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慶年間
,錢學昌盛,杭州一位姓錢的古泉收藏家,以高價求得一枚輕薄如榆樹之莢(即榆錢)的“榆莢錢”,便被眾泉友傳為笑談。錢某見人笑話,卻不以為然,哈哈一笑,仍舊孤芳自賞。不久圈內(nèi)傳出一則新聞,說錢某這枚“榆莢錢”居然從北京琉璃廠換得了一間三門臉的大門面房。細問得之,此錢并非一般的“榆莢錢”,而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年號錢”。年號錢
,顧名思義,即古代帝王以年號所冠名的鑄幣,是中國貨幣學史上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年號錢,從兩晉南北朝時期,經(jīng)過唐、五代的沿襲,于兩宋時期已開始盛行,這種承襲之風,一直延續(xù)到清末,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為新型的幣制所取代。中國歷史上最早使用年號的皇帝,是漢武帝劉徹,但是,第一個鑄行年號錢的皇帝,卻是十六國時期的成漢昭文帝李壽李壽
李壽非常自負
,頗有些舍我其誰的氣慨。當了皇帝后,李壽越發(fā)瞧不起父兄,覺得自己比他們強,“恥聞父兄時事,……自以己勝之”,并下令:“上凡書者不得言先世政化”,違者必受重罰。對于前任留下來的法度李壽為何要鑄行年號錢?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認識
成漢的地盤主要在蜀地
李壽稱帝之初,尚能承襲李雄政風
漢興錢,身形薄小
通過發(fā)行“漢興錢”
李壽執(zhí)政后期
,變得相當冷血殘暴,嗜殺成性。為能“以殺罰御下,并能控制邦域”,李壽對有小過之人“輒殺以立威”,絲毫不講情面漢興六年(公元343年)
李壽定年號為“漢興”,意在希望
李壽在位雖然只有六年
,但他鑄行的漢興錢,卻是中國年號錢的先導(dǎo),在錢文發(fā)展史上,也有其重要地位。其錢文采用紀年,突破了銖兩制貨幣體系,是中國古錢幣從記量到年號的轉(zhuǎn)折點,對后世影響極大,其后的帝王大都把鑄行年號錢作為立朝建制的標志之一。此外,年號錢還引起了日本、越南等周邊鄰國的紛紛仿效,這恐怕是李壽當年所未料到的。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588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