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盧溝橋附近進行演習,以搜查"失蹤"士兵為名,進攻宛平城。駐防在此的29軍37師219團奮起抵抗,盧溝橋事變爆發(fā)。
此時,29軍軍長宋哲元正在山東樂陵為父親修陵墓,軍務暫由佟麟閣代理。同在軍中的還有著名抗日將領張自忠。
日軍對盧溝橋的進攻在7月8日清晨5點左右。當時,日軍的炮火非常猛烈。29軍司令部命令前線官兵:"確保盧溝橋和宛平城",對防守下了死命令:"盧溝橋即爾等之墳墓,應與橋共存亡,不得后退。"負責守衛(wèi)盧溝橋和宛平城的第219團第3營在團長吉星文和營長金振中的指揮下奮起抵抗。
但是,此時國民政府對日本的態(tài)度仍不明確,仍抱有通過和談平息事件的幻想。11日方才回到軍中的宋哲元企圖按照地方事件來處理七七事變。佟麟閣堅決主張武力還擊,不讓日軍得逞。雖然前線戰(zhàn)士拼死抵抗,但是國民政府仍舊和日軍繼續(xù)和談。7月9日、11日、19日,冀察當局與日本華北駐屯軍達成了三次協議。但是這些協議僅僅只是一紙空文,日軍仍舊繼續(xù)進攻。7月17日,在發(fā)表談話,他說:"再沒有妥協的機會,如果放棄尺寸土地與主權,便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終于表明了政府的態(tài)度和決心。
政府的決心是表下了,但是,卻遲遲不見有援軍增援前線的29軍。而與此同時,日軍則借和談的時機快速增兵。到25日,日軍在平津地區(qū)已經集結了近6萬人。
26日下午,日軍華北駐屯軍向第29軍發(fā)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國守軍于28日前全部撤出平津地區(qū),否則將采取行動。面對如此無禮的挑釁,軍長宋哲元嚴詞拒絕。作為"回禮",宋哲元于第二天向全國發(fā)表自衛(wèi)守土通電,表態(tài)將堅決守土抗戰(zhàn)。
28日清晨5點半,日軍發(fā)起進攻,先派21架飛機分兩隊轟炸北平四郊,并以機槍掃射。日軍的進攻重點在南苑,而這一區(qū)域恰是佟麟閣駐守。日軍集中優(yōu)勢兵力3000人,攜40余門大炮,向南苑猛攻。南苑陣地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面對日軍的猛攻,佟麟閣毫不退縮,他激烈士兵說:"中日之戰(zhàn)不可避免,日寇進犯,吾輩首當其沖。戰(zhàn)死者光榮,偷生者恥辱,榮辱系于一人者輕,而系于國家民族者重。國家有難,軍人應當馬革裹尸,以死報國。"
面對洶涌而來的日軍,佟麟閣并沒有隨軍部移駐北平城,而是與師長趙登禹一起,率領留守南苑的官兵以及軍事訓練團的學員、大學生軍訓班的學生約8000人一起死守南苑。
戰(zhàn)斗相當激烈?;鞈?zhàn)中,佟麟閣被日軍機槍射中右腿,血流不止,行動不便。稍微包扎后,繼續(xù)率部指揮作戰(zhàn)。部下勸其稍作休息,他拒絕說:"情況緊急,抗敵事大,個人安危事??!"沒過多久,在日軍飛機的狂轟濫炸中,帶傷指揮作戰(zhàn)的佟麟閣不幸被彈片擊中頭部,壯烈殉國。同時犧牲的高級將領還有第132師師長。
佟麟閣年僅45歲,英年早逝,令人感嘆。
對佟麟閣將軍的評價,當時的《北平時報》曾撰文寫道:"佟副軍長善治軍。二十九軍紀律嚴明,勇于作戰(zhàn)。而于老百姓則秋毫不犯,佟將軍訓練之力也。當七七后,軍士于烈日下守城,每一隊前,置水一桶,用開水以止渴。商民感激欲泣,競獻西瓜,堅卻不受。對老百姓恭而有禮,殺敵則勇猛無倫,堪稱模范軍人。"
"模范軍人"四個字,是對佟麟閣將軍最為中肯的評價,將軍英名,彪炳史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76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你知道嗎,錦衣衛(wèi)主要負責什么
下一篇: 五四運動六位學生領袖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