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清太祖努爾哈赤要跟自己曾經(jīng)的主人——大明王朝叫板,于是煞費苦心地編撰出了一個,為后來歷代清朝統(tǒng)治者津津樂道的討明檄文“七大恨”來。
“七大恨”的最原始的版本未存于世,流傳在世的版本眾多,甚至同一版本中“七恨”的內(nèi)容也往往重復(fù)、啰嗦、混淆不清。
經(jīng)清史研究專家孟森梳爬、厘清,最接近原始版本的,應(yīng)該是收藏于北大研究所的天聰四年木刻揭榜之七大恨。
這個揭榜是天聰四年皇太極帶領(lǐng)后金軍隊打到北京城下,在返程時,為安撫民心而刊布諭民榜文。
這個榜文中所記載的七大恨內(nèi)容,最接近于奴爾哈赤起兵反明時的原狀。
而木刻揭榜中“七大恨”的第七恨是其他版本所沒有的,所以特別值得我們關(guān)注。
這第七恨的原文是:“我國素順,并不曾稍倪不軌,忽遣備御蕭伯芝,蟒衣玉帶,大作威福,穢言惡語,百般欺辱,文□之間毒不堪受。所謂惱恨者七也。”(注:“□”為原榜文遺缺字)
這段文字翻譯成現(xiàn)代文,則是:我國向來忠義孝順,從來沒有過無禮之舉,南朝忽然派遣備御蕭伯芝前來巡視。這蕭伯芝狗仗人勢,蟒衣玉帶,作威作福,穢言惡語,百般欺辱,言辭荼毒,讓人不堪忍受。即是第七條惱恨。
這里提到的“備御蕭伯芝大作威?!笔拢捎谄渌姹静惠d,眾多史書也沒涉及到此事,致使后人不知事情來龍去脈,莫名其妙。
其實,這是一件不大不小的惡作劇,曾讓以絕代梟雄自居的努爾哈赤威風(fēng)掃地、顏面全失。
明末清初文人計六奇在《明季北略》記錄有事情全過程,說:
努爾哈赤作為替明朝守邊的官員,每年都得向明朝進貢蜂蜜,并開蜜市與邊民做貿(mào)易。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努爾哈赤忙于征討和吞并哈達、輝發(fā)、烏拉等部,就不再進貢了。到四十五年(1615年),傳言努爾哈赤把這些年屯積下來的蜂蜜煉制成可以攜帶的干糧,不知意欲何為。遼東巡撫李維翰懷疑這件事的真實性,但又不敢上報朝廷,想來想去,便私下里派遣遼陽的材官蕭伯芝前去質(zhì)詢努爾哈赤。
蕭伯芝是個賊大膽,他帶領(lǐng)豪華儀仗隊,敲鑼打鼓,冒充朝廷都督,大搖大擺地出發(fā)了。到了邊境,發(fā)現(xiàn)努爾哈赤沒有親來郊迎。蕭伯芝當場發(fā)作,怒斥后金官員:“我奉朝廷的旨意前來,你們的頭領(lǐng)居然不來迎接,真是反了你們了!”然后作返回狀,聲稱要回朝稟告努爾哈赤的無禮。
努爾哈赤得知,穿著橐鞬服屁顛屁顛地趕來,跪在道路左側(cè)迎接。當日,供應(yīng)的物品十分豐盛。蕭伯芝遂轉(zhuǎn)怒為喜,與努爾哈赤交盞歡飲。酒至半酣,蕭伯芝板起面孔,責(zé)問努爾哈赤為何不進貢。努爾哈赤打著哈哈解釋說:“本部的蜂蜜,就好像你們的五谷。五谷遇上欠收之年,皇朝追究誰的責(zé)任了?本部這五年來花少蜂死,沒有足夠的蜂蜜向朝廷進貢。等到來年春天花滿枝頭,蜂蜜盛產(chǎn)之后,一定像以前一樣進貢。這種瑣事,如何值得勞煩圣上憂慮?”
待到歡宴結(jié)束,努爾哈赤厚贈蕭伯芝,送了很多貴重禮物。努爾哈赤還親自替蕭伯芝把馬牽出來。兩人上馬,并轡而行。到了僻靜之處,努爾哈赤在馬上拍了拍蕭伯芝的肩,笑著說:“你是遼陽的無賴蕭伯芝,竟然假冒朝廷的都督出使到我的地盤!我不是不能把你殺了然后再向朝廷稟明緣由,而是實在不愿讓天朝受到恥笑啊。替我向巡撫李維翰帶個話,下不為例哦?!笔挷ヂ犃?,臉色大變,匆匆而回。
從事件的結(jié)局來看,蕭伯芝和努爾哈赤兩人是麻桿打狼——兩頭怕。
蕭伯芝冒充都督,一旦被朝廷偵知,肯定沒有好果子吃;努爾哈赤羽翼雖現(xiàn)漸豐,但還沒有做好與明朝干仗的準備,也怕明朝怪罪沒有進貢之失,所以明知蕭伯芝是假,卻也只能忍氣吞聲,賠盡笑臉地向蕭伯芝獻媚、討好。
不過,隨著后金事業(yè)的壯大,努爾哈赤漸漸把這件事視同自己遭受的“胯下之恥”,耿耿于懷,越來越難堪,越來越難以忍受,以致在公開起兵叛明時,煞有介事地將之列入了赫赫有名的“七大恨”之中。
說一千、道一萬,“備御蕭伯芝大作威?!笔陆K究是個雞毛蒜皮的小事,奴爾哈赤這樣鄭重其事只會讓人洞察他的心胸狹隘、自卑和脆弱。
而且,蕭伯芝“蟒衣玉帶,大作威福,穢言惡語,百般欺辱”,努爾哈赤卻又是跪迎,又是奉酒陪笑,又是送禮獻媚,既出賣了后金曾經(jīng)是明朝部屬的關(guān)系,又讓后來的清朝統(tǒng)治者覺得很沒有面子,所以,《太祖武皇帝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滿洲老檔秘錄》等書在收錄“七大恨”之時,都毫無例外地把這一條刪除掉了。
孟森先生就說“末條以蕭伯芝蟒衣玉帶為恨,后來太覺其無謂”,“太祖列入七大恨中,亦自覺無事生事。后各本皆刪此條,而析別條以足其數(shù)”。
刪除了這一條,又要湊夠“七恨”之數(shù),就不得不在前面的條數(shù)中進行拆解,最終出現(xiàn)了許多重復(fù)、啰嗦的東西,致使后人讀之如墜云霧,不明就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59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