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五年十月,項羽楚軍為擺脫劉邦漢軍的追擊,在固陵發(fā)起了反擊戰(zhàn),史稱固陵之戰(zhàn)。下面對百科小編給大家?guī)砹讼嚓P(guān)內(nèi)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楚漢戰(zhàn)爭到漢四年八月,劉項在廣武對峙。彭越帶兵駐在梁地,往來襲擊騷擾楚軍,斷絕楚軍的糧食供給。灌嬰、靳歙等進兵攻打楚軍后方,灌嬰在淮北大破楚軍最后一支主力項聲軍團攻下西楚都城彭城。劉賈、盧綰又配合英布作戰(zhàn)。這時侯,漢軍士卒氣盛,糧草充足,項王士卒疲憊,糧食告絕。項羽以太公要挾劉邦簽訂鴻溝議和后率軍撤退,漢軍乘機追擊爆發(fā)大戰(zhàn)。固陵之戰(zhàn)在漢五年十月發(fā)生,是楚軍為擺脫漢軍追擊在固陵(今河南太康)發(fā)起的反擊戰(zhàn)。劉邦在為最后消滅項羽做準備在固陵堅守疲敵已待各路漢軍圍殲項羽。
過程
劉邦趁項羽退軍之際率領(lǐng)漢軍發(fā)起追殲在陽夏大破項羽,俘虜楚國大將周將軍,漢軍光俘虜就有五千楚軍。我們可以知道楚軍潰敗的絕對遠遠是大于五千的,楚軍有可能損失數(shù)萬 。
項羽撤退到固陵,漢軍在陽夏擊敗項羽趁勝繼續(xù)進軍在固陵楚漢再一次爆發(fā)大戰(zhàn)。
漢王欲引而西歸,用留侯、陳平計,乃進兵追項羽,至陽夏南止軍,與齊王信、建成侯彭越期會而擊楚軍。至固陵,不會。楚擊漢軍,大破之。漢王復(fù)入壁,深塹而守之”——《史記.高祖本紀》
漢五年,漢王乃追項王至陽夏南,止軍,與淮陰侯韓信、建成侯彭越期會而擊楚軍。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會。楚擊漢軍,大破之。漢王復(fù)入壁,深塹而自守。——《史記.項羽本紀》
漢五年秋,項王之南走陽夏,彭越復(fù)下昌邑旁二十余城,得谷十余萬斛,以給漢王食。漢王敗,使使召彭越并力擊楚。越曰:“魏地初定,尚畏楚,未可去。”漢王追楚,為項籍所敗固陵?!妒酚?魏豹彭越列傳》
“其秋,漢王追楚至陽夏南,戰(zhàn)不利而壁固陵,諸侯期不至。良說漢王,漢王用其計,諸侯皆至。語在項籍事中?!薄妒酚?留侯世家》
根據(jù)《留侯世家》”其秋,漢王追楚至陽夏南,戰(zhàn)不利而壁固陵,諸侯期不至。”(留侯世家)滎陽出兵打到垓下,先后順序是陽夏固陵陳下垓下,劉邦打輸了陽夏之戰(zhàn)反而進軍固陵去防守,這能是簡單的搞不清楚就出的錯誤?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丁義)以卒從起留,以騎將入漢,定三秦,破籍軍滎陽,為郎騎將,破鐘離昧軍固陵,侯,六百七十戶。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靈常)以荊令尹漢王五年初從,擊鐘離眛及陳公利幾,破之,徙為漢大夫,從至陳,取韓信,還為中尉,從擊布,功侯,二千戶。
史記樊酈滕灌列傳:(樊噲)從高祖擊項籍,下陽夏,虜楚周將軍卒四千人。圍項籍於陳,大破之。
史記樊酈滕灌列傳:(灌嬰)與漢王會頤鄉(xiāng)。從擊項籍軍於陳下,破之,所將卒斬樓煩將二人,虜騎將八人。賜益食邑二千五百戶。
結(jié)合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的記載可以看出,劉邦部將丁義【破鐘離昧軍固陵】,靈常也【擊鐘離眛及陳公利幾,破之】。而靈常本是楚將,在【以荊令尹漢王五年初從】,固陵之戰(zhàn)正好發(fā)生在漢五年的第一個月(楚漢時期以十月為歲首),可見靈常恰恰是在固陵之戰(zhàn)時投降劉邦的,而楚軍大將為何會向戰(zhàn)敗的漢軍投降呢?
根據(jù)《荊燕世家》:漢五年,漢王追項籍至固陵,使劉賈南渡淮圍壽春。還至,使人間招楚大司馬周殷。周殷反楚,佐劉賈舉九江,迎武王黥布兵,皆會垓下,共擊項籍。——《荊燕世家》
《項羽本紀》;劉賈軍從壽春并行,屠城父,至垓下。大司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舉九江兵,隨劉賈、彭越皆會垓下,詣項王。
結(jié)合《荊燕世家》與《項羽本紀》劉邦到固陵后,命令劉賈渡淮河,攻下壽春,派人策反楚國大司馬周殷,屠城父,城父在陳縣與垓下之間,可見劉邦在固陵時就預(yù)測到項羽將逃往垓下。
漢五年十月(漢初承秦制,十月為歲首),劉邦趁項羽退軍之際率領(lǐng)靳強、樊噲等,漢軍發(fā)起追殲在陽夏陽夏大破項羽率領(lǐng)的楚軍,俘虜楚國大將周將軍,漢軍取得陽夏,項羽退至固陵留鍾離昧守固陵作殿軍,劉邦到固陵(今河南太康縣南)后,命令劉賈渡淮河,攻下壽春壽春(今安徽壽縣),派人策反楚國大司馬周殷,攻占城父斷截項羽逃回會稽(秦置會稽郡,郡治在吳縣?今江蘇蘇州?)的歸路,派人尋找機會招降楚大司馬周殷。周殷叛變楚王,幫助劉賈攻下九江,迎著武王黥布的軍隊在垓下會合,共同攻打項羽,宣曲侯丁義、汾陽侯靳強及投降的楚將靈常率先攻破固陵大破鍾離昧后,不久灌嬰、靳歙率領(lǐng)騎兵軍團從彭城往固陵而來,劉邦親自在固陵東邊頤鄉(xiāng)與灌嬰率領(lǐng)的漢軍鐵騎會合。項羽得知灌嬰、靳歙等率領(lǐng)漢軍東來后為防自己被包圍,項羽南退守至陳縣(今河南淮陽縣)集結(jié)剩余兵力做最后決戰(zhàn)。
漢五年十一月,劉邦追項羽到陳縣,與灌嬰會合頤鄉(xiāng)(今河南鹿邑縣)。在敗楚軍于陳下,楚將靈常、陳公利幾降漢軍,漢軍占領(lǐng)陳縣,項羽繼續(xù)逃跑,欲前往會稽,劉賈、周殷、英布攻下城父堵截項羽,項羽逃到垓下,劉邦與劉賈、周殷、英布會合。韓信看到項羽大勢已去,也前往垓下與劉邦會合,彭越也來垓下與劉邦會合。
說到“五虎將”,人們第一次想到的大概是關(guān)羽、張飛、馬超、黃忠和趙云。
事實上,“虎將軍”一詞來源于漢代。原文是這樣的:“有九個芒白將軍,他們都叫老虎。他們稱它們?yōu)椤熬呕ⅰ?。他們在東部有數(shù)萬名北方軍隊的精英士兵,他們在妻子的子宮里被認為是優(yōu)秀的。也就是說,王莽封了九個將軍,他們都很勇敢,所以也被稱為“九虎”。
由此可見,“虎將”一詞應(yīng)該是所有英勇將軍的統(tǒng)稱,而不僅僅是蜀漢的五位著名將軍。
在三國時期五虎將出現(xiàn)的幾百年前,中原地區(qū)實際上就有五虎將。他們是西楚霸王項羽手下的五位勇敢的將軍,即龍河、季布、鐘離、英布和俞子棋。嚴格地說,這五個人在晚清小說家蔡東藩的作品中成為一個整體。他們被統(tǒng)稱為“五將”,其中于更是一個虛構(gòu)的人物。那么,當(dāng)項羽被迫在烏江邊自殺時,五位將軍的結(jié)局是什么呢?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龍河,很多人都稱他為項羽的第一將軍。龍脊,顏,東海縣曲縣人,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人。為了紀念他,那里還有一個龍駒鎮(zhèn)。龍吉年輕時跟隨項羽南征北戰(zhàn),貢獻良多。例如,他曾在東阿打敗秦軍,并在英布加入劉邦后率領(lǐng)10萬大軍出征。
漢高祖第四年(公元前203年),韓信屯和趙宓琦從北方威脅項羽,項思龍立即北上抵抗。不幸的是,盡管龍很勇敢,但它遠不是“不朽戰(zhàn)士”的對手。
韓信先在河對岸與他對峙,然后在半夜秘密命令人們用沙袋堵住上游的河流,并在河水水位下降時偷偷溜到龍河。當(dāng)龍脊組織反擊時,漢芯立即假裝撤退,命令切斷上游的沙袋。這一次,正要追趕的龍脊只帶著少數(shù)士兵過河,其余的士兵被困在營地里。韓信戰(zhàn)斗得越來越多,越來越少,在混亂中斬殺了龍。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季布。季布出生于楚國。他直爽正直。他是遠近聞名的俠客。秦末,天下大亂。作為一個楚人,吉卜師到了項羽那里,項羽是楚人的后代,他用自己的才能得到了利用。據(jù)史書記載,“吉翔的密使使使?jié)h王難堪”,也就是說,多次率軍打敗劉邦,這使他很尷尬。因此,項羽死后,劉邦懸賞捉拿季布。為了防止他到處躲藏,劉邦還命令那些敢于躲藏的人去殺死這三個家族。
為了避免被抓,季布甚至被降為仆人以避免被注意。幸好劉邦手下的將軍夏侯嬰也是個正直的人。他請求劉邦幫助,季布得以恢復(fù)了生命。為了顯示他的寬宏大量,劉邦不僅停止了對季布的追逐,還讓他當(dāng)了醫(yī)生。此后,季布先后擔(dān)任中郎將和河?xùn)|太守,可謂項羽手下將領(lǐng)中結(jié)局最好的。
項羽的五位將軍中,鐘、和龍都是屈人。他們兩個都忠于項羽。然而,鐘麗梅和其他大臣都忠于項羽,而項羽被陳平的分裂計劃所疏遠,導(dǎo)致他們一個接一個地逃亡。
伏羲之戰(zhàn)前,失去項羽信任的鐘理瑪,在項羽戰(zhàn)敗后,逃離楚地,前往大漢。漢高祖在位第七年(公元前201年),據(jù)報道韓信密謀反對他。為了證明自己的忠誠,韓信打算殺了鐘麗梅,送給他。鐘麗梅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自殺身亡。
項羽的第四個將軍是英布。英布第一次與項梁起兵。項梁死后,他跟隨項羽。在項羽手下,多次打敗秦軍,所以在秦國滅亡后,項羽封他為“九江王”。
然而,當(dāng)楚漢戰(zhàn)爭時,英布成為了一個騎墻派。他先是多次找借口拒絕幫助項羽,然后在任何勸說下都選擇了加入劉邦。在的幫助下,劉邦贏得了楚漢之戰(zhàn),但他雖然是一個戰(zhàn)功卓著的大臣,卻也是劉邦守護的諸侯。
漢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為建立漢朝做出巨大貢獻的淮陰侯韓信受到了懲罰。不久,將軍因陷害呂而被殺。越來越多不同的姓氏被殺。英布的心也很害怕。所以他秘密動員軍隊以防意外。
這時,英布懷疑他的妾與他的下屬赫本有曖昧關(guān)系。為了尋求自我保護,赫本向劉邦報告了英布的叛亂。結(jié)果,英布選擇了發(fā)動叛亂,但被打敗并殺死。
最后,項羽手下的五位將軍都已于離開。他是小說中的一個虛構(gòu)人物,也是項羽的妃子于吉的表妹。在書中,他死于下霞之戰(zhàn),也就是說他陪項羽到了最后。
總之,項羽的五大將領(lǐng)中有兩個在他自殺前就去世了。兩人幸存下來,但結(jié)局悲慘。只有季布有好下場。
文/減水書生 圖/來源網(wǎng)絡(luò)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公元前205年4月,劉邦舉五十六萬諸侯聯(lián)軍,進攻西楚彭城。 北路曹參、樊噲,南路張良、周勃,中路劉邦親領(lǐng)主力,三路大軍,勢如破竹,一戰(zhàn)下彭城。 但是,劉邦剛?cè)肱沓牵椨鸨闵涎萘艘荒磺Ю锘卦㈤L途奔襲的閃電戰(zhàn),不僅把劉邦趕出彭城,而且三萬楚軍打殘了五十六萬諸侯聯(lián)軍。 彭城之戰(zhàn),把蒸蒸日上的劉邦一下打到了人生谷底。 劉邦即將迎來他一生中最難熬的兩年零三個月:成皋滎陽之戰(zhàn)。 1.成皋滎陽之戰(zhàn)第一階段:失勢寡助,那就招勢造勢 得道未必多助,失道未必寡助;得勢才能多助,失勢必定寡助。 項羽困齊、劉邦定秦,打著為義帝復(fù)仇的旗號,此時的劉邦,既得道又得勢,所以,漢旗一揮,五十六萬諸侯聯(lián)軍、協(xié)力攻楚。 然而,彭城戰(zhàn)敗之后,劉邦失勢而項羽得勢,所以,寡助多助之勢,驟然間便楚漢易手了。 殷王司馬卬戰(zhàn)死,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重新投降項羽,陳余的趙國發(fā)現(xiàn)劉邦未殺張耳便立即叛漢,魏王豹「 ”絕河反漢”而重新歸楚,田橫的齊國也與項羽休戰(zhàn)結(jié)盟。 彭城戰(zhàn)前,諸侯皆助;彭城戰(zhàn)后,諸侯皆叛。 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劉邦的妻子呂雉,還在彭城會戰(zhàn)中成了項羽的俘虜。 所以,此時的劉邦,當(dāng)真是「 ”眾叛親離”,他遭遇了起兵以來最大的危局。 成大事的人,必須得有韌性,越是危局、越是艱險,就越要有韌性。 劉邦一路敗退,但是,在成皋、滎陽這里,他不退了,死活就定在了這里、寸土不讓。 彭城之戰(zhàn),劉邦為了逃命,連孩子都踹下車;而身處滎陽的劉邦,卻要奮戰(zhàn)到底。 劉邦哪來的此等英雄豪氣? 原因就是野心,劉邦有與項羽爭霸天下的野心。 占定成皋、滎陽,劉邦才能立足中原;而只有立足中原,劉邦才有可能跟項羽爭霸中原,否則就會被困死在關(guān)中。 就固守成皋滎陽來說,劉邦也是一枚硬漢,他有不畏艱險的韌性。 「 ”眾叛親離”的危局,劉邦做了兩件事,他要招勢造勢。 第一件:示弱項羽、拖延待勢。 無論智商還是情商,項羽都不是劉邦的對手。 劉邦痛哭求饒,婦人之仁的楚霸王就真要簽停戰(zhàn)條約了。 但是,項羽是不諳世事的小學(xué)生,而亞父范增卻是 *** 湖。 范增 他一眼就看穿了劉邦拖延待勢的詭計。 歷陽侯范增曰:「”漢易與耳,今釋弗取,后必悔之?!?沒啥可說的,打,底線就是把劉邦趕回關(guān)中,讓他斷了爭霸中原的野心。 所以,第一件「 ”詐弱待強”之勢,劉邦徹底失敗,所以他只能硬著頭皮,繼續(xù)在滎陽城跟項羽打。 第二件:招攬幫手、自造聲勢。 漢王下馬踞鞍而問曰:「”吾欲捐關(guān)以東等棄之,誰可與共功者?” 于是,有了張良的下邑奇謀:分兵韓信開辟北方戰(zhàn)場,擒魏、取代、破趙、脅燕、定齊;聯(lián)絡(luò)豪杰彭越,實施彭越撓楚的機動戰(zhàn)略;結(jié)盟九江王英布,讓英布舉兵叛楚、使項羽前后不得相顧。 張良 雖然一眾諸侯王全叛漢歸楚了,但是,劉邦硬是在「 ”失勢寡助”的局勢下,給自己找了三個最強幫手。 于是,成皋滎陽之戰(zhàn),從項羽力壓劉邦的一邊倒,進入到了楚漢膠著的態(tài)勢。 張良幫著劉邦定了形勢,但形勢需要醞釀,所以遠水要解近渴。 項羽和亞父指揮楚國大軍猛攻滎陽,劉邦困死在了滎陽城。 所以,現(xiàn)在的問題是解眼下危局。 這就需要奇謀救急,而陳平就是幫劉邦出奇謀的人。 陳平在劉邦滎陽對峙之時,總共出了兩條計謀。 陳平 第一計:反間計。 花千金收買項羽左右近臣,制造謠言,挑撥項羽和亞父之間的關(guān)系。 再者,誤把項羽使者當(dāng)成亞父使者,制造了一出「 ”貴亞父賤項羽”的精心飯局。 最后,亞父含恨而去、命喪途中。 第二計:李代桃僵。 打開滎陽東門、放出兩千女子,同時將軍紀信假冒劉邦跟隨出城,引楚兵圍攻。 然后,劉邦率數(shù)十騎兵從滎陽西門逃跑。 劉邦跑出滎陽、逃回關(guān)中。 李代桃僵這一計,很重要,否則劉邦就是一直處于被「 ”將軍”的狀態(tài)。 跑回關(guān)中的劉邦,迅速調(diào)集關(guān)中后備力量、支援成皋滎陽前線,同時催促韓信的北進軍團趕緊打出聲勢,聯(lián)絡(luò)魏地的彭越軍團趕緊擾擊楚軍糧道。 所以,在彭越撓楚的配合下,成皋,失而復(fù)得,劉邦得以鞏固滎陽、成皋防線,在這里與項羽死磕。 2.成皋滎陽之戰(zhàn)第二階段:主角不是因為有光環(huán)而是因為有幫手 項羽是開了掛、改了代碼的秦末英雄,他想打誰就打誰,而且打誰誰敗。 公元前204年6月,項羽東擊彭越,劉邦奪回成皋。 但是,項羽打彭越就是大人打小孩兒,過去就是一頓大耳刮子,扇完就回來了。 見劉邦又是趁自己不在,重新占了成皋,于是楚霸王怒了:前者,趁我不在、占我彭城;此時,趁我不在、占我成皋。 所以,項羽很生氣,后果很嚴重。 從梁地回來的項羽,怒火中燒,立即組織第二次大規(guī)模進攻,此次進攻不僅奪回了成皋,而且攻破了滎陽。 堅守滎陽城的,有四個人留下了名字: 第一個是紀信,李代桃僵,假冒劉邦出城,被項羽擒獲后,燒死。 第二個是魏王豹,因為朝漢暮楚,劉邦逃離滎陽后,就被周苛和樅公殺了。 另外兩個就是周苛和樅公,這兩個人,跟紀信一樣,死得很悲壯。 滎陽城破,二將被俘,項羽便對周苛說「 ”為我將,我以公為上將軍,封三萬戶”。 而周苛的回答卻是: 若不趣降漢,漢今虜若,若非漢敵也。 于是,項羽煮了周苛、殺了樅公。 紀信、周苛和樅公,他們都是寧死不降的硬漢,是因為忠、還是因為義、或是因為智,再或是因為劉邦的個人魅力? 不得而知,只知道他們都是寧死不屈。 所以,我們必須要承認:劉邦的沛豐集團不簡單,因為這里面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也有催人淚下的故事。 一個成大事的集團,必須得有甘于犧牲、不懼生死的英雄,而沛豐集團就是如此。 所以,盡管項羽很彪悍,但他是一個人在作戰(zhàn),面對劉邦、面對彭越、面對英布,他可以無往不勝,但面對一個能流血、催人淚的集體,霸王項羽也力不從心。 項羽占據(jù)了成皋、滎陽,把劉邦逼到了鞏洛一帶,項羽占得了強者形勢,而兵敗的劉邦已經(jīng)處于劣勢。 強勢,諸侯皆助,只能越來越強,此時的項羽便處強勢。弱勢,諸侯皆叛,只能越來越弱,此時的劉邦便處弱勢。 強弱之勢如此,劉邦還能繼續(xù)堅韌不屈嗎? 沒有!劉邦屈了,他軟弱了:成皋滎陽一線實在太難打了,往后退一步,退至鞏城、洛陽一帶重新組織防線吧。 劉邦想退,但酈食其不同意,這個高陽酒徒可能是個腐儒,卻也是一枚硬漢。 酈食其 他讓劉邦死活在這里扛住,只有扛住了,劉邦集團才能向天下諸侯證明漢軍不弱、項羽不強,天下諸侯即便朝漢暮楚,也比徹底棄漢歸楚的形勢要好。 于是,酈食其單車赴齊國,他要為劉邦游說下楚漢之外的最強諸侯,而條件就是劉邦要扛住,這也是他游說齊國的籌碼。 (酈食其曰)原足下(劉邦)急復(fù)進兵,收取滎陽,據(jù)敖倉之粟,塞成皋之險,杜大行之道,距蜚狐之口,守白馬之津,以示諸侯效實形制之勢,則天下知所歸矣。 酈食其是硬骨頭,韓信也是真漢子。 韓信 成皋被占,劉邦再次逃命,這次他沒去好自己的大舅哥呂澤,而是帶著滕公夏侯嬰直接奔向了韓信、張耳軍中。 劉邦來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拿走韓信的全部精兵, 讓張耳留守趙地,讓韓信另組新軍、攻擊齊國。 漢王奪兩人軍,即令張耳備守趙地。拜韓信為相國,收趙兵未發(fā)者擊齊。 沒了兵的張耳,還能靠威望和人脈固守趙地,或許有情可原。 張耳 而沒了兵的韓信,就要靠新募之卒進攻千乘強齊,這不是強人所難嗎? 但是,韓信的答復(fù)卻是遵命,然后便馬上招募軍隊、馬上開赴齊地。 酈食其單車下千里齊國,這很厲害。 但是韓信更厲害,以新募之兵,突襲了千里齊國,而且在曹參和樊噲的支援下,消滅了援齊的二十萬楚國大軍。 濰水之戰(zhàn) 以沛豐將領(lǐng)為核心的劉邦集團,個個都是好樣的,那項羽的西楚集團呢? 好像就只有項羽一人,其他人或許不是草包,但事實是沒人能一逞武功。 項羽再次奔赴梁地、收拾彭越,千叮嚀萬囑咐,要大司馬曹咎「 ”謹守成皋”、「 ”慎勿與戰(zhàn)”。 結(jié)果呢? 大司馬曹咎連十五天都沒扛住,非得陣戰(zhàn)劉邦,結(jié)果:兵敗自殺、成皋失陷而滎陽被圍。 當(dāng)此之時,楚漢形勢,孰強孰弱,即將再一次易手。 3.成皋滎陽之戰(zhàn)第三階段:大勢已定,楚霸王無力回天 楚霸王仍舊彪悍,果如其所言,十幾天就收拾了梁地的彭越軍團。 彭越 (項羽)乃行擊陳留、外黃、睢陽,下之。 但是,劉邦仍在重復(fù)著他的老套路:趁項羽不在,趕緊攻城略地。 項羽往救梁地,趁此機會,劉邦不僅攻破了曹咎的成皋軍團,同時進逼滎陽、包圍了滎陽的鐘離眜軍團。 這時候,成皋滎陽之戰(zhàn)進入到了第三階段,楚漢再次膠著對峙。 但是,此時的形勢,對劉邦極為有利,而得勢的劉邦還要更進一步。 首先,劉邦按照酈食其的建議死守成皋滎陽一線,一步也不退。漢軍占據(jù)敖倉就糧,屯兵滎陽東北的廣武,堅守不出,與楚軍持久膠著。 第二,劉邦回了一趟關(guān)中,在蕭何的協(xié)助下,重新組織了一批關(guān)中秦兵,增強廣武防線。 第三,命命令彭越再次出擊,加緊在梁地對楚軍后方進行襲擾,「 ”往來苦楚兵,絕其糧食”。 第四,封英布為淮南王,并派劉賈、盧綰領(lǐng)兵相助,迂回至英布的九江國,開辟南方戰(zhàn)場。 英布與隨何 劉邦一直在下形勢的大棋,他一直在玩戰(zhàn)略。 而項羽呢? 項羽一直盯著攻城和陣戰(zhàn)的小棋子。 成皋滎陽危急,他就在成皋滎陽打劉邦一頓拳腳;梁地危急,他就帶兵赴梁扇彭越一頓耳光;九江國叛亂,他就再回楚地抽英布一頓鞭子。 項羽一直在玩戰(zhàn)術(shù)。 戰(zhàn)場戰(zhàn)術(shù),項羽一直贏,他想打誰就打誰,劉邦被他打、彭越被他打,英布還被他滅國了。 但是,在戰(zhàn)略上,項羽卻一直輸,魏王豹被擒、代國趙國被破,齊國遭韓信突襲,彭越和英布這兩個豪杰成了楚國死敵。 成皋滎陽之戰(zhàn),打到這時候,項羽已經(jīng)陷入了戰(zhàn)略窘境。 但是,楚霸王就是楚霸王,他在成皋滎陽的戰(zhàn)場較量上,始終力壓劉邦一頭,逼得劉邦只能死守、做縮頭烏龜。 漢軍方圍鐘離眛于滎陽東,項王至,漢軍畏楚,盡走險阻。 劉邦雖然戰(zhàn)略得勢,但在成皋滎陽的戰(zhàn)場上卻只能勉強應(yīng)付,楚霸王這個對手當(dāng)真不好惹。 所以,略定齊地的韓信,不是回兵增援而是討封齊王時,劉邦真是怒了。 漢王大怒,罵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來佐我,乃欲自立為王!” 劉邦的一句「 ”困于此,旦暮望若來佐我”,就知道他在成皋滎陽這里有多難熬、多不容易了。 我被項羽困在這個地方已經(jīng)兩年了,沒日沒夜地盼著你韓信過來幫忙,結(jié)果呢?你韓信竟然只想著當(dāng)齊王。 劉邦傷透了心。 戰(zhàn)略被動的項羽在成皋滎陽戰(zhàn)場上,咄咄逼人;戰(zhàn)略優(yōu)勢的劉邦卻在成皋滎陽戰(zhàn)場上,處處被動。 楚漢爭霸,仍然處在你也滅不我、我也滅不了你的僵局之中。 但是,成皋滎陽的戰(zhàn)場之外,發(fā)生了足以改變僵局態(tài)勢的戰(zhàn)略大變動。 韓信突襲齊國,項羽派大將龍且率二十萬楚軍救齊,結(jié)果二十萬楚軍全軍覆沒。 龍且軍團被團滅,韓信被封齊王,經(jīng)歷半年左右的齊地攻略,韓信軍團終于開赴西楚。 這個大事情,徹底打破了成皋滎陽的戰(zhàn)場僵局。 天不怕、地不怕的楚霸王,害怕了,他感受到了恐懼。 項羽恐,乃與漢王約,中分天下,割鴻溝而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 長達兩年零三個月的楚漢成皋之戰(zhàn),以鴻溝議和畫上了句號。 但是,楚漢爭霸卻并未畫上句號,接下來便是垓下之戰(zhàn)而項羽烏江自刎。 4.成皋滎陽之戰(zhàn)是楚漢爭霸的中心戰(zhàn)場,這是王者間的艱難對決 成皋滎陽之戰(zhàn),從公元前205年5月一直打到公元前203年8月。 公元前205年4月是彭城之戰(zhàn),公元前203年10月便是固陵之戰(zhàn)。 劉邦和項羽的爭霸硝煙,當(dāng)真是無月不戰(zhàn),一直戰(zhàn)到垓下才算結(jié)束。 但是,成皋滎陽之戰(zhàn)才是楚漢爭霸的中心戰(zhàn)場,是核心之戰(zhàn),更是王者間的艱難對決。 其他如英布牽制、彭越撓楚,甚至韓信的北方戰(zhàn)場,皆是成皋滎陽之戰(zhàn),或者說中原戰(zhàn)場的戰(zhàn)略延伸,都要服從和服務(wù)于成皋滎陽之戰(zhàn)。 秦末第一英雄,西楚霸王項羽,就是在成皋滎陽之戰(zhàn)被磨軟的。 此戰(zhàn)之后,項羽僅在固陵之戰(zhàn)回光返照了一下,楚軍打了一場勝仗,而之后的楚霸王便再無彪悍可言。 而對于劉邦,成皋滎陽之戰(zhàn),也是其一生中最艱難的時刻。 劉邦的心路歷程,只能用難熬兩個字來形容。 第一階段,項羽借彭城之威,讓劉邦品嘗到什么叫恐懼。 被困死在滎陽城,劉邦就是一個隨時被項羽將死的「 ”老帥”。 第二階段,項羽完全占領(lǐng)了滎陽、成皋,讓劉邦品嘗到什么叫壓力。 韌性十足的劉邦被打軟了,他想停戰(zhàn)、他想退守,甚至可能也想回到關(guān)中、做一個關(guān)中王足矣,不再去爭霸了。 第三階段,項羽把劉邦壓在營寨中不敢出來,讓劉邦品嘗到什么叫無助。 箭傷在身的劉邦,只能盼著韓信、盼著彭越能有所作為、能前來助戰(zhàn)。劉邦自己以及成皋一線的漢軍,已經(jīng)沒有勇氣敢與楚軍爭鋒。 但是,劉邦扛到了最后。 蕭何有鎮(zhèn)撫國家之功,韓信有攻城略地之功,彭越有背后撓楚之功,英布有牽制項羽之功,這些人都是英雄豪杰,但他們都沒有直面過楚霸王的「 ”喑惡叱吒、千人皆廢”。 韓信說項羽僅是「 ”匹夫之勇”,但扛住項羽「 ”匹夫之勇”的是劉邦,不是韓信。韓信未必能扛得住楚霸王的「 ”匹夫之勇”。 楚漢丈夫、勇武排名:楚霸王敢稱第一,劉邦可稱第二,其他彪悍非常者全是第三。 劉邦勝在了戰(zhàn)略、勝在了大局、勝在了戰(zhàn)場之外,但劉邦更是勝在了團隊、勝在了天下聯(lián)盟。 項羽雖勇,但他面對不止是一個勇武第二的劉邦,而是一整個沛豐集團。 他們有紀信、有周苛、有蕭何,還有韓信、陳平和張良等人,這是一個英雄集團在作戰(zhàn)。 楚軍雖勇,但他們面對不止是一伙來自關(guān)中的漢軍,而是天下聯(lián)軍。 他們有韓信的齊趙之兵、有彭越的梁地之兵,還有英布的淮南之兵,這是一支天下精兵在作戰(zhàn)。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85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