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和藍玉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朱元璋對待功臣的手段比起劉邦,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說劉邦是精準打擊,那朱元璋就是全方位、立體式的掃蕩。
通過制造“胡惟庸案”,朱元璋解決了皇權(quán)與相權(quán)的矛盾,但皇權(quán)與君權(quán)的矛盾依舊存在,許多軍事將領仍然在各地手握重兵。于是,收回兵權(quán)成了朱家的頭等大事。朱元璋分封各地的皇子,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制衡這些將領;頒布各種軍法,如《大誥武臣》,對武將的行為進行約束。但是,開國武將違紀亂法的現(xiàn)象依舊不斷發(fā)生,如會寧侯張溫“居室器用僭上”,而表現(xiàn)最為惡劣的要屬涼國公藍玉。
藍玉是定遠人,娶了常遇春的妹妹。他天生高大威猛,面頰紅紫。投奔朱元璋后,因?qū)伊?zhàn)功以及常遇春的推舉,藍玉職位也越來越高。這個時候,藍玉開始飄了,人性中的弱點開始暴露,逐漸迷失自我。
洪武二十一年七月,藍玉爆發(fā)一件“丑聞”。原來,捕魚兒海之戰(zhàn)明軍俘虜了元朝妃嬪,藍玉看人家國色天香,忍不住將其占有,這就與朱元璋的策略不一致了。朱元璋一向善待元朝俘虜,就是為了籠絡人心,以達到“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藍玉的行為,讓明朝顏面盡失。朱元璋得知后,派使者將其大罵一頓。
八月,藍玉凱旋回京,朱元璋當面訓斥。一開始,朱元璋本來要封藍玉為梁國公,但就因此事,最終封為涼國公。一字之差,卻意味深長。梁國是中原富地,而涼國則是邊塞荒涼地段,封號的變動明顯帶有不滿。此外,在發(fā)給藍玉的丹書鐵券上,還刻了他的“黑歷史”,朱元璋的用意很清楚:你藍玉功勞雖然很大,但過錯也不小,我給你都記著呢。
但是,藍玉似乎并沒有將朱元璋的提醒放在心里,依舊我行我素,《明太祖實錄》用“專恣暴橫”形容藍玉。他私下收養(yǎng)幾千奴仆和干兒子,此舉就屬于圖謀不軌;欺壓黎民百姓,強占民田,人家告狀卻被他強硬壓制;強獲得戰(zhàn)利品,本應充公,結(jié)果被他據(jù)為己有。
在日常吃喝玩樂上,藍玉也多有僭越之舉:他的帳篷以金龍為裝飾,喝酒的杯子甚至比皇帝還珍貴。洪武年間,朝廷對于禮儀制度有嚴格的規(guī)定,文臣武將的衣食住行都有相應的等級,許多開國功臣就是因為僭越被賜死。明朝末年的學者李贄就曾指出,藍玉對元妃下手以及侵占民田就已經(jīng)是死罪了。
此外,藍玉還曾違法經(jīng)商。他家房屋、傭人都成百上千,又在自家院子建造酒店商鋪,然后利用其權(quán)力強行與民交易;安排親信到云南,占用鹽引,并倚仗權(quán)力兌支食鹽。以兌支鹽引吸引商人到北方運糧一直是洪武年間的重要經(jīng)濟舉措,藍玉這是公開破壞朝廷的章法,影響惡劣。朱元璋對這類事情一向是零容忍,即便自己的女婿走私茶葉,也被其賜死。
朱元璋對藍玉,真的是一忍再忍,而藍玉卻不知悔改。其實,多年前的“胡惟庸案”,藍玉就是參與者。如果不是看在他有價值,以及帶點親戚關系,早就會將其除掉。
洪武二十五年,藍玉出征前,帶著十幾人跟朱元璋告別。朱元璋要單獨談話,命令藍玉的部下先走,結(jié)果沒人響應。藍玉大手一揮,他們趕緊撤走。將士只聽藍玉的軍令,不聽皇令,朱元璋能不猜忌?到了邊疆,藍玉完全不顧朱元璋懷柔四海的用意,拼命地用兵,最后軍心渙散,不得不停止行動。將軍擅自用兵,犯了帝王的忌諱。
這年九月,皇太子朱標去世。這位被寄予厚望的繼位人英年早逝,讓朱元璋悲痛不已,幾近奔潰。無奈之下,朱元璋只好立朱允炆為皇太孫。此時的朱允炆,只是小年輕,也沒經(jīng)過大風大浪。朱元璋看這個孫子性格軟弱,擔心他將來無法駕馭這群開國將領。
這個時候,朱棣又跑到南京祭奠朱標。藍玉曾在朱標面前,多次說過朱棣的壞話,因此,朱棣恨透了藍玉,剛到南京,就到處散布各種不利于藍玉的消息,說他有尾大不掉之勢,說他有謀反的嫌疑。朱元璋聽到這些流言蜚語后,更加忌憚這些開國將領。
到了年底,藍玉剛剛打完勝仗,又要求繼續(xù)征戰(zhàn),其目的就是為了通過戰(zhàn)功,謀得一個太子太師的職位。朱元璋不僅沒有批準,反而命令他班師回朝。藍玉悶悶不樂地回朝,聯(lián)想到自己與胡惟庸有過勾搭,再回顧這些年很多功臣的悲慘下場,越想心里越害怕,擔心秋后算賬。
于是,藍玉心里一橫,趁著現(xiàn)在還有實力,手中握有兵權(quán),準備反了老朱家。他到處打探消息,聯(lián)絡舊部,一起謀劃造反之事。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的那點事,朱元璋通過錦衣衛(wèi),看的清清楚楚。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初八,藍玉帶著“謀反方案”,剛剛?cè)氤捅蛔侥?,第二天就被錦衣衛(wèi)審查,第三天就被朱元璋所殺。整個過程,迅速而殘忍,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小編說:朱元璋殺藍玉,一是他胡作非為,咎由自取;二是自己身體不行了,擔心孫子朱允炆鎮(zhèn)不住。手段之殘忍,主要是因為藍玉恩將仇報,朱元璋多次忍讓,他卻想反咬一口,只好拿他下手,以提醒其他人。
藍玉是真的明目張膽的霸占了蒙古王妃。因為勝利的果實讓他有了一種自豪感和滿足感,所以有點得意忘形了。主要是因為打了勝仗有些膨脹了,才敢不經(jīng)過朱元璋的同意就霸占蒙古王妃。我們都知道,朱元璋能夠從一名乞丐,成長為一代王朝的開創(chuàng)者,必定離不了能攻善戰(zhàn)、統(tǒng)帥三軍的將領,其中大將軍藍玉就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為大明江山攻城略地、開創(chuàng)基業(yè)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藍玉從一名普通士卒,成長為大將軍,既有皇親國戚的提點,更離不了自身的優(yōu)秀。
藍玉也考慮過,明朝朝廷里會不會有人針對這件事來詬病自己,不過,藍玉更知道,自己立了曠世奇功,朱元璋不會因為這點事追究自己。于是,藍玉有了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勇氣,也拉開了人生悲劇的序幕。一方面家庭關系比較硬。藍玉的姐夫是常遇春,常遇春是太子朱標的岳父,藍玉是太子妃的舅父。再加上藍玉與太子朱標關系莫逆,視朱標為主,是太子黨的武將派首腦人物。
另一方面,藍玉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倚仗軍功無視朱元璋。再加上自己手握重兵,在他眼里,作為一個將軍,打敗了敵人,霸占一個女子又算得了什么?藍玉性格狂妄。隨著戰(zhàn)功的累積,驕傲之心膨脹,達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覺得自己對大明江山功勞巨大,奸污一女俘虜也不會被處罰。有一次當著許多人的面,他直接大喊說:?憑我的功勞,難道不可以當太師嗎??足見其性格的狂妄。
其最終在洪武二十七年(1394)十一月二十九日,被賜死。
因為藍玉居功自傲、不計后果,只顧著自己爽,不顧慮尊卑,這也是他最后慘死的原因。藍玉的胡作非為簡直把朱元璋恨得牙根癢癢,最后在朱元璋的授意下被定為謀反罪剝皮處死。藍玉是典型的?一手好牌打稀爛?,本來可以穩(wěn)穩(wěn)當當做個梁國公享受一生的榮華富貴,偏偏他自己作死,最后落得個慘死的下場。
藍玉背景挺大的。藍玉的姐夫是常遇春,常遇春是朱元璋的心腹,也是朱元璋的親家,所以藍玉就是朱元璋兒媳的舅舅,這樣看來朱元璋和藍玉也算是親家了。藍玉是通過姐夫常遇春上位的,常遇春活著的時候多次在朱元璋面前推薦藍玉,后來通過軍功,藍玉慢慢被朱元璋重用。常遇春和徐達等老將紛紛去世后,藍玉成了明朝的中流砥柱。在太子朱標還沒去世的時候,藍玉是朱標最忠實的黨羽,而且藍玉手握兵權(quán),當時的藍玉十分風光,再加上屢立戰(zhàn)功,藍玉慢慢有點飄了。
藍玉霸占蒙古王妃的事,要從他打的最漂亮的一仗捕魚兒海戰(zhàn)役說起。當時藍玉在捕魚兒海大敗元軍,元軍倉皇逃走,來不及帶走王妃,結(jié)果這個王妃就被藍玉俘虜了。如果是一般的女俘虜,藍玉霸占的話也就霸占了,沒什么說道,但這次的女俘虜是北元的王妃,級別比藍玉高,按理講藍玉是不應該動她的,他應該上報給朱元璋定奪,結(jié)果藍玉卻私自把這個王妃給霸占了,更糟糕的是這個王妃事后不堪其辱竟然自殺了。朱元璋知道此事后非常生氣,心想這藍玉根本也沒把我放在眼里??!
由于藍玉的行事作風極度狂妄,所以朱元璋對其起了殺心。太子朱標已死,朱元璋準備立年幼的皇孫朱允炆為儲君,而狂妄的藍玉朱允炆根本無法駕馭,所以朱元璋除掉藍玉也是為朱允炆掃清障礙。可惜的是,藍玉之死竟然開啟了朱元璋的屠殺模式,連累了將近2萬人無辜喪命,不知這些冤魂在九泉下會如何看待藍玉這個始作俑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7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