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顯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至顯德五年(南唐中興元年,958年),周世宗柴榮為擺脫南北受敵的威脅,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三次率軍進攻南唐,史稱后周攻南唐之戰(zhàn),又稱周世宗三征南唐、三征南唐之戰(zhàn)、周世宗攻南唐之戰(zhàn),以后周獲勝,南唐割讓江北十四州告終。下面對百科小編給大家?guī)砹讼嚓P(guān)內(nèi)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經(jīng)過
周世宗第一次親征
李谷等人發(fā)兵后,在淮河上面搭建浮橋,從正陽渡過淮河。顯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956年)1月25日,李谷上報稱,王彥超在壽州城下?lián)魯×藘汕в嗳说哪咸撇筷?當月29日,李谷上報稱先鋒都指揮使白延遇在山口鎮(zhèn)擊敗了千余人的南唐部隊。
2月17日,周世宗調(diào)派了開封府、曹州、滑州和鄭州的百姓來修筑大梁的外城。
2月19日,周世宗正式下詔親征淮南,任命宣徽南院使、鎮(zhèn)安節(jié)度使向訓擔任東京留守,并讓端明殿學士王樸輔助向訓工作,此外彰信節(jié)度使韓通權(quán)擔任點檢侍衛(wèi)司,負責大梁城內(nèi)外的巡視和檢查。此外,命令侍衛(wèi)都指揮使、歸德節(jié)度使李重進現(xiàn)行率軍奔赴正陽,河陽節(jié)度使白重贊率領(lǐng)三千兵馬在潁上駐扎。
2月21日,周世宗自大梁出發(fā)。李谷率軍攻打壽州,卻遲遲沒有戰(zhàn)果。南唐將領(lǐng)劉彥貞率兵來救,趕到距離壽州城二百里的來遠鎮(zhèn)的時候,又換乘數(shù)百艘戰(zhàn)船直奔正陽,擺出了一副要攻打后周軍的浮橋的樣子。李谷感到非常害怕,他在召集自己的參謀的時候,提到了后周不善水戰(zhàn)的弱點,如果浮橋被截斷就有可能腹背受敵,于是他決定率軍返回防守浮橋。此時周世宗趕到了圉鎮(zhèn),得知了李谷的打算之后,立刻派了一名信使前去阻止李谷,結(jié)果還是慢了一步,李谷已經(jīng)撤退回正陽。2月26日,周世宗趕到陳州,立刻派遣李重進率軍趕到淮河邊上。
3月2日,李谷上奏為其退守行為辯解,但是周世宗還是非常的生氣。
南唐軍的劉彥貞卻沒有什么帶兵的才能,他在藩鎮(zhèn)駐守的時候只顧貪財,十分殘暴,積攢下了大筆的家財用來賄賂高官,而這些被賄賂的高官跑到李璟面前吹噓劉彥貞是個治民好手、戰(zhàn)場高手,于是愛聽好話的李璟就直接把劉彥貞放上了前線。而劉彥貞的裨將咸師朗等人也全都是一群有勇無謀的人,看到李谷率部撤退后大喜過望,直接率兵攻打正陽,整個行軍隊伍加上軍隊的輜重長達幾百里,劉仁贍和池州刺史張全約見狀急忙制止,并用很委婉的口氣,但是劉彥貞完全不接受。在劉彥貞部離開后,劉仁贍就斷定此戰(zhàn)南唐必敗,隨即加固了城墻的防守。
李重進此時渡過淮河,在正陽東側(cè)迎擊南唐部隊并擊敗之,劉彥貞被陣斬,咸師朗等人被生擒,南唐軍陣亡上萬人,三十里地全都是南唐軍將士的尸體。后周軍此役繳獲了三十余萬軍資器械。當時的江淮地區(qū)很久沒有經(jīng)歷過戰(zhàn)事了,劉彥貞被擊敗后,南唐一片恐慌,張全約帶著劉彥貞的殘部返回壽州,劉仁贍上表李璟,請求任命張全約為馬步左廂都指揮使。皇甫暉、姚鳳兩部退保清流關(guān),滁州刺史王紹顏則直接棄城逃跑。
渦口之戰(zhàn)
3月9日,周世宗抵達永寧鎮(zhèn),讓身邊的侍衛(wèi)前去壽州城外安撫當?shù)匕傩辗祷馗髯约抑校^續(xù)以前的生產(chǎn)作業(yè)。3月11日,周世宗抵達正陽,讓李重進取代了李谷的戰(zhàn)前職位,李谷改為處理壽州行府的相關(guān)事宜。3月13日,周世宗抵達壽州城下,在淝水南側(cè)安營,命令各部隊圍攻壽州,并讓后備部隊把位于正陽的浮橋移動到下蔡鎮(zhèn)。
3月14日,周世宗拉來了從宋州、毫州、陳州、潁州、徐州、宿州、許州、蔡州等地的幾十萬丁夫攻城,晝夜不息。此時上萬名南唐軍在淮河上活動,并駐扎在了涂山腳下。3月17日,周世宗命令趙匡胤對涂山南唐軍發(fā)起攻擊,趙匡胤派一百余名騎兵前往其營地之后假裝被擊退,并在南唐軍追擊的必經(jīng)之路上設(shè)伏,最終成功地在渦口大敗南唐軍,南唐軍都監(jiān)何延錫等人戰(zhàn)死,五十余艘戰(zhàn)艦被后周軍俘獲。
周世宗任命武平節(jié)度使兼中書令王逵為南面行營都統(tǒng),并命其率部主攻南唐鄂州。王逵率部經(jīng)過岳州的時候,岳州團練使潘叔嗣畢恭畢敬地給王逵部提供財物作為軍餉,但是王逵的部下們貪得無厭,有些沒拿夠的反過來在王逵面前污蔑潘叔嗣,說潘叔嗣要謀反。王逵顯得非常的生氣,潘叔嗣也就更加地不自安。
此時;李璟聽說湖南的兵也要跟著后周一起進攻,于是讓武昌節(jié)度使何敬洙把百姓全部搬進城里,準備固守。何敬洙拒絕了這個提議,并把整個城池打掃成了準備作戰(zhàn)的樣子,放言稱:“敵人要是來,就和士兵百姓與敵人死磕到底!”這種做法也贏得了李璟的贊賞。
3月23日,下蔡鎮(zhèn)的浮橋建成,周世宗親自前往查看。
3月25日,廬州、拜州、光州、黃州巡檢使司超上奏稱在盛唐擊敗了三千余人的南唐軍,俘獲南唐都監(jiān)高弼等將領(lǐng),繳獲戰(zhàn)艦四十余艘。
滁州之戰(zhàn)
也是在3月25日,周世宗命令趙匡胤加速行軍,直接攻打清流關(guān)?;矢煹嚷什吭谏较铝嘘嚕瑒倓偤秃笾苘姷那颁h交戰(zhàn),趙匡胤就帶著部隊繞過山后,從后面偷襲南唐軍。皇甫暉大驚,率領(lǐng)部隊進入滁州城,準備斷掉橋梁守城。趙匡胤率部直接渡河,來到滁州城下?;矢熃o趙匡胤傳話:“人都是各為其主的,希望能和你列陣對戰(zhàn)。”趙匡胤笑著答應(yīng)了這個請求?;矢熉暑I(lǐng)部隊從城中出來,趙匡胤突然單槍匹馬沖入南唐軍陣,喊道:“我只殺皇甫暉,其他人等都無關(guān)!”說完揮劍砍中了皇甫暉的頭部。皇甫暉連同姚鳳一起被生擒,滁州也順利攻克。
幾天后,趙匡胤的父親、時任馬軍副都指揮使的趙弘殷半夜領(lǐng)兵來到滁州城下,要趙匡胤開城門。趙匡胤以軍規(guī)為由,直到第二天早晨才把趙弘殷放進城。
周世宗派遣翰林學士竇儀前往滁州檢查滁州城內(nèi)的寶物,趙匡胤在這個時候派遣親信想把寶物里面的絹取走。竇儀對趙匡胤說:“你剛打下城來的時候拿什么都隨便;現(xiàn)在是皇帝要,收歸國有,要是你沒有詔書,我就不能再給你了?!弊源粟w匡胤開始厚待竇儀。周世宗下令讓左金吾衛(wèi)將軍馬崇祚擔任滁州知州。
早些時候,永興節(jié)度使劉詞臨死之前推薦趙普入仕,后周軍剛剛攻下滁州的時候,范質(zhì)把趙普推薦到了滁州軍事判官的位置上。當時滁州抓了一百多個強盜,本來都改判死罪,趙普決定先審訊然后再判決,結(jié)果十分之七八的強盜都活了下來。
南唐第一次求和
李璟派遣泗州牙將王知朗帶著自己的信函趕往徐州。信函中李璟自稱“唐皇帝”,表示自己愿意把周世宗“當做哥哥看待”,每年賠財寶來當做軍費,希望后周退兵。3月31日,徐州地方官將這封信遞交給了周世宗,周世宗并未做任何回應(yīng)。
4月4日,周世宗派前任武勝節(jié)度使侯章等率軍攻打壽州水寨,并把水寨壕溝的西北角挖開,壕溝里面的水全部被導(dǎo)入了淝水里。
趙匡胤派遣使者把皇甫暉和姚鳳等戰(zhàn)俘送到了周世宗那里,皇甫暉重傷臥床不起,見到周世宗之后,提及自己為何戰(zhàn)敗,說:“我不是不忠于南唐,而是我的士兵們和您的軍隊差距太大了。我以前和遼軍作戰(zhàn)的時候都沒見過這樣的對手?!蓖瑫r他還極力褒獎了趙匡胤的勇敢。周世宗釋放了皇甫暉,幾天之后,皇甫暉去世。
周世宗在得知南唐的揚州沒有任何守備之后,于4月5日派韓令坤等率兵對揚州發(fā)動襲擊,同時告誡韓令坤不得傷害當?shù)匕傩铡4说赜心咸苹首辶陮嫞苁雷谂扇伺c李氏家族的人一同守護這篇陵寢。
南唐軍隊屢屢受挫,李璟害怕自己被逼得逃離金陵,于是就派遣翰林學士、戶部侍郎鐘謨,工部侍郎、文理院學士李德明向后周奉表稱臣,請求退軍,同時還上貢御服、茶藥及金器一千兩,銀器五千兩,繒錦二千匹,犒軍牛五百頭,酒二千斛,這些全部于4月8日送抵壽州城下。
鐘謨和李德明歷來以能言善辯著稱,周世宗知道他們是來游說的,于是就帶著全副武裝的士兵面見他們,說:“你們的主公自稱唐朝王室苗族后裔,禮節(jié)或許和其他國家的不太一樣。你們和我就隔了一條淮河,卻從來沒有好好相處過,還走海路去找遼國,不和中原地區(qū)打交道,跑去和蠻夷結(jié)交,禮儀何在?還想要我罷兵?我又不是齊楚燕韓趙魏那樣的笨蛋諸侯,你以為你能說得動我?回去告訴你們主公,讓他自己來見我,再拜謝罪,就什么事都沒有了。否則,我把你們的金陵城打下來,國庫拿來勞軍,到時候可不要后悔!”鐘謨和李德明嚇得不敢說話。
吳越國參戰(zhàn)
吳越王錢弘俶在收到周世宗的指令之后,在吳越國與南唐的邊境上屯兵,等待周世宗的命令。蘇州營田指揮使陳滿對吳越國丞相吳程建議攻打常州。當時李煜對江陰地區(qū)百姓發(fā)布詔書安撫,陳滿偽報吳程稱后周詔書已到。吳程將陳滿的原話轉(zhuǎn)告給了錢弘俶,希望錢弘俶能立即發(fā)兵。另一為丞相元德昭提出反對意見,認為如果沒有后周軍隊策應(yīng),自己孤軍深入是非常危險的。而吳程認為機不可失,繼續(xù)請求出兵。最終錢弘俶采納了吳程的意見。
4月9日,錢弘俶派遣吳程作為衢州刺史鮑修讓、中直都指揮使羅晟的監(jiān)軍,發(fā)兵常州。吳程對將士們說“元丞相不想出兵”,搞得全軍上下一片憤慨。有人放言稱要殺元德昭。錢弘俶把元德昭藏在自己的府內(nèi),并派人去抓放話要殺元德昭的人。錢弘俶感嘆,表示這不是什么好兆頭。
連克數(shù)州
4月11日,韓令坤所部抵達揚州。當天早晨,韓令坤派遣白延遇先率領(lǐng)幾百騎兵沖進城里,但是城中毫無反應(yīng)韓令坤隨即率大軍趕到,南唐東都贏屯使賈崇在城內(nèi)大肆放火后棄城南逃,城中的副指揮官、工部侍郎馮延魯化裝成和尚躲進了寺廟,但還是被后周軍搜了出來。韓令坤安撫當?shù)匕傩眨屗麄兓謴?fù)正常的生活秩序。
4月16日,王逵上奏攻克南唐軍鄂州常山寨,抓獲守將陳澤等人,并將戰(zhàn)俘轉(zhuǎn)交給周世宗。
4月17日,趙匡胤上奏南唐天長制置使耿謙投降,繳獲軍糧二十余萬。
李璟派遣尹延范前往泰州,把曾經(jīng)的吳國的皇族遷到潤州。尹延范覺得路不太好走,擔心這群皇族會生變,于是將這群吳國皇族當中的所有男子共六十人全部殺害,并返回金陵上報了這一情況。李璟對此十分生氣,并將尹延范腰斬。
韓令坤率軍攻打南唐泰州,并成功攻克,南唐泰州刺史方訥跑回了金陵。周世宗任命給事中高防擔任泰州知州。
李璟派人前往遼尋求救兵,但這個裝著信件的蠟丸于4月18日被靜安軍使何繼先截獲。
4月19日,錢弘俶派遣上直都指揮使路彥銖攻打宣州,羅晟則率領(lǐng)吳越水軍駐扎在長江北岸。南唐靜海制置使姚彥洪率領(lǐng)上萬名士兵百姓投奔吳越。
4月20日下午,周世宗從淝橋上經(jīng)過的時候,自己搬了一塊大石頭到對岸的后周軍水寨,用作后周軍石炮的炮彈。跟著一起過橋的官員們也每人各搬一塊。
趙匡胤乘坐皮船在壽春城的護城河中偵查,城上用弩箭連續(xù)對趙匡胤進行攔截,每根箭都像房梁一樣粗。牙將張瓊用身體給趙匡胤擋箭,被擊中了大腿后昏厥,一段時間后自己醒來。箭頭插在大腿骨內(nèi)拔不出來,張瓊喝了一大杯酒之后讓人砸爛骨頭取箭頭。張瓊大量失血,但仍然神色自若。
光州、舒州、黃州招安巡檢使、行光州刺史何超率領(lǐng)安州、隨州、申州和蔡州的數(shù)萬人兵力圍攻光州。4月22日,何超上奏,南唐光州刺史張紹棄城逃跑,都監(jiān)張承翰舉城投降。
4月23日,行舒州刺史郭令圖攻陷舒州。南唐蘄州將領(lǐng)李福殺掉了蘄州知州王承巂舉州投降。周世宗派遣六宅使齊藏珍攻打黃州。
當初攻打后蜀的時候,周世宗赦免了一部分后蜀士兵,并讓他們繼續(xù)在軍隊中服役,隨同后周軍攻打淮南。結(jié)果這群士兵在戰(zhàn)爭中又投降了南唐。4月29日,李璟把投降的一百五十名前后蜀士兵交還給了后周軍,周世宗下令將這群逃兵全部斬首。
南唐第二次求和
李璟派遣李德明、孫晟和周世宗交涉,以去掉自己的皇帝封號、割讓壽州、濠州、泗州、楚州、光州、海州六處,每年上貢百萬金和帛,乞求后周罷兵。而周世宗認為淮南的地區(qū)已經(jīng)攻下來一半了,每個將領(lǐng)都進展很順利,不打下來整個長江以北決不罷兵。李德明見狀,請求返回金陵,和李璟交涉關(guān)于割讓整個長江以北的事宜,獲得了周世宗的同意。孫晟于是奏請與王崇質(zhì)和李德明一起返回金陵。周世宗派遣供奉官安弘道送李德明等人返回金陵,并帶去了周世宗的詔書,上面提到了如果南唐答應(yīng)廢除帝號、割讓土地,后周就立即罷兵。李璟回信表示感謝。
但是當李德明稱后周軍隊非常強盛、并稱贊周世宗的威德,同時勸李璟割讓長江以北的時候,李璟并沒有顯得高興。宋齊丘認為割讓土地沒有好處,而且他還攻擊李德明夸大事實,為人輕佻。南唐百姓當中也沒有多少人相信。樞密使陳覺、副使李征古歷來和李德明、孫晟關(guān)系不好,他們唆使王崇質(zhì)向李璟撒謊稱“李德明賣國求榮”。李璟非常生氣,將李德明斬首示眾。
常州之戰(zhàn)
吳程率軍攻打常州,攻陷了常州外城墻,抓獲了南唐常州團練使趙仁澤。趙仁澤被押往錢塘,見到了錢弘俶之后拒不下跪,而且責罵錢弘俶稱其背棄了和南唐的約定。盛怒之下的錢弘俶掰裂了趙仁澤的嘴,裂口一直延伸到了耳朵的位置。元德昭念其忠誠,給趙仁澤用好藥治傷,讓趙仁澤最終逃過一死。
李璟在得知吳越軍圍攻常州之后,擔心其進攻潤州,而南唐宣州潤州大都督、燕王李弘冀太年輕,擔心他不會打仗,于是就把李弘冀召回了金陵。部將趙鐸對李弘冀說:“燕王您現(xiàn)在是元帥,是大家所依賴的對象,您這個時候回去,前線會大亂的?!崩詈爰揭餐膺@個觀點,于是拒不返回金陵,并派遣各路將領(lǐng)分守要地。南唐龍武都虞侯柴克宏,沉默寡言而樂善好施,不喜歡管理家產(chǎn),雖然帶兵,但是日夜和客人們喝酒取樂,沒人看得出來他能打仗。當時有人說柴克宏很久沒升官了,李璟就給了他一個撫州刺史。柴克宏請以死效力,柴克宏的母親也稱他很有他的父親柴再用的風范,如果柴克宏不能夠勝任他的職務(wù),愿意以全家人的性命謝罪。李璟于是任命柴克宏為右武衛(wèi)將軍,和袁州刺史陸孟俊一起趕赴常州,支援當?shù)啬咸栖姟?/p>
當時南唐軍的主力全都在長江以北,柴克宏的手下幾千人全都是羸弱的老兵,樞密使李征古給分發(fā)的裝甲也全都是被銹蝕了的。柴克宏找李征古理論,李征古反而謾罵柴克宏,這反而激起了柴克宏部的士氣。當柴克宏抵達潤州的時候,李征古派使者傳信,要用神衛(wèi)統(tǒng)軍朱匡業(yè)來代替柴克宏的職務(wù)。李弘冀對柴克宏說:“你只管打仗,其他事情我來處理?!?李弘冀隨即上表稱柴克宏才略出眾,可以成功,常州危在旦夕,這個時候換將領(lǐng)是不合適的。柴克宏引兵直奔常州,李征古又派使者來召還,柴克宏說:“我?guī)滋靸?nèi)就能敵人趕跑,你來叫我回去,肯定是奸細小人!”使者稱自己是李征古派來的,柴克宏罵道:“就算是李征古,我也敢殺!”
鮑修讓和羅晟早年在福州和吳程結(jié)下梁子,此時圍攻常州,吳程一直在阻撓二人的行動,搞得鮑修讓和羅晟一肚子怨氣。
5月8日,柴克宏抵達常州,在船上蒙上幕布,讓士兵們躲在里面,聲稱是接此前出使吳越的喬匡舜回去的使團。吳越軍的巡邏人員將事情報告給了吳程,吳程懷疑其中有詐,告誡諸軍小心。南唐軍上岸,直奔吳越軍營而去,羅晟所部不認真迎敵,直接把敵軍引向了吳程的營帳,吳程只身逃脫。柴克宏大破吳越軍,陣斬上萬人。這時朱匡業(yè)來到南唐軍行營,柴克宏對其甚為恭敬。吳程回到錢塘,被錢弘俶免去所有官職。
由于柴克宏曾經(jīng)擔任宣州巡檢使,宣州的城墻在柴克宏的治下得到了極大加固,這給吳越軍的進攻帶來了極大的麻煩。吳越將領(lǐng)路彥銖久攻不下,吳程部又遭重創(chuàng),于是路彥銖也于5月11日撤退。
李璟任命柴克宏為奉化節(jié)度使。柴克宏請求支援壽州,結(jié)果在趕往壽州的途中去世。李璟派遣諸道兵馬元帥、齊王李景達率兵抵御后周部隊,同時任命陳覺為其監(jiān)軍,前武安節(jié)度使邊鎬為其后應(yīng)。中書舍人韓熙載認為親王當元帥,帶兵還要派監(jiān)軍是極度的不信任,李璟沒有聽從。
李璟還派遣鴻臚卿潘承佑前往泉州、建州招募驍勇將領(lǐng),潘承佑推薦了前任永安節(jié)度使許文稹、靜江節(jié)度使陳德誠、以及建州人鄭彥華和林仁翰的弟弟林仁肇。李璟派許文稹為西面行營應(yīng)援使,鄭彥華和林仁肇也都被任命為將領(lǐng)。
揚州之戰(zhàn)
5月20日,李重進被任命為廬州、壽州等州的招討使,武寧節(jié)度使武行德被任命為濠州城下都部署。
南唐右衛(wèi)將軍陸孟俊從常州帶兵上萬人趕往泰州,后周軍見狀立刻撤退,陸孟俊重新占領(lǐng)泰州,并派陳德誠在此駐守。陸孟俊隨即率軍轉(zhuǎn)攻揚州,在蜀岡安營,雙方兵力懸殊,韓令坤隨即帶兵撤退。周世宗立刻派遣張永德前往援助,韓令坤隨即返回揚州。周世宗又派遣趙匡胤在六合駐扎,趙匡胤放出話:“哪個后周的士兵要是敢從六合逃過去,我就砍掉他的腿!”韓令坤這才開始打算守城。 周世宗自從抵達了壽春城下,命令各路軍隊不分晝夜攻打城池,但是久攻不下。
這時天降大雨,后周軍營內(nèi)積水深達數(shù)尺,工程器具損失以及將士失蹤死亡的不計其數(shù),兵糧運不過來,李德明也遲遲沒有消息,于是有人提議退兵。這時有大臣建議周世宗向東前往濠州督戰(zhàn),并且對城中南唐守軍聲稱壽州已經(jīng)攻陷。周世宗采納了這條建議。5月25日,周世宗順淮河而下,并于5月31日抵達濠州。
韓令坤在揚州城東擊敗了南唐軍,并生擒了陸孟俊。陸孟俊早年曾經(jīng)在廢掉馬希萼改立馬希崇的時候,幾乎殺掉了前舒州刺史楊昭惲全家,并劫走了全部財物。韓令坤入據(jù)揚州的時候,馬希崇把僅剩的楊家姑娘送給了韓令坤,韓令坤對她寵愛有加。在得知陸孟俊被俘后,楊氏突然嚎啕大哭,驚呆了的韓令坤詢問楊氏緣由。楊氏稱就是陸孟俊當年在潭州殺光了她的家人,說完后接著大哭。韓令坤隨即就把陸孟俊殺掉了。
南唐齊王王景達率領(lǐng)兩萬兵力從瓜步渡過長江,在距離六合二十多里地的位置扎營,不再繼續(xù)前進。各位將領(lǐng)都準備出擊迎戰(zhàn),趙匡胤制止他們,說這時對方懼怕我們,還不知道我們有多少人,這時候出擊會很被動,要等他們打過來再說。幾天后,南唐出兵進攻六合,趙匡胤率軍反擊,陣斬南唐軍五千余人,其余上萬人的部隊想要逃過長江,為了爭搶一條渡船而淹死的人不計其數(shù)。南唐軍主力自此所剩無幾。
在戰(zhàn)斗當中,后周軍有些士兵不愿出力。趙匡胤在陣中督戰(zhàn),發(fā)現(xiàn)不認真打仗的士兵,就用劍砍他的皮帽子。第二天,趙匡胤把所有皮帽子被自己砍過的士兵斬首,于是所有后周軍將士都不敢不奮勇殺敵。之前李璟調(diào)集揚州周圍所有的兵力試圖奪回揚州。6月10日,韓令坤上奏在灣頭堰擊敗從楚州來戰(zhàn)的萬余名南唐軍,抓獲漣州刺史秦進崇。張永德則在曲溪堰擊敗了從泗州趕來的萬余名南唐軍。
6月17日,向訓被任命為淮南節(jié)度使,兼任沿江招討使。渦口上奏稱新的浮橋已經(jīng)建好。6月18日,周世宗從濠州趕到渦口。周世宗銳意進取,想要親自到揚州督戰(zhàn),最后還是被范質(zhì)等人以士卒疲乏、軍糧不足為由攔了下來。
6月23日,渦口改為鎮(zhèn)淮軍。
6月29日,周世宗留下李重進等人繼續(xù)圍攻壽州,自己則從渦口返回,并于7月6日返回大梁。
南唐反擊
7月21日,周世宗下令在淮南地區(qū)大赦,廢除南唐的苛捐雜役,如果有什么不利于百姓生產(chǎn)作業(yè)的,可以直接上報當?shù)氐暮笾荛L官。
后周侍衛(wèi)步軍都指揮使、彰信節(jié)度使李繼勛在壽州城南扎營,被南唐將領(lǐng)劉仁贍偷襲,數(shù)百名士兵被殺,攻城器具被焚。
南唐駕部員外郎朱元因為上疏闡述關(guān)于用兵方略的事情,被李璟委派去收復(fù)江北各州。很快,朱元就率軍攻取了舒州,后周舒州刺史郭令圖棄城逃跑。此外南唐將領(lǐng)李平還攻取了蘄州。李璟任命朱元為舒州團練使,李平為蘄州刺史。朱元沒過多久又攻取了和州。
以前南唐控制了百姓的茶鹽貿(mào)易,并且強征百姓的糧食和帛,并稱之為“博征”,在淮南地區(qū)大搞軍田,當?shù)匕傩湛嗖豢把?。后周軍隊來了,當?shù)匕傩諣幹门Q蚝途迫鈩谲?,但是后周軍沒有拿當?shù)匕傩债敾厥拢陌傩諅冊谏嚼锖秃吔⒈咀允?,以農(nóng)具為兵器,厚紙做鎧甲,時人稱之為“白甲軍”。后周軍前去討伐,卻屢屢失敗,而之前攻下來的南唐諸州,大部分都被奪了回去。
南唐的援兵在紫金山駐扎,和壽春城中的南唐軍遙相呼應(yīng)?;茨瞎?jié)度使向訓請求調(diào)集廣陵的兵力猛攻壽春,攻下來之后再考慮別的事情。該計劃得到了周世宗的批準。向訓把揚州的府庫打開,里面的錢財分發(fā)給了揚州的各路主要官員,但前提條件是不許拿百姓的任何東西。揚州百姓對此感到很高興,等后周軍回來的時候,揚州百姓夾道歡迎,并送給軍隊自己家中所儲備的食物。后周滁州的守將也棄城而去,協(xié)助其他部隊合力攻打壽春城。
南唐軍的各路將領(lǐng)請求占據(jù)有利地形迎戰(zhàn)后周軍隊,卻遭到了宋齊丘的抵制。宋齊丘下令讓各路將領(lǐng)守好各自的城池,不得擅自出擊。壽春的局勢開始不被南唐軍所控制。李景達的部隊駐扎在濠州,和壽州城遙相呼應(yīng),但是軍政事務(wù)全都被陳覺控制著,李景達只能簽個字。明明有五萬人的軍隊卻毫無戰(zhàn)意,而軍隊當中的將士長官都很怕陳覺,沒有一個敢抗議的。
當年9月,后周殿前都指揮使、義成節(jié)度使張永德在下蔡鎮(zhèn)屯兵,南唐將領(lǐng)林仁肇從水陸兩側(cè)支援壽春城。張永德率軍阻擊,林仁肇在船里填滿了易燃的木頭,準備順江而下燒毀浮橋,結(jié)果風向大變,火船被吹回了南唐軍陣,南唐軍因此敗退。張永德在距離浮橋十幾步的江面上架起了綿延千余尺的鐵網(wǎng),南唐軍由此無法靠近浮橋。
進入冬天,當年11月,李重進上奏南唐軍襲擊盛唐,被后周鐵騎都指揮使王彥升率軍擊潰,陣斬三千余人。
11月28日,張永德上奏稱在下蔡再次擊敗南唐軍。當天南唐水軍大舉進攻,張永德讓后周軍中善于游泳的士兵在南唐軍的船上系上鐵鎖,然后后周軍大舉進攻,南唐軍的船只無法動彈,淹死者不計其數(shù)。張永德在戰(zhàn)后把自己的金腰帶解下來送給了那群善于游泳的士兵。
11月30日,趙匡胤被任命為定國節(jié)度使,兼任殿前都指揮使。趙匡胤同時申請讓渭州軍事判官趙普擔任自己的節(jié)度推官。
張永德和李重進之間的關(guān)系不是很好,張永德曾經(jīng)上表稱李重進有二心,但是周世宗不信。當時這兩個人都手擁重兵,一時間人們都很怕兩個人會內(nèi)訌。李重進有一天單獨走進了張永德的軍營,兩人很從容地吃飯喝酒,相談甚歡。席間,李重進和張永德二人成功地放下了對對方的仇念。李璟聽說此事后,用蠟丸藏信的方式誘惑李重進反叛,里面的文字充斥著反間和毀謗的言辭。這封信最終被李重進交給了周世宗。
早先南唐的使者孫晟和鐘謨跟著周世宗返回大梁的時候,很受周世宗的優(yōu)待。得到蠟書的當天,周世宗召見孫晟,問及孫晟關(guān)于南唐的事情,孫晟回答“南唐主畏懼陛下您的神武,對陛下沒有二心”。這時候蠟書被呈遞了上來,盛怒之下的周世宗責罵孫晟不講實話,孫晟不卑不亢,只求一死。問及關(guān)于南唐的實力的時候,孫晟則閉口不答。
12月21日,周世宗命令都承旨曹翰把孫晟送到右軍巡院,以周世宗的名義責問孫晟一些事情。二人喝酒喝到興頭上,曹翰開始問孫晟事情,孫晟什么都不回答。曹翰這時才說:“有敕令,要賜您死。”孫晟面不改色,從容地整理衣冠,向南跪拜,說:“那我就以死報國!”隨即赴刑。孫晟隨行的百余人全部被殺,鐘謨被貶為耀州司馬。沒過多久,周世宗念孫晟忠義有氣節(jié),開始后悔殺他,于是將鐘謨召回,并拜為衛(wèi)尉少卿。
顯德四年(南唐保大十五年,957年)1月17日,張永德被任命為殿前都點檢。
后周(公元951年—公元960年),五代之一。公元951年,郭威稱帝,改國號為周,都開封,史稱后周。
周太祖郭威,公元951年—公元954年在位。
周世宗柴榮,公元954年—公元959年在位。周世宗本姓柴,是太祖外甥,因太祖無子,而收為養(yǎng)子。
周恭帝柴宗訓,公元959年在位。世宗第四子,七歲即位。后死于973年,時年24歲。960年正月,遼兵南侵,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率軍出御,在陳橋策動兵變,建宋代周。封恭帝為鄭王,后周亡。
周世宗七子:宜哥(太祖賜名宗誼)、誠、咸、宗訓、宗讓、宗謹、宗海。前三子分別在后漢末被害。等恭帝即位,他的弟弟全為了避諱,改宗為熙。
南唐國世系圖
[1]唐末天下大亂,藩鎮(zhèn)割據(jù)。其中,楊吳(南吳)是江南較有實力的藩鎮(zhèn)之一。吳國在楊隆演嗣位后,政治混亂,人心不穩(wěn)。大將徐溫通過權(quán)力斗爭逐漸獨掌吳國大權(quán)。海州人徐知誥,少孤流落,后來被徐溫收為養(yǎng)子,并且借助徐溫的勢力掌握了吳國的政柄。徐知誥一方面對楊氏舊臣竭力懷柔,“高位重爵,推與宿舊”;另一方面則積極扶持自己的勢力。大力招徠、獎拔北來士人。南唐政權(quán)中著名的北方人士如韓熙載、常夢錫、馬仁裕、王彥鑄、高越、高遠、江文蔚等,都于此時聚集起來。其次,江南一帶的著名人士如宋齊丘、陳覺、查文徽、馮延巳、馮延魯、邊鎬、游簡言、何敬涂等,都是此時由徐知誥一手扶植起來。經(jīng)過20年苦心經(jīng)營,徐知誥不僅大大緩和了楊氏舊臣的敵對情緒,而且拉攏起支持他的北方人與江南人兩大勢力,所謂“羽翼大成,伸佐彌眾”。終于在吳天祚三年(公元937年),徐知誥廢黜吳帝楊溥,登上皇位,國號大齊,年號 昪元。“上下順從,人無異意”,“國中夷然無易姓之戚”。次年,徐知誥改姓名為李昪,改國號為唐。于是,在亂世之中,以繼承唐祚為己任、求天下一統(tǒng)的南唐國走上了中國歷史的舞臺。 南唐得國后,烈祖李昪以保境安民為其基本國策,休兵罷戰(zhàn),敦睦鄰國,與毗鄰諸國保持了較為平和的關(guān)系。同時結(jié)好契丹以牽制中原政權(quán)。江南地區(qū)于是保持了較長時期的和平,社會生產(chǎn)逐漸復(fù)蘇并迅速發(fā)展。同時,政府輕徭薄賦,勸課農(nóng)桑,鼓勵商業(yè)。商人以茶、絲與中原交換羊、馬,又經(jīng)海上與契丹貿(mào)易。在手工業(yè)方面,南唐的紡織業(yè)、印染業(yè)、礦冶業(yè)、制茶、造紙、曬鹽、造船、金銀陶瓷、文具制造等,均有突出成就。不僅產(chǎn)量高,而且工藝精細,涌現(xiàn)出許多名產(chǎn)上品。 烈祖李昪的“息兵安民”國策,造就了江淮地區(qū)和平安定的社會環(huán)境,促進了南唐經(jīng)濟文化的繁榮發(fā)展。同時,南唐也是一個藝術(shù)的王朝,它在文學、美術(shù)、書法、音樂等諸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李昪設(shè)太學,興科舉,廣建書院、畫院。安定、富強的南唐,成為飽經(jīng)戰(zhàn)亂滄桑的文人士大夫理想的棲身之所。江北士人多流落至此,“儒衣書服盛于南唐”,“文物有元和之風”?!氨蓖潦咳寺勶L至者無虛日”。南唐的社會文化之盛,在五代十國甚至中國歷史上所有的割據(jù)政權(quán)中都是絕無僅有的。 但由于李昪在爭斗激烈的割據(jù)局面下僅力求自保,造成了南唐軍事實力的下降和實行統(tǒng)一有利時機的喪失。 升元七年(公元943年),烈祖李昪駕崩,子李景(初名景通)繼位,改名李璟(公元916~961),有保大、中興、交泰三個年號。這一時期中,戰(zhàn)禍頻起,而吳越的軍事行動往往與中原政權(quán)互相呼應(yīng)。為了對付吳越,保大三年(公元945年),南唐乘閩國內(nèi)亂之機出兵占據(jù)建(今福建建甌)、?。ń窀=ㄩL?。?、漳(今屬福建)三州,滅亡閩國,俘閩王延政。形成了對吳越三面包圍的形勢。而吳越也乘勢出兵與南唐爭奪閩國之地,并奪得福州(今屬福建)保大九年,馬?;浥c馬希祟兵戎相見,南唐遂借機出師,一舉滅楚,馬希崇降。后來,楚將劉言又起兵擊敗了南唐軍,(以后劉言被其部下殺死,周行逢及其子周保權(quán)又先后統(tǒng)治湖南)繼續(xù)據(jù)有湖南,楚地得而復(fù)失。 保大十三年(公元955年)至交泰元年(公元958年),后周三度入侵南唐,南唐始終處于被動防御的 后周攻南唐
不利局面。壽州一戰(zhàn),周世宗柴榮御駕親征,周軍勢如破竹,遂攻占泗、濠、楚等州,唐軍一潰千里,淮河水軍全軍覆沒。李璟上表柴榮自請傳位于太子弘冀,請劃江為界,南唐盡獻江北之地,包括淮南十四州及鄂州在江北的兩縣。同時,南唐對后周稱臣,去年號。為避后周鋒芒,李璟遷都洪州,稱南昌(今屬江西)府,自此南唐國力大損,不復(fù)大國之強盛。 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李璟駕崩,因太子弘冀已亡,李煜(初名從嘉,937~978)繼位,復(fù)都金陵。此時的南唐國內(nèi)政治、社會矛盾積重難返。經(jīng)濟上,自淮南戰(zhàn)敗后,南唐每年要向中原繳納高額貢奉。南唐原先地跨江南江北,南北之間的經(jīng)濟有互補性,如江南乏鹽,而江北產(chǎn)鹽。而失去淮南后,南唐不僅失去了重要的鹽產(chǎn)地,還要花巨資向中原政權(quán)買鹽。財政上的窘迫,使南唐政權(quán)不得不加重賦稅,以至怨聲載道。南唐轄境之的人民對李后主時期繁重的賦稅記憶深刻,直到北宋統(tǒng)一之后許多年,還在提起當年的南唐連鵝生雙子、柳樹結(jié)絮都要課稅。南唐后期的政治也日益混亂。隨著新主登基,朝廷內(nèi)部新一輪的黨爭開始了。當宋軍從周圍步步緊逼時,南唐仍陷于這樣周而復(fù)始的政治內(nèi)耗中,人心渙散。李煜善文詞,工書畫,知音律,但顯然不通曉政治,這時便把國政托付給做太子時的幕僚張洎。 宋滅南唐
宋滅南漢后,置南唐于三面夾擊之中。后主李煜為自保,明臣服,暗備戰(zhàn),在遣使向宋請受策封的同時,將兵力署在長江中下游各要點,以防宋軍進攻。北宋開寶七年(公元974年)九月,趙匡胤以李煜拒命來朝為辭,發(fā)兵10余萬,三路并進,趨攻南唐:東路吳越王做為昪州東南面行營招撫制置使,率數(shù)萬兵自杭州北上策應(yīng),并遣宋將丁德裕監(jiān)其軍;中路曹彬與都監(jiān)潘美率水陸軍10萬由江陵(今湖北江陵)沿長江東進;西路王明為池、岳江路巡檢、戰(zhàn)棹都部署,牽制湖口南唐軍,保障主力東進。后主李煜過于依賴長江天險,坐失利用宋軍渡江時反擊的機會。十月,宋軍順利渡過長江。采石、秦淮河、皖口三戰(zhàn),南唐屢戰(zhàn)屢敗,在長江中游的精銳兵力全部喪失。 開寶八年三月,宋軍攻至金陵城下。六月,吳越軍隊攻陷金陵東面的門戶潤州。南唐都城金陵陷入合圍之中,后主急召外地軍隊救援金陵。然而,這一切都為時已晚。十月,由江西趕往金陵的15萬水軍(朱令赟部)在湖口一戰(zhàn)中幾乎全軍覆沒。金陵的外援被完全切斷,成了一座孤城。而后主仍執(zhí)意守城到底。圍城之中的金陵,糧食乏,士氣低落。十一月十二日,北宋曹彬大軍開始從三面攻城,南唐五千兵夜襲宋軍北寨,未果。二十七日,宋軍破城,李煜奉表投降。南唐遂亡。 兩年多以后,吳越王錢俶應(yīng)宋太宗趙光義之邀,赴北宋都城開封。五代十國的歷史終于結(jié)束。 有人說,如果可以穿越時光隧道,回到古代的某個片段生活,那么最應(yīng)該選擇的就是宋代。因為當時物質(zhì)富足、藝術(shù)繁榮、社會生活豐富多彩。事實上,宋代的這些為后世人們向往的風貌在南唐已經(jīng)頗現(xiàn)雛形。南唐和宋朝相仿,一方面是國勢日危,不斷地喪失土地,另一方面卻是歌舞升平。所以,如果不必擔憂那日益逼近的中原軍隊的腳步,那么南唐會是一個最適宜生活的時代。
此戰(zhàn),周世宗三次親征,以圍點打援之策,疲憊、消耗南唐軍;繼新建水軍,水陸并進,盡殲?zāi)咸苹瓷纤?,直搗長江,迫南唐劃江為境,取得統(tǒng)一戰(zhàn)爭首戰(zhàn)勝利,為北伐契丹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84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