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謹:朝堂之上言得失,沙場之上追窮寇的文武全才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系,小編告訴你。
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才得以上位當上唐太宗,而當初跟著他一起參加這場政變的人當中,張公謹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張公謹作為出色的唐朝將領,也位列凌煙閣,只可惜英年早逝,但也算是個生榮死哀的人物,他留給后世的,就是那有名的一句話"卜以決疑,不疑何卜"那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要先從張公謹說起。張公謹原是隋朝的將領,但后來隋王室民心盡失,暴虐無道,許多人都紛紛投奔唐朝,張公謹也在其中。
張公謹曾經在王世充的帳下,后跟隨崔樞一起投奔了唐朝,在徐世績的舉薦下輔佐秦王。張公謹機敏聰慧,對時局洞若觀火,所以李世民一有問題就很喜歡請教他。當時,李世民和李建成他們的矛盾日漸激化,到了最后李世民被兩個兄弟的政治手段逼到了死角,已經到了箭在弦上的地步了。
可是李世民還是猶豫不決,到底要不要發(fā)動政變,畢竟殘殺手足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于是李世民找來一個巫師想要占卜吉兇,這時候張公謹剛好進來,干脆利落地說"卜以決疑,今事在不疑!"意思就是說,古代別人占卜都是為了解決心中的疑問,而今天這件事根本就沒什么好疑惑的,您再不發(fā)動政變大伙都得死。
您把他們當親兄弟,他們迫害您之前,把您當親兄弟了嗎?就算您今天占卜,顯示是吉我們必然是發(fā)動政變,如果顯示兇我們就不行動了嗎?一番話把李世民說的是豁然開朗,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武德元年,張公謹和長孫無忌等九人埋伏在玄武門附近,發(fā)動了玄武門之變,殺死李元吉和李建成后,他們的部下還試圖沖進來為他們報仇,張公謹一人有數(shù)十人之勇,他一個人關閉了城門,將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黨羽擋在了門外。
但是張公謹為唐朝做的遠不止發(fā)動玄武門之變,作為武將,他一人能當數(shù)人,作為文臣,他又有敏銳的政治觀察能力和長遠的戰(zhàn)略發(fā)展眼光。比如他遠見卓識,抓住了討伐突厥的最佳時機,并向唐太宗進言,他說"此時突厥的可汗驕奢淫逸盡失民心,我們正好可趁虛而入,他們內部的部落也早也叛變,我們的軍隊一旦發(fā)動進攻,內部必然大亂,對于我們的勝利是非常有利的"
唐太宗覺得張公謹說得很有道理,于是派李靖和張公謹前去征討突厥,果然大獲全勝,張公謹也因此升官。在唐朝,像張公謹這樣的人不多,唐朝其實是個人才輩出的朝代,特別是唐太宗時期更是涌現(xiàn)了一大波相當優(yōu)秀的人才。文有魏征哪怕冒犯龍顏也一定要說真話言得失,武有李靖他們安邦定國平定天下,但文能治國武能定國的全才,卻只有張公謹一個。得張公謹,是唐太宗之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66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武元衡身為唐朝宰相,他是什么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