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高懸斷傘的故事具體說的是什么?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平遙古城,時間得追溯到康熙年代,下面對百科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平遙古城是中國境內(nèi)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代縣城,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國歷史的發(fā)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jīng)濟及宗教發(fā)展的完整畫卷。
平遙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御外族南擾,始建城墻,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舊墻垣基礎(chǔ)上重筑擴修,并全面包磚。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歷各代進行過十次的補修和修葺,更新城樓,增設(shè)敵臺??滴跛氖?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經(jīng)平遙,而筑了四面大城樓,使城池更加壯觀。平遙城墻總周長6163米,墻高約12米,把面積約2.25平方公里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fēng)格迥異的世界。城墻以內(nèi)街道、鋪面、市樓保留明清形制;城墻以外稱新城。這是一座古代與現(xiàn)代建筑各成一體、交相輝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據(jù)傳康熙年間,范村人宋忠原背著一把大雨傘進當(dāng)時的平遙城看病,走到落邑村村南,從后面慌慌張張地跑來一人,宋忠原識的此人,是鄰村人毋連遲。當(dāng)時烏云密布,電閃雷鳴,眼看就要下雨了。不一會兒,果然下起了大雨。宋忠原撐起背著的大雨傘,邀毋連遲同行,毋連遲趕緊靠過來借傘避雨。兩人風(fēng)雨同舟,互濟互助,邊談笑邊行路到了高林村。宋忠原因風(fēng)力大累得滿頭大汗,毋連遲于是接過宋忠原的傘打著到了南門外孔家飯店。
這時已是風(fēng)停云散,雨過天晴。宋忠原向毋連遲拿傘。毋連遲不但不還宋忠原,反而誣賴傘是他的,兩人爭吵起來,圍攏來不少的觀眾。毋連遲說:”傘是我的!”宋忠原說:”傘是我的!”宋、毋扯奪雨傘,觀眾誰也斷不清這傘是誰的,看他們吵吵嚷嚷,一直鬧到平遙縣署。宋忠原擊鼓喊冤,知縣王杰急忙升堂,原告宋忠原陳述了事情的經(jīng)過。被告毋連遲仍一口咬定傘是他的。兩人各抒已見,知縣王杰一時作難,不好判斷。沉默了一會,王杰猛然間把驚堂木一拍說:“刁民!屁大的事到縣衙擊鼓告狀!想試探本官的軟硬智愚……?!彪S即把傘撕的粉碎,擲下堂來,喝令退堂。
原告宋忠原從堂上下來,淚涕滿面,被告毋連遲則幸災(zāi)樂禍,洋洋得意。兩人走出縣衙走到照壁南街上,四個衙役趕了出來,傳喚二人重回縣衙。二人再次跪在大堂上,知縣王杰和顏悅色地判斷,傘是原告宋忠原的,被告毋連遲屬誣賴,重責(zé)四十大板,罰錢十貫,賠原告一把新雨傘。事后宋忠原給王知縣送了一塊匾額,上刻”明鏡高懸”四個大字。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802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歷朝歷代“禁菜刀···
下一篇: 從殘疾皇子到登上皇位,此人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