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祖墳被挖,天天被說壞話,郭子儀為何能富貴善終?
在中國歷史上,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功臣名將并不罕見,但是能夠保全自身并得以善終的卻只有寥寥幾位。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似乎成為了功臣們逃不過的宿命。
最典型的是唐朝“安史之亂”后,幾位功臣們的悲催下場。比如堪稱頭功的李光弼,上了戰(zhàn)場威震千里,下了戰(zhàn)場就被朝中的宦官們治得動彈不得,以至于在平叛戰(zhàn)爭勝利的前夜,竟被整治得憂郁而死。為平定“安史之亂”家族殉難四十多人的仆固懷恩,結(jié)局卻比他還慘,竟因忍不了朝中小人的陷害污蔑,一怒就勾結(jié)吐蕃回鶻造反,險些鬧出覆亡唐朝的大禍。
半生功業(yè)分分鐘毀干凈。“忠良難善終”的悲情,常惹得后世哀嘆。
但同是平定安史之亂的功臣,功業(yè)足能與李光弼比肩,被唐肅宗贊為“雖吾之家國,實由卿再造”的郭子儀,卻是絕對的例外。他在挽救整個大唐帝國于將傾之后,不僅獲得了王爵之尊,還得到了皇帝的全心信任,最終在84歲高齡壽終正寢,被朝廷追贈為太師。
郭子儀之所以能夠善終,是因為他聰穎通達(dá),具有兩條令人嘆服不已的政治智慧。
一,恃寵不驕,禮遇奸臣
常年帶兵打仗、為國家立下不世之功的將帥,最容易由于君王的寵愛和封賞而滋長驕橫之氣。尤其是對于一些性情剛正耿直的將軍而言,當(dāng)他們看到奸佞小人的時候,總是忍不住有一種道德上的優(yōu)越感,不免形于顏色。
而郭子儀在這方面卻恰恰相反。他的生存哲學(xué)就是不僅對君子謙恭誠懇,對小人更是禮遇有加,絕對不依仗自己的功勞而對朝堂上的奸臣表現(xiàn)出輕蔑不屑。
當(dāng)時大宦官魚朝恩為人專橫,在朝中經(jīng)常陷害忠良,郭子儀也由于功勛卓著成為魚朝恩嫉妒的對象。大歷二年十二月,郭子儀父親的墳?zāi)雇蝗槐蝗送诰?,朝野嘩然,雖然沒有捕獲到掘墓者,但是大家?guī)缀醵贾朗囚~朝恩指使的。
古人講求孝道,父親墳?zāi)贡痪?,是對一個人最大的羞辱,乃是不共戴天之仇。此時的郭子儀,正在前線率軍與吐蕃交戰(zhàn),聽聞消息之后迅速從涇陽趕回朝中。郭子儀自己心中也很清楚,這件事情是誰干的。
滿朝公卿都十分憂懼,擔(dān)心郭子儀盛怒之下舉兵叛亂。誰知郭子儀見到皇帝之后,非但沒有追究魚朝恩的責(zé)任,反而流著眼淚說:“臣常年帶兵打仗,手下的士兵經(jīng)常毀壞別人的墳?zāi)梗紖s沒有能夠很好地阻止。這次的事情是因為臣自己不忠不孝遭受了天譴,并不是哪個人的過錯。"
郭子儀這一席話,不僅使皇帝和公卿們心安,也使魚朝恩大感意外。郭子儀何嘗不想追究魚朝恩的責(zé)任?只是魚朝恩是備受皇帝恩寵的宦官,如果執(zhí)意嚴(yán)懲,一方面會讓皇帝為難,另一方面,假如這次沒有徹底把魚朝恩弄垮,今后他必然會不擇手段對付自己。
不得罪小人,是郭子儀心中的一條戒律。
后來,魚朝恩設(shè)宴邀請郭子儀。手下的人紛紛勸阻郭子儀不要前往,郭子儀卻坦然大度地前去赴宴,對魚朝恩完全不設(shè)防。郭子儀的誠懇,徹底折服了魚朝恩,他流著眼淚對郭子儀說:若非您是真正的長者,怎么能不起疑心呢?
而對待當(dāng)時眾臣們鄙薄不已的盧杞,郭子儀也始終保持著禮讓和客氣。盧杞相貌丑陋,每次拜訪過郭子儀的時候,郭子儀都會提前讓府中的女眷都規(guī)避,因為他擔(dān)心女子們看到盧杞的相貌會忍不住發(fā)笑,引來盧杞的記恨。
正是由于郭子儀這種謙恭和禮遇,盧杞后來發(fā)跡之后雖然殘害了很多忠臣良將,卻始終對郭子儀網(wǎng)開一面。
二、敢于自污,以安君心
對于皇帝而言,絕對不希望自己的功臣過于潔身自好。就拿郭子儀來說,本身就已經(jīng)功高蓋主了,如果再清正廉潔,勢必會招攬到天下人心,到時候皇帝怎么可能安心?
郭子儀正是因為悟透了這個道理,所以在生活上極度奢侈放縱,不僅到處搜集各種珍寶器具,還大肆置辦良田美宅,美麗的姬妾數(shù)不勝數(shù),把自己裝扮成了一個貪圖享受的人。
據(jù)《舊唐書·郭子儀傳》記載,郭子儀家中“良田美器,名園甲館,聲色珍玩,堆積羨溢,不可勝紀(jì)”,經(jīng)常在家中舉辦各種奢華的宴會,甚至一次宴會的花費都能高達(dá)幾十萬錢。
郭子儀不僅自己和家人吃穿用度極為奢侈,就連家里的1000多名仆人也都衣著錦繡,看上去富貴逼人,在當(dāng)時的京城都知道郭子儀府中的富裕。
他手下的幕僚認(rèn)為這種紙醉金迷的生活會給郭子儀的名聲帶來損害,因此勸諫郭子儀要多為國家著想,此刻正是國家多危多難之時,應(yīng)該把錢財捐獻(xiàn)給國家充當(dāng)軍餉,這樣對自己的名聲是有很大好處的。
郭子儀聽到這話卻忍不住笑了起來:"如果我按照你的建議去做,陛下反而會懷疑我另有所圖?!八蜃约旱牟肯陆忉尩?,皇帝最為擔(dān)憂的從來都不是大臣們迷戀聲色犬馬,而是大臣們招攬人心起兵造反。
前者頂多是國庫里損失一些錢財,后者卻會顛覆整個帝國的根基。
《太平廣記》對郭子儀的評價是:“權(quán)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侈窮人欲而君子不罪",郭子儀正是因為獲得了奸臣們的心悅誠服、看透了居上位者的心思,才得以在暗流涌動的廟堂上善終。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60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