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頁肀鴶?shù)十萬的尉遲迥,能征善戰(zhàn),為何起義僅僅2個月便全軍覆沒?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年僅21歲的周宣帝于公元580年暴病身亡,北周的形式隨后急轉直下。楊堅勾結鄭譯與劉昉等近臣,假詔宣帝遺命輔佐。
后來又借為宣帝會葬,開始誘捕在外的各個諸王,越王宇文盛與趙王宇文招,還有畢王宇文賢等等,各個宗室王都迅速遭到處死。楊堅因為十分忌憚名將尉遲迥的實力,所以假借會葬大行皇帝,命令尉遲迥即刻趕往長安。
尉遲迥于是便決定起兵,與楊堅對抗。
尉遲迥與580年的6月,奉趙王宇文招之子為主,殺死楊堅派來的使者,登上鄴城,大會文武,聲討楊堅這個奸臣,號召天下忠臣,決定起兵討逆,當時任青州總管的尉遲勤,起兵響應,兩處兵力合二為一,號稱率數(shù)十萬兵力。不過,這數(shù)十萬真的是號稱而已!
益州總管王謙與勛州總管司馬消難,前后趁亂起兵,聲援尉遲迥。便是史上所稱的三方之亂。
誰知楊堅以韋孝寬為帥,率領十萬兵馬渡黃河直攻河陽,別遣楊素攻滎陽。宇文胄這個滎陽守將原是北周宗室,宇文胄早年曾被東魏所俘,只因當時年幼,所以未被殺,被閹之后放回了西魏。不過可憐宇文胄雖有忠心,卻無用兵所長,遭到楊素這個隋朝第一名將擒殺。
至于河陽方面,形勢一樣不妙。尉遲迥之子尉遲惇帶領十萬主力軍,卻依然未能阻止韋孝寬。西魏北周最負盛名的將軍之一韋孝寬,早于北魏末年的關中萬俟丑奴之亂之際,隨軍征戰(zhàn);東魏西魏對峙,他于玉壁城打出了經(jīng)典的防守戰(zhàn)役;北齊被北周滅國,他便獻上平齊三策。五十多年的傳奇生涯,使得他這個老將成為軍隊的支柱性人物,尉遲惇和他一對比無疑過于稚嫩。
一路追擊的韋孝寬,當年的八月份,殺到鄴城。
尉遲迥集結十三萬軍隊,于鄴城城南,和韋孝寬軍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
64歲的尉遲迥披甲上馬,帶領一萬親衛(wèi)軍,上陣殺敵,這一萬士兵之中,其中,一千士兵是關中帶過來的鮮卑兵,擁有十分強悍的戰(zhàn)斗力。主帥尉遲迥帶兵,全軍士氣大振,韋孝寬的進攻被打退。鄴城之中的百姓們因為看熱鬧,全都爬上城頭觀戰(zhàn)兩軍,還要時不時喝彩兩軍。
韋孝寬手中的大將宇文忻,便帶領輕騎兵繞到尉遲迥之后,手持弓箭對著百姓放箭,百姓都被嚇得紛紛往城下逃命。城墻之上的喧鬧聲傳到兩軍之中,心領神會的韋孝寬,馬上整兵突擊。
尉遲迥尚且未曾知道發(fā)生何事,以為身后已經(jīng)城破,手足無措,慌亂之中被韋軍擊潰,退到城里,隨即,鄴城被打破,一敗涂地!
韋軍士兵眼看就要圍上來,尉遲迥見大勢已去,便引刀自盡身亡!
不久之后,尉遲迥的各個親族、余部遭到各個擊破,司馬消難與王謙被楊堅所滅。
如此一來,史上聲勢浩大的三方之亂便就此宣告失敗。
尉遲帥軍由起兵到失敗,僅僅六十八天而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67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