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對百科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古代進宮的故事,歡迎關(guān)注哦。在古代,女子想要進宮,要滿足哪些要求?
在古代,當皇帝是很幸福的,對于整個國家,自己有話語權(quán)。那些個皇子為了能當上皇帝,常常爭得頭破血流。除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之外,“三宮六院,七十嬪妃”和“三千佳麗"”也是一個皇帝的福利。
那么,皇帝是如何挑選他的妃子的呢?了解實情的人常常會覺得被電視劇誤導了。
人們都把漂亮的女人描述為“沉魚落雁、閉月羞花”?,F(xiàn)代美的標準實際上不同于古代。電視上迷人的美女形象不一定符合各個朝代,由于不同的歷史背景,會產(chǎn)生不同的審美標準,各個朝代的標準差別很大。雖然沒有太多的資料來證實5000年中國皇帝的審美標準,但一些成語或故事可以用來了解當時的審美狀況。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先秦時代的帝王視自然美為美,濃妝艷抹反而不受人喜歡。"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指的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君主以纖腰為美,現(xiàn)代的“小蠻腰”形象很可能就是從那個時候流傳下來的。胳膊大腰圓的女人,無論她們的臉多美,也要被楚王淘汰?!靶幽樚胰?,峨眉鳳眼,體若春柳,步出蓮花”是戰(zhàn)國七雄的標準,與現(xiàn)代審美并無多大差別?!碍h(huán)肥燕瘦”,說唐代以豐滿為美,楊貴妃就是典型,漢朝以苗條為美,趙飛燕和趙合德就是典型;在五代十國時期,李煜最喜歡“三寸金蓮”,所以女人們都爭先恐后地去裹腳,那些大腳的女人在第一關(guān)就被淘汰了。
在古代典籍中,不同朝代的女性被用不同的詞語描述,這實際上就是那個時代的“潮流”和“時尚”。秦漢時期的“端莊頎碩”、魏晉時期的“逸雅絕倫”、明代的“德才兼?zhèn)洹焙颓宄摹伴T第出身”都有各自的時代特征。值得注意的是,皇帝的選美標準將極大地影響當時的時尚潮流。
皇帝的審美非常挑剔,如果要從民間找一位女子來做皇妃,那可就是“過五關(guān)斬六將”了。一個女子是否有資格做皇妃,要從頭到腳檢查一遍,是否有疤痕,哪個部位有什么瑕疵,這都是不能夠的,需要一個完整的身子,相當苛刻。
另外,年齡對秀女來說也是一個硬性的要求,每個朝代不同。東漢是13到20歲,三國是15到16歲,北齊是14到20歲。明代的朱元璋要求15到20歲,其他皇帝也不一樣,最小的11歲也可以。從年齡這關(guān)去把握,也是有很多人過不去了,除非早早的就想著要進宮當妃子,早做計劃,要不然年齡一過就沒機會了。
看完了這些苛刻的要求,估計有很多人就打退堂鼓了,好好做個平凡的女子不行嗎?為什么非得進宮做妃子?說得輕巧,一切不都是為了那些榮華富貴嗎?
女子入宮的途徑通常是這樣的:禮聘、采選和進獻。
先說禮聘,一般禮聘的女子入宮是最有希望成為皇后的。
唐代豪門大族的女子和士宦人家美名遠播的女子朝廷按例要進行挑選,然后禮聘入宮。這些禮聘入宮的女子大多出身高貴,氣質(zhì)風雅。她們有的來自皇親國戚,有的來自權(quán)門貴族,其他以德、才、美色聞名而禮聘入宮的則是士宦人家的女子。
這些禮聘入宮的女子,受到皇帝的特別優(yōu)待,往往一入深宮就予以冊封,成為有名位、身份的?珊團?佟?
其次是采選,從唐代開始,宮廷定期向民間采選良家女入宮。
從此以后,各代皇帝都選良家女充實后宮和太子東宮以及諸王王府,再從入選的良家女中選取更好的冊為嬪妃、太子妃⑼蹂
從唐代皇帝的敕令上看,選采良家女似乎是為了太子和諸王選妃,以保持皇家良好的血統(tǒng),而事實上,只要美色、才藝超眾,不論出身是貴是賤的女子都有可能脫穎而出,登上后妃寶座。
再就是進獻,這樣的女子通常是被當作禮物送進宮中的。
一些醉心于仕途的官吏往往將色、藝俱佳的女兒和治下才、色雙絕的女子進獻給皇上,送入后宮。
唐代著名詩人和大臣崔氵是出于個人前程的考慮,甘心將美艷的妻子、女兒獻給太子,送入太子東宮,從而獲得高官。
清代的宮女是服侍皇帝,皇后,嬪妃,公主,阿哥的,不同等級的人宮女的數(shù)量也不同,皇太后有12名宮女,答應只有一名宮女。宮女的主要來源有二,一是內(nèi)務府包衣(滿清貴族的家奴,沒有人身自由)所生的女子,另一個來源是上三旗下,比較低等人家的女子,以上這些女孩都要在十三歲時進宮被挑選一次。被選中的宮女一般要到25歲才能出宮,而且出宮的宮女不許在進宮,也不傳播宮中的事情。另外,有的宮女未滿期限,因為笨拙或是有病,也能被趕出宮。
宮女一進宮,就開始了他們痛苦的生活,新來的宮女都由老宮女(宮中稱作姑姑)教導,因此他們不光要伺候主子,還要伺候姑姑,姑姑一般都非常嚴厲,動輒棍棒相加(宮中規(guī)定宮女不許打臉)。
宮女的出路有幾種,一種是皇帝看上的,就選在皇帝的身邊做答應、做常在、做貴人等等,任皇帝的喜歡和不喜歡來決定她的命運。另一部分就是皇帝指配給他的子孫或者親王的子孫,給他們做妻或者妾。還有一部分就在宮里做服務。按照當時的規(guī)定,宮女歲數(shù)太大了,到了一定的年齡,可以允許出宮,這個制度執(zhí)行得也不是很嚴格。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描述過古代宮女的悲慘生活“三千宮女胭脂面,幾個春來無淚痕”。宮女入宮,除了極個別的宮女可以被皇上臨幸,飛上枝頭變鳳凰。大部分的宮女只是干各類零活的使喚丫頭。有些朝代將他們終生禁于宮中,有些朝代在老君主駕崩后放出一批。但大多數(shù)的宮女的下場是悲慘的。
宮女都是怎么選撥來的?古代宮女進宮主要要兩個來源,除了正常的民間選美送入宮中,還有就是沒收一些罪臣的妻女。宮女沒有正式的名分,她們并非小妾,也不是什么妃子。但是她們和君主構(gòu)成了無夫妻名義但合法的性關(guān)系。因為宮女眾多,再加上有很多皇室看中門當戶對。因此她們只有在偶然的機會才能得到臨幸。若君主心血來潮,去和一個宮女交歡,必須有太監(jiān)記下時間。明朝有規(guī)定,宮女承恩,必有御賜記物,文書房內(nèi)侍記錄年月日時辰及賜物,倘若有孕,以便核對。宮女人格低下,在宮中只是比低級太監(jiān)略微強一點。
宮女還要接受宮廷教諭。以熟悉各種禮儀和技藝為主。比如北魏君主讓她們學習寫字和算術(shù)。唐玄宗時讓宮女學習音樂和舞蹈。金章宗是叫她們讀書。學習什么樣的技藝也要看君主喜歡什么。正所謂一身宮門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86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