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天下三分,出現(xiàn)了以劉備、曹操、孫權(quán)為主的三方勢力,并且在這個時候其他諸侯也紛紛割地稱雄,但是在這樣一個時代里,上述三個人是真正的梟雄,證明了三個人身上確實有著過人的才能,可能在三個人中,后世對其評價最高的就是劉備,我們都知道劉備是一個得民心的人,相比起曹操來說,是當時的一個英雄,并且最多的也就是用自己的善良去征服別人,劉備也會使用他的親信力。
對于曹操的評價,后世認為他是三國時期最大的一個梟雄,但就算是這樣的,一個評價也不能夠否認曹操在三國時期作出的一系列偉大的創(chuàng)舉,就比如說他任用的大臣開創(chuàng)了九品中正制。其實在三國演義中很多關(guān)于曹操的刻畫都是不真實的,畢竟我們都知道,這本小說其實是作者站在劉備的角度去描寫的,他將劉備刻畫成了三國時期中一個正義的代表。
曹操慧眼識人、胸懷大略,是一個有著治世才能的人。在三國這樣一個人才輩出人才濟濟的年代,能夠獲得曹操賞識的人不多,曹操的一生中,唯獨對這幾個人有非常高的評價。首先我們要說的這個人就是孫策,孫策雖然在中國的古代歷史上有著一定的記載,但是曹操當年跟劉備在一起煮酒談?wù)撊龂⑿鄣臅r候,對于孫策其實是有一些看不起的,因為在曹操看來,孫策的成名完全是因為他的父親,不過后來孫策在橫掃了江東之后,他也對孫策刮目相看。
第二個人就是馬超,曹操對于馬超來說是一個勁敵,在對于馬超的評價上,明顯高于孫策,當年在西涼一戰(zhàn)的時候,曹操跟馬超之間有一番較量,當時曹操被馬超打得割須棄袍,最終才能夠保留一條小命。最后一個人是孫權(quán),孫權(quán)能夠占據(jù)江東,可見個人能力非常突出,而當年曹操還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可見最孫權(quán)的評價是最高的,孫權(quán)也是當時當之無愧的王者級人物。
第四個人就是關(guān)于關(guān)羽,其實一直都深受曹操的賞識跟喜愛,而當年他也是說出了吾素愛關(guān)公,人才武藝勇冠三軍,吾欲得之以為己用。第五個人就是劉備了,曹操一直認為這個天下能夠跟他一奪天下的也就只有劉備了,并且他也是說出了這可天下的英雄只有他和劉備兩個人。最后這個人就是曹操自己了,而曹操對于自己的評價也是如果說他自己不稱帝的話,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幾個人能夠稱王了,可以看出來曹操是真的王者。
三國故事圓了一部分讀者的明君夢、智者夢、俠客夢,也向另一部分讀者提供了大量的心機、算計、權(quán)術(shù)、謀略。浪漫且實用。
然而三國故事的魅力還不止于此,當我們厭倦了好得不像人的好人和壞得不是人的壞人,曹操世家這一經(jīng)典反派進入了我們的視線。于是非黑即白、非對即錯的思維牢籠開始崩塌,臉譜化、平面化的人物形象也變得豐滿了起來。
由于曹操的事跡知名度極高,本期將以略寫事跡,詳細探討問題的方式為您講述三國最強世家——曹操世家!
毛主席曾經(jīng)對曹操持正面評價,他不僅有“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的詩句,還在1954年公開贊揚曹操說:“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曹操統(tǒng)一中國北方,創(chuàng)立魏國。那時黃河流域是中國的中心地區(qū)。他改革了東漢的許多惡政,抑制豪強,發(fā)展生產(chǎn),實行屯田制,還督促開荒,推行法治,提倡節(jié)儉,使遭受大破壞的社會開始穩(wěn)定、恢復(fù)、發(fā)展。這些難道不該肯定?難道不是了不起?說曹操是白臉奸臣,書上那么寫,戲里這么演,老百姓這么說,那是封建正統(tǒng)觀念所制造的冤案,還有那些反動士族,他們是封建文化的壟斷者,他們寫東西就是維護封建正統(tǒng)。這個案要翻?!?/p>
魯迅說:“曹操至少是一個英雄。”曹操是一代軍事大家,對中國軍事思想作出重大貢獻;曹操謀求集權(quán),禮刑并用,唯才是舉,不信天命等主張,和行屯田以資軍食、抑刑并用,唯才是舉,不信天命等主張,和行屯田以資軍食、抑兼并無令弱民兼賦等諸多經(jīng)濟主張,以及力除社會陋習(xí)、以先王之道為教和文學(xué)主張,都是對中國政治、經(jīng)濟、教育、文化等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
亂世之梟雄!千百年來對曹操的評價褒貶不一,譽之者為當世英雄、說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xué)家。毀之者稱其為逆賊奸臣。說曹操是軍事家,這點我很同意。曹操有統(tǒng)一北方的歷史功績,這是無法泯滅的歷史事實。說曹操是個詩人,我也贊同。因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樣的詩句不是一般文人所能達到的文學(xué)意境。說曹操是政治家,我認為有些評價偏高:首先,曹操有屠殺百姓的暴行,屠殺的黎民達到幾十萬之多,是曹操一生最大的污點。其次,曹操個人作風(fēng)也有很大問題,曹操這個人非常的好色,曹操為了女人確實到了瘋狂的地步。征戰(zhàn)張秀時霸占其嬸母,打呂布時強占其部將秦宜祿的夫人。最后,曹操為了自己的權(quán)力‘挾天子令諸侯’而屠殺了許多文臣武將。驗證了封建統(tǒng)治者能為我所用留之 不用則殺之的惡劣作風(fēng)。我們國人所崇拜的魯迅認為曹操‘至少是個英雄’曹操到底英雄在何處?卻并未明言。任何極端的評價曹操的觀點都是錯誤的,我們應(yīng)該更加辨證公正的評價和認識曹操。雖然說我并不是很喜歡曹操,但是不得不承認他的性格是我很喜歡的,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和曹操一樣,有著私心也很有雄心壯志,但是卻沒有曹操的氣魄和曹操的堅持。
如果說我們也可以和曹操一樣,不在乎別人的評價勇敢的表現(xiàn)自我,如果說我們也可以和曹操一樣始終如一的堅持,哪怕與世界為敵也要堅守著自己的夢想,或許我們早已擺脫了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雖然沒有一步登天的希望,但是腳踏實地的努力卻是必不可少的。
63歲,皇家醫(yī)學(xué)院院長吉本串聯(lián)了一小撮漢室忠臣在許都作亂,試圖劫持獻帝投奔關(guān)羽,曹操的秘書長王必在平亂后傷重而死。64歲,曹操的愛將、連襟夏侯淵在定軍山被劉備軍斬殺。漢中失守,劉備稱漢中王。關(guān)羽降于禁、斬龐德、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宛城守將叛變響應(yīng)關(guān)羽。同時鄴城有一位超級演說家魏諷煽動了一大堆官二代準備發(fā)動政變。65歲,關(guān)羽在曹操孫權(quán)兩軍的聯(lián)合絞殺之下敗走麥城,孫權(quán)居心叵測地將關(guān)羽首級送到曹操面前。曹操見招拆招,將關(guān)羽以諸侯之禮安葬在洛陽。
葬禮之后,曹操在洛陽一病不起,當時曹丕身在鄴城,曹操卻派人去長安急召近年來在軍事上表現(xiàn)搶眼的曹彰,由于曹彰未至曹操就已去世,其動機成為千古之謎。曹操臨終前發(fā)表了題目為“分香賣履”的著名遺言,一句軍國大計都不涉及,只是嘮嘮叨叨地安排著小妾們以后的日子到底該咋過。在曹操看來,軍國大計早已安排妥當,屯田保障了糧食,唯才是舉保障了人才的梯隊建設(shè)、漢室無人可用,孫劉反目成仇、他還有什么可擔(dān)心的呢?
曹操想不到他所自豪的制度在曹丕看來是多大的麻煩。曹操充分考慮了那些不忠于自己的人已經(jīng)被解決得七七八八,卻沒有充分考慮過忠于他的人不一定會忠于曹丕……
在開啟曹丕時代之前,按照慣例應(yīng)該給曹操一句評語,筆者原本想刷刷刷寫上一大堆評價,但在1954年,唯一一位與曹操同樣在政治、軍事、詩歌、書法上造詣極深的 *** 已經(jīng)為曹操寫下了一段無法超越的詩詞,遂決定老老實實摘錄如下: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fēng)今又是,換了人間。
曹操在三國中被人評價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也可以算是時勢造英雄的一個典范。
他面對陳宮的指責(zé),說道:
一個真正強大的人,當在不同的形勢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完成自己的使命,不留遺憾。
? 曹操此人,在歷史上存在諸多的爭議,關(guān)于他的形象與評價也一直存在變化。自晉一直到北宋都是以正面形象為主的,而自南宋開始,曹操的評價則開始下降。理由倒也簡單,曹魏所統(tǒng)一的北方地區(qū),歷朝歷代都是政治經(jīng)濟中心,后世的統(tǒng)治者也都因此將曹魏視為正統(tǒng)。而到了南宋,朱熹一方面為了滿足偏安一隅之小朝廷的自卑心理,另一方面不敢跟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作戰(zhàn)收服失地,朱熹等理學(xué)家就開始借由宣傳三國時南方蜀國政權(quán)的合理性來自欺欺人。說來可笑的是,被這些朱熹這些走狗文人視為異端的曹魏政權(quán),在面對當時北方的匈奴時,對外作戰(zhàn)從未輸過,山河寸土未失。這與他們不敢收服失地,并且向外族俯首稱臣納貢求和的漢奸行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引發(fā)了他們內(nèi)心的強烈嫉妒與自卑。我們打不過外來入侵者,那我們可以詆毀打贏外來入侵者的人嘛!就像我們打不過金人,但我們對付打得過金人的岳飛還是很有一套的嘛!這也就是自南宋之后正統(tǒng)觀念有所改變,以及曹操評價下降的主要原因。
? 而后一直沿用南宋的錯誤觀點,不過到了近現(xiàn)代之后,人們對曹操的評價又有所改變。例如魯迅和毛主席等人都發(fā)表過許多對曹操的正面評價以及翻案,也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當時人們對曹操的看法。
? 而到了今日,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曹操在人們之中的評價也越來越高,其中易中天先生可以說是功不可沒。當然也是因為現(xiàn)代社會,人們的思想更開明了,相較于虛名更加關(guān)注人物的等因素。
老實說,關(guān)于曹操是很難寫的。雖然曹操是個很復(fù)雜的人,并且人生經(jīng)歷也十分豐富。但由于其本身極高的知名度與影響力,無論是俗語還是典故,自全中國乃至整個東亞文化圈,大家都知道這樣一個名叫曹孟德的人。而關(guān)于他的小說與作品也自然是層出不窮,在其中如果想要有所新意與獨到之處還是非常困難的。
而曹操也是當之無愧的三國第一人,在《三國志》中的第一篇即是武帝紀,而曹操對后世的影響也是三國時期最大的,無論是在政治經(jīng)濟還是文學(xué)方面。而《三國演義》的大半也可以說是關(guān)于曹操的故事,即使他在其中并非是以正面角色而出現(xiàn)的。
雖然有諸多難度,但我還是選擇來寫曹操,一方面是出于我個人對他敬佩。另一方面則是既然要寫三國,那便繞不開曹操。因此我在此會以史實為主,并且在其中間雜以相關(guān)的野史與坊間傳聞,并伴之以我個人的一些觀點,希望能有所新意,并給予大家一些幫助。
?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單從名字便可以看出來,我本人的立場是站在曹操一邊的。既然并非史書,那么有所立場便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但我同時也十分敬佩劉備其人,畢竟捧一踩一是小學(xué)生的行為,這兩人都有各自的可貴與出彩之處,兩人互相也都給予了對方以高度評價,若非漢末亂世的話,二人或許能成為惺惺相惜的同僚吧。因此我在講述中雖然可能會有所偏袒,但總的來說還是會保持一個客觀的態(tài)度的。
? 提起曹操其人,我們不得不說他的那篇著名文章《讓縣自明本志令》。這篇文章寫自公元210年,即赤壁之后第二年,是曹操對當時諸多流言的回應(yīng)和反擊。文章語言坦白直率,氣勢磅礴,充滿豪氣,表現(xiàn)出政治家的氣度和見識。魯迅評贊說:“在曹操本身,也是一個改造文章的祖師,可惜他的文章傳得很少。他膽子很大,文章從通脫得力不少,做文章時又沒有顧忌,想寫的便寫出來?!?br>
? 這篇文章也作為漢末散文的優(yōu)秀代表選入了大學(xué)課本。在此就讓我們通過這篇文章,來了解曹操心目中的自己。
? 曹操在文章中先是講述了自己舉孝廉之初,原本立志當一名郡守來教化好百姓,以此來讓天下人都了解自己。而在擔(dān)任濟南國相時,因為打擊豪強、革除弊政而觸犯了權(quán)貴,后來為了避禍自保而辭官。
? 在辭官之后,原本打算在家鄉(xiāng)建立學(xué)社,過上打獵游山的休閑日子,這個愿望后來因為黃巾作亂也沒有如愿。
? 在被朝廷再次征召,擔(dān)任典軍校尉之后。自己又想著能為國討賊,因功封侯,死后在墓碑上題字說:"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后來因為董卓進京,天下大亂,這一志向也沒能實現(xiàn)。
? 之后又接連打敗了袁術(shù)、袁紹、劉表等人,才使天下太平達到了,而曹操也因此而到了宰相的位置。曹操在此處還說了一句特別知名的話:“設(shè)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 在自述完平生之后,曹操又對當時所反對他的言論進行了逐一的反駁。并明確表明自己不會放棄兵權(quán),單純?yōu)榱颂撁o自己招致實禍,同時一旦自己放棄了兵權(quán),那原本統(tǒng)一的北方也必將再次陷入軍閥混戰(zhàn)的局面。同時曹操也以周文王自比,表示自己不會取代漢朝,當然周文王之子周武王最后的確是取代了商朝的,這番話可能也是對之后曹丕的代漢作鋪墊。
? 曹操在文章的最后還直接表示,自己之所以讓三個兒子接受封侯,就是為了能夠讓他們能夠作為外援有所照應(yīng)。
? 曹操的這篇文章毫不避諱,可以說是將好話與壞話都給說盡了,這也使得當時朝中的反對派們無言以對,同時也讓我們了解到他早期的感想與心路歷程,也難怪魯迅給予他如此之高的評價。同時他對于自己前半生志向與經(jīng)歷的記述,也值得我們?nèi)ヌ接?,雖然其言不一定全都屬實,但的確具有相當?shù)膮⒖純r值。
提起曹操,很多人都知道他本姓夏侯,是因為父親曹嵩成為了太監(jiān)曹騰的養(yǎng)子才改姓曹。曹操也因為這一身份受到了很多政敵的抨擊,但客觀來講,這些抨擊都是有失公允的。東漢末年確實存在這太監(jiān)亂政的現(xiàn)象,而以十常侍為代表的這批宦官也都壞事做盡、罪不容誅。但曹騰確實這些眾多壞太監(jiān)中的一股清流,在這里我就簡單介紹下此人。
? 曹騰的來歷并不簡單,他是西漢時期名臣曹參的后代,可能有人會奇怪,曹參這么顯赫之人,他的后代怎么淪落到當宦官了呢?其實是這樣的:在曹騰的父親曹節(jié)看來,宦官雖然名聲不好,但卻權(quán)力極大,還能天天陪伴在皇帝左右,這樣自己的家族在宮中也有人照應(yīng),因此特地送自己最小的兒子曹騰進宮當太監(jiān)。
? 也是因為這層關(guān)系,曹騰在進宮后直接被任命為任黃門從官。當然曹騰自身也比較爭氣,公元120年,當時 漢順帝 做皇太子, 鄧太后 因曹騰年輕謹慎厚重,使他侍候皇太子讀書,特別受到漢順帝親愛?,而后漢順帝即位,曹騰也因此任小黃門,升為 中常侍 。?
建康 元年(144年)八月,漢順帝去世,漢順帝剛滿兩歲的兒子 漢沖帝 繼位。 永嘉 元年(145年)正月,繼位不到半年的漢沖帝便夭折了。當時大臣們都認為應(yīng)該立一位年長有德的 宗室 當皇帝,都屬意于清河王 劉蒜 ,外戚大將軍 梁冀 為了繼續(xù)掌權(quán),卻立了八歲的勃海孝王 劉鴻 的兒子 劉纘 為皇帝,是為 漢質(zhì)帝 。
而后朝廷官員分成兩派。一派由 李固 領(lǐng)導(dǎo),擁立清河王為帝;另一派由梁冀領(lǐng)導(dǎo),擁立劉志登位。正當兩派開會爭議時,曹騰看準機會成熟了,親訪梁冀,表示支持劉志為帝。他又指出,清河王為人嚴明,如果他真的為帝,恐怕難保平安,但立劉志,則可以長保富貴。于是梁冀毒死漢質(zhì)帝,擁立劉志為帝,是為漢桓帝。
? 漢桓帝即位后,曹騰與長樂太仆 州輔 等七人,因定策有功,都封為 亭侯 ,曹騰被封為費亭侯,升任 大長秋 ,加位 特進 。曹騰在宮廷里面供職三十多年,經(jīng)歷了四位皇帝,卻未曾有過失。除此之外他還推薦了許多天下知名的人士如: 虞放 、 邊韶 、 延固 、 張溫 、 張奐 ,堂溪、 趙典 等人。
? 曹騰為人胸懷寬廣,當時的 蜀郡 太守 托送計簿的官吏送禮物賄賂他,益州 刺史 種暠 在斜谷附近查獲了書信,就上書奏告蜀郡太守,并因此彈劾曹騰,請求將他交給 廷尉 問罪。漢桓帝他知道書信是由外頭來的,所以沒有怪罪曹騰。按理說,曹騰作為四朝元老,還是有擁立之功親信,他想弄死種暠易如反掌。然而對于種暠的彈劾,曹騰并不計較,還時時稱贊種暠是個能干的官吏,可見其為人之忠厚。
? 由于中國獨特的政治體制,在歷史出現(xiàn)了許多知名的宦官,其中好的有鄭和,壞的有汪直、魏忠賢等。但要說最牛逼的一位,那其實還是要數(shù)曹騰,至于原因也很簡單。
太和 三年(229年)六月二十六日,魏明帝追尊其高祖父曹騰為 高皇帝 ,其夫人吳氏為高皇后。直到 西晉 代魏,這個稱號都一直保存著。曹騰也成為曹魏王朝六個擁有帝號的人物之一。
? 在中國歷史上,被正式授予正統(tǒng)王朝皇帝稱號的宦官,僅此一人,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
? 當然,雖然曹騰為人忠厚老實,同時也是名門之后。但在當時的人看來曹操這一出身也并不怎么光彩,后來也成了政敵攻擊他的主要話柄,但同時曹操也因此得以衣食無憂,可以說是利弊皆有吧,曹操也因此屬于典型的出身不好但家境很好。
? 雖然在演義里的曹操總是給人一種被人追著跑的感覺,但如果從《三國志》來看的話,曹操本人的武藝還是十分高強的,這也許與他少年時的游俠行為有關(guān)。年輕時期曹操機智警敏,有隨機權(quán)衡應(yīng)變的能力,而且任性好俠、 放蕩不羈 ,不修品行,不研究學(xué)業(yè),也因此而發(fā)生了許多奇聞軼事。
? 譙水擊蛟曹操十歲那年,在龍?zhí)吨杏斡?,突然遇到一條兇猛的鱷魚。鱷魚張牙舞爪地向曹操攻擊,但曹操毫不畏懼,沉著地與鱷魚周旋。鱷魚無法下口,于是逃掉了。曹操回家后,沒有向家人提起鱷魚的事。后來,有個大人看見一條蛇而恐懼畏縮,曹操大笑,天真地說:“我在龍?zhí)杜龅谨{魚都不怕,你卻怕一條蛇,真是可笑!”眾人詢問,曹操以實相告,無不驚嘆少年曹操的膽略。
? 這個故事出自劉昭的《幼童傳》,真假已無法考證,倒是從側(cè)面反應(yīng)出了曹操少年時不凡。這個故事已經(jīng)很傳奇了,但似乎是為了佐證曹操的武藝了得,在孫盛的《異同雜昱》里還有一個更傳奇的故事。
? 張讓是十常侍之首,同時也是眾多的宦官之中最壞的那一個,在黨錮之禍中迫害了眾多了文人士大夫。而年少時懷抱著做征南將軍之至的曹操自然是看不起此人的,曹操也因此而私入中常侍 張讓 的府邸試圖行刺,張讓發(fā)覺,派人追捕,曹操揮舞著手戟,從庭堂一路打?qū)⒊鰜?,張讓的衛(wèi)士無法接近他,曹操且戰(zhàn)且退,退到垣墻邊時,縱身一跳,逾墻而出。
? 后來羅貫中在撰寫《三國演義》時,將這個故事做了略微的修改,曹操行刺的對象也由張讓變?yōu)榱硕?,而曹操也由原本的無雙變?yōu)榱酥侨?,也算是十分有趣的修改吧?br>
? 曹操年輕時,和 袁紹 兩人常常喜歡做游俠。他們兩人曾經(jīng)去看別人結(jié)婚,乘機偷偷進入主人的園子里,到半夜大喊大叫:“有小偷!”青廬里面的人,都跑出來察看,袁、曹兩人便拔刀搶劫新娘。在他倆跑出來后,中途迷了路,陷入了荊棘叢中,袁紹動不了。曹操又大喊:“小偷在這里!”袁紹驚恐著急,趕快自己跳了出來,兩人終于得以逃脫。
? 雖然曹操小時候發(fā)生過許多傳奇的故事,并且充分展現(xiàn)出了自身的勇氣與機警,但當時的人并不為意,還是覺得他不過是一個紈绔子弟罷了,不認為他有什么特別的才能。只有 梁國 的 橋玄 和南陽的 何颙 認為他不平凡, 橋玄 對曹操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南陽 何颙 對他說:“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南陽的 許劭 以知人著稱,他也曾對曹操說過:“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
? 公元174年,曹操20歲時被舉為孝廉。察舉制是自漢武帝時就盛行的人才選拔制度,但到了后期這一制度已經(jīng)基本為世族所掌握,所以曹操雖然確實有才能,但這次推舉曹操為孝廉則更有可能是因為其身份而非能力。在當時的達官貴人們看來,曹操不過是又一個官二代紈绔子弟罷了,但他們很快就為自己的輕視而付出了代價。曹操被舉為 孝廉 后不久,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洛陽為東漢都城,是皇親貴戚聚居之地,很難治理。曹操一到職,就申明禁令、嚴肅法紀,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懸于 衙門 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殺之”?;实蹖櫺业幕鹿?蹇碩 的叔父違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將蹇碩的叔父用 五色棒 處死。于是,“ 京師斂跡,無敢犯者 ”。曹操也因此得罪了一些當朝 權(quán)貴 ,礙于其父 曹嵩 的關(guān)系, 明升暗降 ,曹操被調(diào)任 頓丘 (今清豐縣)令。
? 光和元年(178年),曹操因堂妹夫濦強侯 宋奇 被宦官誅殺,受到牽連,被免去官職。其后,在洛陽無事可做,回到家鄉(xiāng) 譙縣 閑居。
? 光和三年(180年),曹操又被朝廷征召,任命為 議郎 。此前,大將軍 竇武 、 太傅 陳蕃 謀劃誅殺宦官,不料其事未濟反為宦官所害。曹操上書陳述竇武等人為官正直而遭陷害,致使奸邪之徒滿朝,而忠良之人卻得不到重用的情形,言辭懇切,但沒有被 漢靈帝 采納。爾后,曹操又多次上書進諫,雖偶有成效,但東漢朝政日益 腐敗 ,曹操知道無法匡正。就像曹操之后在《讓縣自明本志令》所說的那般,曹操最初確實是懷抱著成為一郡太守,教化百姓之志的,而曹操也的確這樣做了??上У氖?,在東漢末年的社會背景下,這樣的人是不能為世界所容忍的。如果是在治世那曹操這樣的官員大概會被重用,成為一代能臣吧,可惜這是在東漢,而更大的亂世也即將到來。
? 中平元年(184年), 黃巾起義 爆發(fā),曹操被拜為 騎都尉 ,受命與 皇甫嵩 等人合軍進攻 潁川 的 黃巾軍 ,結(jié)果大破黃巾軍,斬首數(shù)萬級。隨之遷為濟南相。 濟南 相任內(nèi),曹操治事如初。濟南國(今山東省 濟南 市)有縣十余個,各縣長吏多依附貴勢,貪贓枉法,無所顧忌。曹操之前歷任國相皆置之不問。曹操到職,大力整飭,一下奏免十分之八的長吏,濟南震動,貪官污吏紛紛逃竄?!罢檀笮?,一郡清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57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