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了解:劉備和劉璋的讀者,下面對百科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劉備不肯在宴席上襲擊劉璋,為何卻堅持要入川?
前言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劉備定然是比較著名的人物,此人原本不過是”織席販履“的普通人,但是卻在亂世之中獲得機遇,也獲得了無數人的幫助,最終成功問鼎皇帝的寶座,建立了蜀國。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劉備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做出了很多的選擇,更是將自己的仁愛之名傳揚到了整個中原大陸。
顯然的,一個人想要獲得成功,想要在亂世之中活到最后,定然不可能是個心慈手軟的人,至少在對付敵人的時候,一般是不會手下留情的。但是劉備卻是個例外,他想要成功,但是也想要名聲,因此便出現了一些詭異的局面,比如劉備不愿意襲擊劉璋,但是卻堅持入川,這是為何呢?
為何劉備要這樣做?
眾所周知,赤壁之戰(zhàn)過后,劉備獲得了荊州四郡,開始等待機會進攻益州。在這個過程中,原本劉璋想要和曹操結盟,但是卻遭到了對方的嫌棄,所以選擇了劉備,并邀請劉備入川。
在宴席上的時候,龐統(tǒng)勸劉備于宴席中挾持劉璋,但劉備以自己初來蜀中恩信未立為由而拒絕,并按照對方的交代率部到了葭萌關。顯然的,這樣的抉擇對于未來是不利的,至少讓屬下的人看不到未來,因此很多人都不了解劉備的到底是怎么想的。其實原因也很簡單,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 劉備喜歡做有準備的事情。
劉備了解自己倘若在宴席上襲擊劉璋的話,很容易控制益州,也為自己未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是與此同時,他剛剛來到益州,沒有根基,恩信未立,倘若就此殺了劉璋這位益州老大的話,很容易成為眾人攻擊的對象。倘若劉璋手下有一些堅持追隨于他,并且很有能力的人的話,對未來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第二, 劉備目的并非單純地“奪益州”。
對于劉備而言,進入益州最重要的事情并非是奪取益州,也不是討伐漢中張魯,而是“厚樹恩德,以收眾心”。
劉備本就是皇族之后,并且經過了幾十年的打拼,對于收買人心的事情非常熟悉。他了解,攻略一個城池并不難,難的是如此在此地獲得百姓和士族的支持,如此一來,才能夠獲得最長遠的收益,并真正達到占領蜀地的目的。
第三, 劉備“仁義之名”不能丟。
劉備一生之所以能夠獲得如此之多人的關注,并獲得一眾部屬,正是因為他的仁義之名,比如面對曹操軍隊追擊的時候,他依舊不愿意放棄跟隨自己的百姓。
也正是因為如此,劉備才能夠獲得關羽、張飛、趙云、諸葛亮、龐統(tǒng)等文臣武將支持。而這樣的名聲,是需要長久以往的培養(yǎng)才能夠獲得的,倘若出現了一件例外的事情,就可能會功虧一簣。而劉備,顯然是不愿意為了一個劉璋,便將自己的好名聲給斷送了的,因此他想要獲得益州,但是卻不愿意以殺劉璋的方式來達到目的。
由此不難看出,其實并非是劉備愚蠢,也并非是他優(yōu)柔寡斷,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抉擇,并且一直堅持這樣的原則,因此才能夠在亂世之中闖出一片天地。
參考資料
《三國志·劉二牧傳》
《資治通鑒》
《弘明集》
《后漢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80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