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長河中,張飛可以說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張飛作為三國時期有名的猛將,他曾橫矛當(dāng)陽橋,一聲喝退曹軍是多么的不可一世,那時的他一定也想不到,自己最后會死得如此窩囊,被兩個小人在睡夢中所殺,帶著他的首級投奔了東吳。一代猛將死得悄無聲息,而他一走,曾經(jīng)的劉、關(guān)、張三人,也只剩下劉備一人面對洶洶亂世,蜀漢能夠被劉備完全信任的人還能剩下誰呢?劉備一聲“噫!飛死矣”包含了太多無奈。
自劉備從涿郡起兵,面對任何艱難險阻,關(guān)羽和張飛一定是站在劉備身后支持著他。從帶領(lǐng)五百鄉(xiāng)勇討伐黃巾賊,到后來占據(jù)荊、益兩州三分天下。三十多年的時間里,三人不離不棄,宛如一體。劉備的百折不撓,關(guān)羽的忠義無雙,張飛的勇猛果敢,早已成為三國的代名詞。而張飛的死,也帶走了蜀漢最傳奇,最令人振奮的時代。
景耀六年(263年),魏將鐘會帶兵伐蜀,姜維雖將鐘會攔在了劍閣,但卻沒想到魏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鄧艾帶兵偷襲綿竹。綿竹守將乃是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他的才能雖然沒有諸葛亮出眾,但是仍然給鄧艾造成了很大困擾,于是鄧艾遣使告訴諸葛瞻“若降者必表為瑯邪王”,諸葛瞻怒斬鄧艾使者,誓與蜀漢共存亡,一度將鄧艾擊退,鄧艾的兒子鄧忠沮喪的說道:“賊未可擊?!编嚢忄囍液蛶熥耄骸按嫱鲋郑诖艘慌e,何不可之有?”
在這樣的壓力下,鄧忠和師纂玩命攻打綿竹,諸葛瞻即便是孤立無援仍死戰(zhàn)不退,因為他背后就是成都,有著諸葛亮光環(huán)在身的他,也不可能將魏國稱臣。面對綿綿不絕的進(jìn)攻,諸葛瞻戰(zhàn)死沙場,這一戰(zhàn)中他的兒子諸葛尚,黃權(quán)的兒子黃崇,李恢的侄子李球,更有著故蜀漢右將軍張飛之孫,張遵,皆戰(zhàn)死!
此戰(zhàn)后,鄧艾攜大勝之勢直逼成都,此時的后主劉禪已經(jīng)決定投降魏國,并派出三名重臣手捧玉璽印綬和降書,前去向鄧艾投降。這三名重臣有力勸劉禪投降的“功臣”譙周,故車騎將軍鄧芝的兒子鄧良,最后一名就是故西鄉(xiāng)侯張飛的兒子張紹。張飛有兩個兒子,長子張苞早夭,而戰(zhàn)死綿竹的張遵就是張苞的兒子。張紹是張飛的次子,“官至侍中尚書仆射”。
張飛一生為了蜀漢出生入死,作為張飛的兒子,在譙周勸說劉禪投降時,張紹既沒有出面勸阻,也沒有像諸葛瞻、自己侄子張遵那樣戰(zhàn)死沙場,反而還作為使臣?xì)w降,這不能不讓人感到疑惑,其實,細(xì)究下來原因也不過兩點。
一、張紹本人并不想為蜀漢殉國,這一點的可能性最大。畢竟作為張飛的后人,他要上戰(zhàn)場為蜀漢盡忠,哪怕有人阻攔他,也能和鄧艾拼個魚死網(wǎng)破。而他選擇了向鄧艾奉上玉璽,代表劉禪投降,這其實也證明了張紹是同意投降了。這本是個人的選擇,但張紹投降時,不知道想到了父親張飛和戰(zhàn)死綿竹的侄子張遵呢?
二、張飛的后代只剩下張遵了,張苞和張遵都已去世,如果張紹也死了的話,張飛就絕后了。當(dāng)時張紹的姐姐張皇后也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她自然不希望自己唯一的弟弟也步入其他人的后塵,一定會想盡辦法阻止張紹,甚至?xí)寗⒍U出面,只求張紹能夠活下來。
這本無可厚非,但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就如張飛二哥關(guān)羽,他有兩個兒子,長子關(guān)平隨父死于孫吳之手,次子關(guān)興二十度歲也病逝了。再看諸葛亮,他只有諸葛瞻一個兒子,而諸葛瞻諸葛尚父子兩人都為蜀漢流盡了最后一滴血。這樣再看張紹,就感覺是命運的捉弄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7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