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在歷史上第一次去秦國是做什么呢?今天就來介紹一下呂不韋如何游說秦國。
呂不韋先去拜訪華陽夫人的弟弟陽泉君,獻上好禮,然后說:“閣下可知?閣下罪已至死!您門下的賓客無不位高勢尊,相反太子門下無一顯貴。而且閣下府中珍寶、駿馬、佳麗多不可數(shù),老實說,這可不是什么好事。如今大王年事已高,一旦駕崩,太子執(zhí)政,閣下則危如累卵,生死在旦夕之間。”
陽泉君大驚。呂不韋又道:“小人倒有條權宜之計,可令閣下富貴萬年且穩(wěn)如泰山,絕無后顧之憂?!标柸s忙讓座施禮,恭敬地表示請教。
呂不韋獻策說:“大王年事已高,您姐姐華陽夫人卻無子嗣,有資格繼承王位的子傒繼位后一定重用秦臣士倉,到時候華陽王后的門庭必定長滿蒿野草,蕭條冷落。現(xiàn)在在趙國為質的公子異人才德兼?zhèn)?,可惜沒有母親在宮中庇護,每每翹首西望家邦,極想回到秦國來。王后倘若能立異人為太子,這樣一來,不是儲君的異人也能繼位為王,他肯定會感念華陽夫人的恩德,而無子的華陽夫人也因此有了日后的依靠?!?/p>
陽泉君說:“對,有道理!”便讓呂不韋進宮與華陽夫人談話。呂不韋談及異人聰明賢能,所結交的諸侯賓客,遍及天下,常常說“我異人把夫人看成親母一般,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夫人非常高興。
呂不韋乘機又讓華陽夫人姐姐勸說華陽夫人道:“我聽說用美色來侍奉別人的,一旦色衰,寵愛也就隨之減少。(“以色侍人者,色衰而愛弛”出處)現(xiàn)在夫人您侍奉太子,甚被寵愛,卻沒有兒子,不趁這時早一點在太子的兒子中結交一個有才能而孝順的人,立他為繼承人而又像親生兒子一樣對待他,那么,丈夫在世時受到尊重,丈夫死后,自己立的兒子繼位為王,最終也不會失勢,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一句話能得到萬世的好處啊。
不在容貌美麗之時樹立根本,假使等到容貌衰竭,寵愛失去后,雖然想和太子說上一句話,還有可能嗎?現(xiàn)在子楚賢能,而自己也知道排行居中,按次序是不能被立為繼承人的,而他的生母又不受寵愛,自己就會主動依附于夫人,夫人若真能在此時提拔他為繼承人,那么夫人您一生在秦國都要受到尊寵?!?/p>
華陽夫人聽了認為是這樣,就趁安國君方便的時候,委婉地談到在趙國做人質的異人非常有才能,來往的賓客都稱贊他。接著就哭著說:“我有幸能填充后宮,但非常遺憾的是沒有兒子,我希望能立子楚為繼承人,以便我日后有個依靠。”安國君就和夫人刻下玉符,又送好多禮物給在趙國的異人,請呂不韋教導他,因此異人的名聲在諸侯中越來越大。
呂不韋
呂不韋(?—前235年),姜姓,呂氏,名不韋,衛(wèi)國濮陽(今河南省滑縣)人。戰(zhàn)國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國丞相,姜子牙23世孫。
早年經(jīng)商于陽翟,扶植秦國質子異人回國即位,成為秦莊襄王,拜為相國,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帶兵攻取周國、趙國、衛(wèi)國土地,分別設立三川郡、太原郡、東郡,對秦王嬴政兼并六國的事業(yè)作出重大貢獻。莊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為相邦,尊稱“仲父”,權傾天下。受到嫪毐集團叛亂牽連,罷相歸國,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飲鴆自盡。
呂不韋是戰(zhàn)國時候富有傳奇性色彩的商人。他從一介商人成為了秦國的宰相,然后也成為秦始皇嬴政的“仲父”,把握秦國朝政,權傾天下。這一切,都來源于他在趙國時候看過秦始皇的父親嬴異人,喊著“奇貨可居”!這也是因為嬴異人的投資價值。
我們看看嬴異人的身份,乃秦國秦昭襄王的孫子、太子安國君的兒子。
秦國的太子安國君,一共有二十多個兒子。但由于異人的母親不得寵,自然地位不高,不可能擁有繼承秦國王位的權利,被冷落在一邊。
剛好在戰(zhàn)國末年,秦國為了吞下趙國,經(jīng)常與趙兩國發(fā)生戰(zhàn)爭,秦國又在短時間內無法攻打下趙國,于是就開啟了秦趙之間的和談——澠池會盟。在澠池會盟中,兩國和談成功。秦國的國王秦昭襄王為了表達和談的誠意,于是就選派一位王室子弟去趙國當人質,太子安國君就為自己父親秦昭襄王就選了被冷落不受重用的嬴異人為人質。
這樣,嬴異人在青年的時候,就被送到趙國當人質。剛開始,秦異人由于秦國王子的身份,在趙國生活還挺好。可是后來,秦國與趙國屢屢發(fā)生戰(zhàn)爭,兩國關系不斷惡化。嬴異人自然在趙國受到了別人的白眼與歧視,經(jīng)費緊張,生活窮困潦倒,出行和馬車以及日常生活開支都是非常拮據(jù)。
在邯鄲做生意的商人呂不韋,知道落魄的嬴異人乃是秦國王子的身份。然后觀看了秦異人的品性,慧眼識珠,認為嬴異人是一件商品買賣的“奇貨”,投資成功之后可以收獲很多錢財!
?當時,呂不韋問父親:耕田之利幾倍?
父親回答說:十倍。
呂不韋又問:販賣珠玉能盈利幾倍?父親回答:百倍。呂不韋再問:擁立一個國家的君主,盈利幾倍?父親回答:無數(shù)倍。
于是呂不韋對他父親說:如今努力耕作,一年下來也不得溫飽;但如果我能夠擁立一個國君,所獲之利就可以傳至后世。
這樣,呂不韋也看到與其把錢投資在田地、珠玉上,利潤也有限。不如投資在輔助王子的生意上,不僅可以享受無盡的榮華富貴,也能把福澤傳給后世。于是,呂不韋就傾其資產,把所有錢都投資在這一筆政治買賣上。因為,投資嬴異人價值很高!
早年的呂不韋,來往于戰(zhàn)國的各個諸侯國之間做買賣。經(jīng)常低價買進貨物,高價賣出,以賺差價的方式積累起千金的家產,成為戰(zhàn)國時候家財萬貫的顯赫商人。由于身價千金,自然能有實力投資在嬴異人的身上。
于是,呂不韋決定游說嬴異人為自己合伙人,說明了與他合作,能有機會選為太子。贏異人也知道自己悲慘的處境,自然答應與呂不韋的買賣。呂不韋也答應傾其資產,扶持贏異人回秦國當太子成為秦國。但出于回報,嬴異人也許諾計劃成功,也與呂不韋“共治天下”,也就是把秦國土地分給呂不韋共享。
之后,呂不韋花錢打通秦國王室的人脈資源,游說安國君最寵愛的華陽夫人收養(yǎng)賢惠的嬴異人為養(yǎng)子。華陽夫人也知道自己無子嗣,為了保護位置,不如收養(yǎng)嬴異人為養(yǎng)子,以圖將來回報。
然后,呂不韋也一擲千金,對異人做全面廣告宣傳與包裝。他在秦國展開數(shù)輪行賄和公關活動,讓秦國國都每個十字路口都可以看到異人的形象海報。海報上的異人,擁有挺拔健碩的身軀,這對尚武的秦國王族和百姓有極大的親和力,自然也為異人積累了民間的聲望。
另一方面,呂不韋也撥重金給嬴異人,作為在趙國廣交上流社會朋友的活動費,使得嬴異人的賢德被廣為傳頌,這也使爺爺與父親安國君覺得立他為嗣子的決定是正確的。
之后,長平之戰(zhàn)爆發(fā),呂不韋趁機回國。在呂不韋的安排下,嬴異人去拜訪了華陽夫人,言談舉止都是畢恭畢敬,華陽夫人也非常高興,認他做自己的干兒子,改名為子楚,子楚也順利成為了王儲。太子安國君繼承皇位之后,不是長子的嬴異人也成為了太子。
就這樣,呂不韋一項奇貨可居的投資生意,基本可以實現(xiàn)了。
?
呂不韋(?-前235年),姜姓,呂氏,名不韋。戰(zhàn)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為秦國丞相,衛(wèi)國濮陽(今河南濮陽)人。呂不韋是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故里在城南大呂街,他往來各地,以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所以積累起千金的家產。他以“奇貨可居”聞名于世,曾輔佐秦莊襄王登上王位,任秦國相邦,并組織門客編寫了著名的《呂氏春秋》,其門客有三千人。即《呂覽》。也是雜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關成語:一字千金。
呂不韋的過人之處就是投資眼光好,并且能言善辯,能力過人,呂不韋投資了還是趙國人質的秦異人,并說服了他去爭奪王位,之后又到秦國為沒有根基的前異人拉來了支持,后來又輔佐年幼的嬴政治理國家。
在中國歷史上,呂不韋論名氣,比不上那些功名顯赫的帝王,如秦皇、漢武;也比不上一代賢相諸葛亮.在人們心目中,呂不韋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甚至用一兩句話都很難把他說清楚.但是,如果把呂不韋放到他生活的戰(zhàn)國時代去考察,就會發(fā)現(xiàn),呂不韋其實是一個對中國歷史的發(fā)展有貢獻的人.他的一生,有閃光點,也有陰暗面,有功,也有過.
呂不韋的功績主要表現(xiàn)在:
第一,立異人為嫡嗣,穩(wěn)定了秦王室.異人的爺爺秦昭王是一個執(zhí)政50多年的老國王,父親安國君是一個50多歲的老太子,安國君有20多個兒子,卻遲遲沒有確立嫡嗣,王室的此種狀況潛伏著極大的不安因素,一旦兒子們?yōu)闋帄Z王位發(fā)生爭斗,將會導致秦國內亂,甚至使秦國形勢發(fā)生逆轉.呂不韋通過游說秦國,打通關節(jié),說動了華陽夫人并由她說服了安國君,確立異人為嫡嗣.呂不韋此舉雖然具有政治投機的目的,但立異人為嫡嗣穩(wěn)定了秦王室,使秦王去世后王室沒有發(fā)生內亂,加之呂不韋以丞相職位輔佐異人,把握朝政,使秦國在秦昭王、安國君死后沒有停步,繼續(xù)發(fā)展,維持了對東方六國的高壓態(tài)勢,加快了統(tǒng)一六國的步伐.從這個角度看,呂不韋對中國歷史的發(fā)展是有貢獻的.
第二,對外戰(zhàn)爭講究計謀,避免硬仗、惡戰(zhàn).一部戰(zhàn)國史,從始至終戰(zhàn)爭不絕,一場大戰(zhàn)傷亡的人數(shù)往往在數(shù)十萬以上.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zhàn),趙國戰(zhàn)俘竟有40萬人被坑殺!此戰(zhàn)是古往今來最慘烈的戰(zhàn)爭之一.當時呂不韋正在邯鄲,親歷了戰(zhàn)爭給趙國造成的創(chuàng)傷.他在秦國執(zhí)政后反對在戰(zhàn)爭中大規(guī)模屠殺.他提出了興“義兵”的思想,所謂義兵,就是“兵入于敵之境,則民知所庇矣,黔首知不死矣.至于都國之郊,不虐五谷,不掘墳墓,不伐樹木,不燒積聚,不焚室屋,不取六畜,得民虜而歸之”.
應該說,呂不韋的戰(zhàn)爭觀是進步的,他在執(zhí)政中盡量避免硬碰硬的戰(zhàn)爭,以減少損失.前247年,東方五國聯(lián)合抗秦,呂不韋設計將聯(lián)軍首領信陵君和魏王的關系搞壞,信陵君被撤職,聯(lián)軍遂告瓦解.
第三,組織門客編著《呂氏春秋》.這是呂不韋執(zhí)政期間所做的一件大事.在先秦諸子著作中,《呂氏春秋》被列為雜家,其實,這個“雜”不是雜亂無章,而是兼收并蓄,博采眾家之長,用自己的主導思想將其貫穿.這部書以黃老思想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提倡在君主集權下實行無為而治,順其自然,無為而無不為.用這一思想治理國家對于緩和社會矛盾,使百姓獲得休養(yǎng)生息,恢復經(jīng)濟發(fā)展非常有利.
呂不韋編著《呂氏春秋》既是他的治國綱領,又給即將親政的嬴政提供了執(zhí)政的借鑒.可惜,由于呂不韋個人的過失,使嬴政對這部書棄而不用,沒有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呂氏春秋》的價值逐漸為后人領悟,成為了解戰(zhàn)國諸子思想的重要資料.
說起呂不韋的過,莫過于他在處理和趙姬的關系上不干凈利落,一刀兩斷,以致一錯再錯,釀成大禍.本來,當年他把趙姬送給了異人,異人稱王,趙姬為王后,身為丞相的呂不韋就應徹底了結與趙姬的情緣,各得其所,相安無事.哪知他對趙姬還一往情深,趙姬對他亦戀戀不舍.尤其異人死后,趙姬守寡,兩人更如干柴遇烈火,甚至光天化**,肆無忌憚!這讓**漸懂事的嬴政怎么看?這讓朝廷官員、民間百姓怎么看?精明的呂不韋后來也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引火燒身,“恐覺禍及己”,主動停止了和太后的往來,但是他又推薦大陰人嫪毐,結果引狼入室,一錯再錯,終于落得滅頂之災.
縱觀呂不韋的一生,他沒有在治國的大政方針上出現(xiàn)失誤,是從政的高手;卻在情感的小圈子里喪失理性,迷失方向,導致身敗名裂,令人深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715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姜子牙為什么被稱為百家之祖
下一篇: 諸葛亮罵死王朗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