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延年是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詩人,其詩和歐陽修的文章、杜默的歌被稱為北宋“三豪”。雖然身為“三豪”之一,但他就是考不上一個進(jìn)士。幸而石延年為人豪放曠達(dá),屢試不中,卻也并不放在心上,依然不拘禮法,不慕名利,我行我素。
有一年,他終于中了進(jìn)士。偏偏這時有人檢舉,說這次考試有人作弊。于是,朝廷下令,這次考試不算,要重新考試。結(jié)果好幾個進(jìn)士在重試中落了榜,運氣不佳的石延年也在其中。那些人的敕牒和朝服本來都拿到手了,大家正穿著新衣服興高采烈地在興國寺歡聚,突然朝廷派官員來收繳這些復(fù)試落第者的敕牒和朝服。他們驚呆了,甚至有人禁不住號啕大哭。只有石延年非常鎮(zhèn)定,若無其事地脫下帽子和朝服交給使者,然后非常從容地穿著內(nèi)衣,頭戴幞頭,重新坐下來,仍舊與大家談笑歡飲,好像什么事也沒發(fā)生一樣。他還集古人的詩句,豁達(dá)地寫詩自嘲:“年去年來來去忙,為他人作嫁衣裳。仰天大笑出門去,獨對春風(fēng)舞一場?!?/p>
第二天,朝廷為了安撫他們,授予他們“三班奉職”一職。這是宋代武臣中最低的職級,屬于從九品下,是不入流的小吏。大伙紛紛就職,唯獨石延年以此為恥,不僅不就任,還寫詩諷刺。
后來,宰相愛其才華,以石延年的老母年邁需要贍養(yǎng)為由,勸他就職。石延年沒有借口推托,只得就任。入仕后,他連年獲得提升,后因上書皇太后,請其還政給宋仁宗,而被貶為海州(今連云港)通判。不過他運氣還算不錯,不久皇太后病逝,宋仁宗為表示感謝,又把他召回京師。
石延年在海州期間,不僅廉潔奉公,深受百姓愛戴和同僚欽佩,更以文人的浪漫方式為當(dāng)?shù)卦旄?。海州府衙南門外五六里處,有一座70多米高的小山,石延年閑暇時常到山上讀書彈琴,飲酒抒懷。當(dāng)時山上樹木很少,到處亂石疊堆,雜草叢生,無路可攀,石延年就讓隨從把桃核裹上黃泥,做成彈丸,用彈弓胡亂拋射到山上的亂石間。幾年后,桃核在石縫里生根發(fā)芽,長成了滿山桃林。多年后,蘇東坡路過海州,緬懷石延年舊跡,贊其奇思妙想“坐令空中出錦繡,依天照?;o數(shù)”。
石延年不但詩詞和書法在北宋名氣很大,他的酒量估計也無人可比。歷史上說石延年是個“酒仙”,其實他倒更像個“酒怪”。他有很多荒唐的喝酒方式:扮作囚徒的樣子,戴著枷鎖喝酒,叫“囚飲”;爬到樹上喝,叫“巢飲”;用稻麥稈束身,把頭伸出來喝,叫“鱉飲”;夜里不點燈,黑燈瞎火地喝,叫“鬼飲”……五花八門,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他在京城為官時,認(rèn)識了一個叫劉潛的布衣酒友,兩個人經(jīng)常聚到一起比酒量。一天,他倆相約到鬧市區(qū)新開的王氏酒樓飲酒,兩人到了酒樓,坐下來就喝,一句話也不說。一杯接一杯,一壇喝完再開一壇,從早上喝到晚上,足足喝了一整天,竟然沒有絲毫醉意,把老板都看呆了。天色已晚,兩人仍然面無酒色,拱手而別。第二天,此事傳遍了京城,說有兩位酒仙到王氏酒樓喝酒。后來大家才知道傳說中的兩位酒仙就是石延年和劉潛二人。
后來,石延年被貶到海州,劉潛因喝酒找不到對手,竟然不遠(yuǎn)千里從東京(開封)來到海州。石延年聽說酒友來訪,更是驚喜若狂,親自乘船前去迎接。兩人一見面,也來不及去找酒店,就在船上喝了起來。他們從晚上一直喝到半夜,眼看船上載的酒快喝光了,劉潛看見船上有一斗醋,就把醋和剩下的酒倒在一起,又喝了起來,直到把酒和醋都喝光了,天也亮了。
石延年在東京還有一個叫秘演的和尚酒友。他曾對秘演和尚說:“我的俸祿太少,很長時間沒有痛飲一場了!”秘演和尚說:“這好辦,過幾天我找一個人請你痛飲一場?!辈粠滋?,秘演領(lǐng)來了一個姓牛的監(jiān)簿,還帶來了十石供給皇宮的佳釀,邀請石延年到東京的名勝繁臺喝酒。到了繁臺,酒壇一字?jǐn)[開,三人開懷暢飲。三個人一直喝到太陽落沉,石延年稍有醉意,高興地說:“如此美酒美景,可以作記。”于是,牛監(jiān)簿捧來一盆硯墨,石延年在繁臺的墻壁上寫道:“石延年同空門詩友老演登此?!迸1O(jiān)簿看后,連忙上前作揖說:“我這個凡夫俗子,今天有幸侍奉先生喝酒,希望先生也給小人掛個名字,使我能夠青史留名。”石延年用醉眼看了看他,提筆在后面加上了“牛某捧硯”四個字。原來這個牛監(jiān)簿的官是花錢買來的,他肚里沒有什么學(xué)問,因此想通過結(jié)交石延年,附庸風(fēng)雅,以此抬高自己的身價。不過歷史上也從此留下了“牛某捧硯”的典故。
石延年為人不拘禮節(jié),敢作敢為。他任海州通判期滿后調(diào)回京城,當(dāng)時海州是宋朝最大的產(chǎn)鹽地之一,他臨走時,就從海州載了兩船鹽到壽春,托壽春知州出售。然而歷代都是嚴(yán)禁個人販賣私鹽的,宋朝當(dāng)然也不例外。但是石延年全然不顧朝廷法度,拿這些私鹽在大街公然出售,這種鹽也被當(dāng)?shù)匕傩諔蚍Q為“學(xué)士鹽”。
平日里,石延年也是大大咧咧,豁達(dá)隨性。他乘馬去游覽報寧寺,牽馬的隨從一時失控,馬匹受到驚嚇,將石延年掀翻在地,侍從嚇壞了,連忙把他扶起來。當(dāng)時圍觀的民眾以為這位官員會大罵隨從,哪知石延年不但沒生氣,還開玩笑說:“幸虧我姓石,是‘石’學(xué)士,如果我姓瓦,是‘瓦’學(xué)士的話,豈不早就被摔碎了!”
石延年在秘書省為官時,秘書省的旁邊有一個角門,中間有走廊與臨近的大慶殿相通。每到夏天,很多學(xué)士都從角門去大慶殿的檐下納涼。有一次,宋仁宗去大慶殿,看見有一個人躺在殿陛間睡覺。左右隨從剛想前去呵斥,宋仁宗制止道:“先去看看是誰。”不一會兒,隨從來報說:“是石學(xué)士?!鄙钪幽昶⑿缘乃稳首谝恍Γ骸八懔?,我們從旁邊繞過去,讓他睡吧。”
后來,宋仁宗愛惜石延年的才能,怕他太愛喝酒會喝壞身子,于是就下旨勸他戒酒。這本來是好事,是皇帝對臣子的關(guān)心愛護(hù),可惜事與愿違。這酒一戒,石延年卻酒渴成病,不久竟然英年早逝,死時才47歲。歷史上因戒酒而死的并不多見,石延年也算是一個特例。
他死后,他的酒友蘇舜欽寫了一首悼亡詩:“去年春雨開百花,與君相會歡無涯。高歌長吟插花飲,醉倒不去眠君家。”這位酒友追憶石延年,念念不忘的還是喝酒,而且還是兩個大男人頭上插著鮮花喝酒,多么放縱、多么豪爽啊!只是他的酒量不如劉潛,竟然在石家喝醉了。有酒友如此,石延年若泉下有知,也會含笑的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77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