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高度繁榮是時代,宋代商人的經營方式也靈活多樣、極富創(chuàng)造,不僅推動宋代商品經濟的繁榮發(fā)展,也對后世商人的經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下面對百科小編給大家?guī)砹讼嚓P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宋代商人的銷售方式
1、批發(fā)
在宋代,存在一些資本非常雄厚的商人。他們囤積的貨物數量巨大,饒州官日新一家便造有兩個鹽庫,用來存蓄私鹽,搬販貨賣。再如南宋垂相賈似道,一次便令人販鹽百艘,到臨安城貨賣,以至于當時太學生寫出了“昨夜江頭長碧波,滿船多載相公磋,雖然要作調羹用,未必調羹用許多”的詩句來嘲諷他。像官日新和賈似道這樣數量如此巨大的商品如果以零售的方式進行售賣,銷售周期會很長;資金周轉較慢,影響其進行新的投資活動。為了提高商品的銷售效率,大商人選擇了和小商販進行合作。大商人貨物儲備豐富,在市中進行零散銷售顯然是不可取的。
在牙人的幫助下,大商人將市場中的販夫小賈作為自己的經銷商,組織自己的銷售網絡。他們將大宗的貨物批發(fā)給這些小商販,雖然批發(fā)價格較低,但是由于商品成交量巨大,完全可以達到積少成多的目的。除了小商販,大商人也會以批發(fā)的形式將商品出售給官府。宋代朝廷常會派官員向民間購買所需之物,而百姓將朝廷所需之物賣與朝廷的過程則稱為“中賣”。牙人在宋代商人的批發(fā)經營過程中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批發(fā)商通過牙人和零售商人產生聯(lián)系,并通過牙人在短時間內收齊貨款,完成商品的批發(fā)交易。
在海外貿易中,牙人負責為買賣雙方進行語言翻譯,方便了商人間的交流。
2、壟斷
宋代是中國封建社會商品經濟繁榮發(fā)展的時期,但是在商業(yè)市場內,壟斷現(xiàn)象非常嚴重。行會壟斷和買撲壟斷是宋代兩種主要的壟斷形式。行會壟斷是一種有組織的壟斷,商人通過行會組織控制著商品的銷售市場和銷售價格。買撲壟斷,是指商人通過買撲的手段,控制著商品的生產和銷售,達到壟斷的目的。宋代,不論經營規(guī)模大小,商人都需向行會繳納銀錢才可在街市買賣,說明消費市場被這群行內商人占領,而行會便是他們實現(xiàn)壟斷貿易的工具。
在宋代的市場中,行頭壟斷著商品的批發(fā)價格,販運商人批發(fā)商品的價格必須由行頭決定;與市場內其他商販相比,販運商人批發(fā)給行頭的商品價格較低,所以行頭在銷售商品時具備明顯的價格優(yōu)勢。同時,行頭壟斷著商品的批發(fā)業(yè)務,販運商人的貨物由行頭進行分配,販運商人的貨款也由行頭派人代為催收。行會商人利用行會,將其他商販排擠在消費市場之外,不允許他們在市場中銷售商品。同時,行頭利用販運商人不熟悉消費市場的特點,壟斷著市場中的批發(fā)價格和批發(fā)業(yè)務,用低于市場的價格向販運商人購買商品,向消費者售賣商品時具有很大的價格優(yōu)勢。并且,商品零售價格也被行會壟斷,商販必須按統(tǒng)一價格買賣商品。表面上,有利于防止商販間進行惡性競爭,但是由于行頭購買商品價格較低,所以經營利潤大部分被行頭所壟斷。
二、宋代商人經營方式的特點
1、靈活多樣
為了適應商品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宋代商人不斷地豐富和完善購買和銷售商品的方式和手段,呈現(xiàn)出多樣性和靈活性。在封建社會,鹽、茶交易能給商人帶來非??捎^的收入,宋代商人通過入中直接向官府購買鹽引、茶引,獲得買賣鹽茶的權利。通過買撲,商人從官府獲得了酒務、醋坊、稅場的經營權,進行專賣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為了方便經營,在購買商品時,買方往往延遲向供應商支付貨款的時間,通過賒買獲取商品。為了穩(wěn)定商品的產銷關系,宋代商人常常提前向
生產者支付部分貨款,以預購的方式購買商品。商人購進商品,目的是對商品進行加工或者直接轉賣,賺取差價。為保證商品能順利出售,貨物儲備豐富的大商人和市場中的小商販相互合作,形成嚴密的銷售網絡。大商人將大量商品批發(fā)給小商販,小商販再將商品零售給消費者,完成了商品的流通過程。為了能獨享商品流通所產生的利潤,宋代資本雄厚的商人通過控制市場和貨源,壟斷著商品的銷售。預售是宋代手工業(yè)者銷售商品的重要手段。宋代商品流通速度加快,商品的供求關系瞬息萬變,不論是零售商人還是批發(fā)商人都能迅速的掌握市場信息,靈活使用各種經營方式。在經營過程中,批發(fā)商人善于利用商品生產的地域差異,通過長途販運的形式批發(fā)商品,賺取巨額差價。而零售商人則能根據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按照季節(jié)的不同及時變換商品。
2、經營創(chuàng)新
商稅頭撲始寸唐末,由十當時藺品經疥友展小充分,ph以井禾被廠龍便用。宋代商業(yè)繁榮發(fā)展,商稅成為中央和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朝廷在各州、軍、縣、鎮(zhèn)以及草市皆設有稅場,向市場內的商販征收商稅。除此之外,在各交通要道的橋梁、渡口等地也設有稅務,對來往客商征收課稅。課稅的征收一般由官吏負責,但由于宋代稅場、稅務數量眾多,官府將部分稅收較少的機構交給商人經營,商稅買撲得以推廣開來,逐漸普及,成為商人一種新的經營方式。
宋代海外貿易發(fā)達,大量銅錢和金銀流入外國,導致國內市場貨幣流通數量不足,阻礙了經濟的發(fā)展。因此朝廷一面擴大交子的流通領域,一面組織人力物力加強對坑冶的開發(fā),并將產量較少的坑冶交與商人經營。隨著商業(yè)的發(fā)展,百姓的消費需求不斷提高,而由官府組織生產銷售的酒、醋質量得不到保障,難以滿足百姓的消費需求。為此官府將部分酒務和醋坊的經營權通過買撲讓渡給商人,保障了商品的品質和銷量,同時增加了中央和地方的財政收入。
三、宋代商人經營方式的啟示
1、促進了商品流通
宋代城市規(guī)模擴大,人口數量增加,每日需消耗大量的糧食、蔬菜、食鹽等商品: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百姓對產品質量的要求也愈發(fā)嚴格。熟悉市場行情的買撲商人,利用精湛的技藝生產出來高質量的產品,保證了銷量。而入中商人在利益的驅使下,也以最快的速度將鹽、茶運到市場進行銷售。為了使城市居民能及時獲取生活所需的物品,批發(fā)商人和零售商人相互配合,用最短的時間將商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加快了商品的流通。
2、壟斷影響了市場秩序
在南宋的鄉(xiāng)村集市中,無業(yè)人員通過拉幫結社組成團體,以暴力手段限制鄉(xiāng)村農戶的交易,壟斷著鄉(xiāng)村交易市場,嚴重的損害了鄉(xiāng)村農戶的利益,他們的這種行為擾亂了鄉(xiāng)村市場的秩序,阻礙了商品流通,對宋代商品經濟的發(fā)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賒買允許商人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提前領取商品,并延遲付款時間,方便了買賣雙方的經營。但是由于缺乏完備的信用體系,在宋代商人賒買的過程中,弄虛作假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損害了賣方的利益。而壟斷商人的經營嚴重限制了其他商販的交易活動,為了搶占市場,他們不惜使用暴力手段,破壞了市場的正常秩序。
結語
宋代農業(yè)生產得到較大發(fā)展,交通設施不斷完善,農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規(guī)模不斷擴大。在城市范圍不斷擴大的同時,產生了供需中心地的擴散現(xiàn)象,使城市經濟網絡密度進一步加大,中國古代城市開始從政治性城市向商業(yè)性城市轉化。隨著宋代城市商業(yè)繁榮發(fā)展,市場交易更加頻繁,商品的流通過程更加復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85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為何歷朝歷代中清朝的太監(jiān)最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