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xué)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人,長于廬陵,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yīng)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這在古代是很落魄的事情,然而劉過卻享有盛名,劉過以詞聞名,并且和辛棄疾為至交好友,兩人常有詩詞唱和。
不過小編最喜歡的是劉過的那首《唐多令·蘆葉滿汀洲》:
唐多令·蘆葉滿汀洲宋代:劉過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系船猶未穩(wěn),能幾日,又中秋。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唐多令原原本是一個很冷門的詞牌,罕有填者。從劉過寫出這首詞后便有很多人來和詞,這個詞牌也抖落滿身灰塵,成為閃耀著光輝的詞牌。但我我所知道并深為的唐多令,僅等于這一首,我想象它總是一襲青衣,佇在遠遠舟頭。
此寫秋日重登二十年前舊游地武昌南樓,所見所思,纏綿凄愴。在表層山水風(fēng)光樂酒流連的安適下面,可以感到作者心情沉重的失落,令人酸辛。暢達流利而熟練的文辭描寫,和諧工整而圓滑的韻律,都好似在這酒酣耳熱縱情聲色的場面中不得不掛在臉上的笑容,──有些板滯不太自然的笑容。這淡淡而深深的哀愁,如滿汀洲的蘆葉,如帶淺流的寒沙,不可勝數(shù)莫可排遣。面對大江東去黃鵠斷磯竟無豪情可抒!
已忘了當(dāng)年在三百首之外,初讀此唐多令時心境如何了,只知詞人傷國之傷,慨時序催人,悲烈士暮年。僅僅是一句欲買桂花同載酒,便覺余味繞梁,彼時心也戚戚焉,孤凄四望,每讀一次便作態(tài)一番。正是少年時為賦新詞強說愁,而白馬過隙,不待回首,身后其實已滿目蒼夷,恰是天涼好個秋了。心境也如時序轉(zhuǎn)替或交疊,個中甜酸淺薄味會,不足為外人道。
少年不再,感慨陡生。也許只有少年才相信永恒,也只有少年才懷疑一生一世。對于擁有的,不愿想象失去;對于失去,無法再說永恒。
然而,記住我們共同走過的歲月,記住愛,記住時光?!@就足夠了。
在冊頁荒蕪的萋萋芳草之外,不知還會不會有人喜歡那一首唐多令,還會不會有人一樣在春天讀秋天,在秋天念著不再來的季節(ji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593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辛棄疾為一個侍女寫的詞,令人拍案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