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寂,字玄真,唐朝開國功臣、宰相,他是追贈絳州刺史裴瑜之子,下面對百科小編給大家?guī)砹讼嚓P內(nèi)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裴寂出身河東裴氏(西眷裴氏)。姿容俊偉。十四歲時,補任蒲州主簿。隋朝建立后,舉孝廉出身,授左親衛(wèi),出任齊州司戶參軍,遷侍御史、駕部承務郎,出任晉陽宮副監(jiān),交好唐國公李淵。策劃晉陽起兵,授大將軍府長史,賜爵聞喜縣公。輔佐李淵攻破長安,授相府長史。唐朝建立后,拜右仆射,冊封魏國公。帶兵征討宋金剛,兵敗而回,仍然深受寵信,遷左仆射。主持修撰《武德律》,遷司空。唐貞觀三年(629年),受到僧人法雅牽連,免官流放于靜州,討平山羌叛亂有功。貞觀六年,征召入朝,卒于途中,追贈工部尚書、相州刺史、魏國公。
人物生平
早年經(jīng)歷
裴寂,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省臨猗縣)人。幼年喪父,由兄長撫養(yǎng)成人。眉目清秀,姿容俊偉。十四歲時便被補任為并州主簿。隋朝建立后,歷任左親衛(wèi)、齊州司戶參軍、侍御史、駕部承務郎、晉陽宮副監(jiān)。
開唐拜相
大業(yè)十二年(616年),唐國公李淵出任太原留守。裴寂因與李淵有舊交,深受禮遇,經(jīng)常在一起晝夜飲宴。當時,李淵次子李世民打算舉兵反隋,但卻又不敢對父親直言。他私下拿出數(shù)百萬錢財,交給龍山縣令高斌廉,讓他在賭博時故意輸給裴寂。裴寂非常高興,與李世民的關系逐漸親近。李世民遂以實情相告,裴寂當即應諾。
后來,裴寂私下挑選晉陽宮宮人服侍李淵。他又陪同李淵飲宴,并在酒酣之際對李淵道:“二郎(即李世民)暗中招兵買馬,欲行大事。我私自讓宮女侍奉您,如果事情泄露,一定會被皇帝誅殺。如今天下大亂,盜賊遍布天下。若守小節(jié),難免一死,若舉義兵,必能成事。您意下如何?”李淵則道:“我兒既已定計,就這么辦吧。”
義寧元年(617年),李淵起兵太原。裴寂進獻宮女五百人,并將晉陽宮中的九萬斛糧草、五萬段雜彩、四十萬領甲胄充作軍用。不久,李淵開大將軍府,任命裴寂為長史,賜爵聞喜縣公。當時,隋朝大將屈突通堅守河東。李淵久攻不下,欲先取長安,又擔心腹背受敵,為此猶豫不決。裴寂建議先攻屈突通,再奪長安,避免腹背受敵。李世民則堅決反對,認為用兵崇尚權變,權變在于神速,應該速取長安。李淵認為雙方都有道理,于是留兵圍攻河東,同時命李世民率軍入關。同年十一月,李淵攻取長安,立代王楊侑為帝,自任大丞相,任命裴寂為大丞相府長史,進封魏國公,食邑三百戶,并賜其田地千頃、甲第一所、織品四萬段。
武德元年(618年),楊侑欲禪位于李淵,李淵推辭不受。裴寂率眾勸進,又被李淵拒絕。他進言道:“夏桀、商紂皆有后代,但成湯、周武卻沒有輔佐他們。我裴寂的爵位、官職,都是唐國所封。陛下若不稱帝,臣當辭官?!崩顪Y這才同意。裴寂辭出后,命太常寺準備禮儀,擇取吉日。同年五月,李淵受禪稱帝,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裴寂因功被拜為尚書右仆射,成為宰相,每日還獲賜御膳。當時,唐高祖每有臨朝,必請裴寂同坐,散朝之后也把他留在宮中,對他言聽計從,只稱“裴監(jiān)”,從不直呼其名。裴寂所享有的待遇,滿朝文武無人能及。
兵敗河東
武德二年(619年),劉武周部將黃子英、宋金剛入侵太原,行軍總管姜寶誼、李仲文相繼戰(zhàn)死,唐高祖為此憂慮不已。裴寂主動請纓,要求率軍征討,被任命為晉州道行軍總管,還得到便宜行事的特權。他于九月兵至介休,因宋金剛據(jù)城抵御,遂駐軍度索原(今山西介休東南介山下)。當時唐軍營地缺水,山澗水路又被敵軍掘斷。裴寂只好移營,以尋求水源,宋金剛卻趁機出兵。唐軍大敗,死傷慘重。裴寂疾馳一晝夜,方才逃回晉州(今山西臨汾),而晉州以東的城鎮(zhèn)則全部丟失。宋金剛又進逼絳州(今山西新絳),裴寂只得上表請罪。唐高祖下詔慰諭,又讓他鎮(zhèn)撫河東。
同年十月,宋金剛攻陷澮州(今山西翼城),軍威大振。裴寂生性怯懦,沒有將帥之才,缺乏捍御之策,只是命虞泰二州百姓進入城堡,又將他們的積蓄焚毀,結果卻使百姓不安,人心思亂。 [9] 夏縣百姓呂崇茂趁機叛亂,殺死縣令,響應劉武周,還將前來征討的裴寂擊敗。不久,唐高祖將裴寂召回朝中,指責道:“起兵初期,你有輔佐之功,官爵已到極點。此番抵御劉武周,兵力足以破敵,卻敗亡至此,難道你就不感到有愧嗎?”將他下獄,但不久便將他釋放,對他更加優(yōu)寵。此后,唐高祖每逢出巡,都要命裴寂留守長安。
備受恩寵
武德四年(621年),麟州刺史韋云起告發(fā)裴寂謀反。唐高祖命有司調(diào)查,但卻查無實據(jù)。他撫慰裴寂道:“朕能取得天下,本就是您所促成的,您又豈會懷有貳心。朕之所以將您交付吏議,是想讓天下之人相信您不會謀反。”他還命三位貴妃攜帶美食寶器到裴寂家中飲宴,至次日方回,以示恩寵。后來,唐高祖改鑄錢幣,又賜裴寂自行鑄錢的特權,并特聘娶其女兒為趙王李元景之妃。
武德六年(623年),唐高祖擢升裴寂為尚書左仆射,并在含章殿賜宴。裴寂趁機請求道:“當初起兵太原,臣曾與陛下約好,天下平定之后準臣辭職歸田。如今四海太平,請陛下準臣退休?!碧聘咦鏄O力挽留,淚下沾襟,表示要與裴寂相偕終老。武德九年(626年),唐高祖冊拜裴寂為司空,賜實封五百戶,命尚書員外郎每日到他府中值守。同年八月,李世民繼位,是為唐太宗。
貞觀元年(627年),裴寂的食邑被加至一千五百戶。貞觀二年(628年),唐太宗到南郊祭祀,命裴寂與長孫無忌同乘御輦。裴寂推辭,唐太宗道:“您有佐命之勛,無忌也效力于我,能夠和我同乘一車的,除了你們二人還有誰呢?”于是同車而回。
晚年獲罪
貞觀三年(629年),僧人法雅因妖言獲罪,裴寂也受到牽連。唐太宗免去裴寂的官職,削去他一半的食邑,讓他返回故里。裴寂請求留居長安,唐太宗斥責道:“你的功勞、才學,都不足以擁有如今的地位,只是由于太上皇對你的恩寵,才位居第一。武德年間,政法方面紕漏謬誤極多,地方官吏施政紊亂,你對此也應擔負責任!我念及舊情,不對你施以極刑,讓你回歸故里,你還有什么不滿意的?”裴寂只得返回蒲州。
當時,狂人信行客居汾陰(今山西萬榮),常對裴寂的家僮道:“裴公有天分?!毙判兴篮?,家奴恭命將此事告訴裴寂。裴寂大驚,不敢奏明皇帝,暗中命恭命將知情的家僮殺死。恭命卻背著裴寂,將家僮放走。后來,恭命因貪贓被裴寂追捕,遂向朝廷告發(fā)裴寂。唐太宗大怒,對侍臣道:“裴寂犯了四條死罪。第一,官居三公卻結交妖人;第二,事發(fā)之后,憤稱國家之興是其所謀;第三,妖人稱其有天分,卻匿而不奏;第四,殺人滅口?!弊罱K將他流放靜州(今四川旺蒼)。
后來,靜州山羌作亂,有傳言認為亂軍已劫持裴寂為主。唐太宗對此絲毫不信,道:“國家對裴寂有性命之恩,裴寂定不會如此?!辈痪霉信峒怕始屹灼瀑\的奏報傳來。他思及裴寂佐命之功,便召其回朝。但這時裴寂卻已病逝,終年六十歲,后被追贈為相州刺史、工部尚書、魏國公。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80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