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廉頗和李牧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對百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皯?zhàn)國四大名將”中的廉頗和李牧,為何會被同一個小人所陷害?
就個人而言,性格決定命運。
廉頗和李牧都是“戰(zhàn)國四大名將”之一。就軍事能力而言,不必多說。在戰(zhàn)場上那都不是含糊的,讓對手忌憚。他們?yōu)槿斯⒅?,忠心愛國,行動雷厲風(fēng)行,腦子機敏,能識破敵人的陰謀詭計。
廉頗
但是有利也有弊,這種性格在政治舞臺上很容易栽跟頭。
反觀廉頗,趙孝成王去世,其子趙悼襄王繼位,新王登基就解除了廉頗的職位,派樂乘代替在外領(lǐng)兵的廉頗。廉頗因受排擠而發(fā)怒,攻打樂乘,樂乘逃走,廉頗于是離趙投奔魏國大梁。再觀李牧,趙王遷(趙悼襄王之子)聽信謠言,不加調(diào)查證實,立即委派宗室趙蔥和齊人投奔過來的顏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馬尚。一直信守“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重視獨立行事權(quán)的李牧接到這道命令,為社稷和軍民計而不從,趙王暗中布置圈套捕獲李牧并斬殺了他。
廉頗和李牧,犯的政治錯誤也是最致命的。政治生態(tài)好的時候,無疑他們會魚入大海,鳥上青霄;而政治生態(tài)不好的時候,則最考驗定性了,忍辱負重,迂回救國,而這不是一般人能沉得住氣,做得到的。
李牧
郭開,在史料中并沒有多少記載。也從一定程度上說明,此人在歷史的進程中無所輕重。郭開,歷仕趙悼襄王、趙幽繆王兩代君主,這說明郭開關(guān)系網(wǎng)不小,有一定的政治手段。我們后人往往站在上帝的視角,一眼便看出誰好誰壞,誰忠誰奸。但是在歷史的時局中,不到最后,不能蓋棺定論。
為什么歷代都有所謂的小人?也可以這么說,為什么歷代都有孕育小人得勢的土壤?在人治的社會,君主必須會玩政治平衡,三角形才最穩(wěn)定。如果一方一邊倒,一邊獨大,那么沒有小人也要制造小人去牽制。否則,難受的就是君主了。
歷史上很多昏君,也并非是傻子。廉頗和李牧,也不是郭開想誣陷就誣陷的。秦國那是下了本錢的實施離間計。歷史上離間計能獲取成功,都是利用了各方的人性,陰謀都是在陽謀的遮蓋下實施的。
因此,郭開之所以能趕走廉頗,誣殺李牧,主要因素是內(nèi)部政治生態(tài)出現(xiàn)問題,外部因素是秦國的反間計。郭開本人德行確實有瑕疵,剛好成了趙國君王和秦國利用的一枚棋子。郭開最終結(jié)局,正史中并無詳細記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884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