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商朝經(jīng)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后相傳17世31王,延續(xù)500余年。
商的先世商族是興起于黃河中下游的一個部落,傳說它的始祖契與禹同時。夏朝方國商國君主商湯率方國于鳴條之戰(zhàn)滅夏后,以“商”為國號,在亳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后裔盤庚遷殷后,國都才穩(wěn)定下來,在殷建都達(dá)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稱為“殷”或“殷商”。
盤庚死后,王位由其弟小辛繼立。小辛死后,傳帝小乙。小乙死后,繼立的是自己的兒子武丁。在武丁統(tǒng)治的五十幾年間,是商王朝最為強盛的時期。商朝的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戰(zhàn)被周武王擊敗后自焚而亡。
商朝的王位繼承制度,前期為兄終弟及,后期為典型的父死子繼。商朝處于奴隸制鼎盛時期,成湯時期的國家權(quán)力已經(jīng)初步確立,奴隸制的社會秩序亦已穩(wěn)固。奴隸主貴族是統(tǒng)治階級,形成了龐大的官僚統(tǒng)治機構(gòu)和軍隊。甲骨文和金文的記載是目前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中國最早的成系統(tǒng)的文字符號。
商朝勢力范圍以內(nèi)和以外分散有許多遠(yuǎn)較商族落后的方國。其中最為強大的是西北和北方的舌方、鬼方、土方和羌方。在商朝時期,長江流域也平行存在發(fā)達(dá)的非中原文明。
五帝帝舜時期,商人的始祖契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邑(今河南商丘),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詩經(jīng)·商頌·玄鳥》曰:“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君主仲丁時,商朝的國都開始了頻繁的遷移。至盤庚時,又將國都遷至北蒙,改名為“殷”,國都才穩(wěn)定下來,在此建都長達(dá)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稱為殷或殷商。
“大邑商”或“天邑商”是商人對商先王宗廟所在的商國舊都商邑(今商丘)的尊稱,在戰(zhàn)爭中稱呼己方軍隊為“商方”。尚不明晰商人是否擁有對整體國家或族群的泛稱。
甲骨卜辭、古本《竹書紀(jì)年》等早期文獻(xiàn)均稱這個朝代為“商”,《尚書》《史記》等文獻(xiàn)稱呼商朝為“殷”,這兩種稱呼并見于先秦的文獻(xiàn)中。元明時代的今本《竹書紀(jì)年》等文獻(xiàn)稱它為“殷商”。在先秦文獻(xiàn)中,《尚書·召誥》用“大邦殷”稱呼商國。然而,在目前出土的卜辭資料中,尚未發(fā)現(xiàn)可解讀作“殷”的甲骨文字。
《史記·殷本記》載:“有娀氏之女名簡狄,吞玄鳥之卵而生契”。相傳契是簡狄吞玄鳥蛋而生,所以,商人便以玄鳥為圖騰。堯稱帝時,封帝嚳之子契為司徒,后被封為玄王。帝舜時期,契幫助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邑(今河南商丘),建立商國。
契的兒子昭明由商邑遷居至砥石。帝相十五年,契的孫子相土在趁姒相由商丘遷都于斟灌(帝丘)之際,遂遷回商丘。此后,相土馴服了馬,發(fā)明了馬車,開始向東方泰山附近發(fā)展。
商朝沒有一個皇上。皇上:即皇帝?;?,古為上天,光明之意,“因給予萬物生機謂之皇”帝者,生物之主,興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謂之帝”皇為上,帝為下?;实鄣姆Q謂源自嬴政。
夏、商、周的都不叫皇上,叫天子。
商朝天子有30位:
(湯) 子履 (前1600---前1588年);
(外丙) 子勝 (前1587年---前1585年) ;
(仲壬) 子庸 (前1584年---前1581年) ;
(太甲) 子至 (前1580年---前1558年) ;
(沃丁) 子絢 (前1557年---前1529年) ;
(太庚) 子辯 (前1528年---前1503年) ;
(小甲) 子高 (前1502年---前1501年);
(雍己) 子密 (前1500年---前1489年) ;
(太戊) 子伷 (前1488年---前1414年) ;
(仲丁) 子莊 (前1413年---前1403年) ;
(外壬) 子發(fā) (前1402年---前1392年) ;
(河亶甲) 子整 (前1391年---前1383年) ;
(祖乙) 子滕 (前1382年---前1364年) ;
(祖辛) 子旦 (前1363年---前1346年) ;
(沃甲) 子逾 (前1347年---前1323年) ;
(祖丁) 子新 (前1322年---前1314年) ;
(南庚) 子更 (前1313年---前1308年) ;
(陽甲) 子和 (前1307年---前1301年) ;
(盤庚) 子旬 (前1300年---前1273年) ;
(小辛) 子頌 (前1272年---前1270年) ;
(小乙) 子斂 (前1269年---前1260年) ;
(武丁) 子昭 (前1259年---前1201年) ;
(祖庚) 子躍 (前1200年---前1190年) ;
(祖甲) 子載 (前1189年---前1157年) ;
(廩辛) 子先 (前1156年---前1153年) ;
(庚丁) 子囂 (前1152年---前1145年) ;
(武乙) 子瞿 (前1144年---前1110年) ;
(文丁) 子托 (前1109年---前1097年) ;
(帝乙) 子羨 (前1096年---前1076年) ;
(帝辛) 子受 (前1075年---前1046年)。
而從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朝經(jīng)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后相傳17世31王,延續(xù)600年時間。 總的來說,商朝是處于奴隸制的鼎盛時期,奴隸主貴族是統(tǒng)治階級,形成了龐大的官僚統(tǒng)治機構(gòu)和軍隊.奴隸主對奴隸既可以買賣,也可以隨意殺死;奴隸主死后還要由奴隸殉葬,從商朝帝王顯貴們的陵墓中可以看到,殉葬的奴隸少則幾十,多則上千; 綜上所述,商朝(約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始于商湯,終于商紂,共31帝,享國646年。
成湯(約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姓子,名履,又名天乙,乃舜巨契之第十四代后裔。初居于亳地(今河南省商丘縣)為夏代之諸侯。 當(dāng)時夏桀暴虐,生民涂炭,成湯上應(yīng)天意,下順民心,終于放逐夏桀在南巢,就在亳即位,國號為商,成為商朝的開國君主。因商朝曾在殷建都,所以商朝又稱殷商。成湯為商國君主17年,建立商朝后稱王在位12年。
因為成湯滅夏朝而創(chuàng)立了商朝,所以人們常用成湯社稷或成湯江山代指商朝統(tǒng)治的時期和范圍。
商朝經(jīng)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后相傳17世31王,延續(xù)600年左右, 約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69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你知道嗎,軍事奇才王翦衛(wèi)青和李靖誰最···
下一篇: 九一八事變以后的中日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