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窮秀才到抗清主力,王翊經歷了什么?下面對百科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在五君子翻城之役的先后
義師中唯有上虞東山的李長祥,長崗的張煌言
,四明大嵐山的王翊、王江能團結群眾,保護耕作,發(fā)展生產,得到人民的擁護,對清軍的威脅較大。這三路義軍中要算王翊所領導的,軍容最為齊整,兵力也最為強盛。四明山在浙江東南,與天臺山脈接連,周圍約八百多里,四面高山環(huán)繞山中有蓊蔚的樹木
“義師所以難以制勝,實由于各家不能團結
山寨形勢既然穩(wěn)定
,他們又策劃防守和出擊的謀略,王翊善于編練軍隊,王江善于計劃和籌餉。他們把山寨中的部隊,分成五營和五司。五營軍事的訓練,由王翊來掌領;五司籌餉的工作,由王江來規(guī)劃。山中可耕的田地,都由兵士從事耕種,對于農民所有的田地,稍收點賦稅,補助軍餉。就是對于富戶也只是“量富以勸,履畝而稅”。絕對沒有橫征暴斂的行為
。不到一年功夫弄得山中“訟獄平息,人民安堵”。這樣大嵐山寨管領了四明山的二百八十多個山峰,在江上師潰之后,浙中又得重見明代衣冠,人民是在那里歡欣鼓舞著的。清軍經過這次創(chuàng)敗,滿洲貴族貝勒博洛和漢奸張存仁等再也不敢小覷義軍了。加以山寨中的義軍
,時出時沒最后清軍只好集中兵力
,大舉進攻,實行兇暴的洗山舉動。就在一六五零年九月,清軍分兵兩路,一路由奉化,一路由余姚出動,完成了對大嵐山的包圍,義軍終因寡不敵眾,損失甚重,王翊被迫前往舟山去作暫時的隱蔽,不幸剛走到北溪的地方,被清軍所收買的團練俘獲。由于魯王自從被迫撤離紹興后
,與舟山方面并沒有取得密切的聯系;和隆武政權發(fā)生摩擦,未能取得有力的支持,以及地主反動武裝認賦作父,背叛祖國,破壞抗清活動,使義軍的力量受到牽制,而至于削弱,所以清軍才煞費張羅地打敗這支曾經鼓舞長江南北人民抗清斗爭的武裝力量。王翊死后
,四明山余部王江卻闖出重圍,削發(fā)為僧,作為暫時掩護,不久他參加了張名振的軍隊,率師北上,直入長江清軍恐怕他們再和舟山互相接應
結語
農民領袖胡雙奇等很快地擔當起來抗清斗爭的責任,農民軍在大嵐山再接再厲不斷地與清軍作戰(zhàn)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807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皇帝一般會派誰教太子周公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