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帝王多無情,凡稱帝者,皆不凡之輩,于群狼環(huán)伺之中脫穎而出,這注定他們不會和人心照神教,性格都是手段兇狠,不計情誼之輩。
比如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艱難時期和兄弟食同灶,寢同床,推翻前朝統(tǒng)治之后,擔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也為了給子孫留下安穩(wěn)的江山,不念以往將跟隨自己白手起家的兄弟幾乎殺盡,然而有一人卻得了善終,他就是有魏征,孔明之才的劉伯溫。
劉伯溫自幼就智力遠超常人,他在朱元璋南下的時候受到賞識后輔助朱元璋,拯救朱元璋與危急之中,平定其他勢力時積極進
言,在北伐之中屢獻奇策,就是這樣一位堪比諸葛亮的智星是如何在朱元璋瘋狂屠殺開國功臣中保全自己的呢?
這就和馬皇后有很大的關系,她聰慧仁義,對于朱元璋殺戮名將,他總是加以阻攔,婉言勸導,對于這些有功之臣常有維護,劉伯溫就是受到皇后的指點才得以離開是非之地。
她賞賜給劉伯溫三個水果兩顆棗子和一顆梨,劉伯溫機智過人,自然是明白了。
其中的含義,感激過后就匆忙回家告知家眷收拾行李,為離開做準備,毫不停留的寫好奏折進宮向皇帝請辭,說自己年紀已大
不堪再為國分憂,希望可以準許自己告老還鄉(xiāng),說的是情真意切,朱元璋此時對劉伯溫還未起殺心,自然是不愿他離去,但劉伯溫堅決推辭表明離意,朱元璋只好答應,劉伯溫如蒙大赦不做絲毫停留,揚長而去。
有人好奇為何皇后送他水果后就辭官還鄉(xiāng)呢。有什么含義嗎?原來皇后是顧及往日的情誼,害怕這位他日后有所不測,皇后提前有所警示,兩個棗子,一顆梨,合起來的意思就是早早離開,其他人也曾受到過具有相同含義的禮物,可是他們并未領會。
而劉伯溫聰明絕頂看懂其中的含義,接受皇后的好意早早離開,遠離正在醞釀的政治漩渦,逃脫了皇帝的魔爪,才避免自己的殺身之禍。
功成名就后的劉伯溫向朱元璋提出了自己已經(jīng)垂垂老矣,不再適合官場,決定歸隱田園,于是告老還鄉(xiāng),這才逃過了朱元璋追殺功臣的一劫。但是,叛賊胡惟庸追到了劉伯溫的老家,劉伯溫郁郁而終。后來胡惟庸案爆發(fā),朱元璋為劉伯溫平反,追封劉伯溫為太師,謚號文成,并且給劉伯溫的家人了免死金券,也算是對得起劉伯溫所做的貢獻了。
劉伯溫出生在青田縣,從小就天資聰慧,聰明過人,是十里八鄉(xiāng)不可多得的人才。二十幾歲就考取了進士,入朝為官。但是這樣的太平日子并沒有過多久,劉伯溫敏銳的洞察能力就嗅到了政治的變化,辭官歸鄉(xiāng),歸隱田園。劉伯溫的做法是正確的,辭官不久,各地就舉起了抗元的大旗,在這眾多起義軍中,朱元璋聽說了劉伯溫的才氣,于是邀請劉伯溫出山,劉伯溫也看中了朱元璋身上的獨有的氣質(zhì),決定跟隨朱元璋完成一統(tǒng)大業(yè)。
劉伯溫的眼光是獨特的,朱元璋果然不是一般的人才。就這樣,朱元璋最終建立了政權,封功臣劉伯溫為太史令兼御史中丞。可是,朱元璋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怕功臣位高權重,開始誅殺功臣。具有敏銳嗅覺的朱元璋又發(fā)現(xiàn)了不妙,于是便裝病不上朝,不久就向朱元璋提交了辭呈,說自己年事已高,想告老還鄉(xiāng),歸隱田園。朱元璋當即同意,于是,劉伯溫收拾行囊回了老家。
可是劉伯溫回去不久,被叛軍胡惟庸陷害。劉伯溫為了向朱元璋表明心志,親自回京向朱元璋謝罪,老年人經(jīng)過這一番折騰,回家不久就病逝了。后來,胡惟庸案發(fā)生,朱元璋開始給劉伯溫平反,追封為太師,賜謚號文成,也算是對得起劉伯溫的死了。
看過關于明朝歷史的人,都會對朱元璋身邊的智多星劉伯溫印象深刻。
劉伯溫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在建國初期,也就是明洪武三年(1370)獎賞開國功臣的時候,朱元璋只是冊封了他為誠意伯,這并不是最高的爵位,且每個月的薪水也少的可憐。
如果單純的按照對大明王朝的貢獻來說,劉伯溫為朱元璋出謀劃策,他博通經(jīng)史尤精象緯之學,時人比之諸葛亮,并且?guī)椭@得很多戰(zhàn)役的勝利。
那么,朱元璋為什么只是冊封他當一個小小的誠意伯,而不是朝廷重臣呢?
其實,這一點很好解釋,和朱元璋出身有關,他出身貧寒,比較自私狹隘。跟隨朱元璋征戰(zhàn)多年的屬下內(nèi)部并不是很團結(jié),他們幫派林立,其中有一個最大的幫派就是以朱元璋為首的淮西集團。
他們?nèi)藬?shù)眾多,每一位成員都名聲在外戰(zhàn)功赫赫,它崛起于元末割據(jù)之際,形成于明朝肇建之中,是朱元璋賴以建立明朝、統(tǒng)一南北的核心力量。這其中就包括郭英、李善長、徐達等人,這些人都朱元璋的誓死追隨者,又大多是淮西地區(qū)的人。
這也對百姓生活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甚至會覺得會說淮西話是一件十分光榮的事情。再來看看劉伯溫,他則屬于另一個門派,因而在朱元璋眼里,他并不是自己人,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劉伯溫料事如神,政治才能以及軍事才能都十分厲害。
相信,沒有哪兒個皇帝會喜歡各方面都比自己優(yōu)秀的人,因為他們會隨時威脅大明江山社稷的穩(wěn)定。
于是,為了以防萬一,朱元璋在建國后就處處打壓劉伯溫,不僅不授予他應得的官位,反而任由別人欺壓劉伯溫。劉伯溫和李善長二人一直不和,曾經(jīng)發(fā)生多次政治沖突。
曾經(jīng),有一個叫李彬的官員,違法亂紀,被劉伯溫關進了大牢,等審查完案件之后,他就秉公執(zhí)法,立即下令要殺死李彬。那么,這個李彬是誰?他其實就是李善長的人,為了救他,李善長就特意找劉伯溫求情,懇求他能網(wǎng)開一面,刀下留人。
奈何,劉伯溫是油鹽不進,堅決不松口,不僅如此,他甚至還揚言要上奏朝廷,讓朝廷處置。這讓李善長十分生氣,決定一定要找機會報仇?;厝ブ?,李善長是冥思苦想,終于想到了好的辦法。第二天一早,他又找到劉伯溫,表示,京城已經(jīng)很長時間沒有下雨,既然劉伯溫十分精通天文地理,五行八卦學說,自然知道現(xiàn)在根本不能殺人,否則會惹怒上蒼的。
李善長這招十分陰毒,他話里有話,意思是說如果劉伯溫殺了李彬,那么很有可能會導致天不下雨,引發(fā)旱災。劉伯溫聽后,不僅沒有害怕,反而更是堅定的說道:只有殺了李彬,天才會下雨。
沒有 他是病死的
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下旬,劉基感染了風寒,朱元璋知道了之后,派胡惟庸帶了御醫(yī)去探望。御醫(yī)開了藥方,他照單抓藥回來煎服用,覺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塊擠壓在一起,讓他十分痛苦。
二月中,劉基抱病覲見朱元璋,婉轉(zhuǎn)的向他稟告胡惟庸帶著御醫(yī)來探病,以及服食御醫(yī)所開的藥之后更加不適的情形。朱元璋聽了之后,只是輕描淡寫的說了一些要他寬心養(yǎng)病的安慰話,這使劉基相當?shù)男暮?。三月下旬,已?jīng)無法自由活動的劉伯溫,由劉璉陪伴,在朱元璋的特遣人員的護送下,自京師動身返鄉(xiāng)?;丶?br>劉基彩像
后,拒絕親人和鄉(xiāng)里為他找來的一切藥石,只是盡可能的維持正常的飲食。
幾天之后,劉基自知來日無多,找來兩個兒子交代后事。交代完后事時,又讓劉璉從書房拿來一本天文書,對他說:“我死后你要立刻將這本書呈給皇上,一點都不耽誤;從此以后不要讓我們劉家的子孫學習這門學問?!庇謱Υ巫觿Z說:“為政的要領在寬柔與剛猛循環(huán)相濟。如今朝廷最必須做的,是在位者盡量修養(yǎng)道德,法律則應該盡量簡要。平日在位者若能以身做則,以道德感化群眾,效果一定比刑罰要好,影響也比較深遠,一旦部屬或百姓犯錯,也較能以仁厚的胸懷為對方設身處地的著想,所裁定的刑罰也必定能夠達到公平服人,和警惕人改過自新的目的;而法律若能盡量簡要,讓人民容易懂也容易遵守,便可以避免人民動輒得咎無所適從,又可以建立政府的公信力和仁德的優(yōu)良形象,如此一來,上天便會更加佑我朝永命萬年?!庇掷^續(xù)說道:“本來我想寫一篇詳細的遺表,向皇上貢獻我最后的心意與所學,但胡惟庸還在,寫了也是枉然。不過,等胡惟庸敗了,皇上必定會想起我,會向你們詢問我臨終的遺言,那時你們再將我這番話向皇上密奏吧!”最后于農(nóng)歷四月十六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五歲。六月,葬于鄉(xiāng)中夏中之原。
求采納
時至今日,明朝開國元勛劉伯溫儼然已經(jīng)是神話般的人物。作為朱元璋的重要謀士,劉伯溫對于明朝的建立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民間也有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tǒng)江山劉伯溫?等等神話般的說法。然而并非有才能就一定可以物盡其用,即使是像劉伯溫這樣的人,起初朱元璋也并不信任他。
朱元璋作為一個起義者,他只是敏銳地發(fā)現(xiàn)元朝政策的失敗。元朝將全國的人分成十個等級,漢人的讀書人被列入第九等,僅僅高于乞丐,比娼妓都不如。而朱元璋在抗擊元朝的過程,逐漸發(fā)現(xiàn)了團結(jié)知識分子的重要性,于是他就下令他的部屬們要網(wǎng)羅知識分子。此時的朱元璋重視知識分子,大部分原因是為了團結(jié)被元朝政府輕視的力量,還有一部分的原因是為他的小政權背書,然而是否真的要委以重任,還是有待商榷的事。
朱元璋為了請劉伯溫可是?三顧茅廬??。∷仁前才藕蠛HザY聘,被劉伯溫拒絕,又安排李善長去,依然被拒絕。直到通過劉伯溫的知交好友劉炎前去邀請,劉伯溫才答應加入朱元璋的陣營。?三顧茅廬?相邀而來的劉伯溫,為了報答朱元璋的知遇之恩,第一件事就是獻上《時務十八策》,為他分析天下的局勢,規(guī)劃后續(xù)的發(fā)展方向。然而朱元璋是個什么態(tài)度呢?依據(jù)《明史》記載,?太祖大喜,筑禮賢館以處基等,寵禮甚至?,朱元璋僅僅是表達了一下他的高興,然后就是找了個地方把劉伯溫優(yōu)待起來了而已,并沒有馬上委以重任。
這就有點奇怪了,朱元璋?三顧茅廬?把劉伯溫請出來了,劉伯溫也拿出東西證明自己的價值了,并且朱元璋也認可了他的價值(要不然也不會優(yōu)待)。為什么朱元璋不馬上將劉伯溫委以重任呢?不久之后發(fā)生的一件事,終于揭開了謎底。
話說劉伯溫每天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呆著,其實也很著急。因為他也是個想要做出一番事業(yè)的人,而不是為了被優(yōu)待而來的。正如他所寫的《郁離子》,劉伯溫在最后一章里,以?愿與公子講堯禹之道,論湯武之事,憲伊呂,師周召,稽考先王之典,商度救時之政,明法度、肄禮樂,以待王者之興?就表達了自己想要?謀求救時之政?的政治理想。因此劉伯溫這樣每日被朱元璋優(yōu)待,又不給事情做,他也有點著急。
不過,劉伯溫畢竟就是劉伯溫,他很快就想明白了問題的關鍵所在。當時朱元璋奉白蓮教韓山童的兒子韓林兒為皇帝,甚至在中書省也設了翰林兒的御座。這天劉伯溫到了中書省,見到韓林兒的御座,不進步不行禮,反而口出狂言,說道:?這小屁孩尊奉他干啥?!左右官員大驚失色,馬上匯報給了朱元璋。等劉伯溫被帶到朱元璋面前,他依然說不應該尊奉韓林兒,天命之所在應該是朱元璋。劉伯溫的這一通表忠心,讓朱元璋大喜過望,其后的朱元璋便對劉伯溫言聽計從。在劉伯溫的運籌帷幄之下,朱元璋也順利擊敗陳友諒,建立了大明的江山。
說到這里,諸位都看明白了朱元璋打的什么算盤了吧!先是籠絡有聲望的知識分子,不管有用沒用,都先到我碗里來。確實有才能的,我先優(yōu)待著,也不給你正經(jīng)事干,你有才能我就養(yǎng)你,你只要不去我的對手那里,我朱元璋也不虧。而如果你既有才能,還認可我朱元璋,奉我朱元璋為主,我才大用你。因此,直到劉伯溫說出那句?不應該尊奉韓林兒?的話,朱元璋才真的把他當成的自己人,才會對他言聽計從。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76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國歷史上最仁慈的皇帝是誰
下一篇: 成吉思汗為什么要攻打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