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陵,即“世宗三妃墓”,俗稱"大宮"。是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的七座陪葬墓之一。位于襖兒峪。原葬明世宗嘉靖皇帝的原配妻子孝潔陳皇后。后來陳皇后遷葬永陵,悼陵成為明世宗其他三位妃子的墓所。
墓葬簡介
世宗三妃墓(悼陵),位于六妃二太子墓稍南,俗稱大宮。坐北朝南,北偏東35度。陵園呈長方形,南北長169米、東西寬86.30米。
陵園園墻保存基本完好,享殿、左右廡基址柱礎(chǔ)石俱存。園內(nèi)松柏茂密,郁郁蔥蔥。陵墻南面全部用大城磚壘砌,東、西、北三面下部平砌城磚,高1.10米;上部以山石填抹灰泥壘砌,里外墻皮抹沙子白灰,并涂成紅色。墻寬1.10米、高3.70米,頂部用四層平磚鋪砌出檐。陵門外左為神廚,右為神庫,基址長33.40米、寬21.70米。
神庫北墻殘存一段,厚0.65米、高2.35米。
陵門寬18.90米,門三道。享殿距陵門40米,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殿基長29.60米、寬16.20米。左右廡各三間,長14米、寬5.80米。殿后置石供案,束腰形,長2.51米、寬1.23米、高1.07米。上部雕串枝蓮紋,下部雕卷草紋,束腰上下雕仰覆蓮紋,中間為云頭飄帶紋。墳堆殘高4.40米、直徑約15米.相比之下,悼陵是十三陵七座妃子木墓中保存較為完好的一座。
墓主簡介
陳皇后(1508年-1528年)元城人.嘉靖元年冊立為皇后,七年十月,因嘉靖皇帝發(fā)怒,受驚悸,墮胎而死,初謚"悼靈"。建陵于襖兒峪,八年三月安葬,號“悼陵”。嘉靖十五年,改謚曰"孝潔皇后"。隆慶元年三月葬世宗于永陵,同時遷葬孝潔肅皇后合葬永陵。
沈貴妃(?--1581年),嘉靖十年三月冊選的“九嬪”之一,封僖嬪。晉宸妃、晉貴妃,十九年正月封皇貴妃。未生育,撫養(yǎng)曹端妃的第二個女兒寧安公主。萬歷九年病死,年60多歲,謚曰莊順安榮貞靜皇貴妃。
文貴妃,入宮時間不詳,初封敬妃,后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世宗六十大壽前二日(一說前三日)晉封貴妃,與尚壽妃同時冊封。其父加封指揮同知。于萬歷年間去世,謚曰恭僖貞靖貴妃,葬悼陵。資料見《萬歷野獲編卷29、卷30》。
盧靖妃,嘉靖十年三月冊選的“九嬪”之一,封和嬪。十六年(1537年)生景恭王朱載圳,晉靖妃。她在萬歷年間以高齡去世,葬于悼陵。
陪葬墓
明十三陵的陪葬墓共有8座,其中7座妃子(太子)墓,1座太監(jiān)墓。
分別是:東井、西井:一說是明成祖十六妃殉葬墓,一說是明成祖昭獻貴妃王氏和昭順賢妃喻氏的陪葬墓。
萬娘墳:即“萬貴妃墓”,葬明憲宗皇貴妃萬氏。
悼陵:即“世宗三妃墓”,俗稱大宮。葬明世宗的皇貴妃沈氏、文貴妃、盧靖妃。
世宗賢妃墓:即“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葬明世宗的鄭賢妃、皇貴妃閻氏、皇貴妃王氏、周貴妃、楊榮妃、馬貞妃、哀沖太子、莊敬太子。
鄭貴妃墓:葬明神宗的皇貴妃鄭氏。
神宗四妃墓:葬明神宗的皇貴妃李氏(即李敬妃)、李順妃、周端妃、劉昭妃(即宣懿太妃)。
王承恩墓:葬明思宗崇禎皇帝的心腹太監(jiān)王承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72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甲午賠款還了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