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許多人都看過影視劇《三國演義》,對于《三國演義》這部劇大家對誰印象最誰呢?小編我是對諸葛亮印象最深,諸葛亮天資聰慧,出山以后相助劉備,使得劉備如虎添翼,開始發(fā)展自己的大業(yè),但今天我們不說諸葛亮,來說說諸葛亮的兒子,想必許多也是不了解的吧,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先給大家說兩位諸葛亮的兒子,但這兩位都不是親生的。第一位諸葛喬,諸葛喬是諸葛亮兄弟諸葛瑾的兒子,是被過繼給諸葛亮的。諸葛亮待諸葛喬如同自己的親生兒子一般,管教嚴(yán)格。諸葛亮北伐屯住漢中時,讓諸葛喬與士兵一起艱苦工作。
第二位是諸葛懷,諸葛懷也是諸葛瑾的兒子。晉太傅王覽建議朝廷,想召漢代時名臣后代來京為國效力,但諸葛懷并未進(jìn)京,而推辭的說生活已經(jīng)非常滿足了,也無才干補(bǔ)過,愿隱于山林。晉帝本是要給諸葛懷封爵,奈何諸葛懷并無此意,晉帝最終也同意諸葛懷要求。
最后一位便是諸葛亮之親生子諸葛瞻,諸葛瞻如果用現(xiàn)在的眼光來看的話,他就是一個典型的官二代,含著金湯勺出生。出生于建興五年(227年),從小就承受著與別人不同的壓力,身上也擁有與他人不同的光環(huán),因為自己父親是蜀漢大臣,自己從小受到的教育也不一樣。諸葛瞻從小精通琴棋書畫,思維敏捷,深受身邊人的喜愛。
諸葛瞻的成就也是拜父親諸葛亮所賜,父親諸葛亮是對后代影響很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fā)明家,像諸葛亮的出師表也流傳至今。這種人的后代必定也不會差,虎父焉能有犬子,也是這個意思吧。
古人結(jié)婚也是很早的,像諸葛瞻就在17歲的時候就結(jié)婚了,娶的還是蜀漢的公主,并被授予了騎都尉,真的是一個典型的官二代。諸葛瞻也算是蜀漢時的大臣了,但名聲卻沒有父親諸葛亮那樣響亮。在鄧艾進(jìn)軍蜀國時,諸葛瞻在防守綿竹時,不聽黃崇死守的意見,出城與鄧艾廝殺,交戰(zhàn)時陣亡,也因此綿竹也給失守了。
諸葛瞻雖戰(zhàn)死沙場,但也有三位子嗣,大兒子諸葛尚,是諸葛亮的孫子,諸葛尚也像父親一樣,從小就天資聰慧,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真的是基因好啊。長大后從低級的軍官做起,一直到父親曾擔(dān)任過的軍師。諸葛尚從小就喜歡瀏覽兵書,也精通武藝,不過遺憾的是,在綿竹時與父親諸葛瞻一起戰(zhàn)死沙場,去世的時候才19歲。
諸葛京,是諸葛瞻的第二個兒子,蜀漢滅亡后,諸葛瞻就與諸葛攀之子諸葛顯于咸熙元年內(nèi)移居到河?xùn)|。還有一位就是諸葛質(zhì),但歷史上沒有過的資料,小編就不介紹啦!
先說兩位諸葛亮的兒子,但這兩位都不是親生的。第一位諸葛喬,諸葛喬是諸葛亮兄弟諸葛瑾的兒子,是被過繼給諸葛亮的。諸葛亮待諸葛喬如同自己的親生兒子一般,管教嚴(yán)格。諸葛亮北伐屯住漢中時,讓諸葛喬與士兵一起艱苦工作。
第二位是諸葛懷,諸葛懷也是諸葛瑾的兒子。晉太傅王覽建議朝 廷,想召漢代時名臣后代來京為國效力,但諸葛懷并未進(jìn)京,而推辭的說生活已經(jīng)非常滿足了,也無才干補(bǔ)過,愿隱于山林。晉帝本是要給諸葛懷封爵,奈何諸葛懷并無此意,晉帝最終也同意諸葛懷要求。
最后一位便是諸葛亮之親生子諸葛瞻,諸葛瞻如果用現(xiàn)在的眼光來看的話,他就是一個典型的官 二代,含著金湯勺出生。出生于建興五年(227年),從小就承受著與別人不同的壓力,身上也擁有與他人不同的光環(huán),因為自己父親是蜀漢大臣,自己從小受到的教育也不一樣。諸葛瞻從小精通琴棋書畫,思維敏捷,深受身邊人的喜愛。
諸葛瞻的成就也是拜父親諸葛亮所賜,父親諸葛亮是對后代影響很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fā)明家,像諸葛亮的出師表也流傳至今。這種人的后代必定也不會差,虎父焉能有犬子,也是這個意思吧。
古人結(jié)婚也是很早的,像諸葛瞻就在17歲的時候就結(jié)婚了,娶的還是蜀漢的公主,并被授予了騎都尉,真的是一個典型的官 二代。諸葛瞻也算是蜀漢時的大臣了,但名聲卻沒有父親諸葛亮那樣響亮。在鄧艾進(jìn)軍蜀國時,諸葛瞻在防守綿竹時,不聽黃崇死守的意見,出城與鄧艾廝殺,交 戰(zhàn)時陣 亡,也因此綿竹也給失守了。
諸葛瞻雖戰(zhàn) 死,但也有三位子嗣,大兒子諸葛尚,是諸葛亮的孫子,諸葛尚也像父親一樣,從小就天資聰慧,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真的是基因好啊。長大后從低級的軍 官做起,一直到父親曾擔(dān)任過的軍師。諸葛尚從小就喜歡瀏覽兵書,也精通武藝,不過遺憾的是,在綿竹時與父親諸葛瞻一起戰(zhàn) 死,去世的時候才19歲。
諸葛京,是諸葛瞻的第二個兒子,蜀漢滅亡后,諸葛瞻就與諸葛攀之子諸葛顯于咸熙元年內(nèi)移居到河?xùn)|。還有一位就是諸葛質(zhì),但歷史上沒有過的資料,就不介紹了。
諸葛喬、諸葛瞻、諸葛攀、諸葛尚、諸葛京。
1、諸葛喬
諸葛喬(204年~228年),三國歷史人物,字伯松、原字仲慎,官至翊武將軍。
他本為諸葛瑾次子與胞兄諸葛恪在吳國的名聲頗大,后被過繼給諸葛亮。到蜀國后,任駙馬都尉。諸葛亮視他如親生兒子,深恐其成為庸人,管教甚嚴(yán)。
諸葛亮北伐屯駐漢中,讓諸葛喬同士兵們—起,參加與督運軍糧地艱苦工作。228年去世,年僅二十五歲。
2、諸葛瞻
諸葛瞻(227年-263年),字思遠(yuǎn),瑯琊郡陽都縣(今山東省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大臣,蜀漢丞相諸葛亮之子。
諸葛瞻早年迎娶公主,拜騎都尉,襲爵武鄉(xiāng)侯。景耀四年(261年),與輔國大將軍董厥并為平尚書事,統(tǒng)領(lǐng)中央事務(wù)。后主寵信黃皓,諸葛瞻無所匡正。
魏將鄧艾伐蜀,諸葛瞻率領(lǐng)長子諸葛尚、將軍張遵、李球、黃崇防御綿竹(今四川省德陽市)。不聽黃崇速占險要的建議,坐失兵機(jī),出城與鄧艾決戰(zhàn),兵敗被殺,綿竹失守。后主劉禪出降,蜀漢滅亡。
3、諸葛攀
諸葛攀,生卒年不詳。其父諸葛喬原為諸葛瑾之子,后因諸葛亮一直無子,因此過繼給諸葛亮為后。諸葛攀在蜀漢官至行護(hù)軍、翊武將軍。?
之后諸葛瑾的長子諸葛恪在吳國被滿門抄斬,諸葛攀為了延續(xù)諸葛瑾的血脈,而將身份恢復(fù)為諸葛瑾的后代。
4、諸葛尚
諸葛尚(244年2月-263年11月),瑯琊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期的人物,諸葛瞻長子,諸葛亮之孫。
諸葛尚博覽兵書且精通武藝,炎興元年(公元263年)出任先鋒抗拒魏國大將鄧艾,與其父諸葛瞻同戰(zhàn)死于綿竹,時年十九歲。
5、諸葛京
諸葛京(生卒年不詳),字行宗;三國名臣諸葛亮之孫,諸葛瞻次子。
諸葛瞻與諸葛京之兄諸葛尚在綿竹抗擊魏軍戰(zhàn)死后,與諸葛亮有直系血緣關(guān)系的僅存諸葛京一脈,蜀漢滅亡之后,他與諸葛攀之子諸葛顯于咸熙元年內(nèi)移河?xùn)|,初任郿縣令,后任江州刺史。
6、諸葛亮后裔
有關(guān)諸葛亮后裔三代之后裔孫下落均無記載。1992年,浙江蘭溪諸葛村發(fā)現(xiàn)《高隆諸葛氏族宗譜》,據(jù)此記載,自宋代以來諸葛亮后裔一直生活在浙江建德及蘭溪一帶。
諸葛亮的后裔主要聚居在建德、蘭溪、龍游三市縣相鄰的50公里范圍內(nèi)的11個村鎮(zhèn)中,那里有諸葛亮的后裔八千余人,多是諸葛亮的第49代和第50代孫。
諸葛鎮(zhèn)有諸葛后裔2,500人,是諸葛后裔最集中的地方。諸葛鎮(zhèn)保存有始建于明代的諸葛大公堂和丞相祠堂。
在大公堂內(nèi)的寶樓上珍藏著《諸葛氏宗譜》,這本宗譜共修過15次,第一次在南宋初年,最后一次在1947年,當(dāng)時的國民黨元老陳果夫為這部宗譜的最后修訂寫了序。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76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成吉思汗為什么要攻打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