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凌統和甘寧的文章,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為這兩個人之間是有殺父之仇的,甘寧同志當年箭法比較準,一箭就射死了凌統他老爸,所以直接把他老爸給射死了,那時候的凌統才十五歲,可謂是少年就沒了老爸,十分凄涼可憐。事情發(fā)生在甘寧尚且還不是東吳將領的時候,那時候的甘寧是在劉表大將黃祖的手下做一位將軍,黃祖那時候什么人都收,就是想要建立比較強大的水軍,所以海盜出身的甘寧就成為了他麾下的一員大將。甘寧這人的武功比較好,尤其是箭法在當時算得上是一絕,所以黃祖十分器重甘寧。但是也由于他的出身不太好,十分提防著甘寧。
甘寧算是比較郁悶的,就是因為自己曾經干過海盜,不管去哪兒都不受待見,這件事也時刻讓他感到羞恥。所以做了將軍以后,他瘋狂地想要立下戰(zhàn)功,好洗刷掉自己過去的那些身份。其實本來就沒有必要這么做,因為越是洗刷越是會被人家給扒出來。在孫策帶領大軍跟黃祖干架的時候,甘寧沖鋒在前,孫策手下的大將凌操也是一位比較敢打敢拼的將軍,兩人就打了一個照面,甘寧果斷彎弓搭箭,將凌操一箭射死。這對當時的東吳打擊還是不小的,不過在孫老板對黃祖采取報復性打擊之后,甘寧被俘虜了過來,成為了東吳的一員戰(zhàn)將。得知這個消息以后的凌統幾乎是要發(fā)了瘋了。
他急切地想要尋找甘寧報仇,奈何那時候的自己年紀太小了,實在是沒辦法對付身經百戰(zhàn)的甘寧大將軍。所以他在努力地成長,成長為比他老爸還要厲害的人,終于有了帶兵打仗的機會,凌統自然也是瘋狂地立戰(zhàn)功,就是為了能夠站到跟甘寧同等地位,只有這樣,他才有資格殺掉甘寧。那時候已經是孫權統治時期了,孫權因為甘寧立下戰(zhàn)功,所以大賞眾將士,這其中就有凌統在里面,他說要表演一段舞劍給孫權看看,其實就是為了殺掉甘寧。甘寧立刻意識到了這一點,也連忙拔出寶劍,跟凌統互相對弈了起來。當然這一場沒打成就結束了,畢竟孫老板還坐在那里,立刻勸說這兩個人都不要惹是生非。過去雖然有仇恨,可是現在都是在為孫老板做事,當然要拋棄自己所有的仇恨,好好合作才是。
但是這種事情談何容易呢,凌統一直在找機會要殺掉甘寧,而甘寧也表示比較無辜,所以一直都在躲著凌統。孫老板為了讓他們倆不要互相仇殺,所以故意將這兩個人分兩個地方安置。這么做確實短時間內化解了彼此的仇怨,可是卻始終沒有將他們徹底拉到一起去。直到一件事的發(fā)生,徹底改變了凌統對甘寧的看法。因為那時候這兩個人已經勢同水火,甘寧甚至也想要殺掉凌統,省得以后比較麻煩,因為凌統這小子一直在找自己的不痛快,時間長了不管是誰,都不會受得了的,所以甘寧想要一了百了。
這件事被孫老板知道以后,孫老板覺得必須要給甘寧和凌統之間創(chuàng)造一些和好的機會。那時候孫老板指定讓甘寧去沖鋒,而凌統也要搶著去沖鋒。孫老板表示,如果甘寧沖鋒失敗了,那就讓你去沖鋒。甘寧果然沒有成功,差點還丟了性命。凌統就驕傲地跑了出去沖鋒,在沖鋒的時候,差點被人家一刀給剁了,幸好這時候,一根箭牢牢地射中了那個人的臉頰,那個人當場就死掉了。凌統回去一看,原來是甘寧射了這一箭救了他的性命。凌統表示非常感動,終于認識到了甘寧這個人原來不是那種計較私仇的人,他是十分在乎大局的人。為了大局,也為了報答甘寧的救命之恩,凌統從這時候開始跟甘寧成為了生死之交,兩個人一起合作,共同為孫老板打天下。
人物生平
三國志系列凌統畫像凌統和督官張異等人圍城,定好日期進攻,事先,凌統和督官陳勤聚會飲酒,陳勤是個剛強氣粗的人,為了督祭酒,欺負在座的人,罰酒也不按規(guī)矩,凌統看不上他欺負人,當面頂撞,陳勤就罵凌統和其父凌操,凌統流了淚不答話,大家就退了席,陳勤酒喝多了還鬧氣,又在路上辱罵凌統,就不能再忍,就拿刀砍了陳勤,隔幾天陳勤死去。到了進攻麻屯的日子,凌統說:“我不死沒法謝罪?!本图钍勘?,迎著刀箭進攻,他所攻打的一面,立即就瓦壞,于是各路乘勝進兵,大敗敵人。作戰(zhàn)回來,凌統自投軍法處。但孫權稱道他勇敢奮戰(zhàn),結果將功贖了罪。
先前凌統之殺父仇人甘寧投奔孫權。凌統怨恨甘寧,甘寧也防備凌統,盡量避免和他見面。孫權命令凌統,不得與甘寧為仇。曾經兩人在呂蒙住處宴會,酒酣,凌統以刀起舞,甘寧說:“我能以雙戟為舞。”呂蒙說:“你雖然可以,不如我的舞巧妙。”于是操刀持盾分開他們。孫權知道凌統的意思,于是讓甘寧領兵屯于半州。
時常有人推薦凌統一位同鄉(xiāng)名盛暹的給孫權,說是人格高尚,節(jié)操比凌統還好,孫權說:“能夠和凌統一樣就不錯了?!焙髞?,召見盛暹,他是半夜來的,凌統雖已睡覺,還是披上衣服出來迎接,手牽手走進房內,凌統是這樣的喜愛好人而且毫不嫉妒。
凌統有兩個兒子,名叫凌烈、凌封,都才幾歲,孫權收養(yǎng)二人在宮中,愛護得跟自己子女一樣,有客人來,就叫過二人來說:“這是我的虎子呀。”到了八九歲,命葛光教他們念書,十天學一回騎馬,又追念凌統功勛,封凌烈為亭侯,把凌統的兵也交給凌烈管。后來凌烈有罪免官,改由凌封襲爵領兵。
歷史評價 陳壽:“凡此諸將,皆江表之虎臣,孫氏之所厚待也?!薄敖y雖在軍旅,親賢接士,輕財重義,有國士之風?!?/p>
陸機:“甘寧、凌統、程普、賀齊、朱桓、朱然之徒奮其威,韓當、潘璋、黃蓋、蔣欽、周泰之屬宣其力;風雅則諸葛瑾、張承、步騭以聲名光國。” 慕容@:“不知今之江表為賢俊匿智,藏其勇略邪?將呂蒙、凌統高蹤曠世哉?”
蕭常:“(黃)蓋將略吏能,皆有可稱;(蔣)欽折節(jié)好學,以公滅私,(徐)盛憤惋于邢貞,統降意于盛暹,(?。┓钇茝姅?、夷鉅奸,舒徐不迫,皆江東之翹楚?!?/p>
章如愚:”如程普、黃蓋、甘寧、徐盛、潘璋、朱然、朱桓、賀齊、凌統、全琮、呂范,皆智足以御眾,勇足以卻敵,未有不為守令之職者?!?/p>
袁韶:“蜮視曹瞞,霆掃鋒猬。翼蔽仲謀,脫?;⑽病V也活櫳?,有B無二。豈曰兵家,為古國士。”
郝經:“程普諸將皆江表虎臣,鏖兵衛(wèi)主,攻堅軋敵,興王定霸,孫氏兄弟卒立國建號,諸將之力也。若黃蓋之水戰(zhàn)而用火攻,能用奇者也;蔣欽之不挾私怨而舉徐盛;凌統之親賢下士輕財重義;陳表傾家養(yǎng)士妻子露立,并有良將之規(guī)。甘寧之奢侈、潘璋之不法,權皆容之,許寧報蘇飛之恩,不使統復父,操之讎馭將之術也。丁奉恃功而驕,不容于虐主,宜哉!”“吳將剽輕,殆多譎計。莫肯下人,卒自稱帝。摩創(chuàng)撫孤,動輒流涕。駕馭有術,驅策有方。果保江東,不負桓王?!?/p>
陳景云:”(凌)統自攝領父兵,屢立戰(zhàn)功,為時名將?!?/p>
家庭成員
卒年爭議 后人對三國志的注疏(例如:盧弼的《三國志集解》或梁章巨的《三國志旁證》,兩本注釋的記載是二十九歲逝世,而三國志記載是四十九歲逝世)有疑惑,凌統的逝世年齡是“四十九”還是“二十九”。據駱統傳的描述,駱統在凌統死后接管了他的兵權,接著就在222年和陸遜一同攻破了宜都的蜀軍,如果是四十九歲逝世,逝世時間是237年,駱統就不可能在凌統逝世后222年之前接管他的兵權,與凌統傳有矛盾之處。再加上凌統在215年第二次合肥之戰(zhàn)后就沒有其它事跡,以及他逝世時兒子尚年幼等因素,逝世時間和年齡是一個疑問,但二十九歲逝世比較合理。
《建康實錄》:“統為人性好接物,親賢愛士,輕財重義,有國士風。年二十九歲卒?!?/p>
《三國志·駱統傳》:“及凌統死,復領其兵……以隨陸遜破蜀軍于宜都,遷偏將軍……年三十六,黃武七年(228年)卒?!薄度龂拘U`》的作者陳景云認為:“案統父操以漢建安八年從征黃祖戰(zhàn)沒,統時年十五,及十一年即預討麻屯,后至四十九而卒,則吳之赤烏中也。統自攝領父兵,屢立戰(zhàn)功,為時名將,若赤烏中尚在,則從征合肥還二十年間,統之宣力戎行多矣,何更無功可錄乎?據駱統傳,凌統死復領其兵,在隨陸遜破蜀軍之前,然則統之年當在三十左右。本傳所云,乃傳錄之誤?!?/p>
2002年岳簏書社《三國志》修正版:“事畢當出,會病卒,時年二十九。權聞之,拊床起坐,哀不能自止,數日減膳,言及流涕,使張承為作銘誄?!?/p>
《永樂大典》收錄了《吳志》:“凌統病卒,時年二十九。”
《諸史拾遺》的作者錢大昕認為:“計統之年,殆未逾三十?!?/p>
后世紀念 嘉興南湖的東南面有一條“凌公塘”,凌公塘附近有一個凌公塘村(1982年凌公塘村拆遷),該村附近有“鳥船村”。該村凌姓老人述,他們是凌統后人,其中有一支在秀水(新塍)有凌家堂(廳)。凌家堂清代有兩位畫家凌云漢、凌哲,所著《藝林悼友錄》(現收藏于北京國家圖書館)、《濮川所聞記》(現收藏于嘉興圖書館)。
凌統亡故后孫權又令陸遜屯兵嘉興一帶。后人將凌統率軍民所開掘的塘河叫做凌公塘。凌公塘有明顯的人工開掘痕跡,凌公塘南面的馬家浜出土的古陶瓷罐內藏炭化的稻谷,經考證有2000年歷史。
藝術形象
中文名:凌統
別名:公績
籍貫:吳郡馀杭(今浙江余杭) 性別:男
國籍:中國
出生年月:公元189年
去世年月:公元237年
職業(yè):吳國名將
凌統——三國時期東吳名將 凌統(189-237)字公績,三國時期吳郡馀杭(今浙江余杭)人,吳國名將。少有名盛,為人有國士之風,多次戰(zhàn)役中表現出色,官至偏將軍。凌操之子,官至偏將軍。十五歲的時候就拜為別部司馬,征伐江夏的時候,他作為前鋒。曾經與周瑜等在烏林將曹操打敗。升遷為校尉。凌統雖然在軍營中作了大官,但是他嚴格要求自己,對待下屬也很禮貌,不貪財,重義氣,有國士之風。后從征合肥,魏將張遼突然趕到,凌統護衛(wèi)孫權沖出重圍,將士死傷很多,凌統也受了重傷。不久死去。孫權很傷心。
當初,凌統和督官陳勤等人飲酒,陳勤剛勇欺人,凌統看不慣,就當面和陳勤爭論。陳勤就罵凌統,罵的很難聽,甚至罵凌統父親,凌統忍無可忍,拔刀砍傷陳勤,幾天之后,陳勤死去。后來攻城,凌統自言自語道:“不死不足以謝我罪啊。”于是激勵士兵,親冒矢石,他所攻打的那面城池,立刻被攻破,諸將趁機攻入城內,大獲全勝。回來之后,凌統自己綁好自己,送到司法處,孫權壯其果敢勇毅,讓他將功折罪,赦免了他。
依照《吳志》的記載,凌統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他雖然官拜將軍,身在軍旅,卻能親賢接士,輕財重義,具有國士之風。孫權對于凌統的愛重,也無出其右。據說,當他身逝之后,孫權曾把其子凌烈接進宮去養(yǎng)育,待如己子,而且還時時人前人后的稱呼凌烈為“此吾虎子也”。凌烈長大后也很爭氣,曾因建功而被封為長亭侯,使得江左凌氏的門第,一時高不可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64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