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曹參與太監(jiān)曹騰,誰才是曹操的先祖?專家這么說。曹操的祖先有兩個,一是宰相曹參,一是太監(jiān)曹騰,誰才是真的?
曹操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曾擔任東漢丞相,挾天子以令諸侯,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曹操去世后謚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但是,對于曹操的出身,史料中的記載卻相互矛盾,一說他是西漢西漢宰相曹參的嫡系后裔,一說他是東漢宦官曹騰之后,令后世讀者難辨真?zhèn)巍?/p>
《三國志 魏書 武帝紀》載:“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姓曹,諱操,字孟德,漢相國參之后。”這位曹參可不是個簡單人物,早年為秦朝沛縣獄掾,即管理監(jiān)獄的小吏(可能為典獄長),但已相當出名,蕭何為曹參上司(主吏),劉邦屬押解犯人之官吏(亭長),為其下屬。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跟隨劉邦在沛縣起兵反秦,身經百戰(zhàn),屢建戰(zhàn)功, 攻下二國和一百二十二個縣。劉邦稱帝后,對有功之臣,論功行賞,曹參功居第二,賜爵平陽侯,漢惠帝時官至丞相,是繼蕭何后的漢代第二位相國,史稱“曹相國”。
只是,曹參繼任相國后,一直遵奉蕭何所定的律令,并由是產生了一個成語,叫“蕭規(guī)曹隨”。一朝初創(chuàng)之際,保持了政策的延續(xù)性,更有利于社會經濟的健康發(fā)展。在那種特定歷史條件下,曹參的“無為”本身,比起朝令夕改來,是值得肯定的。
隨之,《三國志》說:“桓帝世,曹騰為中常侍大長秋,封費亭侯。養(yǎng)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審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边@句話說的是,曹操乃東漢桓帝時期大宦官曹騰之孫,其父曹嵩為曹騰養(yǎng)子。
這個曹騰也不是簡單人物,曹騰初任黃門從官,漢順帝即位后,升任小黃門、中常侍。后因策劃迎立東漢桓帝有功,被封為費亭侯,升為大長秋。所謂大長秋,秦稱將行。漢景帝時改稱大長秋,宣達皇后旨意,管理宮中事宜,為皇后近侍官首領??梢?,曹騰是深得漢桓帝信任之人。
能夠封侯,作為宦官,曹騰已爬到了別人所無法企及的高位,但是,宦官無子為繼,孤立中宮,這樣榮華富貴只能一代而終。但是,那時宮中有個特別規(guī)定,宦官可以收養(yǎng)養(yǎng)子,并且,養(yǎng)子還可以享有繼承權?!逗鬂h書 宦者列傳》稱,陽嘉四年有詔曰:“詔宦官養(yǎng)子悉聽得為后,襲爵封,定著平令?!本褪钦f,這道詔令此后將以“令”的形式成為法律的一部分,一直具有效力?;鹿兖B(yǎng)子的身份一旦被確認,就可心世襲封秩、爵位。正因為如此,曹騰才決定收養(yǎng)一個養(yǎng)子的。
曹騰收養(yǎng)的這個孩子就是曹操的父親曹嵩。關于曹嵩的本家出身,史說不詳,專家依據相關史料推知,曹嵩很可能為與曹騰同鄉(xiāng)的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夏侯氏家族有關。夏侯氏與曹氏在曹操時代關系密切,這些人與曹操一起發(fā)跡,在此之后又多成為曹操的心腹將領,因此,《三國志 魏書》就將夏侯淵、夏侯惇與曹仁、曹洪、曹休、曹真等人列入同一卷中,這一方面因為他們是同鄉(xiāng),另一方面很可能是想表示,曹操的父親曹嵩就是曹騰領養(yǎng)于夏侯家族的。所以有人才說,曹操的血脈里,流淌的應該是夏侯家族的血。
有人說,曹騰是曹參之后,這其中也缺少相關佐證。雖然東西漢相隔不遠,但是,曹騰的世系卻不詳,只知道他的父親叫曹節(jié),其他再無其他記載。所以,這樣的聯系,是人為的。之所以將曹操與漢宰相曹參搭上關系,是因為古人都喜歡給自己找個體面的祖宗,就連源出關隴的唐朝皇帝也尊老子為祖,曹操給自己弄個相國祖先,也就不足為怪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58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