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建安十三年,劉備軍與曹操軍在長坂坡附近發(fā)生了一場追擊戰(zhàn),史稱長坂坡之戰(zhàn)。下面對百科小編給大家?guī)砹讼嚓P(guān)內(nèi)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昔之善戰(zhàn)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zhàn)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p>
這是著名兵法家孫武在其著作《孫子兵法》中所說的道理,東漢末年的曹操年少時就很喜歡讀《孫子兵法》,甚至還詳細地給《孫子兵法》寫了注釋,而他本人也確實是當時很厲害的軍事家,打過好多次以弱勝強的經(jīng)典戰(zhàn)役。
但是在長坂坡追殺劉備的時候,曹操卻很顯然忘記了《孫子兵法》中的道理,犯下了一個致命錯誤,導致自己差點就被包了餃子。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已經(jīng)徹底統(tǒng)一了北方,并且將原本的袁紹、烏桓都消化為自己的實力,于是訓練水軍開始南下,想要一舉平定南方,徹底統(tǒng)一天下,奠定自己的不世之功,他的第一站便是荊州。
原本的荊州牧劉表雖然沒有太大的野心,無意爭雄天下,但是本身的實力也非常強大,能夠?qū)⑻幱谒膽?zhàn)之地的荊州,守護的嚴嚴實實,讓曹操與孫權(quán)都討不了好。然而這年八月,原本強大的劉表因病去世,他的第二個兒子劉琮在母親與舅舅等人的擁護下,繼承了荊州牧之位。
劉琮這個人從小就受到劉表的溺愛,基本上沒干過什么事情,自然也就沒有太多擔當,根本就沒有拼死一戰(zhàn)的決心與勇氣,等到曹操大軍一來,他便直接不戰(zhàn)而降,讓曹操大軍大舉南下。
問題在于,當時的劉備還在荊州寄居,而劉琮根本就沒有給他通知說自己投降了,于是等到曹操即將兵臨城下的時候,劉備才恍然驚覺,原來老對手已經(jīng)來了。當時的他僅僅占據(jù)著新野一座小城,根本沒有實力與曹操的大軍對抗,諸葛亮勸他控制住劉琮,奪取荊州牧之位,控制劉表留下來的軍隊,以此與曹操對抗。
然而劉備拒絕了,他說自己不忍心這樣做,不能夠去搶奪劉表兒子的東西,于是他只能夠帶著軍隊往南方撤退。聽到劉備撤離的消息,當?shù)赜惺f左右的老百姓,拖家?guī)Э诘馗S在后,眾人都勸說劉備拋開這些老百姓,輕軍前進,但是劉備流著眼淚說:“他們愿意跟隨我,我又怎么忍心拋棄他們呢?”
于是劉備就帶著這十萬老百姓一起前進,行軍速度大大減慢,曹操得知消息后大喜過望,親自率領五千精銳的五千虎豹騎作為急追,務必要拖住劉備,想要趁著這個難得的機會,將這個宿敵給滅掉。
曹操的虎豹騎本來就是天下間數(shù)一數(shù)二的精銳騎兵,而劉備又有著十萬百姓拖累進度,于是劉備最終在當陽長坂坡被曹操追上。
就在曹操心急著要去追劉備的時候,他已經(jīng)無意間犯下了致命錯誤,并且這個錯誤被荊州的將領王威給發(fā)現(xiàn)了。王威得知曹操親自率著五千人馬去追劉備的時候,簡直大喜過望,馬上就找到了劉琮獻上自己的計策:
“曹操聞將軍既降,劉備已走,必懈弛無備,輕先單進。若給威奇兵數(shù)千,徼之于險,操可獲也。獲操,即威震四海,非徒保守今日而已?!?/p>
曹操聽說您已經(jīng)投降了,并且劉備又已經(jīng)逃跑,他在荊州的兩個對手都大勢已去,那么曹軍現(xiàn)在的形勢必然是極其松懈沒有防備,再加上他為了追上劉皇叔,脫離大部隊,獨自帶著幾千人馬孤軍深入到不熟悉的地方,這個時候只要您給我?guī)浊笋R,在險要之地埋伏一波,必然可以擒獲曹操,到時候我們就可以威震天下,時代局勢的走向便大大不同。
從王威的這個發(fā)言來看,他絕對有資格算得上是當時一流的名將,曹操所犯下的那個錯誤,正是在不熟悉的地方孤軍深入,而歷史上另外一個孤軍深入的著名例子叫做龐涓,因為急著要去追殺師弟孫臏,結(jié)果中了孫臏的埋伏,成為了孫臏兵馬的箭下亡魂。
急著去抓劉備的曹操,與急著去抓孫臏的龐涓非常像,他們都朝著對手露出了自己的“可勝之機”,
孫臏抓到了那個機會,王威看到了那個機會,但是王威最終沒有抓住,因為他的主公劉琮膽子很小,不敢去干這個事情,所以沒有最終拍板,沒有給王威兵馬。
如果說劉琮能夠給王威兵馬的話,那么曹操被抓幾乎是百分之百的,他為了追到劉備,近乎是一種不管不顧的姿態(tài),其它事情全都沒有管了,而是率領著五千虎豹騎一天一夜的功夫就跑了三百多里,才趕到長坂坡追上劉備,這個時候他的士兵與坐下戰(zhàn)馬,幾乎都是精疲力盡的狀態(tài),全靠著“劉備已經(jīng)撐不住,只要趕到就能勝利”的士氣支撐。
這個時候若是王威帶著兵馬,都不需要有五千,哪怕是只有兩千,在險要之地處設下埋伏,想要對付這樣一支人困馬乏,且對外部攻擊完全沒有半點心理準備,同時還不懂得當?shù)氐匦蔚能婈?,難度并不算大,何況劉備也是一個久經(jīng)沙場的老將,到時候他率軍一反殺,曹操便是插翅難逃。
可惜,王威的眼光與計策固然好,但是卻碰上了劉琮這么一個主公,于是便只能坐失良機了。劉琮投降之前,曹操允諾他繼續(xù)當荊州牧,但是在他投降以后,曹操便違背了諾言,將他給調(diào)到青州當刺史,劉琮無奈上路,當年荊州的官員將領紛紛追隨曹操,跟從劉琮上路的便只有王威一人。
劉琮還沒有去到青州,曹操便又派遣于禁率軍前去追殺,忠心護主的王威在亂軍中被殺,于建安13年(公元前208年)逝世。
東漢末年是一個將星璀璨的時代,有著無數(shù)著名的將軍,但其實我們所耳熟能詳?shù)年P(guān)羽、張飛、于禁等人,他們的眼光與能力并不一定就能夠強過王威,只可惜王威跟錯了人,所以他雖然有著驚世之才,又有著與諸葛亮那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耿耿忠心,但是后人依然很少有聽過他的名字。
這大概就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選擇大于努力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82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