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了解:古代大臣和皇帝的讀者,下面對百科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古代臣子都要被皇帝賜死了,為啥還說謝主隆恩?他們在感謝什么?
古人被皇帝賜死了,非但不謝恩,還指著皇帝的鼻子破口大罵,估計你一個人死了不算,還得誅連九族,原本你一個人死就沒事了,結(jié)果稀里嘩啦的把你家鄰居都給牽連了。
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古代的臣子也好,還是某些地方的官員也好,再不濟(jì)封疆大吏也罷,一旦被皇帝賜死,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他們都會把自己的帽子拖在一邊,然后邊哭邊說:謝主隆恩。
那一些小伙伴可能就好奇了,拜托,皇帝都要殺死你了,甚至刀都抽出來了,這個時候你喊謝主隆恩有什么用?你還指望著皇帝聽到這句話之后特別開心,直接就哭了出來,然后說:愛卿你不用謝我,咱們一塊好好活著嗎?
當(dāng)然不可能,但凡皇上要殺某一個邊疆大臣,那都是左思右想,不一定思考了多長時間的,那都是整個朝廷的政治局勢的相互之間的掰手腕,這種情況之下,你謝不謝恩好像沒有什么意義,真的如此嗎?絕對不是。
第一點,被皇帝賜死,這絕對是一項無上榮譽
別的不多說,先來做一個最簡單的假設(shè):比如在明代的時候也好,清代的時候也好,有一個小偷,他犯了最大惡極的處罰,然后整個天下都不能容忍他了,老百姓天天戳他的脊梁骨,這個時候經(jīng)過官府的審判決定,必須判處他死刑,并且是立即執(zhí)行。
那這個時候請問會不會有一個太監(jiān)跑到皇帝面前說,在某一個村子里面有這樣一個小偷,今天被判處死刑了,指望著你能夠賜他死刑,可能嗎?當(dāng)然不可能,拜托,指望著讓皇帝給一個小偷賜死,那這個小偷得多有面子啊?就是飛天大盜也不可以呀。
所以在古代的時候,但凡是能夠被皇帝賜死的人物,沒有任何一個人物是簡單的,換句話來說,他們要么是和皇帝的關(guān)系特別的密切,要么就是朝中的重臣,要么就是超級超級有影響力的人物,除了這些人物之外,絕大多數(shù)的普通人物死也就死了,皇帝才懶得關(guān)心這件事情呢。
畢竟,整個朝廷需要面對諸多的問題,皇帝也是,壓力這么大,他總不可能管一個小偷的死活吧。
比如我們經(jīng)常說的,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嘉慶皇帝在自家老爹死了還沒半個月的時候,直接就把和珅給控制住了,并且要求和珅去給自己老爹去守靈,名義上來說是守靈,但背地里嘉慶皇帝就把和珅的底兒摸得一清二楚,沒過多長時間,就直接給他一條白綾,然后告訴他:好,你現(xiàn)在可以死了,我現(xiàn)在要賜你死。
那么死的過程當(dāng)中,嘉慶皇帝有多說什么嗎?沒有,皇帝什么都沒有說,就這樣很簡單的一個動作,但同時如此簡單的一個動作背后的政治角逐可想而知。
和珅是誰?和珅是乾隆年代只手遮天的人物,是乾隆皇帝最為信任的人物,整個朝廷臣子當(dāng)中,除了阿貴能夠和和珅掰手腕之外,其他任何人見了和珅,估計都得讓步三分,哪怕是宰相劉羅鍋。
第二點,賜死,一般不是株連九族
古代的時候很少會出現(xiàn)株連九族的情況,當(dāng)然也并不是沒有,比如明代的時候就出現(xiàn)了好幾次,甚至還有一次是株連十族,當(dāng)然株連十族,這件事情本身在歷史當(dāng)中就是一個謎團(tuán),其具體執(zhí)行如何以及在具體執(zhí)行的過程當(dāng)中出現(xiàn)了什么問題,咱們暫且不談,待會再來談一談。
株連三族或者株連九族,一旦遇到這種情況,那不好意思,你一個人犯了事,整個家族就沒有了,換句話來說,斬草除根,那么株連三族或者株連九族的時候會被賜死么?有這種情況但基本上很少,一般株連三族或者株連九族,往往是某個人犯了一個人神所共憤的事情,在古代很難找出這樣的事情來,為數(shù)不多的可能就是密謀造反。
一旦與造反相關(guān),要么株連三族,要么株連九族,那在株連九族的時候皇帝還會賜死嗎?肯定不會啊,因為這種人皇帝巴不得他們馬上死,碎尸萬段,剁成稀巴爛,在這種情況之下,皇帝一般是直接下命令要求逮捕他們,然后全部處決(一般是秋后)或者立刻處決,把他們?nèi)曳彩怯嘘P(guān)聯(lián)的一統(tǒng)問斬,這種情況下也就不存在賜死的情況了。
第三點,賜死,大概率是個人死亡
好的,說來說去,其實我們就明白了,古代皇帝一旦賜死某一個人,往往也只是這一個人而已,不會關(guān)聯(lián)到這個人的親友,明白是什么意思嗎?舉個簡單例子,朝中的一個臣子做了很多錯誤的事情,大家都在彈劾他,那皇帝也實在忍不了了,如果再不處罰這個臣子的話,人神共憤。
于是皇帝想來想去只能把這個臣子給賜死,但是他賜死這個臣子歸賜死這個臣子,他不會動臣子周邊的人,那么這種情況之下賜死也就名正言順了,而且賜死一般不是小毛賊,也不是九品芝麻官,往往是在朝廷當(dāng)中有過大貢獻(xiàn),并且和皇帝還有恩情的。
你對皇帝有恩情,才會以這樣至高無上的死亡方式來給自己心愛的臣子,而這個時候臣子們對皇帝表示謝主隆恩無非就是兩方面的含義。
第1點,臣子仍然感恩著皇帝。
說白了如果是個普通臣子,說殺也就殺了,說那么多的廢話也沒啥用?;实弁ㄟ^賜死的方式來給這個臣子安排后事,那就意味著這個臣子對于皇帝而言還是有人情的,而古代最為難得的就是知遇之恩。
簡單說,那就是皇帝喜歡我、認(rèn)可我,他了解我的能力并且重視我,但是因為我做的一些事情讓皇帝不滿意或者讓皇帝為難了,才最終導(dǎo)致這個局面。那在這種情況之下,臣子打心里還是感謝皇帝的,既然感謝皇帝,那么接下來一切的事情幾乎是順理成章的。
第2點,臣子也得為自己的家人想一想。
那如果皇帝說了要賜某個臣子死,那這個時候臣子就說了一大堆的臟話,甚至把皇帝的祖宗三代都挨個罵了一遍,并且告訴這個皇帝:我辛辛苦苦為你付出如此多的時間精力,到頭來卻落了這么個結(jié)局,我打心眼里瞧不起你。
那這個罪臣說完這句話之后會怎么辦?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皇帝之前對他的恩情將會蕩然無存,這個時候的皇帝就想賜他一個人死,是不是太便宜他了?他肯定做過其他的對不起我的事,查,嚴(yán)查,可古代最怕的就是這件事情,沒什么毛病也能查出毛病來。
而一旦這樣的話,保不齊就是個誅連三族或者誅連九族,好家伙,原本只需要自己一個人死就行了,到頭來自己全家都得跟著自己殉葬,那豈是一個苦字能夠比擬出來的,所以絕大多數(shù)的臣子一旦被皇帝賜死,十有八九都都需要謝主隆恩,如果你不謝主隆恩的話,后果一般人也承受不了。
最后再說一點:但凡是被皇帝賜死的,一般死的都比較體面,最起碼能夠留個全尸,比如和珅被嘉慶皇帝賜死了,一根白繩子自己上吊,上吊了之后就走掉了,最起碼尸體還在,而古代的時候皇帝賜你死,你就再不想死,最終的結(jié)果也是必死。
那既然都是非死不可了,那還有必要把皇帝大罵一通嗎?沒有必要啊,能夠好好地死,最起碼對自己來說也是福分或者造化了,總比五馬分尸要好得多吧?一切都要干脆利落,只有干脆利落,自己死之前少遭點罪,那比什么不好?
除此之外,其實最重要的一點我反而沒有講,剛才一直說重要重要,但是最重要的一點是什么?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當(dāng)中有一點,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臣之間的關(guān)系在儒家文化當(dāng)中形成了一個非常詭異或者說非常穩(wěn)定的結(jié)構(gòu),那就是皇帝讓一個人死,你必須得死,不死還不行,天下人會唾棄你。
至于這個儒家文化我就不多講了,反正簡而言之,古代皇帝賜死臣子之后,臣子們不感恩者多的是,但是更多的是謝主隆恩。沒有辦法了,反正都走到這一步了,我就算不謝主隆恩,我也得死呀。死不死不是我說了算了,那這樣的話,還不如雙方之間留下最基本的顏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81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