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被譽(yù)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無論是在詩詞方面,還是在繪畫方面都有極高造詣
那么
唐寅,字伯虎
明孝宗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
所謂會試
,就是指每三年在京城舉行一次的中央考試,由禮部主持,主考官由皇帝親自任命,各省的舉人以及園子監(jiān)監(jiān)生均可參加。會試需考三場。每場時間為三天,考中者被稱為貢士,第一名被稱為會元會試結(jié)束后
唐伯虎一杯烈酒下肚
參加這次會試的共有3500名舉子,才華橫溢者比比皆是
其中一位舉子又問道:“第三場會試的考題比較冷僻,你是如何作答的呢
唐伯虎將自己的答案向在座的舉子們重新口述了一遍,舉子們聽罷
然而
那么,是誰舉報唐伯虎
是戶科給事中華昶(chang)
據(jù)《明孝宗實錄》記載
“國家求賢以科目為重
“江陰縣舉人徐經(jīng)
華昶在上疏中提出三點(diǎn)指控:一
不過,針對華昶的指控
,有三處疑點(diǎn):第一
,華昶指控程敏政賣題以及唐伯虎、徐經(jīng)買題都是“風(fēng)聞”,道聽途說,根本就沒有確鑿證據(jù);第二
,如果唐伯虎、徐經(jīng)花錢買了試題,他們一定會極其保密,又怎么會四處炫耀并在同場競技的舉子中四處請教呢?第三
,華昶原本指控程敏政將考題在考試前賣給了考生,但卻在最后的上疏中建議皇帝對考卷進(jìn)行復(fù)查,泄題與考場作弊完全是兩個概念,華昶對程敏政指控的罪名前后不符。華昶為什么要指控程敏政考場舞弊呢
?據(jù)《明孝宗實錄》記載:“言官駁其主考任私之事,實未嘗有。蓋當(dāng)時有謀代其位者,命給事中華昶言之意思是說,程敏政并沒有在考場作弊
那么
,是誰想要取代程敏政呢?據(jù)《明史·程敏政傳》記載說:“或言敏政之獄,傅翰欲奪其位,令昶奏之。事秘,莫能明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有人說是大臣傅翰想要取代程敏政,所以才指使華昶彈劾程敏政
。由于事情極其隱秘,所以外人都不知道內(nèi)情。這雖然只是一種猜測,但“考場舞弊案”之后,傅翰的確取代了程敏政成為禮部右侍郎,成為“考場舞弊案”最大的受益者。眾所周知,明朝的唐伯虎是當(dāng)時的四大才子之一
,也被稱為江南第一大才子。可見其才名是名副其實的,這也給后世流傳下許多關(guān)于唐伯虎的故事。關(guān)于唐伯虎的影視作品,最著名的就是周星馳主演的《唐伯虎點(diǎn)秋香》了,電影中唐伯虎是個詼諧有趣的人物。但是在現(xiàn)實的歷史中,唐伯虎的經(jīng)歷卻沒那么光輝多彩。或者說,從弘治十二年之后的唐伯虎,人生開始從巔峰走向了低谷唐寅出身于商人家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78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杯酒釋兵權(quán)是哪個皇帝
下一篇:
辜鴻銘的后代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