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中,皇帝有著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天是老大,他是老二,全天下的人都得聽他的,所有的人、物都屬于他。當(dāng)皇帝死的時候,他也要帶著他生前的那些東西。金銀珠寶就不用說了,除此之外,還有后宮嬪妃。在清朝,皇帝駕崩,一般都要皇后來陪葬。但是,后來有一個女人,她的出現(xiàn)使這個規(guī)矩蕩然無存。她就是敬敏皇貴妃章佳氏,一個宮女出身的小女子。暫先擱下章佳氏不說,先看看清朝要皇后陪葬的祖制。努爾哈赤死的時候,陪葬了兩個后妃:第一位是孟古哲哲,即皇太極的生母,孝慈高皇后;第二位是阿巴亥,即多爾袞的生母。前者早在努爾哈赤駕崩前就死了,后者則是被賜死,被迫殉葬的。
皇太極同樣有兩個皇后:其一是孝端文皇后,她死于皇太極之后,因此順理成章的和皇太極合葬了;其二是孝莊文皇后,由于皇太極死后她還活了很久,所以最終沒有和他葬在一起。再說順治皇帝,他一生有四個皇后,算皇后比較多的。第一位名叫孟古青,因為是廢后,所以死后被隨便葬了,沒人知道她的墓地;第二位就是孝惠章皇后,她活得比較久,所以沒有和順治帝合葬;第三位是佟佳氏,就是順治帝的繼位者康熙帝的生母,她是在自己的兒子即位后才被尊為皇后的;第四位就是順治帝最寵愛的董鄂妃了,她和佟佳氏死后都與順治帝合葬了。
和康熙皇帝合葬的有五位后妃,不過,不同于前幾位皇帝的是,和康熙帝合葬的并不全是皇后。在五位后妃中,前四位分別是孝誠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和孝恭皇后,第五位不是皇后,而是皇貴妃。為何皇貴妃也有資格和皇帝合葬呢?這位皇貴妃的封號是敬敏皇貴妃,就是我們常說的章佳氏。她出生并不高貴,只是鑲黃旗包衣,入宮時只是不起眼的宮女。她被康熙皇帝寵幸了很多次,并為皇帝生下了二女一子。在古代雖然有母憑子貴的說法,但是,這位章佳氏卻一直沒有被冊封,死后才被追封,與皇帝合葬。
其實這份殊榮還是章佳氏的兒子為她掙來的,有幸生下一鐵帽子王。章佳氏生的兒子名叫允祥,是十三阿哥,這個孩子很有才,文治武功樣樣精通。他雖然有才,但是母族并沒有勢力,而且康熙皇帝有那么多兒子,這些兒子也都是能文能武的,一個都不是吃素的。因此,允祥在激烈的競爭當(dāng)中基本沒啥優(yōu)勢。不過,允祥雖然不受康熙皇帝器重,但是卻和后來即位的雍正皇帝交好。我們查看雍正皇帝后來為他寫的祭文就能看出,二人情同手足,親密無間。后來,雍正皇帝登基,允祥就被任命為總理事務(wù)大臣,并被封為和碩怡親王。允祥之所以能得到如此殊榮,也是因為他為雍正皇帝盡心竭力地辦事,深得雍正的信任。
雍正皇帝無論大事小事都會首先考慮讓允祥去做,允祥也是不負皇帝的重托,每次都把各種事情辦的十分漂亮。雍正和允祥可以說是大清王朝中唯一一對以誠相待的兄弟君臣了,其實,在雍正奪位的過程中,他對自己的兄弟是極其狠心的,并不像他和允祥一樣。所謂愛屋及烏,允祥為雍正所喜愛,那允祥的母親章佳氏自然也受到雍正的尊敬了。章佳氏在康熙三十八年就死了,死后僅被封為敏妃,而雍正即位后則把自己這位好兄弟的母親一下由妃提為貴妃,最后又追封為皇貴妃,在死后連越兩級。死后雍正為其破例,讓其與康熙合葬,原來雍正還直接把章佳氏從專門安葬妃子的陵墓遷出來,遷到了景陵,和康熙合葬,這等榮幸實屬少見!
歷史上康熙十三子的結(jié)局是積勞而逝。
雍正七年(1729年)秋冬,胤祥的身體已經(jīng)非常不好了,雍正令太醫(yī)院使劉聲芳任戶部侍郎,就是讓他在胤祥身邊為其隨時診療病情??韶废檫€是親自和高其倬一起翻山越嶺,這種身心俱疲的狀態(tài)加重了他的病勢。
雍正八年(1730年)正月初八,北運河青龍灣修筑減水壩,胤祥想要去現(xiàn)場勘察已不可能,只好奏請將此事交與侍郎何國宗(清朝數(shù)學(xué)家)督理監(jiān)修,三個月后怡親王就因病去世了。
同年二月,先農(nóng)壇的親耕禮胤祥沒有參加(此前他每年都參加)。三月,雍正連下兩道圣旨,讓別人代理營田和傳教士事務(wù)。胤祥病后,雍正對他十分好,他為了寬慰雍正,挺著病體覲見。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胤祥病故,年僅四十四歲。
擴展資料
愛新覺羅·胤祥(1686年4月16日—1730年5月4日),清圣祖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胤祥與雍親王胤禛關(guān)系最親密,雍正帝待他也非尋常。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四皇子胤禛繼位,胤祥被封為和碩怡親王,又出任議政大臣,處理重要政務(wù)。雍正元年(1723年),命總理戶部。
自此即全力輔佐風(fēng)根治理國家,胤禛亦對其十分信任。雍正三年(1725年),總理京畿水利營田事務(wù)。雍正七年(1729年)因準(zhǔn)噶爾部竄擾邊陲,命其辦理西北兩路軍機,敘協(xié)贊功待詔增儀仗一倍。
因胤祥對雍正朝的治績助力甚大,遂得世襲罔替的許可,為鐵帽子王。清朝有史以來第九位鐵帽子王。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日(陽歷6月18日)去世,時年45歲。
配享太廟,上謚號為“賢”,另賜有匾額“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冠于謚前。將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這成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諱的唯一事例。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愛新覺羅·胤祥
清朝的時候,在厘定后宮妃子的級別與地位時,除了要考慮其家族背景以及受皇帝寵愛的程度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那便是「 ”母以子貴”。 這個「 ”母以子貴”,可以是「 ”母以親子貴”,怡親王胤祥的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便是其中的「 ”杰出代表”。 章佳氏入宮后一直都只是庶妃,沒有受到冊封,也沒有名號,直至其去世后才被康熙皇帝追封為敏妃。然而在康熙去世,雍正皇帝登基后,她的兒子十三阿哥胤祥被直接封為了和碩怡親王,章佳氏更是被雍正連抬兩級,被追封為了敬敏皇貴妃。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不僅如此,章佳氏的棺槨還被雍正抬出,按照皇貴妃的禮儀重新下葬,并且是將其葬入了景陵的地宮,與康熙皇帝合葬,縱觀整個清朝歷史,也就是只有敬敏皇貴妃章佳氏以及雍正朝時期的敦肅皇貴妃年氏,這兩位后妃享受到了以皇貴妃身份葬入帝王陵寢地宮的待遇,其他能夠與帝王合葬的全部都是皇后。 只不過,年氏得此殊榮靠的雍正對她的絕對寵愛,而章佳氏則靠的是自己的兒子選對了人、站對了隊,自始至終都是雍正的「 ”鐵桿”支持者。于是,兒子胤祥獲封「 ”鐵帽子王”,而章佳氏自己盡管生前平凡,但是其死后獲得了無限榮光,可謂是「 ”母以子貴”的典范了。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而這個「 ”母以子貴”,也可以是「 ”母以養(yǎng)子貴”,這一點則在嘉慶皇帝曾經(jīng)的養(yǎng)母慶恭皇貴妃陸氏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體現(xiàn)。 陸氏入宮后沒有誕育子女,并且一直以來都是平淡無奇的,直至乾隆皇帝的十五阿哥永琰,也就是后來的嘉慶皇帝出生,陸氏的人生也就此轉(zhuǎn)折。由于嘉慶的生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在這一時期誕育子女過多而自身又無力全部撫養(yǎng),于是乾隆皇帝只得安排陸氏撫養(yǎng)嘉慶。 陸氏在撫養(yǎng)嘉慶期間與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嘉慶對其非常感激,于是嘉慶登基皇位的第二天,立馬下旨將陸氏從貴妃抬到了更為尊貴的皇貴妃等級。陸氏也就這樣靠著「 ”養(yǎng)子”嘉慶,地位變得更加尊崇。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縱觀這兩位后妃,不管是「 ”母以親子貴”還是「 ”母以養(yǎng)子貴”,前提條件都是要有「 ”子”,這個「 ”子”便是他們能夠得以獲得重新晉封的政治資本。 可就有這樣兩位康熙皇帝的后妃,她們既沒有誕育「 ”親子”,也沒有撫育「 ”養(yǎng)子”,但是她們二人不僅在活著的時候就得到了極度的尊崇與進一步的晉封,去世后更是被追封地位貴重的為皇貴妃,獲得了極高的殊榮。 而這兩位康熙后妃就是歷史上的愨惠皇貴妃佟佳氏以及惇怡皇貴妃瓜爾佳氏,她們雖然沒有「 ”親子”和「 ”養(yǎng)子”,但是她們有乾隆皇帝這樣一位「 ”養(yǎng)孫”。也正是靠著自己的這位「 ”養(yǎng)孫”皇帝,兩位皇貴妃也就此實現(xiàn)了「 ”逆天改命”。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愨惠皇貴妃佟佳氏,與雍正、乾隆兩代帝王可謂是「 ”親上加親”。 佟佳氏家族,是康熙朝權(quán)勢、地位最為顯赫的外戚家族,同時也是康熙皇帝在親緣關(guān)系上最為緊密的,畢竟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就出自于這個家族。 而整個佟佳氏家族,除了為康熙的朝堂上貢獻了佟國綱、佟國維、鄂倫岱、隆科多、法海等一眾有著突出貢獻的外戚權(quán)臣外,也為康熙的后宮中貢獻了一位皇后、即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以及一位皇貴妃、即愨惠皇貴妃佟佳氏。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起初的時候,正是因為佟佳氏皇后的關(guān)系,也讓整個佟佳氏家族與雍正之間有了非常密切的關(guān)聯(lián)。 眾所周知,雍正的生母德妃烏雅氏,正黃旗包衣出身,身份非常的卑賤,在生育雍正的時候僅僅是一名普通的宮女,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烏雅氏是不能撫養(yǎng)自己的兒子雍正的。于是,在康熙皇帝的安排下,由當(dāng)時還是貴妃的佟佳氏撫養(yǎng)年幼的雍正,直至后來其本人去世。 前后長達十一年的養(yǎng)育讓雍正對于佟佳氏皇后的感情頗為深厚,他甚至用「 ”生恩不及養(yǎng)恩大”表示自己對于佟佳氏皇后的感激遠超對待自己的生母,進而對于整個佟佳氏家族也有了一種特殊的感情所在。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而在其之后,還有一位讓雍正與佟佳氏家族之間產(chǎn)生密切關(guān)聯(lián)的人,這便是佟佳氏皇后的親弟弟隆科多。 歷史上的隆科多可以說是雍正能夠順利登上皇位的首功之臣。 身為九門提督的他在康熙去世后,迅速關(guān)閉京城九門,并且實施 *** ,前后長達七天的時間,而在此期間,雍正到底是「 ”遵照繼位”、「 ”矯詔篡位”還是「 ”無詔奪位”,隆科多無疑的第一知情者與核心參與人,而他是如何扶保雍正登基,也就此成為了一個巨大的歷史謎團。 登基之后的雍正,由于佟佳氏皇后對于自己的撫養(yǎng)之恩,以及隆科多在康熙去世后的整個繼位過程中所給予他的巨大支持與扶助,故整個佟佳氏家族瞬間被抬到了極高的位置。甚至佟佳氏皇后與隆科多的父親佟國維,不僅沒有因為其在此前支持八阿哥胤禩的行為而被清算,反而得到了更高爵位的追封,隆科多那更是享有極高的官職和聲望,就連雍正都當(dāng)眾稱呼其為「 ”隆科多舅舅”,以示尊崇。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在這樣的情況下,愨惠皇貴妃佟佳氏作為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的親妹妹與隆科多的親姐姐,本就可以憑借著整個家族的關(guān)系,受到雍正的推崇,但是她卻偏偏靠著自己的表現(xiàn)獲得了再度晉封。 事情還要從康熙六十年(1721年)、也就是康熙去世的前一年說起。 這一年的康熙皇帝駕臨雍正的王府,雍正可以說是「 ”頗有目的性”的安排了當(dāng)時只有十歲的乾隆皇帝弘歷與康熙見面,這一次見面給了康熙以極大觸動,回宮后立馬決定將弘歷帶回宮中親自培養(yǎng)。 康熙皇帝97個皇孫中,只有長孫弘晳和雍正所生的弘歷享受到了這一待遇,足可見康熙對其的喜愛。 當(dāng)然,對于這件事情的原委,歷史上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說這是康熙對于傳位雍正的暗示;也人說這是乾隆再往自己臉上貼金,過程描述過于浮夸;還有人說這只不過是康熙在雍 *** 上心情不錯,給了雍正一個「 ”面子”而已。 然而不管出于什么樣的原因,弘歷進宮是不爭的事實,并且康熙在親自培養(yǎng)、輔導(dǎo)弘歷的同時,還安排了兩位自己非常信任和寵愛的后妃幫忙撫養(yǎng)弘歷,其中一位便是愨惠皇貴妃佟佳氏。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在此之前的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佟佳氏已經(jīng)被封為了貴妃。由于康熙皇帝的三位皇后即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以及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先后去世,身份同樣高貴的溫僖貴妃鈕祜祿氏也已經(jīng)去世,所以從這一年開始到康熙去世,后宮中級別最高、地位最為尊崇的康熙后妃,便是這位出身于佟佳氏家族的貴妃了,而她也就此履行著統(tǒng)御后宮的職責(zé),成為「 ”后宮之主”。 康熙皇帝對于自己的這位表妹后妃是非常的寵愛,非常可惜的是佟佳氏并沒有為康熙皇帝誕育任何的皇嗣,這也使得她的地位一直是貴妃,如果她真的能夠生下皇子的話,她很有可能成為皇貴妃甚至是皇后了。 就這樣,康熙六十年(1721年),佟佳氏被康熙皇帝安排撫養(yǎng)年幼的弘歷,盡管她本人沒有誕育、也沒有撫養(yǎng)過皇子,但是卻「 ”意外”的撫養(yǎng)了一位皇孫,而這位皇孫在日后成為了大清王朝的乾隆皇帝。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雍正繼位之后,佟佳氏的地位便迅速得到了提升。 雍正元年(1723年)八年,雍正皇帝通過「 ”秘密立儲”的方式確立了弘歷的作為自己的皇位繼承人。第二年,即雍正二年(1724年)八月,雍正將佟佳氏冊封為皇考皇貴妃,這時的她成為皇貴妃級別。 這樣的晉封,不僅是雍正對于整個佟佳氏家族的感念,也是對于佟佳氏當(dāng)年撫養(yǎng)自己的兒子弘歷的感恩,當(dāng)然此舉也無疑是對「 ”秘密立儲”結(jié)果的一種暗示。 到了雍正去世,乾隆皇帝弘歷登基后,馬上就被封為皇祖壽祺皇貴太妃,地位和殊榮冠絕當(dāng)時所有在世的康熙后妃。 乾隆八年(1743年),佟佳氏去世,終年七十六歲,乾隆皇帝親自下旨祭奠,并且以極高的禮儀將其安葬,同時將其追封為愨惠皇貴妃。 雍正對于愨惠皇貴妃佟佳氏的敬重,得益于與其家族與雍正的特殊關(guān)系,而乾隆對于其的尊崇,則完完全全是「 ”孝道”的體現(xiàn),也正是那段短暫的「 ”養(yǎng)育之恩”,換來了佟佳氏善終的結(jié)局以及去世后的莫大殊榮。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惇怡皇貴妃瓜爾佳氏,則是徹徹底底的憑借「 ”祖以孫貴”上位。 瓜爾佳氏,三品協(xié)領(lǐng)祜滿,通過選秀入宮,并且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被封為和嬪,前文中所說的佟佳氏皇貴妃也是在這一年被封為的貴妃。 康熙四十年(1701年),瓜爾佳氏為康熙皇帝生下了皇十八女,但是其早殤,沒有活到成年??滴跷迨吣辏?718年)被封為和妃。 不同于愨惠皇貴妃佟佳氏,瓜爾佳氏并沒有非常顯赫的家庭背景,并且在女兒早殤后她再也沒有為康熙皇帝誕育子女,盡管康熙皇帝對于她還是非常的寵愛,然而因為客觀條件上的「 ”硬傷”,讓瓜爾佳氏的地位并沒有得到很大提升。而她盡管已經(jīng)到了妃級,但是其地位和受到的尊崇遠遠比不上「 ”惠宜德榮”這康熙的「 ”四妃”。 只不過,在這之后的瓜爾佳氏幸運的得到了一個「 ”逆天改命”的機會,那便是與佟佳氏一同撫養(yǎng)幼年的乾隆皇帝弘歷。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對于撫養(yǎng)弘歷,瓜爾佳氏可謂投入了其全部,畢竟她經(jīng)歷過喪女之痛,因而也更加珍重她本人與乾隆皇帝的這段「 ”祖孫緣分”。在后來乾隆皇帝回憶瓜爾佳氏對她的撫養(yǎng)和照顧時,對其進行了大肆的贊美與褒獎: 「 ”朕幼年蒙皇祖養(yǎng)育宮中,貴太妃(瓜爾佳氏)時加撫視?!?由此可見瓜爾佳氏對于照顧乾隆皇帝的盡心,以及她本人對于這次機會的看重。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同前文中的佟佳氏一樣,從雍正時期開始,瓜爾佳氏也開始得到了推崇與晉封。 雍正登基后,將其尊為皇考貴妃,級別已經(jīng)從妃升格為貴妃,在當(dāng)時的康熙后妃中,級別與地位僅次于佟佳氏。 乾隆皇帝登基后,先是將其尊為「 ”皇祖溫惠貴太妃”,在佟佳氏去世后,立馬將其尊為「 ”皇祖溫惠皇貴太妃”,與佟佳氏的「 ”皇祖壽祺皇貴太妃”稱號等級對等,都是皇貴妃級別,足可見瓜爾佳氏在乾隆皇帝心中的重要性。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而瓜爾佳氏的晚年是非常幸運的,并且她也是非常幸福的。 說她幸運,是因為她遇到了非常講求「 ”孝道”的乾隆皇帝;說她幸福,是因為她的長壽,使其成為了所有康熙皇帝的后妃中,最晚去世的一個,并且是比上一個去世的康熙后妃足足晚了十年的時間。 而瓜爾佳氏在乾隆朝時期也可以說是盡享宮中的榮華與安樂,宮中每逢節(jié)慶,后宮上下都對其是不敢怠慢,畢竟這是撫養(yǎng)過當(dāng)朝皇帝的人。而乾隆皇帝本人對于這位養(yǎng)育過自己的「 ”小奶奶”也是尊崇至極,給予其的賞賜甚至超過了對待自己的生母孝圣憲皇后鈕祜祿氏。 乾隆三十三年(1786年),瓜爾佳氏去世,享年八十六歲,乾隆皇帝將其追封為「 ”惇怡皇貴妃”,并且親自祭奠,也算是以盛禮送別了自己的這位不是至親但卻也勝似至親的祖輩人物了。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在康熙皇帝的景陵之東,有一處非常特殊的陵寢,這是清朝時期唯一一處為帝王妃子單獨修建的陵寢。而陵寢中安葬的,正是愨惠皇貴妃佟佳氏以及惇怡皇貴妃瓜爾佳氏。 乾隆四年(1739年),剛剛登基的乾隆皇帝便修建了這座「 ”景陵雙妃園寢”,為的就是讓這兩位對自己有養(yǎng)育之恩的祖輩后妃,能夠在其百年之后,依舊能夠享受到無限的榮光。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作為后宮妃子,如果沒有誕育子嗣,也沒有撫養(yǎng)皇子,那就意味著她們不僅很難再得到更高的后妃級別的晉封,同時伴隨著帝王的離世她們也必然將要在平淡與孤獨中終老。 然而,佟佳氏與瓜爾佳氏,這兩位康熙皇帝的后妃,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結(jié)局。盡管沒有「 ”親子”,也沒有「 ”養(yǎng)子”,但是反而獲得了更高級別的封賞以及更為優(yōu)厚的待遇,原因只是因為她們比其他人多養(yǎng)了一個「 ”孫子”,而這個孫子做了一朝的「 ”太子”,做了一朝的皇帝,這也使得這兩位后妃享盡了雍正、乾隆兩代帝王的尊崇。 而也正是憑借這樣的經(jīng)歷,愨惠皇貴妃佟佳氏與惇怡皇貴妃瓜爾佳氏,獨樹一幟的開創(chuàng)了一條通過「 ”養(yǎng)孫”而實現(xiàn)「 ”逆天改命”后宮晉封之路,這二人也就此成為了一代清朝后宮的傳奇。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世襲罔替算什么?只要敢挑戰(zhàn)皇權(quán),哪怕是兄弟老子都痛下殺手,何況只是個親王而已!第一代怡親王,是雍正的十三弟胤祥,他在雍正奪嫡的過程中,始終堅定地支持這個四哥,并為此被康熙監(jiān)禁數(shù)年。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胤祥康熙駕崩到雍正登基這個最關(guān)鍵的時候,發(fā)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梢哉f,沒有胤祥的鼎力支持,使雍正獲得了軍方的支持,絕對斗不過他的幾個兄弟
雍正登基之后,封這個弟弟為和碩怡親王,并出任議政大臣、總理戶部,為雍正治理江山可謂鞠躬盡瘁。他也因此成為清朝的第九個鐵帽子王。那么,這個鐵帽子是真鐵嗎?
一、胤祥憑什么成為鐵帽子王胤祥能夠成為鐵帽子王,歸根到底是因為他和雍正的關(guān)系,以及在雍正登基過程中及治理天下時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胤祥的母親為章佳氏,因病早逝后,由雍正的生母德妃烏雅氏撫養(yǎng),兩人自幼就結(jié)下了深厚的感情,這種兄弟手足之情,在冷冰冰的皇家是難能可貴的
展開剩余77%雍正與胤祥,都十分珍惜這份親情。于胤祥而言,他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奉獻給了雍正,并因此經(jīng)歷了無數(shù)險惡風(fēng)波、刀光劍影、皇宮傾軋
于雍正而言,他對這個弟弟從來沒有吝嗇過,他登基之后不僅給予了胤祥以位權(quán)人臣的大權(quán),更冊封他為和碩怡親王,讓他享盡榮華富貴。其生母章佳氏則被封為敬敏皇貴妃、厚葬入景陵,可謂死后哀榮
雍正給予這個弟弟的一切,正是對他十幾年來對自己鼎力相助的回報。更讓君臣羨慕的是,雍正親自定下了怡親王世襲罔替,讓他成為大清第九位鐵帽子王。
二、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有多牛清朝宗室的親王、郡王并不在少數(shù),但是這種爵位往往會在傳承和更替中降爵、消爵,過了數(shù)代之后,如果沒有立下新功,或者皇帝重新有恩典,則會泯然眾人
但鐵帽子王不同。僅從字面上就能夠看出,所謂;鐵帽子,既指這帽子;結(jié)實無比,又是指這帽子;戴得極穩(wěn),是可以傳承千秋萬代的榮譽
在胤祥之前,清王朝曾經(jīng)封過八個鐵帽子王,其中包括代善、濟爾哈郎、多鐸、多爾袞等八位在清王朝一統(tǒng)天下的過程中曾經(jīng)立下大功的八個王爺。每一頂帽子,都代表著一個龐大的世家傳承和無上的榮耀,也是一個家族長盛不衰的政治保證和政治承諾
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就是清王朝的長期飯票,只要子孫不絕、香火不斷,這個爵位就能夠一直傳承下去,不會因帝王更替而廢止。無數(shù)宗室皇親奮斗一生,離這頂帽子還有十萬八千里的距離呢
可以說,能夠被封為鐵帽子王,既要豁出命來去搏,又需要極好的運氣,還需要;恰好碰到能夠施展身手的機遇與舞臺,需要極其敏銳的政治眼光
胤祥一系能夠得到這個世襲罔替;鐵帽子王的無上榮譽,是他押上了性命、前途和一生的精力搏來的,當(dāng)之無愧。
三、怡親王為何被廢自雍正八年胤祥逝世后,怡親王的爵位就代代傳承,并不因隔代而稍減。直到第五代怡親王載垣
載垣是第四代怡親王奕勛次子,于道光五年襲爵,并于咸豐十一年被立為八位顧命大臣之首,輔佐同治皇帝。由此可見,自胤祥開始的怡親王一系,在清王朝的權(quán)力更替和帝王;變換中,位置穩(wěn)如泰山
雍正一系,確實忠實地執(zhí)行了他定下的世襲罔替的;規(guī)矩,可以說,這;兩個家族因為共同的利益已經(jīng)結(jié)成了堅強的政治同盟。如果沒有什么單位的話,怡親王一系還將繼續(xù)享受權(quán)力紅利
然而,權(quán)力斗爭兇險莫測。同治登基之后,顧命大臣與慈安、慈禧太后的矛盾逐漸激化,雙方因為權(quán)力的爭奪逐漸分道揚鑣。咸豐十一年,兩宮太后與恭親王奕?發(fā)動;辛酉政變,載垣被賜死于宗人府,怡親王一系遭遇了毀滅性的打擊
同治元年,大局已定,慈安、慈禧;垂簾聽政。當(dāng)權(quán)力的爭奪塵埃落定之后,統(tǒng)治者往往會以厚賞來拉攏人心、穩(wěn)定政局,此理千古不易。遂以同治帝的名義將怡親王大宗封爵返還,但親王爵位則降為;不入八分輔國公
此后,怡親王爵位隨著朝廷政局的變化不斷封而復(fù)奪、恩賞重封,這其間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不一而足,無非就是權(quán)力斗爭的;進退而已,但怡親王的爵位一直被承襲
最后一代怡親王是第九代的毓麒,1912年清朝滅亡,宣統(tǒng)皇帝昭告天下退位,12歲的末代怡親王也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結(jié)語:自雍正元年始,胤祥一系被封為怡親王,這一系見證了清王朝由盛而衰、由榮轉(zhuǎn)枯的全過程。怡親王一系的命運,也伴隨著清王朝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見證了清王朝所有的重大歷史事件
縱觀鐵帽子王怡親王的興衰,我們會發(fā)現(xiàn),再大的榮耀,在歷史的長河中,也只是過眼煙云而已。
知道康熙的第十三個兒子胤祥是個不簡單的人物,還是要從二月河先生的筆下所知道的,在小說中,康熙的這個兒子真非同一般,他俠肝義膽、有智謀、有孝心、文韜武略是個了不得的人物。那么,歷史上康熙的皇十三子胤祥,究竟有多厲害呢?筆者人物,小說中雖有著藝術(shù)加工,但是歷史上的皇十三子也絕不是等閑之輩。
助雍正登基
在雍正未登基之前,胤祥一直同雍正保持著極好的關(guān)系,可以說雍正能夠順利登基與胤祥有著分不開的關(guān)系。胤祥是帶過兵打過仗的將軍,有智謀有才能憑著自身的爽朗性格結(jié)交了一幫臣子和胖友,就連當(dāng)時身邊的圖里真都是胤祥帶出來的,可見胤祥的人脈極光,在雍正登基的過程中是雍正極大的助力。
雍正王朝的鐵帽子王
在雍正登基之后,胤祥不僅參與軍事調(diào)度,更是參與大小決策,是雍正統(tǒng)治江山的左膀右臂??梢哉f雍正王朝的歷史功績有一半是胤祥的結(jié)果。中所周知,雍正是個暴脾氣的君王,可是就是在這樣的暴脾氣下,胤祥都能夠始終得到雍正的重要,可見胤祥本身就是有著大智慧的人,能夠妥善的處理好他同四哥的兄弟之情,更能和好的處理好他同雍正的君臣之義。不得不說胤祥是康熙的眾多兒子之中頂頂聰明的一個。
全身而退,得以善終
在歷史上,很多的權(quán)臣最后的結(jié)果都是不得善終。但是胤祥作為一個有權(quán)勢的王爺,且是世代世襲的王爺,最后能夠在雍正這一暴脾氣君王的統(tǒng)治下全身而退得以善終,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極大的智慧,這種智慧是歷史上的很多王爺所沒有的。歷史上康熙的皇十三子胤祥,真的是頂頂厲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66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