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國歷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時期遷都北京。傳十六帝,共計276年。明朝時期君主專制空前加強,多民族國家也進一步統(tǒng)一和鞏固。明初廢丞相、設立廠衛(wèi)特務機構(gòu),加強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quán),但同時也為中后期宦官專政埋下伏筆。明朝時期農(nóng)民反封建斗爭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那么下面對百科小編就為大家?guī)黻P(guān)于馮保 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馮保 (?-1583年),字永亭,號雙林,衡水市趙家圈鄉(xiāng)馮家村人。明代著名太監(jiān)、政治家、音樂家、書法家。
馮保于嘉靖年間入宮,隆慶初年掌管東廠兼理御馬監(jiān)。萬歷皇帝即位,歷任司禮秉筆太監(jiān)和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明穆宗駕崩時成為顧命大臣。掌權(quán)后支持張居正推行的“一條鞭”法,使大明政權(quán)一度出現(xiàn)復蘇局面,史稱萬歷中興。馮保有著較好的文化素養(yǎng),他在司禮監(jiān)監(jiān)刻了《啟蒙集》、《帝鑒圖說》、《四書》等很多書。最后馮保因為明神宗對他的忌恨被放逐到南京,后因病而死,家產(chǎn)亦被抄收。
人物生平
馮保 ,字永亭,號雙林,河北深縣人,明朝 太監(jiān),一代賢宦,明朝 著名的改革家,首輔張居正 的政治盟友。
嘉靖 時(1562—1566年)任司禮監(jiān)秉筆太監(jiān),隆慶 元年(1567年)提督東廠 ,御馬監(jiān)。萬歷 六年(1578年),馮保在《清明上河圖》上題跋,自署官稱“欽差總督東廠 官校辦事兼掌御用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兼總內(nèi)外,權(quán)傾一時。
馮保有很高的文化修養(yǎng)。他在司禮監(jiān)任上刻了許多書,如《啟蒙集》、《四書》、《書經(jīng)》、《通鑒直解》、《帝鑒圖說》、《經(jīng)書音釋》等,直至崇禎 年間,還在宮中流傳。他的書法頗佳,通樂理、擅彈琴,并造了不少琴,“世人咸寶愛之”(《酌中志·卷五》)。
萬歷四年(1576年)五月,馮保會同三法司進行全國“大熱審”,平反昭雪了許多冤獄(同前引)。
萬歷十一年(1583年)一月,馮保病逝于南京。馮保的弟弟馮佑、侄子馮邦寧削職后死于獄中。
他的政治盟友張居正評價他:“勤誠敏練,早受知于肅祖,(世宗)常聽為“大寫字”而不名?!?《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馮公豫作壽藏記》)
登上權(quán)力舞臺
不知何時閹割入宮。嘉靖中。隆慶元年提督東廠兼管御馬監(jiān)。當時司禮監(jiān)缺一名掌印太監(jiān),按資歷應由馮保升任,但穆宗不喜歡他。大學 士高拱 推薦御用監(jiān)的陳洪掌印司禮監(jiān)。等到陳洪罷職,高拱 又推薦掌管尚膳監(jiān)的孟沖補缺。按照規(guī)定,孟沖是沒有資格掌管司禮監(jiān)的,馮保因此痛恨高拱 。隆慶六年,穆宗駕崩,遺名內(nèi)閣首輔高拱、次輔張居正與高儀三人為顧命大臣,馮保等中宮矯遺詔,命馮保也為輔臣之一。
萬歷元年(1573年),十歲的神宗皇帝朱翊鈞 登基以后,馮保進一步受到重用,他由秉筆太監(jiān)晉升為掌印太監(jiān),協(xié)理李太后負責小皇帝的教育。神宗稱馮保為“大伴”,懼他三分。
神宗登基儀式上,馮保始終站立在御座旁邊,滿朝文武大為震驚,并心生不滿。高拱見馮保權(quán)力越來越大,心里不能容忍,授意閣臣提出“還政于內(nèi)閣”的口號,組織一批大臣上書彈劾他。馮保抓住高拱曾在穆宗病故后說“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的把柄,向皇后和皇貴妃告狀,高拱因此被革職回家閑住。支持高拱的一批大臣也被查辦。
王大臣事件
萬歷元年正月十九日,神宗皇帝清晨出宮視朝,被一名叫王大臣的男子沖撞。皇帝侍衛(wèi)將王大臣擒獲后,從他身上搜出刀劍各一把,隨后由皇帝下旨,押送東廠審問。
馮保借機構(gòu)陷高拱,暗地里囑咐王大臣,要他假認是高拱所指使。一時之間,謀刺皇帝的謠言迅速傳開,朝廷各科道官員人人自危,不敢貿(mào)然上疏替高拱辯冤。而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禮、吏部尚書楊博則挺身而出,堅決要求將王大臣案由刑部、督察院與東廠共同審理。張居正迫于壓力,只好上疏神宗皇帝,下旨讓馮保會同左都御史葛守禮,錦衣衛(wèi)左都督朱希孝會審。高拱因此被洗刷了冤情,王大臣則被處以死刑。
王大臣一案使得馮保惹惱了朝中眾多大臣,大家都對他誣陷高拱的險惡行徑嗤之以鼻。而張居正卻因此牢牢地坐穩(wěn)了首輔這把交椅。
輔政事績
張居正成為首輔,在取得太后、皇帝的支持,和內(nèi)相馮保的配合下,親政了多年,并推行了“一條鞭”法,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他裁減冗員,減少支出,使大明政權(quán)一度出現(xiàn)復蘇的局面。張居正固然有大才,但之所以能被委任內(nèi)閣首輔,施展政治報負,是因為有馮保的全力支持。但是,馮保貪財好貨,廣收賄賂,張居正也曾送給他不少寶物。馮保后來又花費巨款,給自己建造了生祠,張居正寫了《司禮監(jiān)秉筆太監(jiān)馮公預作壽藏記》,對他歌頌不已。
神宗曾賜象牙圖章與馮保,內(nèi)刻“光明正大”、“爾惟鹽梅”、“汝作舟楫”、“魚水相逢”、“風云際會”,更“直以宰相待之”(《萬歷野獲編補遺》卷一)。后來,馮保更加驕橫,即使皇帝有所賞罰,馮保不開口,誰也不敢執(zhí)行。
但馮保也常常做一些識大體的事。如內(nèi)閣產(chǎn)白蓮花、翰林院有雙白燕,張居正弄來給皇帝賞玩,馮保派人對張居正說:“皇帝年幼,不應該用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使皇帝貪玩?!庇帜芗s束其子弟,使他們不敢胡作非為。京中百姓也覺得馮保此人不錯。
埋下禍根
神宗十八歲時,曾經(jīng)醉酒調(diào)戲?qū)m女。馮保向太后告狀。太后憤怒之余,差點廢掉神宗帝位。太后命張居正上疏切諫,并替皇帝起草“罪己詔”,又罰他在慈寧宮罰跪六個小時,皇帝因此對馮保、張居正懷恨在心。
萬歷十年(1582年),張居正積勞成疾,死于任上。臨終奏疏,推薦他的主考官潘晟進入內(nèi)閣。馮保派人把他召來。御史雷士楨、王國,給事中王繼光相繼說他不可任用,潘晟就中途上疏推辭。內(nèi)閣張四維估計申時行不肯處在潘晟的下面,就起草意見答應此事,皇帝立即回答可以。馮保當時生病,辱罵道:“我小病,就沒有我嗎?”
皇太子出生,馮保想封伯爵,張四維用沒有先例來責難他,計劃給他的弟侄一個做都督僉事的官職。馮保發(fā)怒說:“你靠誰得到今日,卻背叛我!”
御史郭惟賢請求召用吳中行等人,馮保責備他同侈相庇護,把他貶謫。
權(quán)宦末路
萬歷十年十二月壬辰(初八日)江西道御史李植上疏彈劾馮保十二大罪狀。重點在徐爵與馮保挾詐犯法。其它罪狀有:
永寧公主選婚,馮保接受梁國柱萬金賄賂,明知其子短壽且確實有病,卻曲意庇護。結(jié)果成婚之時,梁“鼻血雙下,沾濕袍袂”,大婚后一個月,竟一命嗚呼,致使公主幾年后亦郁郁病死。
二十四宦官中已去世的,凡是錢財多者,馮保都封鎖其房屋,搜尋家資一空。只撿其尋常之物獻給皇上,而把金珠重寶據(jù)有已有。
馮保的宅第店房遍布京中,不可勝數(shù)。他在北山口造了墳地?;▓@的壯麗,可與西苑(嘉靖皇帝曾長期居住并辦公的地方)媲美。而蓋在原籍的房子有五千多間,連郡跨縣,無論規(guī)模還是華美程度,都跟王居不相上下。
此時太后還政給皇帝已經(jīng)很久。馮保失去了依靠,皇帝又對馮保積了很多怒氣。東宮老太監(jiān)張鯨,張誠趁機陳述馮保的過錯和罪惡,請求皇帝打發(fā)馮保去閑住。神宗還是害怕他,說:“如果大伴走上殿來,我如何辦?”張鯨說:“既然有了圣旨,哪敢再進宮殿!”神宗就聽從了張鯨的話,在圣旨上批示:“馮保欺君蠹國,罪惡深重,本當顯戮。念系竽考付托,效勞日久,故從寬著降奉御,發(fā)南京新房閑住?!彪S后展開查抄馮保家產(chǎn)的動作,發(fā)配他往南京孝陵種菜。
之后,馮?!爸喫烙谀狭舳?,葬于皇廠。林木森然,巍峨佳城……”(《酌中志·卷五》)。
馮保的弟弟馮佑、侄子馮邦寧都是都督,削職后又遭逮捕,坐了很長時間的牢,死于獄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87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