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大石的介紹
耶律大石(1087-1143,一說1094-1143),字重德,契丹族,西遼德宗,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八世孫。通曉契丹、漢文字,擅長騎射,中亞史書中記為大石林牙,為西遼的創(chuàng)立者。1115年中進士,提升為翰林應奉,不久升任承旨。遼以翰林為林牙,所以稱之大石林牙。歷任泰、祥二州刺史,遼興軍節(jié)度使。
1122年,金兵日益逼近,天祚帝流亡,大石與眾大臣立秦晉王耶律淳為帝。淳死,立其母蕭德妃為太后,以守衛(wèi)燕京。因勸阻天祚帝不要妄自出兵攻金,天祚帝不從,大石心中不能自安,于是殺死蕭乙薛、坡里括,自立為王,率領鐵騎二百乘夜逃遁。
1130(或1131)年二月甲午日,以青牛、白馬祭祀天地、祖宗,整頓隊伍向西進發(fā)。1134年三月建西遼,1141年率西遼軍隊在卡特萬戰(zhàn)役中擊敗十萬中亞聯(lián)軍,使塞爾柱帝國的勢力退出河中地區(qū),確立了西遼在中亞的統(tǒng)治。
耶律大石的生平
遼道宗大安三年(1087年),耶律大石出生于上京,他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八世孫,從小好學,善于騎射。兼通漢文、契丹文。天慶五年(1115年),耶律大石中進士,入翰林院,任翰林承旨,他是《遼史》中記載的遼朝唯一一個契丹進士。后歷任泰、祥二州刺史,遼興軍節(jié)度使。
1122年(遼天祚帝保大二年),金兵大舉南侵,攻克中京,天祚帝不敢留守,西逃入云中。時大石等留守南京,遭到金、宋夾攻。為了安定人心,堅持抵抗,大石擁立耶律淳即位,稱天錫皇帝,后世稱北遼。耶律淳任命大石為軍事統(tǒng)帥,負責守衛(wèi)。
大石分析當時形勢,決定向金稱臣,同北宋結好。但是,北宋君臣認為這是奪回燕云十六州的好機會,出兵二十萬攻打南京。大石率軍迎戰(zhàn),敗宋軍于白溝河,不久耶律淳病死,其妻蕭德妃攝政,宋兵復來攻,奇襲南京城,在巷戰(zhàn)中遼軍再次取勝,使得兵心復振。
1123年四月,大石率軍在奉圣州龍門壁附近抵抗失敗被俘,逼迫為金兵帶路偷襲天祚帝的青冢大營。后從金營逃脫,九月投奔天祚帝。天祚帝并不能原諒大石擅自另立皇帝的作為,也不能接受大石“養(yǎng)兵待時”的意見,這使得大石深自疑慮。1124年夏,在天祚帝準備出兵與金決戰(zhàn)時,大石殺死了蕭乙薛、坡里括二將,率領親兵200人逃離。
1134年,東喀喇汗國阿赫馬德汗死,其子易卜拉欣汗不得人心,造成康里人和葛邏祿人叛亂,被迫邀請西遼出兵協(xié)助平亂。大石很快平定了康里和葛邏祿,并把東喀喇汗國降為附庸,割取其北疆一帶為直轄領地。當年,大石定都于八剌沙袞(今吉爾吉斯斯坦克馬克),改年號康國元年,史稱西遼。
安定后方之后,大石決定東征金朝,希望復國。1134年夏,大石指派手下大將蕭斡里剌率軍七萬出征,因牛馬多死被迫撤回。大石也徹底將擴張重心轉向西方伊斯蘭世界。
1137年,大石率軍侵入西黑汗國,在忽氈擊潰了敵軍主力。西喀喇汗國遂向其宗主國塞爾柱突厥帝國求援。塞爾柱突厥蘇丹桑伽號召伊斯蘭世界對西遼的異教徒發(fā)動圣戰(zhàn),集合了呼羅珊、加茲尼等國的士兵約十余萬,于1141年7月,與大石在撒馬兒罕附近的卡特萬決戰(zhàn)。
決戰(zhàn)結果,穆斯林聯(lián)軍慘敗,桑迦僅以身免。大石率軍一直追擊至起兒漫(今撒馬爾罕附近)。此戰(zhàn)之后,塞爾柱突厥的勢力退出中亞,原屬國西喀喇汗國和花剌子模均歸屬西遼。西遼成為中亞霸主。
關于耶律大石本人的宗教信仰,不同宗教的信徒有著不同的說法,《世界征服者史》的作者志費尼認為他“秘密成為了一位穆斯林”,另一位歷史學家伊本·阿西爾又說他是摩尼教徒,甚至還有景教徒稱頌他是傳說中的祭司王約翰。其原因也許是因為他表現(xiàn)出了極度的寬容性。
在統(tǒng)治區(qū)域內(nèi),他沒有強行推進任何信仰,并且對不同的宗教一視同仁。伊斯蘭教、佛教、景教、摩尼教、薩滿教等宗教都在西遼贏得了不少信徒。對于其屬國和附庸部落,大石要求他們按時繳納貢金,并派遣一名“沙黑納”(監(jiān)國)監(jiān)管,他們的頭人要掛銀牌表示臣服。其余方面一切依照原有模式治理。
另外,他也采取了遼朝南北面官制,對南面的農(nóng)耕居民和北部的游牧居民按其習俗分別治理。每戶交一第納爾稅收。由于他的這些寬容措施,西遼盡得民心,很快發(fā)展成為中亞地區(qū)首屈一指的強國。
其軍事才能歷來為人稱道,他堅持“養(yǎng)兵待時”,雖然屢遭失敗,但均能善于把握時機,隨敗隨起。先率一城哀兵破十萬宋軍于燕京,后領數(shù)百鐵騎開萬里國土于中亞,將耶律氏的國祚又綿延了近百年。
耶律大石的結局
康國十年(1143年),耶律大石駕崩,享年57歲,廟號“德宗”。
他的兒子西遼仁宗耶律夷列年紀較輕,沒有治國的經(jīng)驗。遵照西遼德宗耶律大石遺詔,蕭塔不煙依遼制權國,稱制改元“咸清”,號“感天皇太后”。在位七年,曾斬殺金朝派出的使節(jié)粘割韓奴。咸清七年(1150年),蕭塔不煙交權于其子耶律夷列,耶律夷列親政,改元紹興。
他的姓名已成為西遼的象征,在他去世數(shù)十年后,西域、南宋和金朝仍徑以大石指稱西遼。耶律大石在艱難的條件下,率眾西征,在中亞創(chuàng)建了另一個疆域遼闊的多民族的新王朝。
他總結遼朝興衰的教訓,吸收當?shù)孛褡宓慕y(tǒng)治經(jīng)驗,制定了西遼基本制度和政策,推動了中亞社會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促進了這一地區(qū)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和融合,以致西遼被蒙古消滅以后,成吉思汗的謀臣耶律楚材仍稱贊大石“頗尚文教,西域人至今思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70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宋朝與明朝衣服的區(qū)別
下一篇: 你知道嗎,電視劇清平樂曹皇后有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