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元璋打天下的34個兄弟,有幾個善終的?下面對百科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毜奈恼陆榻B。
多位君主,其中有名的君主卻并不多,像秦始皇、漢武大帝、唐太宗、趙高祖等等,總共也就十幾二十位,可以說比例很低。而在這些有名的君主當中,又以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經(jīng)歷最為傳奇。直到現(xiàn)在都還有很多人為他的經(jīng)歷而津津樂道,他也被不少普通人當成勵志的榜樣。
飛鳥盡。良弓藏
,比如著名的劉伯溫、徐達和藍玉,在明朝建立后要么被排擠,要么被誅殺。曾經(jīng)
34
位過命兄弟,最后只剩下了
4
位,他們都是誰呢?
第一,這個是朱元璋的老鄉(xiāng),他叫做朱和。這個人是最早追隨朱元璋的一批人,曾經(jīng)在多次戰(zhàn)爭中立下赫赫戰(zhàn)功,甚至還多次在戰(zhàn)斗當中救下朱元璋的性命,既是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又是朱元璋的救命恩人,朱元璋也因此把他當做心腹。
但朱元璋生性多疑控制欲很強,對于這位恩人也有點不放心,朱和也知道朱元璋的性子,所以他主動交出兵權(quán),朱元璋看這位救恩人這么上道,也就沒說什么了,再加上朱和這個人特別低調(diào),和一般的開國貴族囂張跋扈的性子不同,他一直過著簡樸的生活,從未有犯法的行為,所以朱元璋最后也就對這位老鄉(xiāng)網(wǎng)開一面,朱和也得以善終。
第二,這位也是朱元璋的大將,叫做郭英。這個人同樣不簡單,如果說朱和是朱元璋的老鄉(xiāng)和救命恩人,那么郭英就不僅是朱元璋的救命恩人,還是朱元璋的小舅子。和朱和一樣,在很多戰(zhàn)爭當中,郭英充當?shù)氖且粋€貼身保鏢的作用,在鄱陽湖一戰(zhàn)當中,朱元璋曾遭到陳友諒的埋伏,是郭英拼死保護,最終才得以突圍。
第三,這位同樣是朱元璋的大將,叫做沐英。他出身貧苦,在十二歲的時候,因為沒飯吃,流落到朱元璋的軍營,后來還被朱元璋收做當成義子。沐英也是一個很感恩的孩子,為了報答朱元璋的養(yǎng)育之恩和提攜之恩,他在戰(zhàn)場上成績卓著,為朱元璋攻克了不少難關(guān)。朱元璋也對這個義子特別好,除了不能當太子,不能被封王,朱元璋兒子該有的一切,沐英全部有。就像是把他當成親兒子一樣看待。
也許是因為在戰(zhàn)場上長期奔波的緣故,沐英在長期的戰(zhàn)爭中積累了不少傷病,偏偏他又對朱元璋的各種戰(zhàn)爭很傷心,所以他的壽命并不很長。再加上洪武十五年的時候,朱元璋的馬皇后去世,沐英因思念過度甚至咳血,
10
年之后又因為義兄太子朱標的趨勢,而落下病根。最終在兩個月后病逝,年僅
48
歲。朱元璋聽聞后老淚縱橫,命令讓沐英配享太廟,而沐英的子孫也從此以后也時代鎮(zhèn)守云南,一直到明朝的滅亡。
耿秉文在西北兢兢業(yè)業(yè)鎮(zhèn)守了三十年,朱元璋也對他信任有家,在洪武年間的幾次大案當中,始終沒有受到牽連,一直活到朱元璋死后。唯一可惜的是,他和燕王朱棣也就是后來的明成祖不對付,在朱棣起兵的過程中對朱棣阻撓頗多。后來朱棣即位后,找了個理由把耿秉文抄家殺了。
亂石山七兄弟,武典章,胡大海,湯和,朱元璋,鄧愈,常遇春,郭英,除了胡大海,湯和,常遇春,都讓朱元璋殺了。
胡大海被投降的將軍殺死。湯和告老還鄉(xiāng)后善終。常遇春北伐時暴斃。
朱元璋從小是個農(nóng)民,要過飯,當過和尚,然后投軍。后來亂石山上,他和武殿章,胡大海,湯和,鄧玉,常遇春,郭英等六人結(jié)為兄弟,是為亂石山英雄七結(jié)義,從此走上了反抗元朝的起義之路,中間得到神機軍師劉伯溫的輔佐,并最終奪得天下,建立大明朝。
為了給孫子朱允文登基掃清障礙,朱元璋火燒慶功樓,一把火,把跟他打天下的所有功臣,全部燒死。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 原名朱重八、朱興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鳳陽)鐘離太平鄉(xiāng)孤莊村 。明朝開國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264]年號“洪武”。
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覺寺,云游四方,增長見聞。二十五歲參加郭子興領(lǐng)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慶路,改名應天,其后陸續(xù)消滅陳友諒、張士誠等割據(jù)勢力,并自稱吳王。吳元年(1367年)以“驅(qū)逐胡虜,恢復中華” 為號召,派遣徐達、常遇春舉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統(tǒng)治。
封建社會中,統(tǒng)治者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quán)利,對他們來說,維護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不僅如此,皇族也是親情最為寡淡的,為了謀求更高的權(quán)利,他們甚至不會顧及骨肉親情而大開殺戒。?伴君如伴虎?說的就是那些待在皇帝身邊的人,可能一個不小心就會被押送大牢。朱元璋就是歷史上一位疑心很重的皇帝,當初和他一起闖天下的一共有34個人,但是朱元璋登上皇帝的寶座后,不僅沒有賞賜他們,反而懷疑他們會策反。最后竟然將他們一個一個殺掉,只剩下4個人。
第一位:信國公湯和。
湯和和朱元璋本是發(fā)小,兩個人一同長大。湯和為人不爭不搶、謙和有禮,而且還非常有遠見。在朱元璋尋找生存出路的時候,是湯和建議他參軍,也正是因為湯和的建議,朱元璋才走上了推翻元朝統(tǒng)治,建立明朝政權(quán)的路。
湯和在朱元璋面對人生的選擇時,給出了改變他人生的建議。并且,在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對于權(quán)利、名望他也并沒有放在心上。即使朱元璋沒有對他有太多封賞,他依然鞠躬盡瘁。而后還自覺得將兩手中的權(quán)利還給了朱元璋,自己回老家養(yǎng)老,這也是他能夠平安活下來的原因。
第二位:郭英。
郭英是一員武將,他手中握有重權(quán),但是朱元璋并沒有對他下手,是因為郭英做朱元璋的侍衛(wèi)時,好幾次在朱元璋危難之際救了他的性命。從這一點說,朱元璋如果對他有殺心,那真的是恩將仇報了。不僅如此,郭英還是朱元璋的大舅子,但是他并沒有以權(quán)謀私,而是忠心耿耿。
第三位:沐英。
沐英自幼喪親,漂泊無依,但是在機緣巧合之下認識了朱元璋,而朱元璋見他孤苦無依,于是便收養(yǎng)了他。朱元璋對沐英很好,不僅教他習武,還讓他一直跟著自己南征北戰(zhàn)。兩個人感情深厚,沐英視朱元璋為父親,在朱元璋在位期間,為表忠心,他選擇戍守邊疆。
第四位:耿炳文。
耿炳文也是武將出身,他誓死追隨朱元璋,并且?guī)椭玫搅颂煜?。耿炳文雖然功績很高,但是他并沒有因為自己的功勛很多,就向朱元璋要求賞賜。相反,他淡泊名利,還說自己永遠是朱元璋的手下,也因此被朱元璋信任,并且擔當大任。
?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他一直懷疑那些功績很高的臣子有不軌之心,擔心自己的皇位沒幾天就不是自己的了。他也害怕那些手握重權(quán)的人,會在他死后,對自己的后代有威脅,所以才會將那些人殺掉。
但是,上述四個人不貪權(quán)勢,并且還主動地放權(quán),對朱元璋的統(tǒng)治構(gòu)不成威脅,這也是他們能夠平安活下來的主要原因。
1、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少傅魏國公徐達(洪武十七年,太陰犯上將,帝心惡之。達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達長子輝祖赍敕往勞,尋召還。明年二月,病篤,遂卒,年五十四。帝為輟朝,臨喪悲慟不已。追封中山王,謚武寧,贈三世皆王爵。賜葬鐘山之陰,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位皆第一。長子輝祖嗣爵。成祖削爵幽之私第。永樂五年卒。)
注:看似善終,但有賜蒸鵝,病疽毒發(fā)死之說
2、太保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兼太子少保鄂國公常遇春(拔開平,師還,次柳河川,暴疾卒,年僅四十。太祖聞之,大震悼。喪至龍江,親出奠,命禮官議天子為大臣發(fā)哀禮。議上,用宋太宗喪韓王趙普故事。制曰“可”。賜葬鐘山原,給明器九十事納墓中。贈翊運推誠宣德靖遠功臣、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太保、中書右丞相,追封開平王,謚忠武。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位皆第二。長子茂以遇春功,封鄭國公,后因過而安置茂于龍州,洪武二十四年卒。)
注:暴病薨,兒子跑不了。
3、大都督府左都督同知軍國事兼領(lǐng)國子監(jiān)事曹國公李文忠(洪武十六年冬遂得疾。帝親臨視,使淮安侯華中護醫(yī)藥。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帝疑中毒之,貶中爵,放其家屬于建昌衛(wèi),諸醫(yī)并妻子皆斬。親為文致祭,追封岐陽王,謚武靖。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位皆第三。父貞前卒,贈隴西王,謚恭獻。長子景隆襲爵,至永樂末乃卒。)
注:毒死
4、同參軍國事右御史大夫領(lǐng)臺事兼太子諭德衛(wèi)國公鄧愈(洪武十年,討吐番還。道病,至壽春卒,年四十一。追封寧河王,謚武順。長子鎮(zhèn)嗣,改封申國公,其妻,李善長外孫也,善長敗,坐奸黨誅。)
注:病薨,兒子跑不了
5、議軍國事左御史大夫兼太子諭德信國公湯和(洪武二十七年,病浸篤不能興。帝思見之,詔以安車入覲,手拊摩之,與敘里闬故舊及兵興艱難事甚悉。和不能對,稽首而已。帝為流涕,厚賜金帛為葬費。明年八月卒,年七十,追封東甌王,謚襄武。諸子皆早世,不得嗣。)
注;善終
6、大都督府同知西平侯沫英(洪武二十五年六月,聞皇太子薨,哭極哀。初,高皇后崩,英哭至嘔血。至是感疾,卒于鎮(zhèn),年四十八。軍民巷哭,遠夷皆為流涕。歸葬京師,追封黔寧王,謚昭靖,侑享太廟。長子春嗣爵,世鎮(zhèn)云南。)
注:病薨
7、太師中書左丞相錄軍國重事兼太子少師韓國公李善長(洪武二十三年,謂善長元勛國戚,知胡逆謀不發(fā)舉,狐疑觀望懷兩端,大逆不道。會有言星變,其占當移大臣。遂并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誅之。)
注:滿門抄斬
8、右丞相忠勤伯汪廣洋(洪武十二年十二月,中丞涂節(jié)言劉基為惟庸毒死,廣洋宜知狀。帝問之,對曰:“無有?!钡叟?,責廣洋朋欺,貶廣南。舟次太平,帝追怒其在江西曲庇文正,在中書不發(fā)楊憲奸,賜敕誅之。)
注:誅死 、
9、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弘文館學士誠意伯劉基(洪武八年三月,帝親制文賜之,遣使護歸。抵家,疾篤,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诰┎r,惟庸以醫(yī)來,飲其藥,有物積腹中如拳石。其后中丞涂節(jié)首惟庸逆謀,并謂其毒基致死云。
10、孫畾,洪武二十四年三月嗣伯。正德八年加贈基太師,謚文成。嘉靖十年,刑部郎中李瑜言,基宜侑享高廟,封世爵,如中山王達。下廷臣議,制曰:“可?!保?
注:失寵后被政敵下蠱死
11、洪都知府葉?。ㄗW凇⒖堤┡?,愈脫走,琛被執(zhí),不屈,大罵,死之。追封南陽郡侯,塑像耿再成祠,后祀功臣廟。) 注解:烈士
12、御史中丞章溢(溢遭母喪,悲戚過度,營葬親負土石,感疾卒,年五十六。帝痛悼,親撰文,即其家祭之。長子存道,戰(zhàn)死。)
注:病逝
13、同參軍國事加太子太師宋國公馮勝(數(shù)以細故失帝意。藍玉誅之月,召還京。洪武二十七,賜死,諸子皆不得嗣。) 注:賜死
14、同知大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師穎國公傅友德(洪武二十五年,友德請懷遠田千畝。帝不悅。尋副宋國公勝分行山西,屯田于大同、東勝,立十六衛(wèi)。是冬再練軍山西、河南。明年,偕召還。又明年賜死。子忠不得嗣。嘉靖元年,云南巡撫都御史何孟春請立祠祀友德。詔可,名曰“報功”。)
注: 賜死
[ 轉(zhuǎn)自鐵血社區(qū) /
]
15、中書平章政事德慶侯廖永忠(洪武八年三月坐僭用龍鳳諸不法事,賜死,年五十三。子權(quán),十三年嗣侯,十七年卒。爵除。)
注:賜死
16、參知政事兼太子副詹事南雄侯趙庸(洪武二十三年,以左副將軍從燕王出古北口,降乃兒不花。還,坐胡惟庸黨死。爵除。)
注:族誅
17、湖廣行省平章營陽侯楊璟(鎮(zhèn)北平,練兵遼東。洪武十五年八月卒,追封芮國公,謚武信。子通嗣,二十年帥降軍戍云南,多道亡,降普定指揮使。二十三年,詔書坐璟胡惟庸黨。)
注:死后追罪
18、中書平章同知詹事院事臨川侯胡美(洪武十七年坐法死。二十三年,李善長敗,帝手詔條列奸黨,言美因長女為貴妃,偕其子婿入亂宮禁,事覺,子婿刑死,美賜自盡云。) 注:賜死
19、蘇州衛(wèi)指揮使都督同知江陰侯吳良(洪武十四年卒于青,年五十八。贈江國公,謚襄烈。子高嗣侯。) 注:病薨
20、同知大都督府事兼太子右率府使康茂才(洪武三年復從大將軍征定西,取興元。還軍道卒。追封蘄國公,謚武康。子鐸以父功封蘄春侯。)
注:病薨
21、鳳翔衛(wèi)指揮使丁德興(卒于軍。贈都指揮使。洪武元年追封濟國公,列祀功臣廟。子忠世襲。) 注:戰(zhàn)死
22、秦王左相都督僉事長興侯耿炳文(燕王稱帝之明年,刑部尚書鄭賜、都御史陳瑛劾炳文衣服器皿有龍鳳飾,玉帶用紅鞓,僭妄不道。炳文懼,自殺。子璇,永東初,杜門稱疾,坐罪死)
注:自殺
23、前軍都督府僉事武定侯郭英(永樂元年卒,年六十七。贈營國公,謚威襄。孫玹得嗣侯。) 注:善終
24、都督同知兼燕王左相淮安侯華云龍(洪武七年,有言云龍據(jù)元相脫脫第宅,僭用故元宮中物。召還,命何文輝往代。未至京,道卒。子中襲。子中李文忠之卒也,中侍疾進藥,坐貶死。二十三年追論中胡黨,爵除)
注:病薨?兒子跑不了。
25、山東行省平章政事東平侯韓政(洪武十一年二月卒,帝親臨其喪。追封鄆國公。子勛襲。二十六年坐藍黨誅,爵除)
注:病薨。兒子跑不了
26、僉大都督府事安襄侯仇成(洪武二十一年七月,有疾。賜內(nèi)昷,手詔存問。卒,贈皖國公,謚莊襄。子正襲爵。) 注:病薨
27、僉大都督府事鳳翔侯張龍(以老疾請告,洪武三十年卒。孫杰,永樂初,失侯。) 注:善終
28、大都督府僉事安陸侯吳復(洪武十六年十月,金瘡發(fā),卒于普定。追封黔國公,謚威毅。子杰嗣。) 注:病薨
29、都督僉事東川侯胡海(洪武二十四年七月,病疽卒,年六十三。子觀未嗣,卒。) 注:病薨
30、大都督府僉事督海運事航海侯張赫(病卒,追封恩國公,謚莊簡。子榮為水軍右衛(wèi)指揮使。) 注:病薨
31、行省平章政事廣德侯華高(初,有言高殖利者,故歲祿獨薄。至是貧不能葬。帝憐之,命補支祿三百石。以無子,納誥券墓中。贈巢國公,謚武莊。)
注:病薨
32、大都督同知濟寧侯顧時(洪武十二年卒,年四十六。葬鐘山。追封滕國公,謚襄靖,祔祭功臣廟。子敬嗣侯。二十三年追論胡惟庸黨,榜列諸臣,以時為首。)
注:死后追罪
33、吳王左相兼僉大都督府事靖海侯吳禎(洪武十一年,奉詔出定遼,得疾,輿還京師。明年卒。追封海國公,謚襄毅,與良俱肖像功臣廟。子忠嗣侯。二十三年追論禎胡惟庸黨,爵除。) 注:死后追罪
34、行省右丞永成侯薛顯(洪武二十年冬,召還,次山海衛(wèi),卒。贈永國公,謚桓襄。無子,弟綱幼。二十三年追坐顯胡惟庸黨,以死不問,爵除。)
注:病薨
35、秦王武傅兼陜西行都督府僉事鞏昌侯郭興(洪武十六年巡北邊。召還,逾年卒。贈陜國公,謚宣武。二十三年追坐胡惟庸黨,爵除。)
注:死后追罪
36、署河南行都督府府事臨江侯陳德(洪武十一年卒。追封杞國公,謚定襄。子鏞襲封。二十三年,追坐德胡惟庸黨,爵除。)
注:病薨,兒子跑不了。
37、同知都督府事領(lǐng)山西都司衛(wèi)所軍務六安侯王志(洪武十九年卒。追封許國公,謚襄簡。子威,二十二年嗣侯。明年,坐事謫。卒。志亦追坐胡惟庸黨,以死不問。)
注:病薨
38、云南布政司事汝南侯梅思祖(洪武十五年卒,賜葬鐘山之陰。二十三年追坐思祖胡惟庸黨,滅其家。) 注:病薨,滅門。
[ 轉(zhuǎn)自鐵血社區(qū) /
]
39、秦王左相宣德侯金朝興(洪武十五年,進次會川卒,追封沂國公,謚武毅。十七年論平云南功,改錫世侯券,增祿五百石。長子鎮(zhèn)嗣封。二十三年追坐朝興胡惟庸黨。嘉靖元年,命立傅友德、梅思祖及朝興廟于云南,額曰“報功”。)
注:病薨
40、都督府同知延安侯唐勝宗(洪武二十三年坐胡惟庸黨誅,爵除。) 注:族誅
41、同知都督府事吉安侯陸仲亨(洪武二十三年,治胡惟庸逆黨,家奴封貼木告仲亨與勝宗、費聚、趙庸皆與通謀,下吏訊。獄具,帝曰:“朕每怪其居貴位有憂色。”遂誅仲亨,籍其家。)
注:族誅
42、都督府僉事平?jīng)龊钯M聚(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長敗,語連聚。竟坐黨死,爵除。) 注:族誅
43、理福建軍務河南侯陸聚(洪武二十三年坐胡惟庸黨死,爵除。) 注:族誅
44、同知大都督府事督金吾諸衛(wèi)滎陽侯鄭遇春(洪武二十三年坐胡惟庸黨死。爵除。) 注:族誅
45、江淮行省中書左丞宜春侯黃彬(洪武二十三年坐胡惟庸黨死,爵除。) 注:族誅
46、僉大都督府事靖寧侯葉升(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坐交通胡惟庸事覺,誅死。涼國公藍玉,升姻也,玉敗,復連及升,以故名隸兩黨。)
注:族誅
47、理廣東軍務永嘉侯朱亮祖(洪武十三年九月召亮祖至京,與其子暹俱鞭死。御制壙志,仍以侯禮葬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89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古代人在夏天是怎么對付討厭的蚊子的