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陀螺,是一種民間傳統(tǒng)游戲也叫抽賤骨頭,歷史悠久,山西夏縣西陰村仰韶文化遺址(距今約五六千年前)中曾出土陶制小陀螺。
“陀螺”這個名詞,最早出現(xiàn)在明朝,劉侗、于弈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中有“楊柳兒活,抽陀螺;楊柳兒青,放空鐘;楊柳兒死,踢毽子”的記載。
陀螺有陶制、木制、竹制、石制多種,以木制居多。木制陀螺為圓錐形,上大下小,錐端常加鐵釘或鋼珠。玩時,以繩繞陀螺使其旋于地,再以繩抽打,使之旋轉(zhuǎn)不停。抽打得越狠旋得越快,故又稱“抽賤骨頭”。
到明朝以后,陀螺已成為一種頗受兒童喜愛的游戲。有些玩技好的孩子,可一人同時抽打2至3個陀螺,亦可2至3人同時各抽陀螺,轉(zhuǎn)的時間最長者為勝。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日本人侵占了北京城,不少漢奸助紂為虐,老百姓就借抽陀螺時出氣兒,一邊抽一邊說:“抽漢奸,打漢奸,打敗日本,打漢奸?!薄俺闈h奸,打漢奸,棒子面漲一千?!币越庑念^之憤恨。
描寫戰(zhàn)爭的古詩詞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作者: 岑參
北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hù)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千尺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fēng)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戰(zhàn)城南
去年戰(zhàn),桑干原.
今年戰(zhàn),蔥河道.
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
萬里長征戰(zhàn)三軍盡衰老.
兇奴以殺戮為耕作,古來為見白骨黃沙田.
秦家筑城備胡處,汗家還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熄征戰(zhàn)無以時.
野戰(zhàn)格斗死,敗馬號鳴向天悲.
鳥鳩啄人腸,銜飛上掛枯樹枝.
士誶涂草莽,將軍空爾為.
乃知兵器是兇器,
圣人不得以而用之.
辛棄疾的 <破陣子>
醉里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生
沙場秋點兵
馬做的盧飛快
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
贏得生前身后名
可憐白發(fā)生
前出塞九首
戚戚去故里,
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
亡命嬰禍羅。
君已富士境,
開邊一何多?
棄絕父母恩,
吞聲行負(fù)戈。
出門日已遠(yuǎn),
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豈斷?
男兒死無時。
走馬脫轡頭,
手中挑青絲。
捷下萬仞岡,
俯身試搴旗。
磨刀嗚咽水,
水赤刃傷手。
欲輕腸斷聲,
心緒亂已久。
丈夫誓許國,
憤惋復(fù)何有?
功名圖麒麟,
戰(zhàn)骨當(dāng)速朽。
送徒既有長,
遠(yuǎn)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
不勞吏怒嗔。
路逢相識人,
附書與六親。
哀哉兩決絕,
不復(fù)同苦辛!
迢迢萬里馀,
領(lǐng)我赴三軍。
軍中異苦樂,
主將寧盡聞?
隔河見胡騎,
倏忽數(shù)百群。
我始為奴樸,
幾時樹功勛?
挽弓當(dāng)挽強,
用箭當(dāng)用長;
射人先射馬,
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
列(一作立)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
豈在多殺傷?
驅(qū)馬天雨雪,
軍行入高山。
逕危抱寒石,
指落曾冰間。
已去漢月遠(yuǎn),
何時筑城還?
浮云暮南征,
可望不可攀。
單于寇我壘,
百里風(fēng)塵昏。
雄劍四五動,
彼軍為我奔。
虜其名王歸,
系頸授轅門。
潛身備行列,
一勝何足論?
從軍十年馀,
能無分寸功?
眾人貴茍得,
欲語羞雷同。
中原有斗爭,
況在狄與戎?
丈夫四方志,
安可辭固窮?
九詠寄從兄湛之塞垣(并序)
兄卓犖經(jīng)奇,與予讀書羅浮,有扶風(fēng)、越石之志。以驃騎從袁督師死于邊。
邊風(fēng)
地角寒初斂,天歌云乍飛。大旗危欲折,孤將定何依?
送雁侵胡月,驚霜點鐵衣??赡艽垫獕?,一為達(dá)金微?
邊月
秦時一片月,萬古照邊州。白動狼煙塞,寒生驛火樓。
關(guān)山和淚到,圓缺及鄉(xiāng)愁。盈手梅花色,難將寄隴頭。
邊塵
紫塞三關(guān)隔,黃塵八面通。胡笳吹復(fù)起,漢月照還空。
雜沓仍隨馬,蕭條暗逐風(fēng)。將軍休拂拭,留點戰(zhàn)袍紅。
邊角
片角吹殘夜,雄關(guān)鐵鎖開。古城連堞響,奔馬踏霜回。
玉塞降羌淚,天山旅雁哀。何人聞此曲,不上望鄉(xiāng)臺?
邊笛
吹笛上高城,城秋月正明。胡兒雙淚下,漢塞一龍鳴。
沙柳愁中折,梅花夢里驚。徘徊三五弄,腸斷憶南征。
邊雁
候雁發(fā)金河,紛紛帶雪過。陣連關(guān)月小,聲斷塞風(fēng)多。
高舉愁梁稻,低飛怯網(wǎng)羅。羽毛非敢惜,書禮奈君何!
邊馬
天馬應(yīng)星晨,金羈虎豹茵。驕盤春草短,叱撥桃花新。
窟凍長城雪,蹄穿大漠塵。百戰(zhàn)交河道,功成還與人。
邊柳
嘆息陽關(guān)柳,青青能幾時?春光不可度,綠鬢已成絲。
歲歲愁扳折。依依綰別離。故園有奇樹,日夜憶連枝。
邊草
王孫去不返,馬足共車輪。萬里連天色,終年出塞人。
幾經(jīng)金海雪,不見玉關(guān)春。獨夜寒塘夢,相思愁白蘋。
江城子
平沙淺草接天長。路茫茫,幾興亡。昨夜波聲,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謾悲涼。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掃沙場。擊楫中流,曾記淚沾裳。欲上治安雙闕遠(yuǎn),空悵望,過維揚。
青玉案
傷心誤到蕪城路,攜血淚,無揮處。半月模糊霜幾樹,紫簫低遠(yuǎn),翠翹明滅,隱隱羊車度。鯨波碧浸橫江鎖,故壘蕭蕭蘆荻浦,煙水不知人事錯,戈船千里,降帆一片,莫怨蓮花步。
江城子
醉來長袖舞雞鳴。短歌行。壯心驚。西北神州,依舊一新亭。三十六峰長劍在,星斗氣,郁崢嶸。古來豪俠數(shù)幽并。鬢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編簡為誰青。一掬釣魚壇上淚,風(fēng)浩浩,雨冥冥。
關(guān)于豬的成語,歇后語,俗語,諺語
豬朋狗友:
比喻好吃懶做、不務(wù)正業(yè)的壞朋友
泥豬疥狗:
比喻卑賤或粗鄙的人
人怕出名豬怕壯:
豬長肥了就要被宰,比喻人出名后就會招致麻煩
一龍一豬:
喻二人相去懸殊
指豬罵狗:
猶指桑罵槐
【豬狗不如】比喻下等。
【豬突豨勇】比喻沖突銳利勇猛。
【豬朋狗友】比喻損友。
【豚蹄穰田】比喻以小犧牲而希望得到大報酬。
【豕突狼奔】比喻急遽奔跑的景象。通常用以形容兩軍對陣,敗軍奔逃流竄的情狀。
【殺豬教子】 比喻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則,從小培養(yǎng)孩子誠實的品德。
【豬朋狗友】 形容只能玩樂、不能共患難的朋友。
【豬羊變色】 比喻扭轉(zhuǎn)并徹底改變局面。
【豬狗不如】 罵人連牲畜都不如的話。
【豬突豨勇】 比喻沖突銳利勇猛 。
【遼東之豬】 表示少見多怪,或因見識淺薄而羞慚。
【馬店買豬】 (歇后語)沒那事。比喻無中生有的事。
【扮豬吃老虎】 比喻用心機(jī)耍詐?!疽积堃回i】 比喻人的賢與不肖,相去懸殊。
【泥豬瓦狗】 比喻無用之物。
【指豬罵狗】 拐彎抹角的罵人。
【牧豬奴戲】 賭博或奕棋。
【肥豬拱門】 比喻送上門來的利益。
【廟里的豬頭】 (歇后語)已經(jīng)有主。引申喻有理由、有道理。
【豬八戒上陣】 (歇后語)倒打一鈀。 比喻不承認(rèn)自己的過失,反而倒咬別人一口。
【豬八戒戴花】 (歇后語):(1)自覺美。 (2) 越是丑人越作怪。
【豬八戒照鏡子】 (歇后語):(1)里外不是人。(2) 當(dāng)面給他難看。
【豬八戒坐飛機(jī)】 (歇后語)丑上了天。
【豬八戒吃人參果】 (歇后語)全不知滋味。
【人怕出名豬怕肥】 (諺語)人出了名,往往招來各種麻煩;豬長肥了,將很快被屠宰。
【錢到公事辦,火到豬頭爛】 比喻條件成熟了,才好辦事。
【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 (諺語)比喻見識再少也會懂得一些。
【三豕渡河】 比喻文字訛誤或傳聞失實。亦作三豕涉河。
【封豕長蛇】 比喻貪暴的人。亦作封豨修蛇。
【牧豕聽經(jīng)】 比喻勤學(xué)。
【狼奔豕突】 形容人倉皇失措的逃跑,或壞人恣意摧殘破壞。
【遼東白豕】 比喻少見多怪而自視不凡,或因見識淺薄而羞慚。常用作自謙詞。
【豕交獸畜】 比喻待人不禮貌。
【魯魚亥豕】 因文字形似而致傳寫或刊刻錯誤。亦作亥豕魯魚。
【信及豚魚】 比喻極有信用。
【戴雞佩豚】 因公雞、野豬性好斗,古人作為勇猛的象徵。
【瘠牛僨豚】 比喻大國雖實力衰弱,然如凌壓小國,則小國必亡。
【豚兒犬子】 對人謙稱自己的兒子。
【豚蹄穰田】 比喻希圖以少許東西求取大量收益。
【拚死吃河豚】 (諺語)比喻勉強從事。
【豚肩不揜豆】 比喻非常節(jié)儉。
【犬彘之食】 比喻食物非常粗糙。
【狗彘不食】 比喻人的品行卑劣無恥,連豬狗都嫌棄。
【狗彘不如】 比喻人的品格卑劣,連豬狗都比不上。
【曾子殺彘】 比喻人講求信用。
【殺彘教子】 指父母教導(dǎo)子女應(yīng)言行一致。
【行同狗彘】 形容人的行為卑劣。亦作行同狗豨。
【豬突豨勇】 比喻沖突銳利勇猛 。
【行同狗豨】 形容人的行為卑劣。
狼奔豕突:形容莽撞蠻干的人。
牧豬奴戲:賭博。
豕交獸畜:指受人之恩而不懂回報的人。
向虎借豬:表示不可能之事。
老虎借母豬:喻有借無還的行為。
豬欠狗債:理所當(dāng)然的事。
不撿糞,豬就不瀉痢:事有湊巧,或本該如此。
人怕出名豬怕壯:豬養(yǎng)尊處優(yōu),絕沒有好下場,因為一旦肥壯就被宰殺。所以有時名聲遠(yuǎn)揚常給人帶來煩惱。
豬扶不上樹:喻無可救藥之人。
豬八戒喝了磨刀水,心里秀:豬八戒外表愚笨,但內(nèi)心卻非常善良聰明,所以用此話喻外表掩蓋智慧,秀中愚外。
封豕長蛇:比喻貪婪橫暴的人。
預(yù)示地震的俗語:
雞飛上樹豬拱圈。
豬嘴上插蔥,裝象。
豬八戒吃人參果,全不知滋味。
熱鬧處獻(xiàn)母豬,盡丟丑。
豬八戒上陣,倒打一鈀。
豬拾柴,狗燒火,野狐掃地請客坐。
駝背子牽母豬,前世的冤。
死豬不怕開水燙。
【狗彘不若】(成語) 彘(zhì):豬。連豬狗都不如。形容品行極其卑劣或行為極端無恥。[語出]《荀子·榮辱》:“則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币沧鳌肮峰椴蝗纭?。[近] 禽獸不如
【狼奔豕突】 形容人倉皇失措的逃跑,或壞人恣意摧殘破壞。
【豬朋狗友】比喻好吃懶做、不務(wù)正業(yè)的壞朋友。也形容只能玩樂、不能共患難的朋友。與“狐朋狗友”同義。
【泥豬疥狗】 比喻卑賤或粗鄙的人
【人怕出名豬怕壯】豬長肥了就要被宰,比喻人出名后就會招致麻煩。
【一龍一豬】 喻二人相去懸殊。出自唐代著名文學(xué)家韓愈的一篇文章,意思是說人在幼時大致沒有什么區(qū)別,而學(xué)問的深淺由年長而不同,于是有一龍一豬的差別。
【指豬罵狗】 拐彎抹角的罵人。與“指桑罵槐”同義。
【豬狗不如】比喻下等。
【豬突豨勇】比喻沖突銳利勇猛。
【豚蹄穰田】比喻以小犧牲而希望得到大報酬。
【豕突狼奔】比喻急遽奔跑的景象。通常用以形容兩軍對陣,敗軍奔逃流竄的情狀。
【殺豬教子】 比喻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則,從小培養(yǎng)孩子誠實的品德。
【豬羊變色】 比喻扭轉(zhuǎn)并徹底改變局面。
【豬狗不如】 罵人連牲畜都不如的話。 與“狗彘不若”同義。
【遼東之豬】 表示少見多怪,或因見識淺薄而羞慚。
【馬店買豬】 (歇后語)沒那事。比喻無中生有的事。
【扮豬吃老虎】 比喻用心機(jī)耍詐?!疽积堃回i】 比喻人的賢與不肖,相去懸殊。
【泥豬瓦狗】 比喻無用之物。
【牧豬奴戲】 賭博或奕棋。
【肥豬拱門】 比喻送上門來的利益。
【廟里的豬頭】 (歇后語)已經(jīng)有主。引申喻有理由、有道理。
【豬八戒上陣】 (歇后語)倒打一鈀。 比喻不承認(rèn)自己的過失,反而倒咬別人一口。
【豬八戒戴花】 (歇后語):(1)自覺美。 (2) 越是丑人越作怪。
【豬八戒照鏡子】 (歇后語):(1)里外不是人。(2) 當(dāng)面給他難看。
【豬八戒坐飛機(jī)】 (歇后語)丑上了天。
【豬八戒吃人參果】 (歇后語)全不知滋味。
【人怕出名豬怕壯】 (俗語)人出了名,往往招來各種麻煩;豬長肥了,將很快被屠宰。
【錢到公事辦,火到豬頭爛】 比喻條件成熟了,才好辦事。
【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 (俗語)比喻見識再少也會懂得一些。
【三豕渡河】 比喻文字訛誤或傳聞失實。亦作三豕涉河。
【封豕長蛇】 比喻貪暴的人。亦作封豨修蛇。
【牧豕聽經(jīng)】 比喻勤學(xué)。
【遼東白豕】 比喻少見多怪而自視不凡,或因見識淺薄而羞慚。常用作自謙詞。
【豕交獸畜】 比喻待人不禮貌。
【魯魚亥豕】 因文字形似而致傳寫或刊刻錯誤。亦作亥豕魯魚。
【犬彘之食】 比喻食物非常粗糙。
【狗彘不食】 比喻人的品行卑劣無恥,連豬狗都嫌棄。
【曾子殺彘】 比喻人講求信用。
【殺彘教子】 指父母教導(dǎo)子女應(yīng)言行一致。
【行同狗彘】 形容人的行為卑劣。亦作行同狗豨。
【豬突豨勇】 比喻沖突銳利勇猛 。
【豬突豨勇】 比喻沖突銳利勇猛 。
【行同狗豨】 形容人的行為卑劣。
【】【扮豬吃老虎】 比喻用心機(jī)耍詐。
【雞飛上樹豬拱圈】這是一句預(yù)示地震的俗語,所以地震多發(fā)區(qū)的人們將它編入歌謠:"震前動物有前兆,綜合異常作預(yù)報。牛羊騾馬不服圈,老鼠搬家往外逃。雞飛上樹豬拱圈,鴨不下水狗狂咬"。
【打不死野豬樹上躲】豬發(fā)起怒來可不得了,會兇悍得橫沖直撞,所以人們說"打不死野豬樹上躲"。
【豬扶不上樹】 喻無可救藥之人。
豬的歇后語:
豬鼻上插蔥——裝象。
不放醬油澆豬爪——白提(蹄)。
城隍廟里的豬頭——有主的。
吃了豬下巴——愛搭嘴。
吃豬肉念佛經(jīng)——假善人。
釘豬的刀——要快。
惡狼專咬瘸腿豬——以強欺弱。
餓漢槍豬頭——爭嘴。
餓豬占木槽——死不放。
放了血的豬——趴下了。
肥豬跑進(jìn)屠戶家——送上門的肉。
肥豬跑進(jìn)屠戶家——找死。
豁牙子啃豬蹄——橫扯筋。
降不住豬肉降豆腐——欺軟怕硬。
就著豬肉吃油條——膩透了。
狼惜豬娃——還不了(比喻不去無回)。
老肥豬上屠場——挨刀的貨(比喻某人是受懲罰的對象)。
老鴿落在豬背上——個賽過一個黑(比喻一個更比一個壞)。
烏鴉嫌豬黑——自己不覺得。(比喻只看見別人的缺點,看不到自己的毛病)
老虎和豬生的——又惡又蠢。
老母豬吃鐵餅——好硬的嘴。
老母豬吃碗碴——滿嘴是詞(瓷)。
老母豬下兒——一代不如一代。
老母豬打架——動口不動手。
老母豬打架——光使嘴。
老母豬跟牛打架——豁出老臉來了。
老母豬逛花園——找著挨揍。
老母豬和牛打架——豁出命來摔。
老母豬爬樓梯——高攀。
老母豬追兔子——上氣不接下氣。
老子偷豬兒偷牛——一個更比一個兇。
兩塊錢買去個豬頭——便宜了他。
林沖到了野豬林——絕處逢生。
魯智深大鬧野豬林——粗中有細(xì)。
麻袋里裝豬——不知黑白。
沒眼兒豬叫——瞎哼哼。
眉毛上掛豬膽——苦在眼前。
廟里的豬頭——各有主(比喻都已為人所有,沒有多余)。
母豬的耳朵——軟的(比喻容易被感動或動搖)。
母豬毀墻根——亂拱(比喻亂說,撥弄是非)。
母豬嫌米糠——反常。
母豬鉆進(jìn)玉米地——找著吃棒子。
牛欄里關(guān)豬——靠不住。
千年的野豬——老虎的食(比喻早晚是人家的貨)。
三百斤的野豬——得個大嘴(比喻能吃)。
三個錢買豬頭:就是一張嘴(比喻嘴好,會說話)
殺豬不吹——蔫退(火退)。
殺豬不褪毛——先吹起來看。
殺豬的遇到攔路——都有家伙。
殺豬分下水——人人掛心腸。
殺豬割耳朵——不是要害。
殺豬開膛——搜腸刮肚。
殺豬捅屁股——各有各的刀路。
殺豬用鉛筆刀——全憑訣竅。
山中的野豬——嘴巴厲害。
樹上的烏鴉,圈里的豬——一色貨。
死豬不怕開火燙——豁出來了。
壇子里喂豬——一個一個地來。
剔了肉的豬蹄兒——賤骨頭。
剃頭刀殺豬——割出來刮。
田埂上修豬圈——肥水不落外人臼。
屠宰場的豬——任人宰割。
吞了豬膽嚼黃連——接連吃苦頭。
屋檐下掛豬但——苦水滴滴。
小媳婦買豬內(nèi)臟——提心吊膽。
閹豬割耳朵——兩頭受罪。
養(yǎng)在圈里的豬——少不了挨一刀。
野豬頭做貢物——虛情假意。
一個槽里養(yǎng)兩頭豬——搶食吃。
種莊稼的殺豬——靠吹大氣吃飯。
豬八戒背媳婦——舍得花力氣。
豬八戒不成仙——壞在嘴上。
豬八戒吃黃連——苦了大嘴的。
豬八戒吃豬蹄——自殘骨肉。
豬八戒充英雄——只是嘴皮子拱得歡。
豬八戒戴耳環(huán)——自以為美。
豬八戒戴花——越多越丑。
豬八戒的武藝——倒打一耙。
豬八戒的嘴巴——自我欣賞。
豬八戒掉進(jìn)萬花筒——丑態(tài)百出。
豬八戒發(fā)脾氣——又丑又惡。
豬八戒拱簾子——嘴先進(jìn)。
豬八戒過火焰山——倒把一耙。
豬八戒進(jìn)了女兒國——看花了眼。
豬八戒進(jìn)屠場——自己貢獻(xiàn)自己。
豬八戒啃地梨——什么仙人吃什么果。
豬八戒買豬肝——難得心腸。
豬八戒賣炒肝——這是哪道肺?
豬八戒賣涼粉——樣數(shù)不多,滋味不少。
豬八戒三十六變——沒有一副好嘴臉
豬八戒摔鏡子——怕露丑
豬八戒西天取經(jīng)——三心二意
豬八戒相親——怕露嘴臉
豬八戒想娶媳婦——一廂情愿
豬八戒背媳婦——心甘情愿
豬八戒招親——黑燈黑人
豬大腸——扶不起來
豬腦殼——死不開竊
豬尿泡打人——情節(jié)重
豬婆吃胞衣——自吃自
豬圈里養(yǎng)駱駝——突出
豬肉湯洗澡——膩死人
豬蹄子不放鹽——旦(淡)角(腳)
豬向前拱,雞住后刨——各有各的門道
豬鬃刷子——又粗又硬
豬嘴里挖泥鰍——死也挖不出來
屬豬的——吃肉的貨
屬豬的——能吃能睡
屬豬的——會吃不會干
煮熟的豬頭——死不開口
嘴里吃了爛豬毛——亂糟糟
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與豬有關(guān)的成語:
1、牧豬奴戲
2、人怕出名豬怕壯
3、豬卑狗險
4、豬突豨勇(豨:野豬)
5、狼奔豕突
6、封豕長蛇
7、豕交獸畜
8、豬欠狗債
9、豬朋狗友
10、一龍一豬
11、行同狗彘
12、信及豚魚
13、殺彘教子
14、牧豕聽經(jīng)
15、見豕負(fù)涂
16、狗彘不食其余
17、狗彘不若
18、敝鼓喪豚
19、三豕涉河
20、遼東白豕
21、魯魚亥豕
22、豚蹄穰田
23.豬狗不如
24.死豬不怕滾水燙.
與豬有關(guān)的歇后語:
豬八戒喝磨刀水……心里秀
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豬嘴上插蔥,裝象
豬八戒吃人參果……全不知滋味
熱鬧處獻(xiàn)母豬……盡丟丑
豬八戒上陣……倒打一鈀
駝背子牽母豬……前世的冤
馬店買豬………沒那市(事)
豬八戒進(jìn)屠場 - 自己貢獻(xiàn)自己
豬八戒進(jìn)了女兒國 - 看花了眼
豬八戒戴耳環(huán) - 自以為美
豬八戒的武藝 - 倒打一耙
豬八戒三十六變 - 沒有一副好嘴臉
豬八戒相親 - 怕露嘴臉
豬八戒西天取經(jīng) - 三心二意
豬八戒不成仙 - 壞在嘴上
豬八戒拱簾子 - 嘴先進(jìn)
豬八戒掉進(jìn)萬花筒 - 丑態(tài)百出
豬八戒照像 - 自找難堪(看)
豬八戒摔鏡子 - 怕露丑
豬八戒買豬肝 - 難得心腸
豬八戒充英雄 - 只是嘴皮子拱得歡
豬八戒招親 - 黑燈黑人
豬八戒賣涼粉 - 樣數(shù)不多,滋味不少
豬八戒賣炒肝 - 這是哪道肺
豬八戒的嘴巴 - 自我欣賞
豬八戒啃地梨 - 什么仙人吃什么果
豬八戒戴花 - 越多越丑
豬八戒吃豬啼 - 自殘骨肉
豬八戒吃黃連 - 苦了大嘴的
豬八戒吃人參果 - 苦了大嘴的
豬八戒耍把式 - 倒打一耙
豬八戒過火焰山 - 倒把一耙
豬八戒了天拜佛 - 撣心不穩(wěn)
豬尿泡打入 - 情節(jié)重
豬婆吃包衣 - 自吃自
豬鬃刷子 - 又粗又硬
豬大腸 - 扶不起來
豬嘴里挖泥鰍 - 死也挖不出來
豬肉湯洗澡 - 膩死人
豬向前拱,雞住后刨 - 各有各的門道
豬圈里養(yǎng)駱駝 - 突出
豬蹄子不放鹽 - 旦(淡)角(腳)
豬腦殼 - 死不開竊
豬八戒背媳婦 - 舍得花力氣
豬八戒肖媳婦 - 心甘情愿
豬八戒想娶媳婦 - 一廂情愿
豬八戒發(fā)眸氣 - 又丑又惡
豬八戒照鏡子 - 自找難堪
賈雨村夤緣復(fù)舊職 林黛玉拋父進(jìn)京都(黛玉進(jìn)賈府)
卻說雨村忙回頭看時,不是別人,乃是當(dāng)日同僚一案參革的號張如圭者.他本系此地人,革后家居,今打聽得都中奏準(zhǔn)起復(fù)舊員之信,他便四下里尋情找門路,忽遇見雨村,故忙道喜.二人見了禮,張如圭便將此信告訴雨村,雨村自是歡喜,忙忙的敘了兩句,遂作別各自回家.冷子興聽得此言,便忙獻(xiàn)計,令雨村央煩林如海,轉(zhuǎn)向都中去央煩賈政.雨村領(lǐng)其意,作別回至館中,忙尋邸報看真確了.
次日,面謀之如海.如海道:“天緣湊巧,因賤荊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無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來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此刻正思向蒙訓(xùn)教之恩未經(jīng)酬報,遇此機(jī)會,豈有不盡心圖報之理.但請放心.弟已預(yù)為籌畫至此,已修下薦書一封,轉(zhuǎn)托內(nèi)兄務(wù)為周全協(xié)佐,方可稍盡弟之鄙誠,即有所費用之例,弟于內(nèi)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勞尊兄多慮矣。”雨村一面打恭,謝不釋口,一面又問:“不知令親大人現(xiàn)居何職?只怕晚生草率,不敢驟然入都干瀆。”如海笑道:“若論舍親,與尊兄猶系同譜,乃榮公之孫:大內(nèi)兄現(xiàn)襲一等將軍,名赦,字恩侯,二內(nèi)兄名政,字存周,現(xiàn)任工部員外郎,其為人謙恭厚道,大有祖父遺風(fēng),非膏粱輕薄仕宦之流,故弟方致書煩托.否則不但有污尊兄之清操,即弟亦不屑為矣?!庇甏迓犃?,心下方信了昨日子興之言,于是又謝了林如海.如海乃說:“已擇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尊兄即同路而往,豈不兩便?"雨村唯唯聽命,心中十分得意.如海遂打點禮物并餞行之事,雨村一一領(lǐng)了.
那女學(xué)生黛玉,身體方愈,原不忍棄父而往,無奈他外祖母致意務(wù)去,且兼如海說:“汝父年將半百,再無續(xù)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極小,上無親母教養(yǎng),下無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減我顧盼之憂,何反云不往?"黛玉聽了,方灑淚拜別,隨了奶娘及榮府幾個老婦人登舟而去.雨村另有一只船,帶兩個小童,依附黛玉而行.
有日到了都中,進(jìn)入神京,雨村先整了衣冠,帶了小童,拿著宗侄的名帖,至榮府的門前投了.彼時賈政已看了妹丈之書,即忙請入相會.見雨村相貌魁偉,言語不俗,且這賈政最喜讀書人,禮賢下士,濟(jì)弱扶危,大有祖風(fēng),況又系妹丈致意,因此優(yōu)待雨村,更又不同,便竭力內(nèi)中協(xié)助,題奏之日,輕輕謀了一個復(fù)職候缺,不上兩個月,金陵應(yīng)天府缺出,便謀補了此缺,拜辭了賈政,擇日上任去了.不在話下.
且說黛玉自那日棄舟登岸時,便有榮國府打發(fā)了轎子并拉行李的車輛久候了.這林黛玉常聽得母親說過,他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他近日所見的這幾個三等仆婦,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況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自上了轎,進(jìn)入城中從紗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華,人煙之阜盛,自與別處不同.又行了半日,忽見街北蹲著兩個大石獅子,三間獸頭大門,門前列坐著十來個華冠麗服之人.正門卻不開,只有東西兩角門有人出入.正門之上有一匾,匾上大書"敕造寧國府"五個大字.黛玉想道:這必是外祖之長房了.想著,又往西行,不多遠(yuǎn),照樣也是三間大門,方是榮國府了.卻不進(jìn)正門,只進(jìn)了西邊角門.那轎夫抬進(jìn)去,走了一射之地,將轉(zhuǎn)彎時,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婆子們已都下了轎,趕上前來.另換了三四個衣帽周全十七八歲的小廝上來,復(fù)抬起轎子.眾婆子步下圍隨至一垂花門前落下.眾小廝退出,眾婆子上來打起轎簾,扶黛玉下轎.林黛玉扶著婆子的手,進(jìn)了垂花門,兩邊是抄手游廊,當(dāng)中是穿堂,當(dāng)?shù)胤胖粋€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轉(zhuǎn)過插屏,小小的三間廳,廳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間上房,皆雕梁畫棟,兩邊穿山游廊廂房,掛著各色鸚鵡,畫眉等鳥雀.臺磯之上,坐著幾個穿紅著綠的丫頭,一見他們來了,便忙都笑迎上來,說:"剛才老太太還念呢,可巧就來了。"于是三四人爭著打起簾籠,一面聽得人回話:"林姑娘到了。"
黛玉方進(jìn)入房時,只見兩個人攙著一位鬢發(fā)如銀的老母迎上來,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見時,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摟入懷中,心肝兒肉叫著大哭起來.當(dāng)下地下侍立之人,無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個不?。粫r眾人慢慢解勸住了,黛玉方拜見了外祖母.____此即冷子興所云之史氏太君,賈赦賈政之母也.當(dāng)下賈母一一指與黛玉:"這是你大舅母,這是你二舅母,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婦珠大嫂子。"黛玉一一拜見過.賈母又說:"請姑娘們來.今日遠(yuǎn)客才來,可以不必上學(xué)去了。"眾人答應(yīng)了一聲,便去了兩個.
不一時,只見三個奶嬤嬤并五六個丫鬟,簇?fù)碇齻€姊妹來了.第一個肌膚微豐,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第二個削肩細(xì)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第三個身量未足,形容尚?。溻O環(huán)裙襖,三人皆是一樣的妝飾.黛玉忙起身迎上來見禮,互相廝認(rèn)過,大家歸了坐.丫鬟們斟上茶來.不過說些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請醫(yī)服藥,如何送死發(fā)喪.不免賈母又傷感起來,因說:“我這些兒女,所疼者獨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連面也不能一見,今見了你,我怎不傷心!"說著,摟了黛玉在懷,又嗚咽起來.眾人忙都寬慰解釋,方略略止?。?br>
眾人見黛玉年貌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fēng)流態(tài)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癥.因問:“常服何藥,如何不急為療治?"黛玉道:"我自來是如此,從會吃飲食時便吃藥,到今日未斷,請了多少名醫(yī)修方配藥,皆不見效.那一年我三歲時,聽得說來了一個癩頭和尚,說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從.他又說: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時,除非從此以后總不許見哭聲,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親友之人,一概不見,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瘋瘋癲癲,說了這些不經(jīng)之談,也沒人理他.如今還是吃人參養(yǎng)榮丸。"賈母道:"正好,我這里正配丸藥呢.叫他們多配一料就是了.
一語未了,只聽后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yuǎn)客!"黛玉納罕道:"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yán)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心下想時,只見一群媳婦丫鬟圍擁著一個人從后房門進(jìn)來.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戴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系著豆綠宮絳,雙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wù)б\,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fēng)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聞.黛玉連忙起身接見.賈母笑道,"你不認(rèn)得他,他是我們這里有名的一個潑皮破落戶兒,南省俗謂作`辣子',你只叫他`鳳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稱呼,只見眾姊妹都忙告訴他道:"這是璉嫂子。"黛玉雖不識,也曾聽見母親說過,大舅賈赦之子賈璉,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內(nèi)侄女,自幼假充男兒教養(yǎng)的,學(xué)名王熙鳳.黛玉忙陪笑見禮,以"嫂"呼之.這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xì)細(xì)打諒了一回,仍送至賈母身邊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這樣標(biāo)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么姑媽偏就去世了!"說著,便用帕拭淚.賈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來招我.你妹妹遠(yuǎn)路才來,身子又弱,也才勸住了,快再休提前話。"這熙鳳聽了,忙轉(zhuǎn)悲為喜道:"正是呢!我一見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歡,又是傷心,竟忘記了老祖宗.該打,該打!"又忙攜黛玉之手,問:"妹妹幾歲了?可也上過學(xué)?現(xiàn)吃什么藥?在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訴我,丫頭老婆們不好了,也只管告訴我。"一面又問婆子們:"林姑娘的行李東西可搬進(jìn)來了?帶了幾個人來?你們趕早打掃兩間下房,讓他們?nèi)バ?
說話時,已擺了茶果上來.熙鳳親為捧茶捧果.又見二舅母問他:“月錢放過了不曾?"熙鳳道:"月錢已放完了.才剛帶著人到后樓上找緞子,找了這半日,也并沒有見昨日太太說的那樣的,想是太太記錯了?"王夫人道:"有沒有,什么要緊。"因又說道:"該隨手拿出兩個來給你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著叫人再去拿罷,可別忘了。"熙鳳道:"這倒是我先料著了,知道妹妹不過這兩日到的,我已預(yù)備下了,等太太回去過了目好送來。"王夫人一笑,點頭不語.
當(dāng)下茶果已撤,賈母命兩個老嬤嬤帶了黛玉去見兩個母舅.時賈赦之妻邢氏忙亦起身,笑回道:“我?guī)Я送馍^去,倒也便宜?!辟Z母笑道:“正是呢,你也去罷,不必過來了?!毙戏蛉舜饝?yīng)了一聲"是"字,遂帶了黛玉與王夫人作辭,大家送至穿堂前.出了垂花門,早有眾小廝們拉過一輛翠幄青н車*,邢夫人攜了黛玉,坐在上面,眾婆子們放下車簾,方命小廝們抬起,拉至寬處,方駕上馴騾,亦出了西角門,往東過榮府正門,便入一黑油大門中,至儀門前方下來.眾小廝退出,方打起車簾,邢夫人攙著黛玉的手,進(jìn)入院中.黛玉度其房屋院宇,必是榮府中花園隔斷過來的.進(jìn)入三層儀門,果見正房廂廡游廊,悉皆小巧別致,不似方才那邊軒峻壯麗,且院中隨處之樹木山石皆在.一時進(jìn)入正室,早有許多盛妝麗服之姬妾丫鬟迎著,邢夫人讓黛玉坐了,一面命人到外面書房去請賈赦.一時人來回話說:"老爺說了:~連日身上不好,見了姑娘彼此倒傷心,暫且不忍相見.勸姑娘不要傷心想家,跟著老太太和舅母,即同家里一樣.姊妹們雖拙,大家一處伴著,亦可以解些煩悶.或有委屈之處,只管說得,不要外道才是.'"黛玉忙站起來,一一聽了.再坐一刻,便告辭.邢夫人苦留吃過晚飯去,黛玉笑回道:"舅母愛惜賜飯,原不應(yīng)辭,只是還要過去拜見二舅舅,恐領(lǐng)了賜去不恭,異日再領(lǐng),未為不可.望舅母容諒。"邢夫人聽說,笑道:"這倒是了。"遂令兩三個嬤嬤用方才的車好生送了姑娘過去,于是黛玉告辭.邢夫人送至儀門前,又囑咐了眾人幾句,眼看著車去了方回來.
一時黛玉進(jìn)了榮府,下了車.眾嬤嬤引著,便往東轉(zhuǎn)彎,穿過一個東西的穿堂,向南大廳之后,儀門內(nèi)大院落,上面五間大正房,兩邊廂房鹿頂耳房鉆山,四通八達(dá),軒昂壯麗,比賈母處不同.黛玉便知這方是正經(jīng)正內(nèi)室,一條大甬路,直接出大門的.進(jìn)入堂屋中,抬頭迎面先看見一個赤金九龍青地大匾,匾上寫著斗大的三個大字,是"榮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書賜榮國公賈源",又有"萬幾宸翰之寶".大紫檀雕螭案上,設(shè)著三尺來高青綠古銅鼎,懸著待漏隨朝墨龍大畫,一邊是金ы彝,一邊是玻璃ニ.地下兩溜十六張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對聯(lián),乃烏木聯(lián)牌,鑲著鏨銀的字跡,道是:
座上珠璣昭日月,堂前黼黻煥煙霞.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鄉(xiāng)世教弟勛襲東安郡王穆蒔拜手書".
原來王夫人時常居坐宴息,亦不在這正室,只在這正室東邊的三間耳房內(nèi).于是老嬤嬤引黛玉進(jìn)東房門來.臨窗大炕上鋪著猩紅洋や,正面設(shè)著大紅金錢蟒靠背,石青金錢蟒引枕,秋香色金錢蟒大條褥.兩邊設(shè)一對梅花式洋漆小幾.左邊幾上文王鼎匙箸香盒,右邊幾上汝窯美人觚____觚內(nèi)插著時鮮花卉,并茗碗痰盒等物.地下面西一溜四張椅上,都搭著銀紅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腳踏.椅之兩邊,也有一對高幾,幾上茗碗瓶花俱備.其余陳設(shè),自不必細(xì)說.老嬤嬤們讓黛玉炕上坐,炕沿上卻有兩個錦褥對設(shè),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東邊椅子上坐了.本房內(nèi)的丫鬟忙捧上茶來.黛玉一面吃茶,一面打諒這些丫鬟們,妝飾衣裙,舉止行動,果亦與別家不同.
茶未吃了,只見一個穿紅綾襖青緞掐牙背心的丫鬟走來笑說道:“太太說,請林姑娘到那邊坐罷?!崩蠇邒呗犃?,于是又引黛玉出來,到了東廊三間小正房內(nèi).正房炕上橫設(shè)一張炕桌,桌上磊著書籍茶具,靠東壁面西設(shè)著半舊的青緞靠背引枕.王夫人卻坐在西邊下首,亦是半舊的青緞靠背坐褥.見黛玉來了,便往東讓.黛玉心中料定這是賈政之位.因見挨炕一溜三張椅子上,也搭著半舊的彈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攜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王夫人因說:“你舅舅今日齋戒去了,再見罷.只是有一句話囑咐你:你三個姊妹倒都極好,以后一處念書認(rèn)字學(xué)針線,或是偶一頑笑,都有盡讓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個孽根禍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廟里還愿去了,尚未回來,晚間你看見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黛玉亦常聽得母親說過,二舅母生的有個表兄,乃銜玉而誕,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nèi)幃廝混,外祖母又極溺愛,無人敢管.今見王夫人如此說,便知說的是這表兄了.因陪笑道:“舅母說的,可是銜玉所生的這位哥哥?在家時亦曾聽見母親常說,這位哥哥比我大一歲,小名就喚寶玉,雖極憨頑,說在姊妹情中極好的.況我來了,自然只和姊妹同處,兄弟們自是別院另室的,豈得去沾惹之理?"王夫人笑道:"你不知道原故:他與別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愛,原系同姊妹們一處嬌養(yǎng)慣了的.若姊妹們有日不理他,他倒還安靜些,縱然他沒趣,不過出了二門,背地里拿著他兩個小幺兒出氣,咕唧一會子就完了.若這一日姊妹們和他多說一句話,他心里一樂,便生出多少事來.所以囑咐你別睬他.他嘴里一時甜言蜜語,一時有天無日,一時又瘋瘋傻傻,只休信他。"
黛玉一一的都答應(yīng)著.只見一個丫鬟來回:“老太太那里傳晚飯了?!蓖醴蛉嗣y黛玉從后房門由后廊往西,出了角門,是一條南北寬夾道.南邊是倒座三間小小的抱廈廳,北邊立著一個粉油大影壁,后有一半大門,小小一所房室.王夫人笑指向黛玉道:“這是你鳳姐姐的屋子,回來你好往這里找他來,少什么東西,你只管和他說就是了。”這院門上也有四五個才總角的小廝,都垂手侍立.王夫人遂攜黛玉穿過一個東西穿堂,便是賈母的后院了.于是,進(jìn)入后房門,已有多人在此伺候,見王夫人來了,方安設(shè)桌椅.賈珠之妻李氏捧飯,熙鳳安箸,王夫人進(jìn)羹.賈母正面榻上獨坐,兩邊四張空椅,熙鳳忙拉了黛玉在左邊第一張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讓.賈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們不在這里吃飯.你是客,原應(yīng)如此坐的?!摈煊穹礁媪俗耍Z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個告了座方上來.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邊丫鬟執(zhí)著拂塵,漱盂,巾帕.李,鳳二人立于案旁布讓.外間伺候之媳婦丫鬟雖多,卻連一聲咳嗽不聞.寂然飯畢,各有丫鬟用小茶盤捧上茶來.當(dāng)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養(yǎng)身,云飯后務(wù)待飯粒咽盡,過一時再吃茶,方不傷脾胃.今黛玉見了這里許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隨的,少不得一一改過來,因而接了茶.早見人又捧過漱盂來,黛玉也照樣漱了口.プ手畢,又捧上茶來,這方是吃的茶.賈母便說:“你們?nèi)チT,讓我們自在說話兒?!蓖醴蛉寺犃耍ζ鹕?,又說了兩句閑話,方引鳳,李二人去了.賈母因問黛玉念何書.黛玉道:“只剛念了《四書》。”黛玉又問姊妹們讀何書.賈母道:“讀的是什么書,不過是認(rèn)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
一語未了,只聽外面一陣腳步響,丫鬟進(jìn)來笑道:“寶玉來了!"黛玉心中正疑惑著:"這個寶玉,不知是怎生個憊懶人物,懵懂頑童?"____倒不見那蠢物也罷了.心中想著,忽見丫鬟話未報完,已進(jìn)來了一位年輕的公子:頭上戴著束發(fā)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jié)長穗宮絳,外罩石青起花八團(tuán)倭鍛排穗褂,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視而有情.項上金螭瓔珞,又有一根五色絲絳,系著一塊美玉.黛玉一見,便吃一大驚,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見這寶玉向賈母請了安,賈母便命:"去見你娘來。"寶玉即轉(zhuǎn)身去了.一時回來,再看,已換了冠帶:頭上周圍一轉(zhuǎn)的短發(fā),都結(jié)成小辮,紅絲結(jié)束,共攢至頂中胎發(fā),總編一根大辮,黑亮如漆,從頂至梢,一串四顆大珠,用金八寶墜角,身上穿著銀紅撒花半舊大襖,仍舊帶著項圈,寶玉,寄名鎖,護(hù)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綾褲腿,錦邊彈墨襪,厚底大紅鞋.越顯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轉(zhuǎn)盼多情,語言常笑.天然一段風(fēng)騷,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極好,卻難知其底細(xì).后人有《西江月》二詞,批寶玉極恰,其詞曰: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nèi)
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wù),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
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yè),貧窮難耐凄涼.可憐辜負(fù)好韶光,于國于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э
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賈母因笑道:“外客未見,就脫了衣裳,還不去見你妹妹!"寶玉早已看見多了一個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媽之女,忙來作揖.廝見畢歸坐,細(xì)看形容,與眾各別:兩彎似蹙非蹙ズ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tài)生兩ь之愁,嬌襲一身之?。疁I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fēng).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寶玉看罷,因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賈母笑道:"可又是胡說,你又何曾見過他?"寶玉笑道:"雖然未曾見過他,然我看著面善,心里就算是舊相識,今日只作遠(yuǎn)別重逢,亦未為不可。"賈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寶玉便走近黛玉身邊坐下,又細(xì)細(xì)打量一番,因問:"妹妹可曾讀書?"黛玉道:"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xué),些須認(rèn)得幾個字。"寶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兩個字?"黛玉便說了名.寶玉又問表字.黛玉道:"無字。"寶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顰顰'二字極妙。"探春便問何出.寶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說:`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畫眉之墨.'況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這兩個字,豈不兩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寶玉笑道:"除《四書》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問黛玉:"可也有玉沒有?"眾人不解其語,黛玉便忖度著因他有玉,故問我有也無,因答道:"我沒有那個.想來那玉是一件罕物,豈能人人有的。"寶玉聽了,登時發(fā)作起癡狂病來,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罵道:"什么罕物,連人之高低不擇,還說`通靈'不`通靈'呢!我也不要這勞什子了!"嚇的眾人一擁爭去拾玉.賈母急的摟了寶玉道:"孽障!你生氣,要打罵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寶玉滿面淚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沒有,單我有,我說沒趣,如今來了這們一個神仙似的妹妹也沒有,可知這不是個好東西。"賈母忙哄他道:"你這妹妹原有這個來的,因你姑媽去世時,舍不得你妹妹,無法處,遂將他的玉帶了去了:一則全殉葬之禮,盡你妹妹之孝心,二則你姑媽之靈,亦可權(quán)作見了女兒之意.因此他只說沒有這個,不便自己夸張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還不好生慎重帶上,仔細(xì)你娘知道了。"說著,便向丫鬟手中接來,親與他帶上.寶玉聽如此說,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別論了.
當(dāng)下,奶娘來請問黛玉之房舍.賈母說:“今將寶玉挪出來,同我在套間暖閣兒里,把你林姑娘暫安置碧紗櫥里.等過了殘冬,春天再與他們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罷?!睂氂竦溃骸昂米孀?,我就在碧紗櫥外的床上很妥當(dāng),何必又出來鬧的老祖宗不得安靜。”賈母想了一想說:“也罷了?!泵咳艘粋€奶娘并一個丫頭照管,余者在外間上夜聽喚.一面早有熙鳳命人送了一頂藕合色花帳,并幾件錦被緞褥之類.
黛玉只帶了兩個人來:一個是自幼奶娘王嬤嬤,一個是十歲的小丫頭,亦是自幼隨身的,名喚作雪雁.賈母見雪雁甚小,一團(tuán)孩氣,王嬤嬤又極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便將自己身邊的一個二等丫頭,名喚鸚哥者與了黛玉.外亦如迎春等例,每人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個教引嬤嬤,除貼身掌管釵釧プ沐兩個丫鬟外,另有五六個灑掃房屋來往使役的小丫鬟.當(dāng)下,王嬤嬤與鸚哥陪侍黛玉在碧紗櫥內(nèi).寶玉之乳母李嬤嬤,并大丫鬟名喚襲人者,陪侍在外面大床上.
原來這襲人亦是賈母之婢,本名珍珠.賈母因溺愛寶玉,生恐寶玉之婢無竭力盡忠之人,素喜襲人心地純良,克盡職任,遂與了寶玉.寶玉因知他本姓花,又曾見舊人詩句上有"花氣襲人"之句,遂回明賈母,更名襲人.這襲人亦有些癡處:伏侍賈母時,心中眼中只有一個賈母,如今服侍寶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個寶玉.只因?qū)氂裥郧楣云?,每每?guī)諫寶玉,心中著實憂郁.
是晚,寶玉李嬤嬤已睡了,他見里面黛玉和鸚哥猶未安息,他自卸了妝,悄悄進(jìn)來,笑問:“姑娘怎么還不安息?"黛玉忙讓:"姐姐請坐。"襲人在床沿上坐了.鸚哥笑道:"林姑娘正在這里傷心,自己淌眼抹淚的說:`今兒才來,就惹出你家哥兒的狂病,倘或摔壞了那玉,豈不是因我之過!'因此便傷心,我好容易勸好了".襲人道:"姑娘快休如此,將來只怕比這個更奇怪的笑話兒還有呢!若為他這種行止,你多心傷感,只怕你傷感不了呢.快別多心!"黛玉道:"姐姐們說的,我記著就是了.究竟那玉不知是怎么個來歷?上面還有字跡?"襲人道:"連一家子也不知來歷,上頭還有現(xiàn)成的眼兒,聽得說,落草時是從他口里掏出來的.等我拿來你看便知。"黛玉忙止道:"罷了,此刻夜深,明日再看也不遲。"大家又?jǐn)⒘艘换兀讲虐残?br>
次日起來,省過賈母,因往王夫人處來,正值王夫人與熙鳳在一處拆金陵來的書信看,又有王夫人之兄嫂處遣了兩個媳婦來說話的.黛玉雖不知原委,探春等卻都曉得是議論金陵城中所居的薛家姨母之子姨表兄薛蟠,倚財仗勢,打死人命,現(xiàn)在應(yīng)天府案下審理.如今母舅王子騰得了信息,故遣他家內(nèi)的人來告訴這邊,意欲喚取進(jìn)京之意。
諸葛亮罵死王朗原文翻譯成現(xiàn)代話就是:
我原來以為,你作為漢朝大臣老元,必定有高明的見解,誰會預(yù)料竟然講出這等猥瑣的語言!我有一句忠告,各位耐心靜聽:當(dāng)年桓、靈二帝的時代,漢室被篡替,宦官造成禍害;國家亂了時日兇惡,四方敵人騷擾。黃巾之亂之后,董卓等亂臣賊子一個接一個,劫持漢帝,殘暴地對待百姓生靈。只因為國家朝廷上,都是榆木腦袋瓜子在為官從政;官宦之間,都是沒有良心的家伙享用國家俸祿。狼心狗肺的大小官員,遍及整個朝政;奉承拍馬的家伙,一個個把持朝政。使得國家成廢墟,老百姓遭殃。我一直知道你的來歷:世代所居?xùn)|海之濱,開始是從舉孝廉進(jìn)入仕途。按照道理應(yīng)該輔助君主和國家,安定漢室的天下興旺劉氏的基業(yè);怎么會聊到你居然反而幫助逆臣賊子,與他們一同謀取篡位!真的是罪惡深重,天地不容!現(xiàn)在,天底下的人們,個個想吃你的肉!今天,幸運的是老天不讓漢室絕亡,我大漢昭烈皇帝繼統(tǒng)西川。我今天奉漢嗣君(劉禪)的旨意,帶著大軍討伐亂臣賊子。你既然成為溜須拍馬的佞臣,就老老實實地當(dāng)縮頭烏龜算了;居然敢在我大軍面前,狂妄地胡說什么“天數(shù)”!你個白頭老兒!白胡子的老賊!你今天就將死到臨頭了看你有什么臉面去見我漢室二十四帝!你個老東西快退下!可以叫別的反臣上來和我決一死戰(zhàn)!
所罵可謂淋漓至盡,所以王朗聽了之后,居然氣血郁積,大叫一聲,一跤跌死于馬下。。
《三國演義》中著名的對白有許多,其中最為經(jīng)典的當(dāng)屬諸葛亮罵死王朗這段話。以下是原文——為方便理解,將此“罵”的二人對話一并錄之:
王朗縱馬而出??酌饔谲嚿瞎笆?,朗在馬上欠身答禮。朗曰:“久聞公之大名,今幸一會。公既知天命、識時務(wù),何故興無名之兵?”孔明曰:“吾奉詔討賊,何謂無名?”朗曰:“天數(shù)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曩自桓、靈以來,黃巾倡亂,天下爭橫。降至初平、建安之歲,董卓造逆,倔、汜繼虐;袁術(shù)僭號于壽春,袁紹稱雄于鄴上;劉表占據(jù)荊州,呂布虎吞徐郡:盜賊蜂起,奸雄鷹揚,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卷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非以權(quán)勢取之,實天命所歸也。世祖文帝,神文圣武,以膺大統(tǒng),應(yīng)天合人,法堯禪舜,處中國以臨萬邦:豈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蘊大才、抱大器,自欲比于管、樂,何乃強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豈不聞古人云:‘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諒腐草之熒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公可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孔明在車上大笑曰:“吾以為漢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論,豈期出此鄙言!吾有
一言,諸軍靜聽:昔桓、靈之世,漢統(tǒng)陵替,宦官釀禍;國亂歲兇,四方擾攘。黃
巾之后,董卓、倔、汜等接踵而起,遷劫漢帝,殘暴生靈。因廟堂之上,朽木為官
;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dāng)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
致社稷丘墟,蒼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xùn)|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合匡君
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
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絕炎漢,昭烈皇帝繼統(tǒng)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興師討賊。汝
既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茍圖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稱天數(shù)耶!皓首匹
夫!蒼髯老賊!汝即日將歸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見二十四帝乎!老賊速退!可叫反
臣與吾共決勝負(fù)!”
王朗聽罷,氣滿胸膛,大叫一聲,撞死于馬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69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你知道嗎,戰(zhàn)國七雄里的齊國,為何最后···
下一篇: 南北朝名將陳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