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項羽,我們熟知他是一位英勇的將軍,也是一位悲慘結局的霸主,今天對百科小編給大家?guī)磉@篇文章,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秦朝末年,君王無道,奸臣亂政,國家陷入了無盡的黑暗之中,很多人甚至因為饑寒交迫而死亡。在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之下,人們再也無法忍耐,選擇了揭竿起義。起義大軍浩浩蕩蕩而言,很快便席卷天下,最終形成了項羽和劉邦兩人對峙的局面。
公元前206年,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進攻項羽,展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zhàn)爭。在這期間,雖然項羽雖然屢次大敗劉邦,還不乏以少勝多的戰(zhàn)例,但是因為項羽不善御人,同時也因為分封的矛盾導致各路諸侯紛紛反叛。
另外,項羽此人只是有勇無謀,一直都沒有固定的后方補給,糧草消失殆盡,又不會用人,韓信、陳平等許多人才都未受重用,反而投入了劉邦部下,就連唯一肯跟隨項羽的范增最后也被迫負氣出走。
楚漢戰(zhàn)爭一共進行了四年最為激烈的時光,最終劉邦和項羽在垓下決一死戰(zhàn)。劉邦在此戰(zhàn)之中表現(xiàn)突出,將項羽給圍困了。項羽無奈之下,只能夠帶著八百親兵突圍,最終到了江東的時候,只剩下二十多個人。這些人紛紛勸告項羽渡過烏江,尋求東山再起的機會。但是項羽卻十分愧疚,他覺得自己無法面對江東父老,于是選擇了自刎。
很多人都為項羽的“不肯過江東”感到惋惜,宋朝大詞人李清照還曾經寫過“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眮淼磕铐椨?。很多人不禁要問,如果項羽過了江東,劉邦的漢朝還能建立起來嗎?
其實,即使項羽渡過了江東,最終獲勝的極有可能還是劉邦。而他為國家?guī)淼?,只有更長時間的戰(zhàn)亂年代。而這里面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
第一, 項羽會打仗,但是不會治國。項羽的戰(zhàn)斗能力是不容小覷的,也很難找到對手,但是他并不是一個懂得分配利益,收攏人心之人,最終導致諸侯離心。當項羽成為了西楚霸王之后,他利用自己霸主的身份分封了十八個小國家,但是對他們的安排卻是根據自己喜好來做的,因此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也為后來的十面埋伏留下禍根。
第二, 項羽奪得天下之后,便將咸陽給燒了,并且將財富運到了江東。不可否認的是,項羽恨秦朝的暴政,因此燒了阿房宮可以為他泄憤。但是他沒有考慮到,占據這里的民心,也沒有考慮到江東才是統(tǒng)一天下的基礎。
第三, 項羽的性格不適合做皇帝。項羽少年得志,又是戰(zhàn)爭天才,因此成為了當時的一個傳奇。但是正是因為項羽沒有經歷多少的挫折,使得他驕傲不已,聽不進他人的意見,最終錯失了多次的機會。而這樣的情況,在后面的日子里,或許項羽會收斂,但是不會完全改變。
第四, 項羽回到江東之后,其實力遠不如劉邦,而劉邦自然也不會給他喘息的機會,只會乘勝追擊。因此,項羽為江東帶來的,只會是覆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81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