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字相同的兩個女子,都嫁給了皇帝,下面對百科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毜奈恼陆榻B。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珮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這首《詠懷古跡五首之三》是杜甫經過湖北秭歸明妃村時想起王昭君,故寫此詩句。從王昭君至杜甫時代,已有七百年歷史跨度,“尚有村”三字表明人們昭君還是念念不忘。
世人皆知昭君美貌,然而真正讓人記住的,是昭君的風骨。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晉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妃。她是西漢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元帝時從民間選入宮掖,作為皇帝后妃人選。
漢元帝命畫師毛延壽將宮女的樣貌一一畫出來,意圖根據畫像來封嬪納妃。據傳毛延壽畫到昭君時,驚呆于昭君美貌竟遲遲不能下筆。他畫好后以潤色為由暗示昭君要收錢,昭君并未理會。因為無錢打點畫師,昭君未得見天顏,在深宮一待就是3年。
為紀念匈奴和親,元帝將國號改為“竟寧”,賜昭君“公主”封號、賞大肆財物。他親自送昭君出長安十里,風光出嫁。事后元帝愈想愈氣,殺了畫師毛延壽。然而,又有什么用呢?
在古代還有一位美女,名字和昭君相同,命運也相近。她的一生也是傳奇色彩較濃。其所生子女不是皇帝就是皇后,有“九龍之母”的稱號,她便是婁昭君。
她雖出身貴族,卻自幼聰穎過人。偶然間看到一位低級士兵,見他“目有精光,長頭高顴,齒白如玉,有人杰表。”(見《北史》)便認定此人,作為自己的丈夫,這就是高歡。而高歡此時還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士兵,窮困落魄,前途渺茫。婁昭君為了嫁給高歡,“數致私財,使以娉己,父母不得已而許焉”。
北魏末年,高歡操控了朝政大權。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元修與高歡決裂,逃離洛陽投奔宇文泰建立西魏。元修走后,高歡另立新帝為東魏。這樣一來,北魏同時出現兩位皇帝,分裂為東魏和西魏。
東魏建立后,高歡實權在握。婁昭君作為“賢內助”,這一路風雨也沒少承受。北魏分裂后,東魏、西魏間戰(zhàn)事不斷。在高歡帶兵攻打西魏期間,婁昭君生產雙胞胎時遇難產,為了不使丈夫憂心貽誤戰(zhàn)機,她硬生生獨自一人扛了下來。
為爭取柔然政權的支持,高歡要與柔然公主完婚。婁昭君主動讓出正室之位協助丈夫完婚。婁這一舉動,為她贏盡了民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84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大明王朝是怎么一步步走向滅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