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晉朝存在感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對百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存在感為何極低:晉朝究竟做了些什么讓自己口碑太差?
縱觀中國歷史上的各個朝代,不管是大一統(tǒng)的朝代,還是分裂戰(zhàn)亂的時期,每一個時代似乎都有自身的特色,總能給后人留下一些深刻的印象。然而要說什么時代是最為不堪回首的歲月,哪一個朝代是存在感最低的時代,大多數(shù)人絕對都會認為是晉朝。的確,晉朝雖然是一個大一統(tǒng)的王朝,但是似乎還沒有它前面的三國時代給人們印象深刻,也沒有后面的南北朝故事多,更比不上漢、隋、唐、宋這些朝代。晉朝為何存在感非常低,實在是沒有什么拿的上桌面的政績,留給歷史的只有腐朽與黑暗。
首先,“得國不正”是晉朝腐朽黑暗的開始。
西晉王朝不同于其他的大一統(tǒng)王朝,司馬氏能夠取得天下,是通過一場“謀朝篡位”獲得政權的,雖然被謀朝篡位的曹魏也是“篡漢自立”,但是兩者性質完全不同。曹魏的天下是曹丕他爸一生戎馬打下的,雖然談不上天下歸心,但是在亂世之中能一統(tǒng)北方,給老百姓安定的生活,還是深得民心的。而司馬氏則不同,他是通過一場“高平陵兵變”控制了朝政,為了謀朝篡位甚至不惜弒君,“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句話不僅僅是描述那個時代的百姓對司馬氏野心的心知肚明,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眾對司馬氏謀朝篡位的態(tài)度。對于幾千年來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國人來講,西晉政權本身就是非法的政權,不僅在當時難以服眾,在以后的歲月里也難以服眾。
八王之亂
其次,西晉王朝選擇了歷史的倒退,造成了嚴重的動亂。
在一統(tǒng)天下之后,司馬炎異想天開的認為曹魏之所以被謀朝篡位是因為關鍵時候沒有人支持皇帝,如果分封一些王國,就不會被謀朝篡位了,所以司馬炎分封了眾多的王子為王。東漢末年之所以軍閥混戰(zhàn)就是因為中央集權的衰落和地方割據(jù)的加強造成的,剛剛一統(tǒng)了國家的西晉居然完全看不到前朝的弊端,再次分封,實在看不懂司馬炎在想什么。
而他的分封也使得國家很快就再次陷入內戰(zhàn),八王之亂消耗了國力,損失了大量的人口,造成邊疆防御廢弛,大量少數(shù)民族內遷,直接造成了后來的永嘉之亂,五胡亂華,神州陸沉,華夏文明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刻就此誕生。
第三,西晉王朝是一世昏聵,二世腦殘。
司馬炎雖然完成了一統(tǒng),但是他是沾了他爺爺和大伯以及老爹的光而已,基礎都給他打好了。司馬炎兒子也不算少,但是選來選去,居然選了一個白癡繼承者。在饑荒之年老百姓沒飯吃的時候,皇帝居然問大臣老百姓為什么不吃肉粥。這些歷史或許也未必是真正的歷史,可能也是后人編出來的,但是司馬衷的腦殘是歷史公認的。這樣的人能被選為繼承人,足以說明司馬炎也是碌碌之輩。
第四,西晉時代社會奢侈成風,貴族生活糜爛。
曹丕繼位之后,九品中正制得到確立。曹操時代的任人唯賢再次被世卿世祿取代,士族門閥成為了個人的標簽。這或許是那個時代歷史發(fā)展的必然,但同樣是歷史的倒退。西晉時代,上層貴族生活糜爛,奢侈成風,攀比炫富令人發(fā)指。西晉可以說剛剛完成了一統(tǒng)就迅速走向了腐敗,中間幾乎沒有任何緩沖,下層民眾是苦不堪言。
最后,東晉朝廷偏安江南,無心北伐。
西晉滅亡后,司馬家族逃亡長江流域,過上了偏安一隅的茍且生活。在十六國時代,北方一片混戰(zhàn),東晉統(tǒng)治者毫無北伐雄心,甚至在淝水之戰(zhàn)之后都沒有像樣的北伐。雖然后世的南宋也是偏安江南,但是北方的金朝確實軍事強大。而東晉時代,北方并非一直是一統(tǒng)的,而統(tǒng)治者對北伐一點都不積極,坐視黃河流域的華夏子孫在苦難中掙扎。
總的來說,晉朝在政治上通過非法的謀朝篡位上臺,一統(tǒng)之后分封諸王,選擇歷史的倒退。經(jīng)濟發(fā)展上也幾乎沒有建樹,統(tǒng)治者昏庸無能,上層社會生活腐化,下層民眾苦不堪言。軍事上,內耗不斷,造成永嘉之亂,華夏文明的一次嚴重破壞。文化上可能有點存在感,也就是很多學者喜歡談的什么魏晉風度,什么儒道互補的士大夫精神,除此之外晉朝幾乎沒有任何可以稱贊之處,存在感太低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81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一代名臣被敵國寫詩嘲諷,這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 同樣是權臣,歷史上還分不同類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