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IP,沒有流量,沒小鮮肉,一部反腐神劇《人民的名義》成為了當(dāng)下最火爆的電視劇。電視劇的前幾集中出現(xiàn)了這樣一個貪官,他官職不高,卻受賄百萬。他住在樸素簡陋的房子里,吃著普通的炸醬面,過著和普通老百姓一樣的生活,可就是這樣一個看似普通又儉樸的官員背后,卻有一個巨大的利益鏈。他貪污錢款多達千萬,將這些錢全都藏在自己的另一個家里,卻一分都不敢花。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個人,與劇中的貪官恰恰相反,他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廉政清官,這個人就是孫嘉淦。孫嘉淦一生清廉,從未接受過任何賄賂,他退休的時候害怕被鄉(xiāng)鄰恥笑,還特地裝了幾箱磚塊假冒金銀。
孫嘉淦,字懿齋,是山西人。公元1713年,孫嘉淦考中了進士,從此開啟了他正直廉潔的一生。孫嘉淦曾為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服務(wù),先后擔(dān)任過順天府尹、刑部尚書、直隸總督等職務(wù),是一位國寶級的人物。孫嘉淦以直言進諫著名,在很多官員都怯懦不敢上前的時候,他總是第一個站出來。雍正帝剛剛即位不久,他就向皇帝提出了三條建議,即親近兄弟,減少稅收,停戰(zhàn)休養(yǎng)。在這三條建議中,有一條讓雍正帝非常惱火,那就是親近兄弟。我們都知道,康熙在位時,他的皇子們曾展開了一場奪嫡,最終四阿哥勝出當(dāng)上了皇帝。在雍正帝看來,他這是在指責(zé)自己迫害手足的不義之舉。
幸運的是,大臣朱軾站出來為孫嘉淦說情,還稱贊此人有膽識,否則孫嘉淦的仕途怕是要在此終結(jié)了。也正是因為朱軾,雍正認識到了直言進諫的重要性,他不僅沒有怪罪于孫嘉淦,反而提拔孫嘉淦做了國子監(jiān)司業(yè)。在看管國庫期間,孫嘉淦一直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經(jīng)手的賬目,從沒出現(xiàn)過任何問題。孫嘉淦做官期間,一直十分重視百姓。他做總督時,遇到了一個非常忙難辦的案子。一個名叫焦韜的人被誣陷為邪教首領(lǐng),涉案人員多達數(shù)百人。孫嘉淦覺得此事可疑,便展開了調(diào)查,果然發(fā)現(xiàn)了其中破綻,最終為焦韜洗去了罪名。
1739年,孫嘉淦提出了修繕永定河道,同年,他與顧琮來到天津,親自考察水利問題,并上書朝廷。后來,他又提出了治理永定河、南運河等建議,均得到了皇帝的允準。項羽曾說,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意思是說,富貴之后卻不回故鄉(xiāng),就如同穿著黑色的衣服在夜里行走,沒有人會知道。古人講究衣錦還鄉(xiāng),榮歸故里。在很多人眼里,官員退休的時候都是堆金積玉,如若不然,一定是因為沒有盡力。孫嘉淦一生為民請命,廉潔奉公,從未貪污一絲一毫。
他退休時怕被鄉(xiāng)親嘲笑,拉幾箱磚頭回老家,假裝是金銀財寶帶了回去。但是卻有人借此契機誣告孫嘉淦貪污受賄,將收受的金銀全部裝箱運回了家里。乾隆帝知道此事后龍顏大怒,隨即派人暗中調(diào)查,得知真相后,乾隆知曉后很感動,于是下令把他箱中磚塊全部換成了金銀。筆者認為,孫嘉淦才是真正的賢臣良才,他敢于直言進諫,從不貪污受賄。一個國家,只有君主勤于政事,對內(nèi)有文臣獻計獻策,對外有武將報國殺敵,才能有未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66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