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戰(zhàn)爭中,川軍裝備是最簡陋的;可是裝備簡陋的川軍,卻作戰(zhàn)英勇,屢立戰(zhàn)功,獲得“無川不成軍”的美譽。那么,裝備簡陋的川軍,打仗為什么卻如此英勇頑強呢?
一、羸弱之師出川抗日。
1911年清朝滅亡后,四川成立了軍政府,但五個派系間誰也不服誰,天天互毆爭奪地盤。當時的川軍士兵使用的槍械,還是清朝留下的老毛瑟槍。由于年久失修,有的槍打兩槍就拉不開栓了。每次開戰(zhàn)前挖戰(zhàn)壕,工兵營都要挨家挨戶找老百姓借鋤頭。
當時的四川軍閥都沒什么文化,手下的官兵更是連地圖也看不懂。在老百姓看來,這些軍閥間的內戰(zhàn),基本上和村民聚眾斗毆沒什么兩樣,士兵不僅裝備拙劣,軍紀渙散,戰(zhàn)斗力也極其低下。
盧溝橋事變后,四川省主席劉湘在南京國防會議上,面對各軍閥主戰(zhàn)主和的爭論,慷慨陳詞道:抗戰(zhàn),四川出兵30萬,壯丁300萬,供給糧食數(shù)萬石。
1937年9月5日,四川省各界人士,齊聚成都少城公園,歡送出川抗日將士??v隊司令唐式遵的誓言響徹云霄:“此行出川為國雪恥,不成功便成仁,失地不復,誓不回川?!贝騼葢?zhàn)時被人罵作“唐瘟豬”的唐式遵,此時成了悲歌慷慨的英雄。數(shù)萬軍民為之淚如雨下,掌聲雷動。
二、備受歧視軍備不足。
川軍出川之初,就被分散至各個戰(zhàn)區(qū),蔣公答應補充的武器裝備,也不見蹤影。士兵們所持武器大多為質量低劣的川造步槍,很多都不能使用,有些槍甚至沒有刺刀。重型火力更是嚴重缺乏,每個師只有十幾挺輕重機槍,幾門小型迫擊炮,大型的山炮一門都沒有。
不僅如此,川軍們到達各戰(zhàn)區(qū)后,等待他們一腔熱情的,卻是對心靈和身體上的冷遇。特別是第二戰(zhàn)區(qū)的閻錫山,不僅沒有為遠道而來,穿著單衣的川軍子弟們補給御寒的冬衣棉被,最后居然連糧食都不給了,還指責川軍“抗戰(zhàn)不足,擾民有余”,并打電話給軍委會,要求將川軍調走。
第二戰(zhàn)區(qū)的程潛同樣拒絕了鄧錫侯帶領的這支川軍隊伍,并回復蔣公:閻老西不要的爛隊伍,我也不要。
在歧視和冷遇之下,川軍士兵們憤怒、失落、恥辱、后悔。最終,第五戰(zhàn)區(qū)的李宗仁同意收留他們。1938年元旦,鄧錫侯、孫震率領部隊來到徐州。在見到李宗仁后,感激地握著他的手久久不愿松開。
除了補充服裝糧食,李宗仁還為這支川軍補充新槍500支,以及大批子彈和迫擊炮彈。
三、死戰(zhàn)報國揚名立威。
淞滬會戰(zhàn)打響后,楊森率領的第20軍,裝備是整個川軍中最差的。和其它地方軍隊更不可比擬,一個連只有一挺機槍,五六十條步槍。但正是這支裝備寒酸的部隊,和日軍第7、第35聯(lián)隊在陳家行血戰(zhàn)七天。戰(zhàn)斗結束后,全師四千多人只剩下六百多人,營長全部陣亡,每個連活下來的只有五六個人。此戰(zhàn)打出了川軍威名。
1938年3月15日,臺兒莊戰(zhàn)役拉開序幕,首先和日軍展開較量的,是駐守滕縣的川軍。而對手是有著猛烈炮火和空中轟炸支持的三萬日軍,雙方展開了三天三夜的殊死搏斗。最終戰(zhàn)損比達到15:1。在手下士兵傷亡殆盡,敵眾我寡,城門被破之際,師長王銘章率師部親自和日軍廝殺,最終以身殉國。
臺兒莊戰(zhàn)役結束后,李宗仁指出:“若無川軍滕縣之苦守,焉有臺兒莊之大捷。”川軍“無用論”自此得到終結。
長沙會戰(zhàn)中,第20軍在通城、通山擊潰日軍第33師團,收復渣市、麥市。此后在影珠山全殲日軍一個大隊1300余人,擊斃大隊長山崎茂,川軍威名遠播。
抗戰(zhàn)勝利后,據(jù)國民政府統(tǒng)計,未受日寇戰(zhàn)亂所患的四川,近40萬川軍子弟出川抗戰(zhàn)。此后8年中,加上各類支援人員,四川共350萬人為抗戰(zhàn)流血流汗。川軍傷亡人數(shù),達到全國抗日軍隊的十分之二,其中陣亡263991人,受傷356267人,失蹤26025人,總計64萬余人,居全國之冠。
川軍在抗戰(zhàn)中的表現(xiàn),也充分說明,裝備并不是決定戰(zhàn)斗力的關鍵,只要如川軍士兵那樣,面對犧牲毫不畏懼,那就是一支了不起的部隊,一支有血性有精神的部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783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你知道嗎,牧野之戰(zhàn)的故事
下一篇: 黎姓人是蚩尤的后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