高僧慧遠的座下弟子

      ,慧遠是南宋時期有名的禪僧,是與大慧宗杲齊名的一代禪宗大師
      ,宋代臨濟宗楊岐派的領(lǐng)袖人物之一
      。道濟拜入慧遠門下后,隨慧遠修習(xí)佛學(xué)多年
      ,佛學(xué)造詣很高
      ,著有《鐫峰語錄》10卷,后來成為了楊岐派第六祖和禪宗第五十祖
      ,世受香火

      同時,道濟還善寫詩文

      ,為后人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
      。如“出岸桃花紅錦英,夾堤楊柳綠絲輕
      。遙看白鷺窺魚處
      ,沖破平湖一點青”
      ,就寫得相當(dāng)精彩,不但意境優(yōu)美
      ,動靜結(jié)合
      ,對仗工整,且飄逸灑脫
      ,禪意深邃

      南懷瑾先生曾認為,道濟的詩文可以和宋朝四大家媲美

      ,“并無遜色”

      1209年,道濟在凈慈寺圓寂

      ,享年61歲

      歷史上真的有濟公這個人嗎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

      ,神話電視劇《濟公》在全國熱播。老戲骨游本昌老師在劇中出演了濟公一角
      ,劇中的濟公手搖破扇
      ,衣衫襤褸,邋遢不堪
      。但這位貌似瘋癲的神僧卻法力無邊,古道熱腸
      ,經(jīng)常運用小法術(shù)懲治那些為富不仁
      、魚肉百姓的惡霸。濟公除惡揚善
      、扶危濟困的故事大快人心
      ,為人們津津樂道。那么歷史上真有濟公其人嗎
      ?答案是肯定的
      ,歷史上確有濟公其人。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濟公其人其事

      濟公俗名李修緣

      ,是浙江天臺永寧村人,出生在一個官宦世家
      。他的高祖李崇矩
      ,事后漢、后周
      、北宋三朝
      ,官至樞密使
      、鎮(zhèn)國軍節(jié)度使等職,李崇矩與宰相趙普還是兒女親家
      。從李崇矩至李修緣
      ,其世系為:

      李崇矩―李繼昌―李遵勖―李端懿、李端愿

      、李端愨―李評―李涓―李茂春―李修緣
      。 其中李遵勖還娶了宋太宗趙光義的女兒萬壽公主,貴為駙馬
      ,其三子李端懿
      、李端愿、李端愨均為萬壽公主所出
      。濟公的祖父李涓
      ,在靖康元年的時侯,因金軍圍攻京城汴梁
      ,李涓戰(zhàn)死沙場
      ,終年53歲。李涓捐軀后
      ,他的兒子李茂春奉召為官
      。宋室南遷后,朝廷腐敗
      ,奸侫當(dāng)?shù)?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李茂春憤而辭官歸隱浙東天臺,棄官從商

      李家世代為官

      ,篤信佛教。李遵勖就非常精通佛學(xué)
      ,著有多部佛學(xué)著作
      。李茂春歸隱后,也樂善好施
      ,專心佛學(xué)
      。李茂春老來得子,在年屆四旬的時候
      ,才生了個兒子
      。李茂春的好友國清寺住持性空大師為這個男孩取名“修緣”,這就是后來廣為人們傳頌的濟公和尚

      李茂春與妻子相繼離世后

      ,一心向佛的修緣投奔到靈隱寺方丈瞎堂慧遠長老門下,接受剃度
      ,法號道濟

      道濟出家后

      ,靜坐修禪坐不住,寡淡齋飯受不了
      ,舉止“另類”
      。他性情率真不羈,不受佛教清規(guī)戒律的束縛
      ,經(jīng)常出入酒肆
      ,酒肉穿腸。沒錢買酒就典當(dāng)衣服
      ,喝多了就醉臥樹下
      ,如狂似癲,人稱“濟顛僧”
      。當(dāng)時眾僧侶認為道濟如此出格
      ,就向方丈告狀,想把道濟逐出師門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圻h大師慧眼識人,認為道濟不同于常人
      ,是一位奇士
      ,可不以常規(guī)來約束他,道濟這才得以留下來

      道濟慈悲為懷

      ,樂善好施。他擅長醫(yī)術(shù)
      ,為老百姓治好了很多疑難雜癥
      ,但卻恥于與王公貴族結(jié)交。他深知民間疾苦
      ,力所能及為老百姓排憂解難,被人們尊稱為“濟公”

      道濟才華橫溢

      ,少時父親就為他延請臺州名儒教授學(xué)業(yè)。他善詩詞
      ,南懷瑾曾評價濟公的詩作絲毫不遜色于南宋的范成大和陸游
      。他佛學(xué)造詣深厚,著有《鐫峰語錄》十卷
      ,是禪宗的第五十祖
      ,楊岐派第六祖。

      慧遠法師圓寂后

      ,濟公轉(zhuǎn)往凈慈寺
      ,并在嘉定二年圓寂于凈慈寺
      ,終年61歲。

      濟公從一名官宦子弟潛心向佛

      ,成為一位得道高僧
      ,堪稱傳奇。他樂善好施
      、除暴安良的故事被人們廣為傳頌
      ,并不斷演譯為神話故事,到明末清初
      ,郭小亭在前人著作的基礎(chǔ)上不斷完善
      ,終撰成《濟公全傳》一書。

      濟公留下的一首四言詩:

      佛祖留下詩一首

      ,我人修身他修口
      ;他人修口不修心,唯我修心不修口
      。 這首詩很好地詮釋了濟公一生的任性不羈
      。有的人滿口的仁義道德,背地里卻寡廉鮮恥
      。所以考量一個人的人品
      ,不但要觀其言,更重要的是察其行
      。濟公留下的很多圣訓(xùn)
      ,都蘊涵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和深厚禪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57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揭秘蒙古帝國“長子軍西征“不可告人的秘密
      談到蒙古帝國的疆域
      ,一定要談到長子西征
      。這只由各部落首領(lǐng)長子構(gòu)成的西征軍,先后征服了北歐
      、西歐
      ,中亞等廣大區(qū)域
      ,迅速擴大了元朝的地盤。元朝的疆域最大時達到2000萬平方公里
      拓跋浚僅活了26歲皇后李未央被賜死(歷史上《錦繡未央》中的李未央是誰)
      最近有唐嫣羅晉主演的歷史大劇《錦繡未央》熱播
      ,這部電視劇雖然制作有些粗糙,但還是深受好評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