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印案的發(fā)生,是因為朱元璋受童年影響所造成的過度矯正,而其余兩件案子則透露出了明初皇帝、大臣和太監(jiān)之間的不協(xié)調(diào)。對于好不容易才打下來的江山,朱元璋特別珍惜。同時,他心里十分清楚,自己之所以能夠打下江山,絕大部分是因為自己的老鄉(xiāng)——淮西集團。
因此,每當批閱奏折的時候,朱元璋總會寫上這樣一句話:“朕本淮西布衣?!比欢?,淮西老鄉(xiāng)們卻一個接一個地要求掌握大權,這讓朱元璋心生不滿。后來,胡惟庸與劉基對抗,劉基所代表的浙東集團輸?shù)檬且粩⊥康?,直接導致以胡惟庸為首的淮西集團的囂張跋扈。
從此以后,淮西集團在朝中說一不二,政令基本出自其手,這就引起了朱元璋嚴重的不滿和不安。有這樣一個威脅在身旁,他無論如何也不能安坐于皇位之上。而且,藍玉后來不僅手握重兵,還跟皇室有親戚關系,十分囂張跋扈,讓朱元璋感到自己再也無法掌控軍隊的控制權和指揮權。
于是,朱元璋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全面清掃這些對皇權構成威脅的人。其實,對于出身貧苦人家的朱元璋來說,既得的皇位和江山都來之不易。因此,他絕對不允許別人和自己共享這一切,或者說取代自己。
因此,為了加強皇權,打擊相權,他廢除了中國流傳幾千年的丞相制度,每天批閱奏章到深夜,使得明朝和清朝成為了中國皇權最集中的兩個封建王朝。然而,在三大案的背后,是朱元璋對大臣們的不信任和對皇室利益的捍衛(wèi)。
因為,在朱元璋看來,胡惟庸和藍玉所作出的種種陽奉陰違的行為,均是為了培植自己的勢力,以此來謀取朝政大權。試想一下,假如,胡惟庸和藍玉沒有野心或者野心不大,安分守己,那么,這三大案是否可以避免呢?
可惜的是,歷史沒有假如,他們二人極度癡迷于權力,謀朝篡位的意圖過于明顯,以致于,大計未成卻招來了殺身之禍。
自古以來,伴君如伴虎,皇權不容侵犯,寧可錯殺一千,也要維護帝王威嚴。
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勤政的皇帝之一,他從來不憚給自己增加工作量。從登基到去世,他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天,一生勤于政事,建樹頗多。特別是創(chuàng)設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的基業(yè),還促成了明朝前期社會安定、經(jīng)濟繁榮的局面,且影響到了清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78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東周分為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